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時代音樂教育的維度思考

2019-12-26 06:59凌憲初
音樂教育與創作 2019年10期
關鍵詞:人工智能傳統音樂

□ 凌憲初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即人工智能,是近年來最熱門的話題。其熱度不僅僅是廣泛地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便利,也迅速地影響到了教育領域。在音樂教育范疇中,從早期的音色合成器技術為器樂演奏、教學示范等提供便利,到人機交互平臺軟件的成熟與運用,例如風靡一時的“智能樂器”、在線陪練等,讓過去傳統觀念中認為抽象的音樂教育似乎變得“更好玩”、“更直接”,于是AI 音樂教育一時間風頭無兩。

但熱潮持續中,構建在人工智能這個新型平臺上的教育方式也開始被質疑,飽受爭議的“智能鋼琴”是不是低劣玩具?陪練軟件真能讓練琴高效而精準?這些問題集合到人工智能音樂教育上,實際上討論的就是人工智能到底多大程度能夠取代人?人工智能化的音樂教育到底是傳統音樂教育的契機還是重擊?

無疑,人工智能技術最大的優勢在于精準評估、模型建立,情境推演等,這對于某種技能的獲得與精進無疑具備巨大的優勢。落實在音樂教育中,比起傳統的實體教育,人工智能幾乎不受任何時間空間和教育者資質優劣的限制,它確實能夠使學習者更快更精確地掌握到一項技術性能力,例如以準確的節奏模式或音準水平演奏或演唱一首作品。這一“教學效果”的確比傳統實體教育更有說服力,似乎提供給了學習者最有效的學習保障。但“成就”背后,我們需要冷靜思考,這種成果是作為審美教育的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嗎?

包括音樂教育在內的藝術教育,其真正任務是審美教育,這一理念早已在全世界范圍內深入人心。審美教育要表達的核心是:教育的中心不應只立足于藝術作品表達上的質量,更不應該局限于此。審美教育需要的是人在審美感知中的能力。這種“感知”恰恰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上的AI人工智能不具備的。1982 年,大眾計算機技術發展伊始,德國教育學家克勞斯·黑夫納在他的著作《新教育危機》 (Die neue Bildungskrise) 中提到人與計算機的關系:“認知的理性分給了計算機,而創造性的感性則分給了人?!边@一對于計算機“能力”的觀點,至今并沒有因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而被顛覆,即便在2014 年,英國科學家宣布計算機首次通過“圖靈測試”并未使得比人類更聰明的機器也具備跟人類相似的情感感知能力。

而音樂,作為一種聽覺感知藝術,絕不僅僅只是音高、時值、音量的技術。音樂藝術的教育核心應該在探索聽覺感知過程中的各種可能性。例如從不同的環境中獲取聽賞的體驗;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中音樂聽覺帶來的不同價值體驗等等。這種以強調感受為主的教育,AI 是否真的有能力開辟音樂教育的新沃土呢?

盡管以音樂教育為直接訴求的人工智能產品在音樂教育領域中并沒有得到預計中的好評,但是在教育產品之外,諸多建立在智能環境中的互聯網產物給更音樂教育提供了有益思考。人工智能技術能夠超越傳統音樂教育搭建什么樣的教育和學習平臺,我認為可以從已獲得的成果中發現如下優勢:

(一) 搭建多元審美平臺

多元文化與多元審美是音樂教育討論中的老生常談,但“多元化”在傳統實體教育中實際上存在諸多實施的阻力。傳統的教育者——作為個體的教師,通常并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多元文化背景,世界音樂的多樣性與民族音樂的豐富性在任何一位合格乃至優秀的教師身上都無法全面的呈現在他的教學資源中,而這時人工智能能夠發揮的作用就不僅僅是各種資料的儲存庫,它的優勢在于能夠利用AI 技術中高效的整合能力與分析能力,呈現給學習者縱橫交錯式的資源地圖。例如學習者試圖了解與比較世界范圍內不同宗教音樂的特點時,AI技術能夠迅速從資源庫中找出巴赫管風琴、中國道教音樂、伊斯蘭吟誦經中旋律或節奏律動接近的部分,這種搜索引擎式的功能,恰恰是計算機“理性認知”的強大展現,同時給學習者的“感性體驗”過程清理出一條最為順暢的道路。

另一方面,多元化不僅是藝術資源數量上的多元,從教育思想的角度看,更應該是各種藝術種類文化的綜合,因此它也應該是質量上的更多。各種藝術的相互作用與相互關系能夠讓音樂教育突破“聆聽”,跨越到“觸碰”、“觀賞”、“品嘗”甚至其他所有的感官中。例如國外網友把巴赫的多聲部作品以可視化圖像呈現,用線條、圖形和不同色塊的組合展現巴赫音樂的運動軌跡,這一技術的運用給音樂欣賞的理解提供了一種更加立體的方式,相比較于傳統的聽辨、和聲的分析等更專業的方式,綜合藝術的多元化顯然更友好、更平民,面向的是所有的音樂學習者而不是少數接受精英教育的人。

(二) 搭建音樂交往的平臺

音樂這一藝術形式的最初存在功能就是交往,但在近現代體系化的音樂教育中,音樂的交往功能被弱化,音樂審美常被看做是一種私密化的體驗或者精英化的身份象征?!耙魳肥菬o國界化的語言”這一宣言在常規的音樂教育中,由于受制于地域、場景、語言隔閡等現實因素,作為交往功能的音樂常常只能單向化的以表演形成呈現,致使其交往功能淪為口號。沒有交往,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難以實現。在網絡時代,人工智能環境中,冰冷理性的機器有無可能突破和改善傳統音樂教育這一問題呢?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其前景是樂觀的?!霸齐娕_”、“云樂團”和最接近傳統教學模式的“在線課堂”的出現與風靡,都從根本上打破了傳統實體音樂教育的模式,為理解多元文化中對話與交流提供了各種便利。

