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學》在茶學專業的教學改革與優化

2019-12-26 16:17雷文娟周向陽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9年11期
關鍵詞:茶學茶樹土壤

雷文娟,周向陽

(1.貴州大學茶學院,貴州貴陽 550025;2.貴州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貴州貴陽 550025)

《土壤學》是農林類學科的核心專業基礎課程,同時在其他相關專業,如資源與環境類、土地規劃、地球科學及巖土工程等,也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在學生的知識體系構建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但是,不同學科由于其重點關注的領域差異較大,其教學的重點內容、方法等也有較大差異,在不同學科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論文。茶學專業是一項具備我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專業,產業發展對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都將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提倡有利于生產無公害茶、綠色食品茶和有機茶的背景下,對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質、土壤—水肥—生態—環境之間的物質循環過程和遷移轉化機制都要求有更高的認識,才能更好地為產業的綠色生態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因此,筆者通過分析茶學專業《土壤學》課程的特點及其專業教學中的地位,結合茶學專業的特殊性和學生的適用性,對《土壤學》課程教學的理論基礎、課程實踐和課堂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和優化,使教學的內容更貼近茶學專業,也更有利于學生的課堂吸收。

1 茶學專業《土壤學》課程的特點及其專業教學中的地位

1.1 《土壤學》的特點及教學內容

《土壤學》是高等農業院校的農科專業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起著承接基礎課程和連接專業課的作用?!锻寥缹W》課程內容廣泛,包括土壤的形成和發育、土壤固相組成、土壤物理性質、土壤化學性質、土壤生物、土壤養分、土壤分類與分布、土壤類型、土壤污染與修復、土壤退化和土壤質量評價等。同時《土壤學》課程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需要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實踐能力。

1.2 本校茶學專業的開始與要求

《土壤學》是貴州大學茶學專業本科學生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在大學二年級第一學期開設,同時開設《土壤學》教學實習課程。該課程的學習,可為學生學習田間試驗設計與統計、茶樹栽培學等專業課程打下基礎。同時也為學生今后從事茶樹栽培與育種、茶樹施肥、茶樹資源保護與利用、生態茶園規劃等方面的教學、科研、生產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茶園土壤的管理中,中耕除草、施肥、灌溉、水土保持等幾個方面,都是茶樹栽培技術的中心環節,這些都需要依托土壤的專業知識來實施。

2 茶學專業《土壤學》課程教學優化的基本思路與對策

2.1 理論教學

目前各高校使用的《土壤學》教材主要是針對農業院校的相關專業編寫,但針對茶學方面的教材編寫關注較少。而普遍采用的《土壤學》教材內容又廣泛,在總課時32學時的情況下,并不能夠對《土壤學》涵蓋的內容進行深入講授。因此,在《土壤學》課程教學的內容里,需對每部分內容進行合理分配課時。結合茶學專業的特殊性質,如茶樹生長環境、茶樹栽培與育種方面,需要著重講解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質、土壤化學性質、土壤養分這三章內容。

土壤物理性質包括土壤結構和孔隙性、土壤水分、土壤空氣、土壤熱量和土壤耕性等。學習和掌握土壤物理性質的基本理論及其調控措施,對于持續培肥土壤、提供土壤生產力、實現土壤資源可持續利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土壤化學性質主要包括土壤對養分和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土壤酸堿性和土壤的氧化還原性質;土壤化學性質是土壤具有保肥和供肥能力的基礎,是影響土壤質量的主要因素。土壤養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植物生長發育中起著重要作用,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這三部分內容與茶樹的育種、栽培、生長、發育和生產方面息息相關,可加強課程教學的學習。

2.2 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有效途徑,也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員的主要環節。貴州大學茶學專業《《土壤學》教學實習》課程教學計劃是16學時,課程緊接著理論教學后開設。實驗內容方面,參考理論教學的內容,著重加強土壤理化性質、土壤化學和土壤養分方面的實驗技能培訓。比如,茶樹栽培的土壤環境質量,pH、鎘、汞、鉛、銅、砷和鉻的測定;茶園土壤管理中土壤物理性質的一些指標包括有效土體深度、土壤質地、容重、透水系數測定;土壤化學性質包括有機質含量、全氮、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鉀、速效鎂、鈣/鎂比、有效硫、有效鋅、有效銅、活性鋁等指標的檢測。以上指標都將在實踐課程中進行檢測方法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

