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攤經濟的歷史沿革與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發展※

2020-01-01 11:30
武漢商學院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經營疫情經濟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2)

最近,地攤經濟火了,成為網絡熱議的話題。新年伊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經濟受到巨大沖擊,基礎民生陷入困境。為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復蘇,全國各地紛紛為地攤經濟解禁松綁,并得到中央領導的肯定和廣大老百姓的積極響應。一時間猶如燎原之火,迅速在全國蔓延,火熱發展。

長期以來,地攤經濟是城市的一種邊緣經濟,一直飽受爭議。如今,地攤經濟一夜之間從被打擊的對象到受政府扶持和百姓的歡迎,是疫情影響的偶然,也是社會需求的必然。地攤經濟的熱度到底能持續多久、未來如何發展都是人們關心的話題。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了解地攤經濟發展的歷史,客觀、理性地認知地攤經濟在城市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它的優勢和劣勢,對探索地攤經濟的健康、規范、可持續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地攤經濟的歷史沿革

(一)地攤經營的歷史傳承

一般講地攤經濟是指通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而形成的一種經濟形式。從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歷史來看,地攤經營由來已久,是中國經濟最早的商業雛形。引車賣漿的地攤小販自古就是正當職業。太史公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便有《貨殖列傳》,其中有陶朱公(范蠡):旱則資舟,水則資車,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有人稱商圣陶朱公是中國地攤鼻祖,他主張“薄利多銷,不敢居貴”,選擇交通便利的陶地,販賣魚、鹽,“農末兼營”,從而積聚巨額資產;蜀漢先主劉備,也曾織席販履,當過地攤小販;水滸傳里的武大郎,就是靠走街串巷賣炊餅維持生計。中國古代的農村集市、廟會基本都是以擺地攤的形式進行貿易。除了較大的城市里有規范固定的店鋪外,在幅員遼闊的城鄉大地,販夫走卒,臨街叫賣的地攤經濟,是我國自古代沿襲至今的傳統買賣方式,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商業活動。在中國封建社會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地攤作為我國古代商業貿易的主要方式,在歷史上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改革開放后地攤經濟的興衰

嚴格意義上講,地攤經濟作為一種經濟形式,應是地攤經營集聚化、市場化后發展形成的商業業態,伴隨著我國商品經濟發展和市場經濟形成逐步發展壯大。自1979年改革開放后,隨著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地攤經濟得到充分發展。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的思想全面解放,商品經濟意識不斷增強,地攤經濟也隨之得到空前、快速、大規模的發展。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經濟并不發達,城鄉居民消費大都處于低層次狀態,地攤經濟符合大眾消費需求,十分紅火,從走街串巷的“雞毛換糖”,到沿街叫賣的小貨郎;從打一搶換一個地方的“5元店”、“10元店”,到背包流走的推銷商。城市里、火車上,到處可見裝滿編織袋的小商販,流走在城鄉的大街小巷。當時流傳著“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一億待開張”的俗語。那個年代,只要是比較繁華的地段,人流量比較多的地段的人行道上,常有很多商販聚集在那里擺攤。人頭攢動,叫賣聲此起彼伏,到處是一道繁榮熱鬧的景象。那時,沒有城管限制,地攤經濟得到自由充分發展。

隨著地攤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地攤經濟臟亂差等一系列弊端逐漸顯現,負面影響越來越大。1995年城市文明建設創建活動拉開序幕。1996年10月,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把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寫進黨的《決議》;2003年9月,中央文明委正式公布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標準;2005年9月開展首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表彰活動,標志著文明城市創建活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各地為了文明創建,逐漸加大對地攤的整治力度,把地攤經濟視為城市管理的“毒瘤”加以打擊。各地在文明建設細則中明確提出重點整治亂擺地攤、占道經營。地攤經濟和城市文明建設的矛盾越來越大,商販和城管的矛盾也越來越尖銳。從此,地攤經濟陷入低谷。

