?

人非孤島,無人可以自全

2019-12-18 07:09楊晨
魅力中國 2019年27期
關鍵詞:維米爾世紀貿易

楊晨

(廣西藝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7)

標題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這句話出自我喜歡的一本書——《維米爾的帽子》。這本書特別有意思,他向我們展示了17世紀和全球化世界的大窗口。從這個窗口中我們似乎可以窺見世界各地的角角落落,而這個窗口則是由書中的八張畫所形成。作者以獨特的視角來揭示了全球化世界的開始,通過一幅幅畫,來細細窺探畫中正在發生的事和畫外的世界。雖然是透過書本來閱讀,卻也如同站在畫的面前,像一面魔鏡,來到了代爾夫特、來到了土著人的身邊、來到了大西洋、以及來到了古代的中國。以“上帝”的視角目睹17世紀所發現的貿易交往、戰爭、繁榮與發展。

本書的作者是卜正民。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圣約翰學院院長,是當今英文學界最著名的中國史家之一。我猜想,卜正民之所以會選擇從17世紀的維米爾為起點,不僅僅是因為17世紀上半葉發生的劇變,貿易規模急劇擴大,更是因為畫中所呈現的內容,畫中小地方隱藏了指向更雄渾歷史力量的線索。并且,在大洋彼岸的中國,那時的明朝更是大家心神所往的地方。卜正民作為主要研究明代社會和文化史的大家,更是將17世紀全球化的進程與中國明朝緊緊聯系在一起。

書中描繪了17世紀上半葉的劇變?!笆澜纭边@幅大地圖慢慢顯露出來,越來越多來自世界遙遠角落的人發現自己被聚合在一起。這一現象并不是刻意而為,是歷史的發展而自然而然的來推動的,但推動著一浪潮的卻正是——貿易。貿易將不同民族,不同社會、階級,不同毛色,語言的人們拉到一起,互相合作,同時也在激烈的碰撞中,17時代的貿易規模越來越大,路線也越來越遠。一個全球性的交易網絡正在形成和成熟。而明朝就成為這張大網中的一個結點。因陀羅網是佛教使用的意象描述詞,因陀羅網上的每顆寶珠不只通過那張網而與其他所有寶珠相連,而且每一顆的表面都映出網上其他寶珠。以此來比喻世間所有現象相互關聯。所以書中所表達的是如何觸及世界各地的每個人。并且,卜正民也是為了他的西方或者中國讀者,這本書其到了一個很好連接作用,對于西方讀者來說,17世紀是一個很久遠的,而明朝更是陌生,但畫的作者維米爾恰好是一位優秀的向導,從他的畫中尋找更廣闊的世界。而對于中國讀者來說,更加讓我們把目光放在更遠的地方,樹立全球意識,無論是瓷器、煙草或是白銀。那都是17世紀世界正在經歷的歷史轉型的一部分。

核心依然是貿易。因為正是貿易才將曾經孤立的陸地、海洋、不同種族的人們聚集到了一起,推動了歷史的發展和進步,是任何一個人或國家都無法改變的,而這種發展和進步,也使得一切事物都變被改變了。

書中的八張畫分別是維米爾的《代爾夫特一景》《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在敞開的窗邊讀信的年輕女子》《地理學家》《持稱的女人》以及梅爾滕博物館收藏的盤子、布赫的《玩牌人》和布拉默的《東方三博士來伯利恒之旅》。這八幅畫都是17世紀的畫,且五幅都是維米爾的。瀏覽他的畫,我們似乎真的進入了他精心營造的那個世界,在這個世界的每一樣物品都是普通的,但背后卻有著更廣闊的世界。維米爾所做的就是帶我們觀看這些物品,而卜正民卻拉著我們來到這些物品的面前,打開它們身后的大門,進往更深遠的世界,使我們好好一探究竟,這些東西放在這兒做什么?又是誰制造的?來自哪里?

