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發展與水污染的現狀、相互影響機制及治理對策
——以巢湖為例

2020-01-02 08:11蔣政常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營銷界 2019年39期
關鍵詞:巢湖環境保護水質

■ 蔣政常(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一、前言

巢湖是我國重要的淡水湖泊,也是安徽省最大的淡水湖泊,巢湖水域對于安徽省水資源供給、航運、農業生產及相關行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巢湖地區工業化、城鎮化及農業現代化的快速推進,巢湖地區的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與此同時,巢湖水污染治理的政策落實不到位,環巢湖地區的濕地侵占屢禁不止,違規開發時有發生,入湖污染不斷加大,巢湖水質持續下降,巢湖水污染治理已刻不容緩。

為探究巢湖地區經濟發展與水污染的關系,文章以分析巢湖地區經濟發展與水污染的基本現狀為切入點,重點探究巢湖地區經濟發展與水污染的相互影響機制,并在此基礎上,立足巢湖地區水環境的污染現狀,結合環巢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期刊,提出促進環巢湖地區經濟發展與水污染治理協調發展的治理對策,以期對環巢湖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水環境治理協調互助有所裨益。

二、巢湖地區經濟發展與水污染的現狀及相互影響機制

(一)巢湖地區經濟發展與水污染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巢湖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區,被合肥市所環繞,合肥、巢湖、肥東、肥西、廬江二市三縣環繞,水域開闊,物產豐富,航運條件好,在安徽中部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巢湖全境均在合肥市管轄(包括代管)范圍內,2018年合肥生產總值(GDP)7822.91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分別為3612.25億元和3933.07億元,增長率分別為9.5%和8.0%;毫無疑問,巢湖地區經濟發展較為迅速,且比較強勁,逐步形成了以合肥市區為核心的合肥都市圈。

圖1 2001-2013年巢湖富營養化變化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巢湖地區的水污染情況比較嚴重。根據生態環境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巢湖為中度污染,全湖平均水質為Ⅴ類,輕度富營養,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由此可見巢湖的水污染主要是富營養化。受制于客觀條件及個人研究能力,筆者難以對巢湖水質進行實驗測評及分析,因此本文通過收集、梳理及歸納現有巢湖流域水污染研究文獻,對巢湖地區的水污染趨勢進行概述。趙騰飛、王晴晴、唐曉先、劉西軍、張云華(2015)等學者的研究發現,2001-2013年巢湖地區水質富營養化程度呈現“先上升,后平緩下滑”的趨勢,污染程度東部高于西部;張民、史小麗、陽振、陳開寧(2019)在《湖泊科學》的待刊稿資料顯示,2012-2018年巢湖地區總體污染程度提升,巢湖西部污染要高于東部,但西部雖然污染高,但是在不斷改善,而巢湖東部雖然污染水平低于西部,但是其入湖河流的水質在惡化,中東部的入湖河流總氮、總磷快速提升影響了巢湖的整體水質。

(二)巢湖地區經濟發展與水污染的相互影響機制

如前所述,趙騰飛、王晴晴(2015)等學者的研究顯示,2001-2013年巢湖地區水質富營養化程度呈現“先上升,后平緩下滑”的趨勢,張民、史小麗(2019)等學者的研究顯示,2012-2018年又有上緩慢上升趨勢,上升的原因在于巢湖中東部入湖河流的污染嚴重。由此可知,巢湖地區水污染呈現“N”型趨勢發展。那么,巢湖地區的污染是否與環境庫斯涅茨曲線的“倒U”型理論相悖呢?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從2001-2013年的巢湖水質來看,隨著這個合肥區域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規劃日趨完善、科學,治理水污染的觀念、投入、技術、制度在快速提升,故而巢湖水污染水平在逐步下降。

從2012-2018年的巢湖水質來看,雖然總體污染有緩慢上升,但是巢湖西部地區水質改善明顯(雖然處于高污染水平),說明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治理水污染的觀念、投入、技術、制度及經濟發展規劃的改善都推動了水環境的治理,因為巢湖西部地區屬于合肥經濟發達的區域,如包河區、肥西縣、肥東縣;而中東部地區屬于經濟落后地區(巢湖市、廬江縣,兩者2018年GDP排名合肥倒數兩名),經濟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故而其污染情況在快速惡化(雖然整體污染水平低于西部),這說明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會對生態造成污染。