地攤經濟的興衰有其歷史的必然。但地攤經濟在我國改革開放發展進程中發揮的作用不容置疑。首先,它促進了我國商品經濟發展,激活了市場,繁榮了經濟,彌補了老百姓購物的一段空白,是我國商品市場的重要補充。其次,它沖破了中國長期以來重農抑商思想的禁錮,對樹立全民商品經濟意識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擺地攤不再是低賤的職業,而是致富的重要途徑,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同時,地攤經濟成為培養初級企業家的搖籃。許多頭腦靈活善于經營的商販,通過地攤掙到第一筆財富,把生意做大,逐漸擺脫了窮人的身份。地攤經濟也給社會底層人士提供了一個上升的路徑,讓眾多商家積累了原始資本,也才有了后來義烏乃至全國中小經濟體的繁榮。練地攤、搞推銷是當時許多有商業抱負的年輕人的選擇。我國有很多企業大佬都是從地攤上走出來的。1987年,42歲的宗慶后還在杭州西湖推著小車賣冰棍。18年之后,他擁有640億美元資產成為中國首富。還有柳傳志、羅永浩、蔡文勝等企業大鱷,也都是地攤經濟的牛人??梢哉f,地攤經濟的靈活模式,成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繁榮的重要推動力。

二、疫情背景下地攤經濟的現狀和利弊分析

(一)疫情背景下地攤經濟發展現狀

2020年的農歷新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社會造成巨大沖擊,第一季度經濟下滑6.8%。[1]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為了促進經濟復蘇,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楊寶玲提出,在規范城市管理的同時,因地制宜,釋放地攤經濟的最大活力。以兩代會代表提案為契機,地攤經濟猶如燎原之火,迅速在全國蔓延。

2020年3月15日,成都市出臺《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許一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助力經濟發展措施》,允許設置臨時占道攤點、允許臨街店鋪越門經營、允許大型商場開展占道促銷等,堅持柔性執法和審慎包容監管等措施。

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辦明確,在2020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2]

2020年5月28日,李克強總理在出席記者會時提到,“西部有個城市,按照當地的規范,設置了3.6萬個流動商販的攤位,結果一夜之間有10萬人就業?!笨偫碛H自點贊地攤經濟。[2]

2020年5月29日,阿里巴巴發布地攤經濟扶持計劃,在1688網站推出“地攤批發專區”。6月2日,蘇寧也推出“夜逛合伙人”地攤夜市扶持計劃。6月2日,騰訊旗下微信支付宣布面向平臺超5000萬小微商家發布“全國小店煙火計劃”。

2020年6月1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山東煙臺考察時表示,地攤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

截至2020年6月4日,已經有南京、成都、杭州、廈門、濟南、合肥、長春、南寧、鄭州等27個主要大中城市先后明確鼓勵發展地攤經濟。

熟悉的叫賣聲又回來了。全國各地地攤經濟正在有序放開,城市里的人間煙火悄然興起,不僅有助于疫情防控,也在擴大底層民眾生存空間、釋放經濟活力,是善政、德政,是人民至上理念的重要體現。

(二)地攤經濟的優劣分析

地攤經濟一直飽受爭議。它的發展有其獨特的優勢,也存在著諸多弊端。

1.地攤經濟的優勢。首先地攤經濟具有“三低”優勢:一是創業門檻低,沒有店鋪租金的壓力,不需太高技能要求;二是失敗風險低,船小好調頭;三是商品價格低,能讓居民享受更多實惠。攤主經營費用低,投入成本小,沒有裝修費,無租金,流動經營,成本低,靈活性高,入職門檻低,無學歷、專業要求,老少皆宜。其次,經營方式靈活,方便購買,特別是家庭生活中針頭線腦的小商品,還有人情味,接地氣,廣受歡迎。第三,緩解就業壓力??梢詭椭鞘惺I人員,新增勞動力,進城的農民有了生活出路。第四,帶動周邊經濟發展。一般擺地攤的街道都是客流量較大的地方,可以吸引消費者聚集,在一定程度上可帶動周邊正規商鋪的客流。