比如,《代爾夫特一景》這幅畫,卜正民從維米爾的家鄉代爾夫特開始娓娓道來,向我們展示了為爭奪繁榮的亞洲貿易,荷屬東印度公司的誕生、發展、繁榮的這一長卷圖。它是從六個地區性事務所聯合會的形式誕生,各自掌管各自的資金和營運,使荷蘭在亞洲海上貿易權的爭霸戰中取得極大優勢,成為17世紀世界最強大的貿易公司。隨著貿易的開展,歐洲人能夠開展并維持全球規模的商業活動,很大一部分要歸功與伴隨海上貿易而來的新科技。比如,指南針、紙、火藥這三個新發明,這幾個發明都來自這些歐洲商人最向往的地方——中國。中國富裕的魅力籠罩了17世紀的世界,也就是所謂的中國熱。維米爾這種一輩子故受家鄉的藝術家,卻能將這種改變的身影融進畫中,足以見得全球化的熱潮早就勢不可擋,也為閉關鎖國埋下了伏筆。但換一個角度,維米爾看著身邊的世界加速改變,更新換代,如旋風般旋轉,卻能在家鄉靜心畫畫,足以見得維米爾的心境,他能畫出那般恬靜安然、溫馨的場景,也就不足為奇了。

除了維米爾的畫,這本書也用了和維米爾同時代的畫家所作的作品為引子。比如收藏在代爾夫特市立博物館的一個大盤子。讓人一眼識破的是猛吸長桿煙管的禿頭神仙以及盤中朝廷命官手中牌子的三個漢字,因為那些字是沒有意義的。在中國,沒有哪個瓷器繪師會在盤子上畫上抽煙的人,那時的中國人民誰能想到在19世紀時,在幾百年后的日子里,鴉片,這場戰爭會叫中國人引以為辱,是受到西方列強侵略的永久象征。當我們再次將目光拉回到大盤子上時,煙草傳入中國之時,青花瓷也正抵達了西方的土地上。這些正是17世紀世界正在經歷的一部分。書中還有我很喜歡的兩幅畫就是《玩牌人》以及《東方三博士來伯利恒之旅》。這兩幅畫我更喜歡前者,這個黑人小男孩,引領我們進入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以旅行、移動、奴役、混亂為特征的世界。這些人跨越文化的藩籬,放棄自己故鄉的語言、食物、信仰、禮儀,轉而擁抱新落腳地的語言食物等。就如同畫中的黑人小男孩,我們無法得知他是如何到來的,但對他來說,就可能只是祈求好運的降臨,能做的只有屈服,思索在新環境下如何隨機應變以求生活??赐赀@些畫,我們不得不發現,畫中發生的事情加畫外的世界總是聯系在一起的,畫中每個小物件如同連著一根繩子,牽到了幾百年之前。

這本書我最喜歡的就是序言和結余了。其中“人非孤島,無人可以自全”堪稱點睛之筆,坦誠的感慨了過去與現在,國家與國家之間凝結著無數因果。在歷史的洪流中才塑造了當下的世界,這些普通人被貿易旋風吹起,散落到異國他鄉,四個世紀以后的我們,對此恍若相識??赐暾緯乙灿X得恍若相識,書的思路清晰,結構明朗,用每張畫來縱觀17世紀。既讓我欣賞了畫又了解了“這一張大網”。作者用圖像學和人類學的方法將美術知識敘說的生動有趣。雖說有趣但卻不乏嚴謹,每段歷史都有對應的史實。根據書中的引文線索我可以繼續“按圖索驥”,深入了解明朝時期中西方的交流。

猜你喜歡
維米爾世紀貿易
《持笛女孩》:維米爾存世第36 幅作品?
“2021貿易周”燃爆首爾
世紀贊歌
約翰內斯·維米爾畫筆下的女子
20世紀50年代的春節都忙啥
貿易融資砥礪前行
My School Life
世紀中國夢
貿易統計
貿易統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