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全國高素質農民發展報告》《2019年全國高素質農民發展指數》發布詞

2019-12-24 01:14杭大鵬
農民科技培訓 2019年12期
關鍵詞:高素質隊伍經營

杭大鵬

尊敬的張桃林副部長,各位領導、專家,農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2019年8月19日施行的《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明確提出,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造就更多鄉土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近年來,各地按照中央決策部署,深入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加快培養高素質農民隊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為全面反映高素質農民發展水平,提升農民教育培訓質量效果,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和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組織編寫《2019年全國高素質農民發展報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大力支持下,中央農廣校研究編寫《發展指數》。兩者互為補充、相互支撐,全景式呈現全國高素質農民發展整體情況。

下面,我首先發布《2019年全國高素質農民發展報告》。主要由高素質農民基本情況、農民教育培訓情況、不同群體生產經營情況、發展環境、農民全面發展對策與展望共五個部分及七個專論構成,主要呈現以下四方面特點:一是以高素質農民為主體的農民教育培訓深入開展。國家農民教育培訓專項工程基本覆蓋所有農業縣,2018年總投入資金20億元,帶動省級財政投入資金6.25億元,重點開展農業經理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現代創業創新青年和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培訓,共培養高素質農民約90萬人。各地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業農村實用技術培訓,2018年累計投入4.63億元,培訓達938萬人次。二是高素質農民隊伍質量結構不斷優化。從受教育程度看,2018年高素質農民隊伍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1.1%,比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農業生產經營人員高出22.8%。從年齡結構看,35歲及以下的占16.8%,35至54歲的占72.11%。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年齡相對年輕,是高素質農民隊伍的典型特征。三是高素質農民生產經營狀況保持良好。2018年高素質農民的農業經營純收入達到每年3.13萬元,相當于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93萬元的80%,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萬元的2.16倍。四是高素質農民作用有效發揮。2018年84.37%的高素質農民對周邊農戶起到了輻射帶動作用,比2017年提高了9.49個百分點。他們主要是給周邊農戶提供農業技術指導、統一購買農資和銷售農產品、或者提供農業信息及就業服務等,在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帶動廣大農民共同進步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下面我發布《2019年全國高素質農民發展指數》。主要由隊伍發展、產業水平、政策環境和示范帶動4個一級指標、14個二級指標、31個三級指標構成。主要呈現以下五方面特點:一是高素質農民發展整體狀況良好。2018年全國高素質農民發展指數為0.4526。以2035年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時間節點建立31個三級指標的理想值,得出2018年全國高素質農民發展指數得分為65.5分,整體狀況良好。二是高素質農民發展存在地區差距。東部地區高素質農民發展程度較高,其次是中部地區,東北部和西部地區高素質農民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發展指數依次為:0.4823、0.4655、0.4330和0.4270。分析地區間指標差異可知,東部地區因隊伍發展和產業水平優勢而領先,東北地區隊伍發展、產業發展和示范帶動不夠有力,西部地區產業發展相對薄弱。三是高素質農民發展省際之間不平衡。全國30個省、區、市(不含西藏)的高素質農民發展指數分布在0.3490-0.5819之間,最低省僅達到最高省的60%。發展指數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為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山東省、上海市,平均值為0.5420,最低的五個省份平均值為0.3740。四是高素質農民發展特點鮮明。隊伍質量逐步提升,90.79%的高素質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年數在5年以上,91.13%的接受了農業生產經營相關培訓,17.80%的正在接受從中職到本科及以上的學歷教育;生產經營水平逐步提高,62.03%的高素質農民為規模農業經營戶,其中36.14%的土地經營規模在100畝以上,57.59%的實現了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生產;綠色生產技術逐步推廣,24.76%的高素質農民采用了噴灌或滴灌等節水技術,39.56%的減量使用化肥或農藥,85%的實現了畜禽糞便、秸稈和農膜資源化利用;信息技術應用逐步擴大,85.80%的高素質農民家中接通了互聯網,77.29%的通過手機或電腦進行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示范帶動作用逐步增強,10.53%的高素質農民獲得縣級及以上榮譽或獎勵,21.51%的在村里擔任村干部,2.85%的擔任縣級以上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五是高素質農民發展需要政府和社會共同關心支持。高素質農民中僅有15.38%的人獲得了農民技術員職稱,12.38%的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13.71%的貸款需求得到有效滿足,7.6%的農民享受城鎮職工醫療保險,10.39%的享受到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高素質農民發展依然存在薄弱環節,需要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為此我們建議,應進一步加大農民教育培訓力度,促進高素質農民隊伍建設,不斷優化隊伍結構;充分調動生產積極性,增強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加強產業、金融、保險等政策支持,縮小省際和地區間發展差異;積極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解除高素質農民發展后顧之憂。

各位領導、專家,同志們:

展望未來,隨著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深入開展、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高素質農民的綜合素質將逐步提升,發展能力將不斷增強,隊伍規模將快速壯大,高素質農民在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中的人才支撐作用將日益突出,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必將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猜你喜歡
高素質隊伍經營
基于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有機化學教學改革
全國高素質農民超1700萬人
這樣經營讓人羨慕的婚姻
創新德法兼修高素質法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變爭奪戰為經營戰
“特許經營”將走向何方?
我省加強煙花爆竹經營安全監管放寬經營限制
培養造就高素質咨詢工程師的重要舉措
還剩多少人?
“五老”隊伍大有可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