2.地攤經濟的弊端。主要包括:(1)衛生環境差。遺留垃圾和油煙問題,造成街道臟亂,有火災隱患,產品衛生質量也難以監控,影響市容市貌。(2)影響交通。路邊的地攤、夜市,占道經營,雜亂無序,容易阻塞交通,影響城市秩序。(3)噪音擾民。游商滿街,聲音嘈雜,叫賣聲此起彼伏,廣告小喇叭不厭其煩、反復播放,居民不勝其擾。(4)商品質量難以保障。由于銷售的產品及服務不受相關部門監督,缺斤少兩、以次充好的現象時有發生;假冒偽劣、虛假宣傳、商業欺詐等行為屢禁不止。(5)易發矛盾和犯罪。地攤因無固定地點,散亂經營、攤販間之間爭奪地盤,攤販與城管之間矛盾不斷,常發生暴力事件;因疏于管理,欺行霸市、偷竊和其它犯罪易發。(6)損害正規店鋪的利益。地攤經濟與固定店鋪利益相悖。地攤的無序發展,也給門店經營帶來巨大沖擊。實體店高額的租金成本,在與地攤競爭中明顯處于劣勢,必然擠占門店的生意,給實體店經營帶來困難。

三、地攤經濟對當前經濟發展的作用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發展地攤經濟對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的需要。目前國內疫情形式雖有好轉,但世界疫情仍十分嚴峻,本土新冠病例時有爆發可能,疫情防控已成常態,防控意識不能放松。此時,地攤經濟作為替身正發揮用武之地,既滿足了當前疫情防控的要求,又解決了部分市民就業,促進了消費,不失為疫情條件下拉動經濟增長的有效方式。作為流動的地攤經濟,在戶外交易,可以有效降低疫情傳播的可能,也是當前做好“六穩”、落實“六?!闭稳蝿盏男枰?。

(二)啟動消費,提升經濟活力。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社會造成巨大沖擊,保民生、保就業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開啟地攤經濟,是加快經濟社會復蘇,提振中國經濟活力的良策,是啟動消費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對滿足大眾消費,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緩解就業難題。疫情之后,成都放開地攤經營,“一夜之間有10萬人就業”成為熱議新聞。地攤經濟吸納了龐大的就業人口,直接、高效促進就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城鎮失業率為6.0%,為近年高峰。[3]在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中,保就業位列首位。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放開地攤經濟,對于促進靈活就業意義尤為重要,中國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認為,我國放開地攤經濟,至少可促進5000萬人就業。

(四)方便市民生活。地攤經濟深入居民小區、街道兩旁,便利市民就近購物,為市民提供便利、普惠,方便快捷,接地氣的消費方式。上班路上,在街角有熱騰騰的早點攤;加班的深夜,有香氣四溢的夜宵。此外,進入社區的小攤點,便利人們的生活,為市民提供了靈活多樣的生活服務,承擔著“社會潤滑劑”的功能。

(五)滿足大眾消費的需要。地攤經濟本身就是拾遺補缺,是門店經濟的重要補充。比如一些在大型商場、超市等買不到的產品,一些商店不愿經營的價低利少的商品,生活中的小修小補,針頭線腦的小商品,地攤上都能找到。地攤經濟是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幫手,發揮著其他經濟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攤大火,除了有政策支持外,還有一個很大原因就是受大眾消費者歡迎,是基層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消費方式。

(六)給底層群眾生活出路、給年輕人發展空間。重啟地攤經濟,無疑是為了給底層群眾一個避風港,尤其對一些無穩定工作、無專業技能的城市低收入群體來說,是個較好的選擇。對許多年輕人來說練攤鍛煉的好機會,為年輕人創業提供夢開始的地方,也是培養未來商業精英的搖籃。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勢下,為人們積累資本、積累經驗,練習膽量奠定基礎,為低階層人士逆襲提供舞臺。

