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中國歌劇發展的大門
——首屆“云山藝術論壇”暨中國歌劇研討會綜述

2019-12-31 02:42魏陶影王瑞
嶺南音樂 2019年6期
關鍵詞:歌劇教授創作

文|魏陶影 王瑞

為了進一步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與扎實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周年華誕以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建校55周年之際,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藝術學院立足品牌建設的理念,于2019年11月8日至10日,在白云山校區舉辦首屆“云山藝術論壇”暨中國歌劇研討會。本次論壇由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和廣東省本科高校教育指導委員會為指導單位,廣州大劇院、湖南省歌劇學會、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粵古驛道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為協辦單位。論壇邀請了全國各大音樂院校、藝術院校、綜合大學音樂院系專家學者齊聚羊城,回顧總結中國歌劇發展現狀、研究討論中國歌劇國際化發展路徑和模式等相關課題。

本次研討會討論的議題和發言主要集中在中國歌劇的價值評判與審美趨向、“中國歌劇”的創作、制作演出與傳播、歌劇人才培養、音樂與戲劇分析、民族歌劇與中國歌劇五個方面,具有多學科前沿成果,學者們積極為新時代中國歌劇與國際歌劇在創作、制演等環節接軌等系列問題出謀劃策,為高校從事歌劇研究的專家學者搭建合作交流平臺。同時為推動中國歌劇發展做出廣外的力量,發出廣外的聲音。

關于中國歌劇的價值評判與審美趨向

對于民族歌劇作品的價值評價,居其宏教授作為歌劇評論界的泰斗,從歌劇評論的標準,歌劇評批心理和當下音樂評論的常見病態三個方面來解析歌劇評論。提出了“三精統一”:即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他“揭露”了批評家的心理,對當代中國歌劇樂評常見問題進行了犀利點評,提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補足精神之鈣”才能根治音樂評論之種種問題,營造真實、客觀的歌劇評論氛圍。

“民族性”的歌劇創作在多位專家的發言中被反復提及。吳粵北教授指出“民族性”在中國歌劇創作中的不可或缺,用自己的聲音和語言來說自己的故事;李雷教授對深化中國歌劇的價值導向、發展方向提出了三方面建議:激發觀眾正向思考、融入當今比較流行的音樂形式元素、頌揚民族精神,堅持民族情感。天津音樂學院趙振嶺教授指出中國歌劇創作離不開民歌與戲曲修養。

關于“中國歌劇”的創作、制作演出與傳播

吳粵北教授的發言中指出如何在中國歌劇的創作中處理好宣敘調,如何創作出具有品格和大格局高度的歌劇作品;

喬然教授結合自身30多年對外文化交流的實踐指出,只有把握住中西共同認知的“接口”,運用中國音樂語言,才能讓中國歌劇走向世界;而文化的多樣性,藝術體現上的獨特性,才是達成有一交流的重要內涵。中國歌劇創作不宜照搬西方傳統,只有結合不同藝術特征的作品進行“差異性”交流,才更具意義和價值。

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碩士生導師,指揮家與鋼琴家王燕副教授從歌劇創作、制作、排演環節出發,指出了當前中國歌劇的現實困境、專門人才的匱乏,舞美等方面形式大于內容的投入對其他核心創作費用的壓縮,歌劇制作過程、評價過程被過多“非專業”勢力干預等現狀。

梁麗珍經理回顧了廣州大劇院建團以來歷年推出的歌劇大戲和亮眼的歌劇制作,從原創歌劇《馬可波羅》出發,對中國原創歌劇在制演方面“民族性”與“國際化”進行了展示與探討。

關于歌劇人才培養的討論

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副系主任、著名旅意男高音歌唱家謝天副教授指出歌劇人才培養除了“聲音的表達”,還應關注“視唱練耳”“重唱與合唱”“表演”“語言臺詞訓練”的重要性。中央戲劇學院的石壘教授分享了中央戲劇戲劇歌劇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設置上的特色,如何運用學校的強勢專業,以“大戲劇”的概念來進行臺詞訓練和培養;如何在每屆都推出畢業歌劇大戲,迎接戲劇方面和歌劇演唱的雙重挑剔。這對我們廣外藝術學院辦學有參考和借鑒價值。畢寶儀教授則具體關注語言在歌劇表演學科中的研習方法。

音樂與戲劇分析

上海音樂學院王藝博博士、叢密雨博士,中央音樂學院李查寧博士、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教師王梓博士等學者針對具體的當代音樂歌劇作品進行了最細致的音樂分析、戲劇分析、創作理念解析,體現出了扎實的學術功底。

關于民族歌劇與中國歌劇

隨著中國時代文化的發展和進步,歌劇實踐的多元化、國際化傾向越來越凸顯,在以前歷史時期提出的“民族歌劇”概念及其創作一般規律,或許縮小成為了中國歌劇的一種創作類型。以國家為限定詞的中國歌劇應運而生,諶蕾博士提出了更具體的地方歌劇概念“湖南歌劇”,她在發言中對湖南地區近年來的創作、表演紀要與發展進行了綜述和展望。湖南歌劇的提法是有如此豐富的歌劇創作、制演活動的支撐,讓東道主不由得期待將來是否會有“廣東歌劇”的提法?

作為一個適用性特別廣、特別泛,無所不包的概念,往往其學術上的有效性也會衰減。此次研討會恰恰給我們提供了這么一個展示專家學者在中國歌劇的內涵與外延的多方面、多角度探索的平臺與契機。

幾位德高望重的專家如居其宏教授、喬然教授均指出改革開放深化,進一步加強國際文化交流的現狀,與其他藝術作品相比,歌劇依然缺好作品。期待歌劇作曲者、劇作者、導演與制作、人才教育工作者、樂評者共同努力、一同建設中國歌劇的宏偉藍圖。在將來,中國歌劇將成為“歌劇”這一國際體裁繼續生長、發展的有生力量!

猜你喜歡
歌劇教授創作
田教授種“田”為啥這么甜
劉排教授簡介
《一墻之隔》創作談
從門外漢到歌劇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劇
歌劇要向戲曲學習
從門外漢到歌劇通 歌劇在路上
創作隨筆
創作心得
歌劇
創作失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