2.3 課堂教學方法改革探討

2.3.1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土壤學》的理論知識豐富,同時實踐性又強,課堂教學時很容易致使學生忽視這門課程,從而喪失熱情。在理論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可采用一些圖片和動畫等來講解一些抽象的理論問題,達到淺顯易懂的目的。如講解土壤類型時,可把常見的土壤剖面照片放在PPT上,邊講解邊讓學生初步了解某一種土壤類型的特征。在實驗環節時,可針對性的帶領學生挖掘不同土壤類型的剖面,或者同一類型土壤在不同的種植條件下的剖面特征,觀察剖面特征,并記錄實驗報告。引領學生積極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小組分組討論方式。該校茶學專業學生一般40人左右,可分為5~8組。由授課教師按照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小組成員之間可通過資料查詢和討論,最后每組推薦代表來回答問題。各個小組的回答可相互對比、互補、總結。這樣既能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同時提高了教學質量。

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增加學習趣味性。在課堂上可適當播放一些《土壤學》相關的學術報告演講、最新研究成果、新聞報道,尤其近年來廣泛關注的土壤污染問題。推薦一些《土壤學》相關的國內外期刊,如Soil&Tillage Research、Soil Biology&Biochemistry、《<土 壤學>報》和《土壤通報》等。讓學生了解國內外相關領域的關注問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給學生樹立合理利用、保護土壤資源的觀念和意識,改變學生對《土壤學》不太重視的思想。

2.3.2 提高學生室內分析和綜合能力

《土壤學》是一門服務于農業生產的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應當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在實驗課的教學內容設計中,著重讓學生熟悉和掌握最基本的實驗流程和操作技能,從野外采樣開始,到樣品保存、前處理、樣品檢測,最后到數據處理,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起來。在實驗具體操作過程中,首先讓學生熟悉測試指標所需的儀器,使用說明書,并完成儀器調試,培養學生的自學和動手能力。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教師先講解一遍,再操作一遍,同時提醒某一環節需著重注意的問題。在學生操作過程中,需嚴格訓練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養成實驗操作的良好習慣。教師在實驗中應著重觀察學生的整個操作過程,勤于巡回檢查,及時糾正學生的每一個細小差錯并做出正確指導。

實驗課上分析的土壤樣品可與教師的科研項目、科技開發與推廣項目或研究生論文等任務結合起來,這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也為學生成功申報SRT項目 (Student Research Train ing Project)提供良好的實驗平臺與技術指導??蓢L試引導學生課余時間參加授課老師課題,深入學習一些《土壤學》方面的知識。以“不同種植類型條件下土壤水力學性質的特征”項目為案例,選取種植茶樹、蔬菜、煙草的土壤為研究對象,按S形隨機采集土壤樣品,測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質和水力學學者,如土壤密度、質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線、土壤飽和導水率、飽和持水量、田間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總孔隙度、通氣度、土壤pH值、有機質、礦物組成指標,分析不同種植對土壤理化性質和水力學性質的影響,土壤與茶樹、蔬菜和煙草作物生長之間的關系,提出作物的精準灌溉措施等。整個項目流程讓學生全程參與,培養學生對科學問題的嚴謹性,如果在試驗某一環節不認真或不正確,就可能會影響整個實驗結果,對改進措施做出不準確的評價。學生通過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或自己的項目,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綜合分析的能力。

2.3.3 考核形式多元化

課程考核是檢驗教學成果的重要方式,通常以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部分來考核。平時成績的考核應充分注重課堂學習的質量。傳統平時成績的考核方式通常以課堂考勤和習題作業為主,而往往忽略了課堂學習的質量考察。因此在考核平時成績時,有必要將課堂學習的質量納入考核范圍,并降低課堂出勤在成績中所占的權重。課堂學習的質可通過檢查每一堂課的課堂筆記、課堂問題的回答、討論課的報告、實驗報告和參與的發言等方面綜合進行考核。期末考試的試題應加強針對某一問題的論述和實驗設計等方面的考核。

3 結語

《土壤學》是茶學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門基礎課程,也是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一門課程。針對茶學專業的特殊性,可適當加強土壤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養分這幾章的內容講解,并適當的介紹土壤—水肥—植被—生態環境之間的聯系。同時,在授課過程中,應積極調整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動手能力,考核方式亦可多元化。通過上述改進及進一步的探索,使教學的內容更貼近茶學專業,同時有利于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能力的綜合培養。

猜你喜歡
茶學茶樹土壤
浙江大學茶學專業獲評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茶樹吸收營養物質的特性
土壤
平和白芽奇蘭的修剪技術要點
茶樹工廠化育苗的關鍵影響因子探析
幼年茶樹如何定型修剪
靈感的土壤
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豐富?
識破那些優美“擺拍”——鏟除“四風”的土壤
高等農林卓越創新人才培養課程改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