四、地攤經濟的發展對策和發展趨勢

疫情背景下地攤經濟的發展有其必要性,但也不能無序發展、自由放任。為有效發揮地攤經濟的積極作用,應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改變歧視觀念

首先要為地攤正名,以平等的視角看待小商小販。城市管理部門要扭轉觀念,要以寬容的心態,接納地攤經濟。一座現代文明城市,有光鮮亮麗的高樓大廈,也應該容得下小小的一個攤點;一座繁榮有魅力的城市,不僅有陽春白雪的高樓大廈,也應有下里巴人的地攤經濟。只有更加包容,城市才有更好的發展,變得更有活力。貿易經濟實際上是一個生態鏈,各種經濟要和諧共存。一味打壓、嚴控,雖可以杜絕地攤經濟帶來的臟亂差,但也可能“連孩子也一起倒掉了”。這次疫情其實是倒逼糾正過去一刀切的做法,改變歧視觀念,包容地攤發展。要以增加城市市井生活的溫度為宗旨,推進柔性執法,適應新時代城市管理的需求,構建和諧、有序、共贏的經營和生活環境。

(二)優化管理

一方面要讓地攤經濟有合理的存在空間,另一方面也要加強精細化、科學化、人性化的管理,真正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亂”。實現經營有序、環境整潔、市民方便、消費活躍、市井氣息濃厚的有機統一。具體措施包括:

首先要規范設置。優化占道經營區域設置,因勢利導,在城市支次道路、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及小區游園廣場等公共區域或路段的適當位置,引導季節性農產品、小百貨等各類流動商販集中經營;合理規劃經營區域,方便市民購買;限定夜市排檔經營時間,處理好與門店、集中市場的關系,錯峰經營,兼顧各方利益。

其次要規范管理。本著便民利民不擾民的原則,不得危及消防安全、不得影響交通秩序、不得污染環境衛生、不得侵害他人利益。實現地攤規?;?,進行統一的集中管理。指導商場、攤販、夜市排檔經營戶做好日常保潔,配備相應的衛生容器,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轉運,保持公共環境清潔干凈。加強對各類流動攤點占道經營的日常巡查,督促商販簽訂衛生承諾書。

第三,推出更多常態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比如:1.頒發“準入許可證”制度。規范從業資格條件和商品入市手續,給予“地攤經濟”與從業者合法地位。2.實施“攤點負面清單”制度,規范地攤經營行為。3.推廣“十二分制”管理法。即流動攤販在區域內經營,每人獲得12分。一旦有超時經營、衛生差和影響交通等情況,采取扣分制度,扣完12分則失去經營資格,從而約束經營者自覺遵紀守法。

(三)改善服務

對地攤經濟松綁,更要實行幫扶。倡導城管由“驅趕型”向“服務型”理念轉變。各地政府多行創新之事、務實之舉,一方面加強管理維護,一方面做好優質的、人性化服務。管理部門要真正幫助弱勢,為民紓困,要給從業者提供有生意有流量的地方,不能作秀式地劃一塊閑置空地出來擺攤。應該積極地扶持創業,促進就業。社區可根據掌握的人員情況,扶持擁有一技之長的市民擺攤創業。尤其是彰顯社區、城市特色的本地小吃、民間傳統文創、手工藝品、家庭作坊等,給市民提供高質量、可持續的職業發展機會。其次是為方便經營提供便利化服務。比如提供亮化服務設施,配置垃圾處理設備,餐飲密集處多加強衛生力量;商品銷售點提供治安巡查,城管進行夜班值守,維持市場經營秩序,打擊不法犯罪,共同營造和呵護好地攤經濟的經營環境,有效保障地攤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四)兼顧城市文明和市民生活需要

