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對科學的狂熱永遠不會消退

2019-12-31 06:13[日]北野武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23期
關鍵詞:北野武電子郵件感興趣

[日]北野武

孩童和青少年時期,我在數學方面很強,而且成績常常比我那些后來進東京大學(這是日本名校,國家精英的搖籃)理工科系的同學還要好。讀明治大學時,我曾經有段時間想專攻激光射線技術。那是日本當年幾項尖端科技之一。

我承認,我越是研究科學,就越覺得“上帝存在”這個想法是合理的。有時候,某個非常奧妙的數學公式會讓我忍不住心想:只有超凡的力量,才能想出這樣的公式——而那也許是……上帝?

亞里士多德已經得到結論,說“宇宙的創造是不可思議的”。今天,大爆炸(big-bang)理論(這是我最感興趣的理論)被納入了量子物理學定律,卻還沒能洞悉太初奧秘的所有關鍵:時間和空間之謎。另外,我對偉大的英國天文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的研究和理論也非常感興趣。

地球上的我們,都覺得自己活在一個對所有人都同步而且相等的時間里,但這個印象是錯誤的。時間在不同的文化里,被感知的方法也不太一樣。它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概念,對每個人的意義也不全都相同。這里說個小插曲:我是個非常忙碌的人,但我老是覺得自己好像“還有時間”。另外,我不常戴手表,以至于每年我生日時,都會收到手表當禮物,因為有些朋友以為我沒有手表。

可以的話,我會希望活在時間之外。這有點像我們看電影時一樣,感覺自己好像活在現實之外。我深信,在電影與數學運算之間存在著某種顯著的關聯,而一部電影的成功是一道數學方程式的結果。因為電影是用每秒24格的畫面騙過我們的眼睛,從現實中轉移目光……就算故事靈感是取自現實事件,電影也仍然是抽象的,是某種不完全真實的東西。這里就跟科學有關啦!科學實在太有趣了。一個簡單的公式就能解釋萬有引力定律,這不是很了不起嗎?

就像在宇宙中一樣,秩序也支配著電影,有它的方程式、減法、除法,而一個劇本也可以是失序的結果。我夢想著用隨機組合的方式來剪輯電影。那會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剪輯方式,沒頭又沒尾,令人震驚,讓人目瞪口呆??催@部電影的時候,觀眾會不得不去想象自己的版本……

奇怪的是,我討厭用計算機,更討厭網絡。我沒辦法寫電子郵件。我覺得這種溝通方式太沒個性,而且(頂著科技進步的幌子)很嚇人。電子郵件仿佛一個直通下水道的污水排水系統,寄出電子郵件就好像按下抽水馬桶的沖水閥。然后,人們不再跟彼此說話,不再通電話,也比較少碰面……我討厭在屏幕上讀東西,尤其是劇本。相較之下,我還寧愿去讀一段隨手寫在紙片上的文章。計算機屏幕會讓我的血液堵塞。我只愛小屏幕和大銀幕!

我對科學的愛永遠不會消退。正好相反!我在這方面的信念,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因為科學把我們喜愛的一切連接在一起!比方說,我沒辦法光是喜歡文學而已,讓我感興趣的,是科學與文學的結合。不幸的是,在這個時代,大部分發達國家的教育課程都不是設計得很好,尤其在日本,學校課程既不重經驗,又切割破碎而片段化,例如把科學和哲學分開教授。但是在從前,某些自然法則的發掘必須歸功于哲學,之后再通過公式和數學運算表達。

達·芬奇在世的時候,是個偉大的畫家,卻也是個真正的科學家。他沒有把自己的人生限定在某方面的愛好上,而是把它們視為一個整體。我特別看重這種“看與做”的觀察實驗法。搖擺不定、多方嘗試,正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特性。

在我們這個時代,哲學和數學這兩門學科,我覺得本來就應該在同一堂課上教授,應該用更有野心的方式來教。大家會發現兩條并行線是怎么在無限之處交會,不論就哲學還是數學來說。

我建議我們的社會給年輕人一種學科多元化、更功能性的教育,而且要比今天的教育更實用。這樣一來,青少年也會比較快樂。我對此深信不疑……

(林冬冬摘自《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上海人民出版社)

【素材運用】一個人永不失去對生活、對世界的好奇心,這樣的人生才會充滿樂趣,充滿動力,充滿諸多的可能性。北野武是著名導演,但或許我們不知道的是他還喜歡科學,喜歡哲學,喜歡文學,他對一切他感到特別神奇的東西都充滿旺盛的求知欲,并愿意把自己的思考通過電影呈現給他的觀眾。這樣的北野武,是神奇的,是生動的,更是豐富的。

【速用名言】

1.真實的世界使我感興趣,因為它是可塑的?!▏骷?紀德

2.理解科學需要藝術,而理解藝術也需要科學?!绹茖W史家 喬治·薩頓

【適用話題】好奇心;興趣;思考;多元化;科學與藝術

(特約教師 黃聽松)

猜你喜歡
北野武電子郵件感興趣
有關旅行計劃的電子郵件
友誼
更 正
滾燙的北野武
滾燙的北野武
這樣的智能廚房臺面,你會感興趣嗎?
愛不是一種牽絆
民事訴訟電子郵件送達制度的司法適用
小測試:你對電子郵件上癮了嗎?
用PDA無線收發電子郵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