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高校德育中的民俗文化資源利用

2019-12-26 20:25王媖嫻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9年14期
關鍵詞:民俗文化民俗道德

王媖嫻

(華東政法大學,上海 201620)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 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適時、 明確提出了“第四個自信”,也就是文化自信,并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 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1]習主席對于“文化自信”的強調,無疑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和深刻的時代意義,也為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高校德育的現實困境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市場化、信息化等因素鋪天蓋地的影響,西方國家的思想觀念與生活方式、市場經濟崇尚的經濟理性及利益至上等思維方式,以及網絡時代五花八門的信息之快速、廣泛傳遞,都對大眾的思想和生活造成了更為頻繁和猛烈的沖擊。我們可以從各種場合、事件等管窺到當下國人心態的復雜與多元??梢哉f,多元價值觀的當下并存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而如何協調多元價值觀、減少矛盾沖突、構建和諧社會,已成為諸多部門關注并熱議的重要課題。對于各大高校而言,這一時代趨勢也成為影響高等教育的定位及育人理念之不容忽視的客觀因素。而在這一過程中,如何看待和應對國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對于西方文化的向往、追捧與對于本國文化的無知、輕視,也值得討論與深思。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德育工作在當下究竟如何相時而動,尤其如何在復雜的時代因素下切實發揮提升學生文化自信的實效,成了高校管理人員和任課教師投以極大關注的命題。

然而,就現有研究及相關報道來看,當代高校德育的成效差強人意,其中最突出的困境在于,來自學校的價值引導與社會化程度較高、思想相對成熟、飽受多種價值觀沖擊的大學生之道德自主建構之間的錯位甚至矛盾。而在加強學生文化自信的德育方面,首先想到的便是充分利用傳統文化。目前來看,已有許多高校注重從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挖掘資源以針對性地提升德育課程在提升文化自信方面的目標。不過,這些被納入德育體系的傳統文化往往只局限于諸子百家等精英文化或云“大傳統”,而源于普通民眾的草根生活文化或曰民俗文化往往被忽視了。這種情況的存在導致德育課程即便納入了傳統文化資源,但由于這些內容的精英色彩及年代感,其與當代大學生的興趣之間仍然存有相當的距離,并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共鳴和興趣,甚至也陷入了同樣的困境之中。

2 民俗資源引入高校德育的理論基礎

近年來,在傳統德育模式的反思中,不少學者紛紛從不同角度提出了新型的德育模式理念。其中,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便提出的德育回歸生活或曰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同與貫徹。這一理念要求德育過程中將德育關涉的現實生活作為教育介體,通過立足生活世界、詮釋教育對象的生活世界來構建德育模式。這種生活世界轉向要求德育的形式與內容必須深深根植于生活世界之中,也就是內容要從偏重社會政治轉向與經濟、文化生活和個人生活并重,從而建立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與生活世界的廣泛聯系。倡導德育回歸生活,要求學校德育必須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要植根于學生的生活世界并為學生的生活世界服務,強調德育直面生活中的問題與困境,通過學生自己的生活、 自主的活動促進其道德自律體系的自主構建,以提升學生的道德生活質量及其人生境界。不難看出,德育回歸生活,從學生熟悉、在意的現實生活中尋找教育資源,才能更為有效地實現學生自覺、自主的感受、欣賞與反思。

21世紀初,北京師范大學的檀傳寶教授又系統地提出了以“讓道德學習在欣賞中完成” 為指導思想的“欣賞型德育模式”。這一理念力求解決道德教育中始終存在著的教師之價值引導與學生的道德自主建構之間的矛盾,使道德教育的價值引導與道德主體的自主建構這兩個往往相互對立的方面能夠在自由的“欣賞”過程中得以統一和完成。其核心理念在于:在德育過程中提倡自由德育,反對灌輸,力求在德育過程中實現對教育對象真正意義上的“解放”。其實現從邏輯角度可具體表達為:建立參謀或伙伴式的師生關系,德育情境的審美化,以及在“欣賞”中完成價值選擇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2]這一理念與德育回歸生活的理念一脈相承,開啟了德育模式的新轉向,也為本研究打下了理論基礎。

3 民俗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的路徑探索

有效的高校德育不能僅僅拘泥于課堂教學,而應多元化、全方位,才能真正收到成效。具體而言,可以通過以下路徑實現民俗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有效融入。

