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2019-12-31 06:13牟維和張秋杰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23期
關鍵詞:俗語鄉愁文章

牟維和 張秋杰

作文君:限于篇幅,本文分成上下兩篇刊發,上篇已刊登在2019年第22期,本文對提高語言水平,寫出詩意作文十分實用,想要了解的素粉趕緊來學習啦!

3恰當地使用修辭手法,是增加文采的有效方法

(1)運用比喻

南方的雨輕柔迷蒙,似心緒萬千的少女,淅淅瀝瀝地連綿整個雨季;北方的雨則是粗獷的漢子,久旱逢甘霖時,一下便下得昏天黑地、豪放不羈。雨鏗鏗敲在鱗鱗千瓣的瓦上,彈奏著嗒嗒的打擊樂,“急雨聲如瀑布,密雪聲比碎玉”,每每此時,故鄉的灰瓦上便會織起瀑布似的雨簾垂掛到屋檐下。

——此句中多處運用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南方的雨與北方的雨的特點,語言清新雅致,形成典雅清新之美。

(2)運用擬人

修路時是夏天。那場面真是盛大。蟬拉響了悠長的號子,麻雀在屋檐下趕集似的咻咻交談。

——“蟬拉響了悠長的號子,麻雀在屋檐下趕集似的咻咻交談”這一簡練的擬人句,從側面突出了修路這一勞動場面的熱鬧程度。

(3)運用排比

時光易老,兒時舌尖上的味道卻從未遠去。這味道落到筆上就成了記憶,住進心里就成了鄉愁,刻在心上那就成了一輩子都解不開的結。

——“落到”“住進”“刻在”形成排比句式,句式整齊雅致,富有氣勢,寫出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4)運用對比

我尋找著能夠匹配得上回憶的現實,卻一再失望。雙眼所見的花巷,多了一分繁盛,少了一分質樸;多了一分世俗,少了一分清靈,猶如一位天生麗質的美人穿上了浮夸的服飾,化上了夸張的妝容。

——兩處“多了一分”“少了一分”,對比手法的運用,使得花巷的形象變得立體起來,給人留下鮮明的印象。

(5)綜合運用修辭手法

連串的汗珠喚醒了瓦,揉捏的粗手給了瓦叮嚀囑咐,脫坯的模子塑造了瓦的外形,熔鐵爍金的火爐賜予了瓦耐力,但火一般灼熱赤誠的情感與希望,是村里的人們傳遞給瓦的。

——這一句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相互配合,主角看似是瓦,實則側面展現了村民建造金莊中學所付出的辛勞。

4疊詞運用,打造典雅之氣

多種疊音詞的運用,會使得文章富有音韻美,讀起來節奏感鮮明。

“谷雨貴如油”,那雨綿密勻稱,將故鄉肥沃的綠野擦洗得濕漉漉亮晶晶,蔥蘢蓬勃的麥苗在雨霧中搖搖曳曳,伴著吱吱的拔節聲。

——語言優美、細膩動人是讓文章出彩的一大亮點,“濕漉漉亮晶晶”“搖搖曳曳”“吱吱”等疊詞的運用,使得文章富有音韻美,讀起來節奏感鮮明。

5運用歌謠,打造典雅之氣

芒種嘞那個火燒天,夏至嘞這個水滿田。齊嘚隆隆咚隆咚鏘,快看俺種的苞米秧哎——鉚足了勁兒往上長,撒歡兒的葉片肥厚又闊長。當媽媽,摟娃娃,玉米娃仔長大大……

——歌謠、方言的運用,讓文章充滿俏皮的生活氣息,使文章淺顯易懂、韻律響亮、富有文學的韻味。

6化用典故

典故若用得適當,可以有很好的修辭效果。能顯得既典雅風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語言更加精練、言簡意賅、辭近旨遠。

可幾年后我再回故土,看到的卻是一片殘骸。因為修路,很多房屋和樹木一并化為塵埃,滿目零落中,那棵無花果樹還未成熟的果實已不甘地墜落,隨果樹靜靜躺在泥土中,等待和村莊最后的告別——那種失去又何嘗不曾令我司馬青衫。

——“司馬青衫”,暗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既暗用了白居易“司馬青衫”的典故,又表達了作者為村莊消失的傷感與濃重的思鄉之情。

7哲理與思辨之美

古典散文中有許多經典哲理名篇,如《游褒禪山記》《小石潭記》等,喻事于理,精辟深刻,具有思辨之美。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失去,我們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擁有。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該因擁有而得意忘形,更不該因失去而郁郁寡歡,我們應當行走在路上,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擁有和失去,憐取眼前人,珍惜當下景,這,就是按下了擁有美好時光的快門鍵。

——這是本刊2019年第21期佳作精英《擁有的,失去的》中的最后一段,講述了對寄予作者情思的小燕子離去的反思。有的失去,會以另一種方式重新擁有,而轉化這二者的關鍵便是我們看待事物、看待生活的眼光和心態了。