德國音樂家貝澤勒(Heinrich Besseler) 在上世紀中期提出了“交往音樂”和“表演音樂”的概念?!氨硌菀魳贰钡囊夂菑?9世紀音樂自律論的“絕對音樂”概念中引申而來。音樂會式的藝術作品是“表演音樂”最典型的樣式,它有著規范的文本、權威式的表達方式。而“交往音樂”更像是一種日?;顒又械膽靡魳?。例如傳統的勞動號子、舞曲等等,它不應該受到嚴格的規范約束,而是隨場景、心境、情感的變化產生相應的變化。貝澤勒提出的交往音樂的另一個特點是:“交往音樂”可以用另類的、陌生的手段,利用并非屬于作曲家傳統的材料來表達音樂。貝澤勒的概念同樣可以用來檢視音樂教育中的資源。傳統實體教育中,回顧、模仿與重現經典固然是音樂審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但在功能教育中,它的“交往”能力顯然是有限的。由網絡和人工智能搭建的音樂交往平臺完全能從新的維度彌補“表演音樂”的社交功能缺失。音樂活動在“云平臺”上能夠模糊舞臺上與舞臺下的界限,形成一種高強度的情感連接,從而高效地強化音樂活動參與者的情感體驗與文化理解,這恰恰是音樂教育以多元文化和情感審美為目標的有效達成方式。

當前的智能音樂社交主要有如下幾種形式:

一是音樂資源交互式平臺,例如“網易云音樂”。這一類型平臺用單曲音樂、歌單音樂聚集同好,用音樂短評論分享感受,使音樂欣賞的情感體驗成為具有交往功能的活動,是這種依托大數據分析的平臺成功的主要原因。雖然“網易云音樂”是以社交為賣點的娛樂性網絡工具,不是完全的教育平臺,但它對功能音樂教育的影響不容忽視,意味著社交式音樂不僅是高情感體驗的有效模式,也因為這種社交模式的無界限性,讓音樂欣賞與審美體驗不受場景限制,完全可以突破學校、教室教學強迫性帶來的同質化、標準化、公式化的問題。

第二類是協作演奏、演唱類平臺,如可以創設多聲部音樂并支持分軌錄制的APP“阿卡貝拉”。這一類平臺的特點在于,除開音樂表演者可以自我方便地完成多聲部演奏演唱外,更重要的在于作為一種音樂社交軟件,被分享到網絡的作品也能很方便地被其他人再次加工,或者以網絡協作的方式完成“超時空”的音樂協作演奏過程。欣賞者與表演者的身份可以隨時切換,這種角色之間的反轉是實體音樂教育難以輕易實現的,這種表演——欣賞——創作——表演的過程也使得音樂交往真正意義上實現。

計算機技術成熟后,教育研究者們就已經發現,借助計算機輔助學習能夠引發更高動機效果的學習樂趣;獲得更直接的回應并以此得到強化;更個性的學習模式。這些優點,也同樣反映在人工智能的教育中。作為一種藝術傳播的音樂教育,最高的教育傳播目標是藝術的信息在人群中的傳遞,在群我中持續性展開、相互學習、高度整合,這個過程由人工智能搭建相應的平臺后,能開闊出更廣闊的傳播空間。傳統實體音樂教育中,離不開“人”的關系,表現為教與學過程中人之間自由意志的互動,這種自由意志是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也不應該取代的。自由意志是人類各種多變性的理解維度,正如“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是自由意志的體現,審美和自由意志的結合才是藝術教育、音樂教育,否則,就僅僅是技術教育。人工智能中的音樂教育最該避開的就是對這種自由和不確定的抹殺。

人工智能教育的“恐慌派”與“樂觀派”近年來在人工智能參與音樂教育上的爭論絲毫沒有消退勢頭,人工智能不能替代審美體驗,無法替代人與人的情感交互是目前人工智能存在的問題,且短期內不大可能有根本性轉變。但我們若理性看待人工智能帶來的便利,就須認識到,它與傳統的音樂教育不是誰取代誰的關系,恰恰相反,二者有著結合的無限可能性。歷史上伴隨科技進步有很多改變音樂教育和傳播方式的新事物,比如留聲機和互聯網,但絲毫沒有影響音樂教育的發展,反而讓音樂教育的思路有了更多時代性的特征。因此智能技術的發展給教育和藝術帶來的不確定性中也必然包含積極的一面,重要的是善于利用。

凌憲初 我省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音樂教育家。2010 年獲得博士學位,湖南省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F擔任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音樂學西方音樂史方向博士生導師,從教近40 年。

1999 年至2012 年擔任湖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副院長,曾任湖南省學校藝術教育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長沙市僑聯副主席,現任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項目評審專家,湖南省僑聯參政議政委員會副主任,湖南省音協弦樂專業委員會名譽會長。

1999 年以來,出版教材及專著五部,主持科研課題十二項,在《中央音樂學院學報》《人民音樂》等重要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主 編 的《西方音樂史與名作欣賞普修教程》 獲國家教育部“全國十二·五規劃教材”。曾兩次獲得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四次獲得湖南師范大學教學成果獎。2017年在長沙音樂廳成功舉行“初心依舊”大提琴獨奏音樂會。個人為全國各地音樂藝術院校和高等學校藝術專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教學及演奏人才,為音樂教育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凌憲初 近照

猜你喜歡
人工智能傳統音樂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2019:人工智能
老傳統當傳承
人工智能與就業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數讀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音樂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