鑒于此,可以得出:從巢湖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水污染來看,在經濟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城鎮化發展會侵占巢湖濕地,信息化、工業化及農業現代化發展會增加入湖污染,但隨著經濟現代化建設的全面發展,環境保護意識、技術及環保制度的完善,巢湖的水環境也在逐步改善。

三、巢湖地區經濟發展與水污染治理協同推進的治理對策

(一)經濟發展規劃必須統籌兼顧,突出對水環境保護的政策設計與落實

經濟發展規劃必須統籌兼顧,突出對水環境保護的政策設計與落實,這是巢湖地區經濟發展與水污染治理協同推進的首要治理對策,其核心理念就是要充分考慮經濟發展對巢湖生態環境的影響,尤其要注意工業化過程中產業發展對于巢湖區域水質的負面影響,具體措施包括:第一,堅持科學發展,大力發展新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經濟規劃中要做好水功能區域規劃,注重水環境的治理,提升水資源保護規劃與設計的重視程度;第二,加強水資源保護工程的建設,重點關注巢湖周邊工業生產廢水、污水的排放、凈化及再利用,并充分發揮水利工程對河流流量削峰填谷的作用,增加巢湖水域的自凈能力;第三,進一步優化巢湖地區的產業結構,關?;蛱蕴慌呶廴?、高耗能、低效能的落后產業,對短期難以淘汰的企業要加速實現技術更新升級,降低對巢湖環境的污染。

(二)加大對水環境保護的投入,堅持技術革新與效能提升兼顧的治理策略

加大對水環境保護的投入,堅持技術革新與效能提升兼顧的治理策略,這是巢湖地區經濟發展與水污染治理協同推進的核心治理對策。第一,利用好稅收政策,引導企業加大對生產污水凈化的投入,鼓勵企業采用更為先進的生產技術及設備,同時對污染型企業收取污染稅費及資源稅,確保工業化生產過程中的排污達到國家環境保護標準,降低巢湖流域入湖河流的水質污染水平;第二,對于發展循環經濟、新經濟的企業給予財政補貼,并在加強巢湖地區水質監測的基礎上,對排放對污染較大的中小企業給予處罰,污染特別嚴重的中小企業可以采取關停措施;第三,加大對巢湖地區水環境治理經費投入,同時加強對環保資金的預算管理與審計監督,要充分落地??顚S弥贫?,并不斷評估并提高經費的使用效能;第四,積極鼓勵高校、企業等研發機構聯合開發巢湖地區水污染治理的相關技術,同時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水污染監控、治理技術及設備,推動巢湖地區水污染防治工作快速發展。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水環境保護的宣傳,提升社會各級對水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

四、研究結語

總而言之,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是新常態下安徽經濟成功轉型的必要前提與有益探索。目前,巢湖流域的水質整體較差,富營養化趨勢明顯,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從國家生態環境部的監測來看,巢湖全湖平均水質為Ⅴ類,這凸顯了巢湖地區水環境保護的迫切性、必要性及重要性。鑒于此,巢湖地區必須加快制定經濟增長與水污染治理協同推進的措施,具體包括:經濟發展規劃要統籌兼顧,突出對水資源保護的政策設計與落實;其次,要加大對水環境保護的宣傳,并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監督積極性,提高各級主體對于水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最后,國家及安徽各級地方政府應該加大對巢湖水環境治理的投入,既包含水環境保護技術革新的投入,也包括提升水環境質量經費使用效能提升的投入,真正促進巢湖地區經濟增長與水環境質量融合共生。

猜你喜歡
巢湖環境保護水質
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討
巢湖,我的母親
巢湖,我的母親
關于水質監測對環境保護的意義
一月冬棚養蝦常見水質渾濁,要如何解決?這9大原因及處理方法你要知曉
這條魚供不應求!蝦蟹養殖戶、垂釣者的最愛,不用投喂,還能凈化水質
圖像識別在水質檢測中的應用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國內外環境保護的經驗、做法以及給我國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