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基于特色農產品的電商扶貧對策

2020-01-03 06:49張妍王曉賜安彤熊曉軼姚洋
營銷界 2019年22期
關鍵詞:貧困地區河北省農產品

文/張妍 王曉賜 安彤 熊曉軼 姚洋

脫貧攻堅的時代任務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了最后的階段,在“互聯網+”的社會大背景下,電商扶貧成為精準扶貧最主要的創新扶貧手段。對于鄉村的耕地文化,各地特色的農副產品的銷售對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互聯網與特色農產品的組合,突破了鄉村地區發展經濟的限制條件,有利于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從而實現2020年全面小康的目標。但在這個過程中仍存在問題,本文通過對河北省特色農產品的電商扶貧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和方案。

中國經濟起源于古代農耕經濟,隨著商業帶給國家的利益的增大,農村經濟逐漸脫離主體地位被商業取代。時至今日,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但農村經濟仍不樂觀,是國家扶貧攻堅的任務中心。扶貧一直是國家歷代領導人關心的重中之重的話題,隨著扶貧工作實踐的深入和思想認識的提高,“對貧困的認識從感性認識階段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從對貧困現象的初步認識逐步上升到系統化邏輯化的扶貧觀,形成了集政治高度與思想深度于一體的精準扶貧思想”。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為指導,在國家將電商扶貧納入精準扶貧的體系下,通過農村電子商務,使貧困地區的綠色、天然、無公害的特色生態農產品可以銷售到全國各地乃至世界范圍,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已逐漸成為精準扶貧的有效手段之一”。特色農產品是貧困鄉村不可忽視的優質資源,經過有效利用后可以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其經濟價值,獲取更高的經濟收入,以解決農村地區的經濟落后問題。而電商平臺就成為了重要的推動工具,將電子商務平臺與特色農產品相聯系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推動經濟的發展理念,而電商平臺的出現更是進一步解決了鄉村地理位置偏遠,市場信息落后等缺陷,揚長避短,為落后農村地區通過互聯網銷售特色農副產品提供了新的契機。

河北省特色農產品扶貧現狀

河北省自然條件優越,地型地貌多樣,生物資源豐富,是世界公認的優質奶源區、葡萄種植黃金帶和落葉果樹最佳適生區。近年來,河北省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取得了一定成效,以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為載體,引導要素集聚,整鄉整村推進,重點打造了100 個優質綠色農產品、100 個農業領軍品牌、100 個現代農業精品園區、100個創新性農業企業。全省18 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各市縣也在組建了專家團隊,為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全產業鏈技術支持。在河北省邯鄲市,已經建成中西部雜糧、東南部花生、東北部棉花、中東部高產蔬菜、西部“太行藥谷”等優勢明顯的特色產業聚焦帶,培育了“中國鴨梨之鄉”等14 個中國特色之鄉。

目前,河北省特色農產品總量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高,形成了眾多特色鮮明、分工合理、協調發展的優勢產區,特色優勢農業已經成為當地農業支柱產業。蔬菜、果品和禽蛋、牛奶產量,分別在全國名列第二、第三,已建成全國最大的梨、板栗生產和出品基地。許多產業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優勢,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如塞北馬鈴薯、平泉食用菌、安國中藥材等。

2019 年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頒布的通知中認定懷來縣、安國市、巨鹿縣、武安市、永清縣、獻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石家莊市藁城區、盧龍縣、遷西縣、內丘縣、定州市、館陶縣等15 個縣(市、區)為“河北省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先進縣”。

(一)電商扶貧政策推進情況

近年來,河北省將電子商務的發展作為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的重要舉措。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全省脫貧攻堅工作的相關部署,打牢當前貧困縣農村電商的發展基礎,切實發揮農村電商對扶貧攻堅的長遠效應河北省出臺了一系列農村電商扶貧的政策,如《河北省商務廳電商扶貧工作方案》和商務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突出扶貧導向全力抓好電商扶貧政策貫徹落實的通知》(簡稱《通知》)為河北省電商扶貧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也為扶貧攻堅戰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環境。

