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廣告設計課程探究

2019-12-30 03:09◇王
大觀 2019年12期
關鍵詞:廣告設計藝術

◇王 芮

一、新媒體時代的藝術

新媒體是藝術學科與科技領域交融發展的新形式,是以視頻、影像、攝影、綜合造型、裝置和表演等方式為藝術形態,發揮多媒體技術、虛擬技術、交互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跨領域學科優勢,對藝術與科技的實驗性和創新性進行探索與研究的新藝術。

(一)媒介特性

傳統藝術媒介在創作方面主要以繪畫、書法、雕塑為主,以手工方式進行創作。而新媒體藝術是通過計算機軟件進行組合、鏈接、生成、拼接等一系列創造,打破傳統的手工創作方式,在技術支持上展現新形態新樣式的藝術內容,最大限度地打破架上藝術的儀式感。

(二)技術特性

數字化、交互性、虛擬化,都是新媒體下當代藝術的特點。計算機作為數字化的終端設備,不但可以處理圖像,還使藝術成為生動感知的表達。原本的架上繪畫,可以成為跨越時空的新形態,藝術主體的虛擬化使藝術作品成為雙向輸出的人文體現。

(三)公共特性

在技術與科技的支持下,表現藝術的方式越來越豐富,藝術作品所帶來的審美體驗也滿足了視覺以外的包括聽覺、觸覺、感覺等的真實享受。新媒體藝術更需要與觀者一同完成藝術作品的全部,觀眾在參與、互動中體味藝術作品的本質內涵。

二、新媒體時代下的廣告設計

(一)表現方式的多樣性

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廣告設計,突破了以往傳統的表現方式,設計師們將藝術想象與科學技術相結合,呈現更具視覺沖擊力的廣告作品。作品從構思到制作再到呈現,都離不開對數字技術的不斷實驗和對計算機軟件的重新編程。數字技術應用于當代廣告設計的語言表達,不是純粹的技術掌握,更多是思想與觀念的具體顯現,是一種嘗試和創新。而傳統廣告在技術上是對某一媒介和技法駕輕就熟的展示,廣告趨于平面化,商業性較強,不能引起觀眾較強的興趣。而新媒體下的廣告設計更加注重挖掘廣告的深層表達,不再單純地關注技術性的展示,而是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廣告設計師們不斷實驗新的表現形式,藝術實踐不再是假設一個目的,而是通過各種編程和技術去尋找數字媒介的不確定性,將主題觀念與技術性的探索結合起來,使多樣化、實驗性、觀念化成為當下廣告設計的重要元素。

(二)語言類型的數字化

隨著傳播媒體的發展,廣告成為大眾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活中處處有廣告,不斷影響人們的生活與思想。因此,廣告也擔負起雙重的任務:它既能促進商品的交易,又能在營銷的過程中輸出企業文化。它在推售商品的過程中,還將形象化的藝術形象展現出來,推動著符合時代特征的大眾審美的發展。計算機作為數字化的終端設備,不僅用于識別、處理、運算,還將原本需要用畫筆勾勒的藝術轉化為各種數字化媒體的形象表述。廣告設計不再停留于平面的展示,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不局限于滿足廣告主的委托,還承擔著創造新物質、新理念的使命。借助新媒體的傳播平臺,可以在廣告設計之初收集消費者的喜好、消費水平、生活方式等信息,從而設計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廣告。

(三)觀眾體驗的互動化

新媒體技術環境下的廣告設計使消費者與藝術家、廣告作品之間的界限開始模糊,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原本靜態的傳播方式轉化為動態的、雙向的。觀者可以直接參與和體驗廣告設計的過程,介入藝術家的創作環境。在信息爆炸的當代社會,觀眾更需要對廣告信息進行篩選,切身感受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與實用性,在體驗中判斷產品的好與壞。無論是商業廣告還是公益廣告,在與大眾的互動中都傳達著特定的信息與內容。例如,一個環保主題的廣告,可以有效引導大眾對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等問題的重視,這遠比口頭宣傳或是講座論壇更加深入人心,將設計主題在廣告內容中合理地表達,將更多的社會責任感融入藝術作品中,讓藝術傳達價值。