3.1 加強課堂教學對于優秀民俗文化資源的吸納

高校德育課程在對民俗文化資源進行吸納的過程中,應對民俗內容進行精心的挑選。受地域、民族和歷史發展等原因影響,民俗文化在種類繁多的同時也良莠不齊。要發揮民俗資源的德育價值,首先應該區分良俗與陋俗,將精選出的優秀民俗文化與現有的高校德育內容進行有機整合,構建一體化的高校德育內容結構,而不是簡單的疊加。在選擇民俗文化整合德育內容時,也應注意充分基于當代生活的現實情況及當代大學生的特點,選取與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更為相關的內容。同時,不同高校的在校生在民族和地域來源上存在差異,同一高校的生源也往往五湖四海大有殊異。鑒于民俗文化突出的地域差異和地方色彩,需充分考慮高校所在區域以及學生構成的民族、 地域、 學科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開設民俗文化課程及系列知識講座,對大學生加強民俗文化知識教育。與此同時,也應對承擔一線德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加強民俗知識教育,使教師具備比較豐富的包括民俗文化在內的民族傳統文化知識和良好的人文素質,從而能夠通過言傳身教引導和帶動大學生學習、繼承和發揚優秀民俗文化。此外,高校德育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充分納入優秀民俗文化的內容也應提上日程。

3.2 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其自主感受與思考

近年來,“對話德育” 也大量被引入德育的教學環節,并卓有成效。所謂“對話德育”是指“作為對話主體的師生雙方基于相互信任和尊重,從各自的理解出發,以語言為中介,以交往、溝通、意義為實踐旨趣而進行的,以視界融合、創造意義和建構圓滿精神世界為目標的一種德育交往活動”[3]。

在民俗引入德育教學的過程中,在很多環節可充分借鑒使用“對話德育”的理念。比如,對于當下年輕人熱衷過洋節而輕視傳統節日的趨勢,教師一味在課堂上說教并不能達到德育的預期效果,甚至反而有可能招致學生的抗議和敵意。對于這類問題,完全可以采用對話教學的方式,教師列舉事實,由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在討論、 對話的環節中推波助瀾但不做強硬的價值判斷,而是重點捕捉學生的認識與常理不符的地方,讓學生在矛盾中認識自己的錯誤,最終加以升華和順水推舟的引導。這種充分的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勢必能夠達到加深認識的目的。此外,對于民間文學的利用,如神話故事等,也完全可以采用對話德育的方式,不是教師一味地講解和灌輸,而是引導學生自主討論、思考和闡明故事背后的道德內涵,使故事上升為道德認識,最終促成學生道德知識與經驗的統一,達到預期的德育目標。

3.3 加強實踐環節,增加個體體驗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充分設置讓大學生關注民生、走入基層生活的環節,令其在現實生活中感受民俗的力量、思考傳統與現代的議題,將產生明顯的道德教化功效。在具體做法上,一則可依托暑期社會實踐,布置田野調研、采風的活動,號召大學生走入民俗文化傳統保持較好的村落(村寨),近距離感受和思考;二則可因地制宜地充分結合高校所在地的特色民俗,安排組織各種參與、參觀活動;三則要求學生在課堂外親身參與并記錄一次民俗活動,結合活動經歷撰寫心得體會,以此加強學生的體驗深度;四則充分利用各種民俗場所,如民俗博物館及古鎮等,拉近學生與民俗文化的距離。

3.4 在校園生活中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動

高校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根據當代大學生的特點設計、 開展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比如,充分結合歲時節日開展特色民俗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與底蘊——清明節集體掃墓表達對先人的懷念,重陽節開展敬老助老活動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另可設計一些體現現代文明、符合大學生特點的人生禮儀活動,如成年禮儀可與新生入學時的軍訓有機結合起來,既有助于學生的成長進步又可借此傳承民俗文化。此外,還可邀請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校園,指導大學生開展非遺項目如民間手工藝的操練……在這個問題上,大學生的自組織——社團的力量不容小覷,高??煞e極組織并依托大學生民俗文化社團,舉辦生動有趣和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使大學生在參與社團的過程中接觸民間、了解民俗事象。

4 結語

民俗文化作為民族的根脈,積淀著民族的豐厚的精神價值追求,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民族文化自覺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基礎。在今天德育回歸生活世界的時代,其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和價值也日益彰顯。對于高校德育而言,在提升文化自信之德育目標的指導下,選取我國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的優秀資源,以課堂內外相結合的多種方式呈現其內涵與魅力,一方面能極大激發學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及認同,從而有助于提升其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則可引導學生在近距離了解和感受民俗文化之美的過程中完成道德的自主建構,從而真正實現高校德育的效果。

猜你喜歡
民俗文化民俗道德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地方民俗文化的傳承
金橋(2021年2期)2021-03-19
熱貢地區民俗文化中的潔凈觀與實踐研究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民俗節
漫畫民俗
兩岸民俗文化薈萃福州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