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是如何做到百分百回收垃圾的

2019-12-23 07:24南祺
文苑·感悟 2019年12期
關鍵詞:垃圾焚燒垃圾處理手冊

南祺

日本的垃圾分類細化能力堪稱極致,而達到這種極致,他們足足花了近五十年時間。

日本的垃圾分類細化能力堪稱極致,而達到這種極致,他們足足花了近五十年時間。如今,日本幾乎做到了垃圾百分百回收。這種社會風尚的形成,依賴的首先不是先進的技術,而是全民對環境的敬畏和“小事從我做起”的高度自覺。

一場激烈抗議,垃圾問題就在每個人身邊

日本垃圾分類的推行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市民層面開始有垃圾分類的意識,始于在日本各地進行的垃圾處理活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觸發性事件,是1971年發生在東京的“垃圾戰”。

當時,東京的垃圾全部送到集中分布于江東區等灣區的垃圾焚燒廠進行處理,但由于垃圾未經過分類,其中的廚余垃圾含水量很高,很難進行完全燃燒,產生了大量黑煙,導致灣區出現嚴重的大氣污染和衛生問題。

為了減輕灣區的負擔,東京的各個區嘗試在自己區域內建造垃圾焚燒廠。杉并區也曾經計劃建一個垃圾焚燒廠,但因市民反對,最終沒有建成。于是,大量垃圾急需運往江東區,此舉遭到江東區民眾的反對,他們和區長一起發起抗議活動,最終造成了混亂,成為著名的“東京垃圾戰”事件。

事實上,當時在日本各地都出現了因垃圾處理而造成的緊急環境問題。也正是因為經歷了這場激烈的抗議活動,民眾才深切認識到,垃圾問題就在每個人身邊,并由此達成共識,即垃圾問題需要大家公平承擔,自己區的垃圾不拿到別區處理,必須在區內建立垃圾處理廠,包括澀谷、池袋這些比較繁華的地區,也得有自己的垃圾處理設備和處理廠。

回收來的垃圾經過焚燒,可使垃圾大幅減量。但如果垃圾不經過分類就直接焚燒,會帶來很多問題:廚余垃圾的水分會導致無法燃燒,產生含有污染物質的黑煙;塑料制品混在垃圾中燃燒,會產生致癌的二惡英;而如果垃圾中混有金屬物質,燃燒過程中會熔解,并粘在燃燒爐底,帶來新的麻煩。

通過宣傳,日本在市民層面慢慢形成并強化了垃圾分類回收的意識。在建設垃圾焚燒廠之前,政府也會向市民說明,并確保分類回收的垃圾焚燒后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針對市民最為擔心的燃燒污染,政府還會定期對煙囪里的物質進行檢測,并將詳細數據向市民公布。

經過幾十年努力,日本的垃圾處理越來越清潔高效,不少垃圾焚燒廠逐漸關停。

從五類到上百類,一年千次垃圾分類說明會

廣島是日本最早開展垃圾分類的地區。起初,垃圾被分成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后來變成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對于垃圾怎么分類,當地居民也有過很長一段的混亂時期。

東京最早在上世紀30年代曾試圖推行垃圾分類,后因故中斷。據記載,為了讓市民搞清楚垃圾如何分類,政府在最初的三個月,舉辦了上千次對話和說明會,參與市民約11萬人。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東京等日本大城市的垃圾產出量越來越大,以至于垃圾填埋場的空間嚴重不足。為了從源頭上減少垃圾,提高資源利用率,上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用了近五十年時間,將垃圾分類方法逐步細化,使之滲透到每個家庭和每個公民。

從最初將垃圾分為五類——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資源型垃圾、大型垃圾和有害垃圾,到之后他們又將分類不斷細化到上百種。

以日本環保城市北九州為例,1993年開始回收罐子、瓶子,1997年開始把塑料飲料瓶進行分類回收,2002年起設立熒光燈管定點回收……此后,他們對紙張、廢電池等近十種有價值的垃圾資源,也開展了分類回收。

地方自治會經常與當地政府、學校聯合,舉辦垃圾分類說明會,對垃圾循環利用的意義進行宣傳和普及,還定期向周圍居民發放宣傳手冊。

現在,日本各地都有自己的垃圾回收手冊。福岡市的家庭垃圾規章手冊共有8頁,詳細介紹垃圾丟棄條例和分類方法;神奈川縣大和市的家庭垃圾分類手冊用了14頁,對多達700種名目的垃圾進行了分類和回收說明;橫濱市的垃圾分類手冊長達27頁,家庭主婦一般會在廚房里放一份手冊,隨時翻閱。

倡導重拾“2R”,從產品源頭考慮減量和重復利用

循環型社會提倡的是3R:Reduce(減量)、Reuse(重復使用)、Recycle(再生利用)。但在對垃圾回收處理時,人們一度只關注了最后一個“R”,而忽視了前兩個“R”。為此,日本近年來努力倡導“重拾2R”。

一些環保機構和組織正努力促進相關企業參與到“2R”的活動中來,從包裝源頭就考慮如何更方便垃圾分類回收,倡導市民提高物品的重復使用率。比如,舊的紙板禮品盒可用作存放文具、化妝品、襪子等的收納盒,廢舊紙板可改造成寵物的玩具等。日本的家庭主婦們也會將超市盛放蔬菜水果的塑料盒,清洗后送回超市以供重復利用。

在日本的家庭垃圾中,食品包裝和各種塑料容器及制品約占60%。為了對塑料垃圾進行更好回收和處理,日本于1997年頒布了《塑料容器及包裝重復利用行動綱要》,呼吁消費者、業內和政府相互協作,回收和利用塑料資源。

日本化學用品生產商昭和電工是塑料回收處理行業的先驅。該公司2003年耗資74億日元建造了一座塑料回收工廠。他們采用熱解汽化處理技術,可實現塑料制品零排放回收。

大型包裝和聚酯(PET)瓶生產商東洋制罐,2008年開設了一家回收利用工廠,每年可回收2.7萬噸PET瓶,這些PET瓶的來源主要是以東京為中心的關東地區。通過復雜的聚合和提純處理,廢舊PET瓶可再生為用于合成PET的有機化合物。2016年,這項技術獲得了日本經濟產業省頒發的資源循環技術和系統大獎。

隨著原油價格不斷上漲和原材料成本的持續上升,廢紙的循環利用也凸顯出價值。廢紙的再生處理方法簡單,不僅有助于節省能源,還可實現垃圾減量化。

在日本,垃圾處理站被叫作“資源循環站”。垃圾經過分類處理后變廢為寶,有的用于火力發電,有的用來建設蒸汽游泳池,從垃圾中提取金屬制成原料,剩下來的垃圾渣則用來鋪路和填海。

摘自《文匯報》

猜你喜歡
垃圾焚燒垃圾處理手冊
基于廚余垃圾處理實踐活動開展生態環保教育的探究
垃圾焚燒廠之旅
探索科普垃圾處理知識的有效路徑
環衛型推土機的設計與相關研究
美食修煉手冊
垃圾焚燒牽出的治理難題
垃圾焚燒,中國應提高標準
中學生英語·閱讀與寫作(2008年4期)2008-12-22
兔兔自殺手冊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4期)2008-03-1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