過去打擊地攤經濟的主要原因是認為地攤經濟和現代化文明城市格格不入,擔心地攤經濟對文明城市創建產生負面影響。在以往的城市治理思維中,地攤經濟確有“臟亂差”的負面標簽。但實際上,人們反對的并不是地攤經濟本身,而是其失序、混亂的狀態。城市應該是市民共同參與的共同體,在共和理念下,城市管理必須回到以人民為中心上來。經濟重啟下的地攤經濟要更符合時代的特征,讓“干凈、安全、有序”成為地攤經濟的新注腳。2016年,李克強總理曾經談到有的城市禁止西瓜小販進城時表示,“有的城市規劃、管理觀念存在偏差,一味追求‘環境整潔’,犧牲了許多小商鋪。這樣的城市其實是一座毫無活力的‘死城’”。[4]作為市民的家園,現代都市最重要的是便利、舒適的宜居性和多層次的消費需求。整齊劃一、高冷無個性的城市面貌,并不增加現代都市的美感。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各地都在狠抓“六穩”、“六?!惫ぷ?,更應該讓“保民生”優先于一些管理因素的考量。要改善城管與市民之間的關系,樹立城管新現象。

(五)強化監督,維護市場秩序

隨著地攤經濟熱潮蔓延,一定會出現良莠不齊的情況。針對食品安全和群眾切身利益的方面更需要嚴格的監管。堅決打擊制假售假,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加強對攤主的失信、不道德和欺詐行為進行懲戒,處罰缺斤短兩、以次充好、造成衛生和火災隱患的攤主,以維護市場秩序,保護合法經營的攤主。促使經營者遵紀守法、規范運行,也能防止“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出現。同時也要保護固定商戶的利益,規劃攤點地址避免與固定商戶正面競爭,合理安排地攤營業時間,實現錯峰經營,維護市場有序發展。

(六)提升經營層次,倡導新的消費方式

地攤經濟也有提升發展的空間。實際上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包括我國沿海發達地區夜生活都非常豐富和發達,地攤、夜市將購物、美食、娛樂融為一體,并和旅游業融合發展,實現高層次發展是必然趨勢。去過臺灣的人都知道,臺灣的夜市很發達,逛夜市是旅游的一個熱點項目,熱鬧而有序,值得借鑒學習??梢岳冒l達國家和地區的消費示范性,樹立現代消費觀念,倡導新的的消費方式來刺激消費。比如,有些地方市民晚上睡覺太早了,要鼓勵大家,走出家門,出去坐下人力三輪車,吃些燒烤、火鍋,逛逛夜市,快快樂樂地享受生活。另外,我國傳統的閑暇消費還存在知識化程度低、內容單調、形式單一,甚至有許多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消費活動和消費方式,[5]如通宵達旦地打麻將、賭博,人情關系動不動就請客吃飯,室內活動多,室外活動少,都需要加以積極的引導。由此促發形成的夜市經濟和夜生活消費方式,應該是向更高層次發展,并應得到政府的長期支持。夜生活消費方式在發達國家和發達城市較普遍,但在中國的中小城市并不熱火。此次地攤經濟發展可能是個契機,促進城市消費經濟升級發展,和旅游經濟融合發展,前途十分廣闊。

地攤經濟的火熱發展,有偶然也有必然。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在我國經濟急需復蘇的情況下,短期來講確實能激發社會底層人士的勞動欲望,地攤經濟所具備的活力,確實能有效拉動內需,是消費多元化的客觀需要。但隨著疫情形勢徹底好轉,經濟全面恢復,政府對地攤經濟的扶持和傾斜政策逐漸減少,必然回歸適度、理性發展軌道,否則會造成新的不平衡,對其他業態造成重大沖擊,也是不可取的。畢竟地攤作為一個副業存在,是實體經濟的補充,不能作為經濟支撐,不能厚此薄彼。地攤既不會消失,也不會成為主流。它將和門店、電商多種營銷業態長期存在,共生共存。它的地位和原生秉性決定了地攤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應該在更高層次上的長期、規范、適度的發展。

猜你喜歡
經營疫情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園林一角與位置經營
戰疫情
抗疫情 顯擔當
疫情中的我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這樣經營讓人羨慕的婚姻
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變爭奪戰為經營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