8化用詩句

化用詩句——融會貫通,彰顯語言的藝術獨特性,通過裁剪,將詩句融入自己的語言中,能夠更好地彰顯語言藝術的獨特魅力,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我望著黑夜中那半輪明月,期盼著,期盼著在哪兒能找回兒時窩在祖母手臂中聽大人們嘮家常的場景,期盼著在哪兒找回在夏日乘涼的場景,期盼著在哪兒找回村莊最初的模樣……

只恐那半輪明月,載不動,一輪鄉愁……

——最后一句化用了李清照“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把“愁”量化,將抽象的感情化為具體的形象,用得自然妥帖,寓情于景,構成了完整的意境。

9名人名言,打造書卷之氣

名人名言是語言藝術的典范,在寫作中,善引妙摘名人名言,可以搶占語言藝術的制高點,既暗合文章的內在旨趣,又浸透濃郁的書卷氣息。

屠格涅夫有言:“人生之最美,當是一邊走,一邊撿拾散落在路邊的花朵,那么,你的人生,都將芬芳美麗?!蔽矣谏男锦狨岐毿?,在歲月的堤岸慢慢走,心懷感恩,細細品味曾被我忽視的“小確幸”。

——恰切引用屠格涅夫的名句,既有畫龍點睛之妙,又有文采斐然之感。

10俗語的運用

俗語則是語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恰當運用俗語,挖掘俗語背后的內涵,可以豐富文章語言,使文章語言變得妙趣橫生,趣味盎然。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碑敽兜淖詈笠粋€豆莢綠盈盈地伏倒在鐮的懷抱里時,一家人便煮些玉米、花生、豆莢,圍坐在院里,開個“豐收大會”。金燦燦的玉米軟糯香甜,是秋風在人耳邊的句句甜糯軟語;圓溜溜的豆子活蹦亂跳,是土地“咯咯咯”的一串銀鈴笑聲;褐衣紅皮的花生飽滿圓潤,是農民辛勤勞作時灑落的珍珠。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等節氣俗語信手拈來,體現出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語文素養。

11擬寫典雅題目

借用古典詩文等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通過巧妙、靈活的變化,融匯成精致典雅、文采斐然、極具張力、富有書卷氣的文字。

《一輪鄉愁,半輪明月》

——作者擬題如此有詩意,且將鄉愁具化,依托在明月之上。圓月象征著團圓合家歡,而半輪,則有殘缺之美,映襯著鄉愁的無處安放,可以說,作者選擇半輪明月這個意向是非常貼切的。

12留白手法

留白是一種精致之美,可以讓文章優雅而有質感。

古河道依舊交錯低垂,彎彎曲曲地向遠方延伸著,烏篷船依舊在河道里吱吱呀呀地穿行著,撐船阿公的搖櫓聲依舊在水面上回響,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省略號的運用,留白手法,給讀者留下回味思考的空間,余韻悠長。

13工筆細描

用工筆細描的方法描寫畫面,讓文章語言精致美觀,打造語言典雅之美。

四叔讓我握著那支大筆,待我拿穩,他那溫暖的大手正好罩住我的手。輕輕蘸了蘸墨,筆尖接觸到紙張的一瞬間,紙上便出現了一個個透徹的黑點,黑點朝著周圍慢慢暈染開。還沒等我驚奇,筆尖又移動了,在紙上拖出一道又長又粗的痕跡,沉穩,莊重。緊接著快速撇出,利落,干脆。

——對于四叔揮毫潑墨的過程,作者采用了工筆細描的方法,“輕蘸”“出現”“暈染”“移動”“拖出”“撇出”等詞細致地刻畫了四叔寫字的過程,語言精致漂亮。

14簡潔凝練,穩健的文風

聽了奶奶的話,我才突然明白,我心底所懷念的,不僅僅是這里的一草一木,更是這里的人,這里的情,院子空了,心也就空了。

——“院子空了,心也就空了”,富有哲理的語句,輕易就撩動了讀者內心的情感之弦,寫出了人人心中有卻筆下無的精彩語句。

15多變的句式

我急不可耐地奔入花海,一番探求詢問后終于尋到了你。但落在我眼底的,卻是你其貌不揚的樣子?;液稚闹Ω?,樸實無華,只有一樹枝葉倒長得蔥蘢葳蕤,在秋風中搖曳、搖曳。我心生落寞,環顧四周,海棠正熱情地燃燒著艷麗的生命,月季朦朦朧朧,呈現溫暖的色澤……百花未曾凋零的生機阻斷了秋風肆虐的腳步,在眾花的映襯下,你的身影如同灰姑娘一般,樸實無華。

——長短句交替出現,使得語句不拘于單一句式,音韻鏗鏘,朗朗上口,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猜你喜歡
俗語鄉愁文章
誤傳了幾千年的俗語,你也是傳播者嗎?
永遠的鄉愁
鄉愁
俗語知多少
九月的鄉愁
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客家俗語巧誦讀
放屁文章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植物詞“杏”的國俗語義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