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政務數據中心建設的研究思考

2020-01-02 20:27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曹樹軍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 2020年11期
關鍵詞:集中式政務分布式

■ 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 曹樹軍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急劇增長的數據量使得各種數據中心已經成為重要基礎設施。2020 年3 月,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碑斍?,各級政府正在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監管”,加快開展政務數據中心建設成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一、政務數據的作用

政務數據是政務部門在依法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文件、資料、圖表等各類數據,包括直接或者通過第三方采集的、依法經授權管理的和因履行職責需要依托政務信息系統形成的數據等。政務數據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助推治理能力提升。

政務數據因其覆蓋面廣、及時性強、顆粒度細,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運用政務數據輔助政府決策,能夠推動政府部門從經驗決策走向數據決策,從而實現科學決策、精準決策。運用政務數據加強市場監管,能夠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運用政務數據實施城市調度,能夠讓城市管理重心從人防轉為技防,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運用政務數據開展基層治理,能夠準確掌控社會面防控基礎要素,增強基層干部掌握情況、化解矛盾、服務群眾本領。

2.助攻數字經濟發展。

數字經濟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以信息技術的使用為主要推動力,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新經濟形態。大數據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產物,由此信息化進入新階段,信息技術開始從經濟發展的輔助工具向經濟發展核心引擎轉變,推動了數字經濟的形成與繁榮。政務數據采集渠道權威、采集方式規范、存儲管理嚴格,因而可信度高、可靠性強,更能反映生產、流通、消費的真實情況。政務數據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將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倍增器。

3.助力政務服務改進。

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和質量,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體現,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充分利用好政務數據并實現政務數據在政務部門間的實時共享,一方面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辦事效率、提升工作質量,另一方面能夠拓展網上辦事渠道、縮短辦理時限,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從而提升群眾在政務服務領域的幸福感與滿意度。

二、政務數據中心建設的必要性

多元關聯的數據能更好地發揮效用。但在實際工作中,受觀念認識、體制機制、部門利益、技術條件等諸多因素影響,“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能共享”的問題仍然存在,導致“信息壁壘”和“數據孤島”難以消除。不同政務部門對信息資源分割和壟斷,使巨大的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需求與實際共享情況相差極大,不僅造成極大的浪費,也降低了政府的社會服務效率、協同管理水平和應急響應能力。為此,必須加強政務數據中心建設,推動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利用,最大限度地實現政務部門間的協調與合作。政務數據中心建設的意義在于:

1.把分散的政務數據資源集中起來。

政務數據資源是政務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形成或獲取的,各部門分工不同,工作相對獨立,因而政務數據資源多分散在各政務部門。這些分散的數據資源如不能有效聚合,將為共享利用帶來難題。通過政務數據中心建設,可以把掌握在各部門的政務數據資源集中起來,產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效果。

2.把孤立的政務數據資源整合起來。

不同的職能部門出于各自業務需要開發的信息系統,往往開發單位、開發平臺、和技術架構不同,計算和存儲方式也不盡相同,造成數據煙囪、信息孤島現象。通過政務數據中心建設,可以把不同部門的業務系統整合起來,做到不同位置、不同類型數據資源相互訪問,真正實現在政務服務和政務管理中數據共享、業務協同。

3.把閑置的政務數據資源利用起來。

大數據時代,數據已成為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并列的生產要素,對價值創造和生產力發展有重要影響。政務部門掌握著80%以上的數據資源,如不能充分利用,是極大的資源浪費。目前,政務數據部門私有、部門壟斷的現象尚未消除,開發利用還不夠充分。通過政務數據中心建設,可以讓不同部門的數據產生聚合效應,盤活政務數據資源,從而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政務數據的價值。

三、政務數據中心建設的思路

就數據中心建設思路而言,主要有兩種模式,即集中式和分布式。傳統數據中心多采用集中式架構或者云計算環境下的集中式架構。分布式架構數據中心是一個和集中式架構相對應的技術體系,運用分布式業務部署、分布式計算、存儲和網絡安全等多種分布式技術。集中式架構系統復雜度低、數據一致性強、安全控制和運維管理相對便利,而分布式架構則在資源使用成本和擴展能力、業務部署靈活性和系統可用性等方面具有優勢。根據當前政務信息系統建設、管理和運維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建設集中式數據中心可能涉及到數據遷移、數據安全和政務部門對數據歸屬的顧慮等多種因素,筆者認為,政務數據中心建設宜充分利用共享交換平臺,采用分布式技術體系。其中,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環節:

1.實行綜合平臺管理。

綜合管理平臺是政務數據中心的核心技術支撐,對于政務數據中心功能實現發揮著重要作用??梢劳腥珖y一、多級互聯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打造綜合管理平臺,做好數據供需對接匹配,強化平臺數據調度功能,形成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數據調度能力。在此基礎上,完善查詢、報表、監控、預警、分析和挖掘等功能,面向決策者、管理者和基層工作者提供多層次的數據服務,提升技術服務水平和支撐能力。

2.實踐統一標準體系。

統一標準規范是政務數據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利用的重要前提。標準規范不統一,系統難以打通,“信息孤島”難以消除,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利用和關聯分析也就難以實現。因此,需要統籌不同部門、不同業務領域的標準資源,建立跨部門、跨業務、跨系統的統一數據標準體系;梳理數據資源,對數據共享的類型、方式、內容、對象、條件等進行明確界定;優化操作流程,對數據采集、存儲、備份、傳輸、維護及加工使用等進行規范,為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利用掃清技術障礙。

3.實施數據分布存儲。

傳統的集中式存儲技術路線簡單、實現容易,但系統性能受到存儲服務器制約,可靠性不強,安全風險大,難以滿足政務數據大規模存儲應用的需要。在完善政務數據資源目錄并動態更新的基礎上,實施分布式存儲,利用多臺存儲服務器分擔存儲負荷,利用位置服務器定位存儲信息,可避免“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帶來的隱患,同時有效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擴展性。

4.實現多重安全防護。

分布式數據中心將形成廣泛的接口互聯,這給數據安全、隱私保護和攻擊防范帶來新的風險。為此,需要加強政務數據中心等級保護管理,提升整體防護水平;強化安全傳輸、訪問控制、授權管理和流程審計,保障交換流轉環節數據安全;深入開展風險評估和安全審查,完善應急機制,增強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

猜你喜歡
集中式政務分布式
基于RTDS的分布式光伏并網建模研究
政務云上看政情
關于陳某政務公開申請案的啟示
基于預處理MUSIC算法的分布式陣列DOA估計
全新Mentor DRS360 平臺借助集中式原始數據融合及直接實時傳感技術實現5 級自動駕駛
二維碼讓政務公開更直接
國有企業的集中式財務管理模式分析
分布式并聯逆變器解耦電流下垂控制技術
集中互動式多媒體術前宣教在門診手術患者中的應用
政務微信,你加了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