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進路徑探析

2019-12-26 20:25楊樹榮唐艷飛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9年14期
關鍵詞:政治思想大學生

楊樹榮,唐艷飛

(六盤水師范學院,貴州六盤水 553004)

相關教育政策曾經明確指出,高校在教育過程中應該積極利用信息資源開展教育工作,逐漸形成新型的互聯網教育模式。在當前狀況下,互聯網已經成為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開的重要方式,作用也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因此高校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在互聯網視域下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進行改進。

1 互聯網時代的特點

互聯網時代發展的實質上主要是指將傳統的產業發展轉換成在線模式,使其信息化特點更加明顯,進而使傳統產業逐漸互聯網化,互聯網的發展使各個行業之間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1]。這種聯系主要是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或者是互聯網平臺,將互聯網和傳統行業高效融合,形成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而互聯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運用,使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理念、方式都得到了一定革新,也對教育體制產生了更深刻的影響。

2 互聯網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

2.1 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和平臺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過報紙、廣播等,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都存在不足之處,同時教師在教學中也不能及時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內在需求無法充分滿足。以至于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后的反饋結果不夠顯著,這種狀況的出現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和學生的實際需要存在巨大的偏差,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抵觸情緒,其工作實效性難以充分發揮。綜合以上情況來講,互聯網教學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有明顯優勢,如范圍廣、速度快,尤其是微信、QQ、微博等形式的普及,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和平臺。同時,互聯網的運用也使學生獲得的資料內容變得更豐富、方式更便捷,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2.2 改變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和方式

在傳統的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傳播主要是以單向為主,主要是通過班會和報刊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滲透,但是這種滲透方式存在明顯不足,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整體工作呈現灌輸的狀態,而學生在這種環境中也只能長期處于被動地位,自身的參與積極性、熱情受到不良影響,學習效果表現不夠明顯[2]。而互聯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運用使其互動性以及實際應用性明顯得到提高,學生和學生之間以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得到增強,學生在受教育中的興趣也得到了激發,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實效性實現了提高。

2.3 升級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評價

在接受傳統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同時,很多高校已經開始積極利用網絡和學生進行溝通,以期待達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但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互聯網建設中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如及時更新內容,促進師生互動交流,創辦自己的品牌欄目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聯網建設只有從解決學生們關切的實際問題出發,才能真正吸引和教育學生。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注重對教學內容的講授,也需要注重對內容的整體評價,使評價的方式和體系在互聯網的影響下變得更系統、全面。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僅是可以運用面對面的方式,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對學生進行評價,面對面和互聯網平臺的綜合運用對學生的評價內容也變得更加豐富、完善,在評價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也可以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綜合評價,如課堂表現、實踐效果、作業完成度等,進而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評價的升級。

3 互聯網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

3.1 弱化了教師教育的主體權

在傳統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是通過教師對學生直接進行講授,教學的內容以及方式都是由教師掌握,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受到正確思想價值理念的熏陶,在這一過程中明顯突出了教師主體,學生客體的特點。這種教學模式雖然存在很多的弊端,但是教師的作用和權威毋庸置疑。隨著互聯網的運用,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運用的方式逐漸呈現出多樣化趨勢[3]。同時教師在教學中的講授內容傳播平臺也變得豐富,如QQ、微信、公眾號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其主體地位得到了明顯凸顯和發揮,主動性、積極性也得到明顯提高,而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信息交互的效果變的更明顯,學生甚至在一定情況下可以對輿論的走向進行引導,這使教師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受到挑戰,教育的主體權也受到了弱化。

3.2 沖擊了主流意識形態和主流價值觀

我國的社會形態決定了教師應該將馬克思主義理念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作為自身教學重點。但是隨著互聯網影響的逐漸深入,各種信息平臺的建立使學生不僅僅可以是信息的獲取者,也可以對信息進行制造、傳播,對于出現的不同社會問題提出自身觀點,并且對政府的具體措施進行一系列評價?;ヂ摼W的發展也使外來文化為大學生帶來了沖擊,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學生的思想意識很容易受到影響,而大學階段的學生即將步入社會,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十分容易受到身邊的事物左右,因此其思想意識很容易在文化沖擊下形成偏差。這種狀況的出現,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變得十分嚴峻。因此,在高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需要注重對學生思想意識的引導,促進學生正確思想意識以及價值觀的建立。

3.3 傳統教學模式無法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特點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主要采用單向教學模式進行思想政治內容的講授,在互聯網還沒有得到廣泛應用時取得了較大效果。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應用和普及,其對大學生的影響也變得越來越深遠,尤其是在當前時代的發展模式下,幾乎所有學科的教學模式都在發生著轉變,這種狀況的出現表明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依托互聯網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4 互聯網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進路徑

4.1 堅持以正確的價值觀為指南

正確的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重要條件,而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應該依靠多元化價值觀、文化的指導,實現學生正確意識形態的形成,并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自身的重要導向,促進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建立。但是在現實社會中,學生的素質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在網絡中經常會出現不理智的思想言論[4]。因此高校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對這方面的關注程度,注重對學生的引導,發揮互聯網平臺的積極作用,在正確價值觀的引領下,做好對輿論的導向,盡量減少或者是避免不良信息對學生的影響,構建積極、向上的網絡環境,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價值觀指南。

4.2 創新教育理念,正確對待網絡文化

網絡的開放性特點決定了網絡文化有可能積極向上,也有可能消極落后,而學生對主流價值觀的繼承和發展更有利于其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大學生肩負著傳播思想文化,推動社會發展的艱巨任務,所以高校在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實現理念的轉化,使其獲得更全面的發展,做到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在面對互聯網時,教師需要看到其消極的一面,也需要看到其積極的一面,不必對互聯網的使用大加防范,由于大學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辨別是非的能力,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也較突出,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鼓勵他們運用互聯網,正確對待網絡文化,并對其中蘊含的知識進行借鑒,為自身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同時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抵制其不良影響,用聯系、發展的態度看待問題,使學生的學習方法更系統、科學。

4.3 合理應用互聯網平臺,保持課堂的充分性

互聯網的運用可以解決教育中的很多問題,但卻不能取代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利用互聯網教學的同時應該保持教學內容、方式、平臺以及評價的創新,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體效果的提升。同時教師需要注重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以思想政治主要內容為講授基礎,互聯網為重要依托,做到對互聯網的合理使用。

4.4 加強教師的職業素質,凸顯教師的主體權

將互聯網運用到思想政治工作教學中,是一種相對創新的教學方式,教師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需要保證輿論導向工作的正確性,同時注重自身主體權的發揮,而發揮主體權的重要前提是自身職業素質的提升。從而在實施互聯網講授模式的同時,積極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時教師不僅要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授,也需要重視對思想的滲透、傳播,進而使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可以正確對待互聯網學習,在學習的同時學會反思,面對事物可以有自身獨特的思考、見解,進而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而不是在互聯網的影響下隨波逐流,要增強學生的辨別能力,為今后步入社會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視域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對著重要機遇和嚴峻挑戰,而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該注重自身教學理念、方式的轉變,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進行改革,使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受到正確思想價值理念的影響,互聯網平臺充分發揮其自身積極的作用,拖動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發展,促進當代大學生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猜你喜歡
政治思想大學生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想與“劍”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六旬老婦“養出”了個大學生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