三、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廣告設計課程的改革措施

(一)注重教學課程的科學化設置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時刻調整課堂模式與教學內容,不斷突破固定框架的束縛,以全新的理念推動課堂內容的更新與完善。學會從經典中汲取養分,教師在課堂中選取案例進行分析時,要以經典得獎作品為主,從經典作品中分析廣告設計的方法與思路,從而創作出與時代發展相符的又能刺激新發展的新興廣告設計。在實踐中總結經驗,由于廣告專業需要不斷地進行突破和挑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當僅停留于理論知識的輸出層面,實踐練習應作為課堂的重點。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感受廣告設計從構思到操作到修改完善的全過程。教師應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積極引導大學生勇于發散、勇于創新,培養和提高學生觀察生活細節的能力,從小處著手,學會借鑒和改良經典設計作品,關注細節,學會思考。注重校企合作,鼓勵大學生在工作崗位中鍛煉和學習,利用各種實習平臺熟練應用軟件技術,逐步從模仿應用到形成個人風格,提高綜合設計能力。

(二)加強新媒體技術的應用

加強實踐,在實際應用中熟練掌握各類軟件技術,將藝術與技術完美結合,以呈現富有深意的廣告。廣告設計應重視運用視覺元素,通過靈活多變的元素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呈現當下符合大眾審美趣味,體現人文關懷與時代精神的廣告作品。在基于數字信息技術與視覺造型的多媒體生態下,大學生應當主動學習和掌握各類軟件技術,只有不斷提升技能水平,才能創作出優秀的廣告作品。通過網絡平臺搜集和瀏覽各類廣告作品,并將經典作品反復分析,從模仿和改良入手,吸取有效信息和有效元素,逐步進行獨立創作。廣告設計師要注重廣告內涵的延伸,促進數字化媒介之間的融合,努力實現廣告設計的網絡化、多元化、智能化。在實際的廣告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的關注點和興趣點,提高課堂的效率。

(三)立足傳統,面向未來

面對新時代新要求,廣告設計也要“尋根”,從傳統出發,將具有民族文化內涵的傳統圖案、傳統元素應用到新的設計中,使廣告設計既具備中華民族的獨特性,又符合現代人的內在精神追求。

現代設計不同于傳統的架上繪畫,要求一目了然,主題突出,簡單明了,設計師通過各類軟件技術和媒介,突出醒目地表達所有宣傳的事物,以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吸引大眾的目光。因此,當今的廣告設計自構思到創作都有著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廣告承載著傳達信息、傳播文化、引發共鳴的多重功能。形象簡練的藝術圖像,強烈鮮明的色彩,醒目的表現手法,才能使廣告設計引人注目,發揮宣傳作用。因而,積極借鑒傳統文化中的有效元素,有利于當代廣告設計的發展,例如中國繪畫中講究的“以小見大”“以一當十”“計白當黑”都能為設計師們提供靈感,運用這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藝術手法進行廣告設計,可以傳達古典的審美情趣。

四、結語

新媒體藝術的發展,為廣告設計的多元發展提供了源泉和動力。在技術支持上展現新形態新樣式的藝術內容,最大限度地打破廣告的商業感,增加了技術及個人情感的投入,使廣告設計的內涵深度得到提升。在傳播途徑上,進行廣告設計時,注重拉近作品與觀眾的距離,營造一種氛圍和環境,提升觀眾的參與感和體驗感。此外,融合經典,回歸傳統,是設計長久永恒,充滿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基礎。

當代社會對廣告提出了新要求與新希望,廣告應是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呈現與時代文化相統一的內容,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和多元化的傳播平臺,將廣告的形式不斷拓展,在立足于傳統文化豐富廣告語言的表達方式。教育工作者需要積極探索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結合當下大眾審美轉變的趨勢,將廣告設計提升至全新的高度,努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

猜你喜歡
廣告設計藝術
淺析數字媒體藝術在現代廣告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視覺傳達藝術的地鐵站廣告設計
新媒體環境下的廣告設計教學創新研究
論新媒體技術對現代廣告設計的影響及思考
紙的藝術
互聯網發展對廣告設計教學帶來的挑戰及應對策略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榆次地區廣告設計中漢字造型的應用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