(二)電商扶貧促增收情況

當下河北省的電子商務已經實現三個全覆蓋。新業態快速成長,電子商務、網上零售、快遞較快發展,2018 年全年快遞業務量和快遞業務收入增長均在40%以上。2018 年,河北省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835.27億元,同比增長36.78%,占全省網絡零售額的27.9%,比2017 年增長2 個百分點。河北省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共實現48.66 億元,同比增長80.75%,占全省農村網絡零售額5.8%,比2017 年增長1.4個百分點。62 個貧困縣實現網絡零售額157.51 億元,完成年初預定的130 億元的目標,同比增長35.2%,占全省農村網絡零售額的18.86%,帶動3.1 萬多貧困人員實現增收。

(三)特色農產品電商市場發展情況

2018年,河北省進一步加強對農村產品的挖掘和培育,將特色農村產品打造成適銷對路的網絡商品,推動“名特優新”“三品一標”“一村一品”農產品上網營銷。石家莊贊皇縣的大棗、核桃、蜂蜜等當地特色農產品,搭上網絡銷售的快車,轉化成脫貧致富的優勢資源。在張家口《張家口市電商扶貧行動方案》中推出“培育創建農產品網絡特色品牌的目標。并提出全面對接阿里、京東、蘇寧、供銷E 家、郵樂網、樂村淘、微商等平臺,設立張家口特產專柜,實現特色農產品銷售。

特色農產品電商扶貧中遇到的問題

農副產品作為人們生活中必備的消費目標,卻無法帶動生產地區的經濟發展?;ヂ摼W作為當代人民日常最熟悉交通購物渠道,卻無法解決人們對優質產品的需求。為此,電商與農產品的結合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推動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但是,在這條道路上仍然存在著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

(一)電商人才匱乏

一方面,現在的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一般都是老年人居多,而這些老年人的思想大都較為封建,文化水平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差。另一方面,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或上學,導致了農村地區的人才大量外流。與此同時,外出學習的青壯年們回鄉反哺的意識較弱。正是這兩方面的影響,導致了電商在農村地區尤其是一些貧困地區未能得到發展。同時,這也會導致農村地區的人們在互聯網的學習過程中面臨一些問題和困難,使得電商在農村地區的發展與普及面臨巨大的挑戰。

(二)組織效率低、部門資金整合難

首先,農村地區等貧困地區的人們對網上銷售不是特別有信心,致使扶貧工作組不能較好地組織調動起農民積極參與電商扶貧項目。其次,政府對電商扶貧的認識不是很準確,對于群眾生產中出現的問題或是群眾在對電子商務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只能提出宏觀上的意見,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再者,政府扶貧的資金有限,不能很好地吸引廣大青壯年回村創業就業,從而推動電商扶貧工作的開展;政府相關部門對于扶貧資金的整合度不高,各個部門大多各自為陣,難以發揮整體效益;互助資金量少且適用面小,發揮的作用有限。

(三)基礎設施不完善

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農村由于地處山區等偏遠地區,交通極為不便,運輸條件較差。這表明了當地可能會出現物流速度慢、成本高的問題。但是,電子商務對于產品有速度快、價格低的要求,而物流速度慢、成本高的問題則可能會是電商扶貧工作中的一大難題。與此同時,許多農村地區的通信條件較差,信息化程度低。這可能會導致當地農戶對于市場需求及價格波動的變化不了解,從而不利與農村脫貧致富。所以說,農村地區的較差的通信條件以及較低的信息化程度會對電商扶貧工作帶來嚴重的影響。

(四)產品知名度低

目前,消費者大多傾向于知名品牌的產品,然而農村等貧困地區存在品牌缺失或品牌知名度不高的問題,相當多的人們受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慣性束縛,這就導致他們的產品品牌意識還是較為薄弱,因此當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強,產品收益較差。同時,政府對于農產品的品牌的保護力度和支持力度不夠,對于農產品品牌建設的投資較少,不利于產品的推廣與發展。

推動河北省特色農產品電商扶貧的對策

(一)培訓電商人才

為了吸引人才返鄉并全面提升技術水平,一方面要借助志愿者“一對一”幫扶機制,借助知名電商企業的幫助,引導農村地區的農民轉變落后的思想觀念,加大電商扶貧的力度,更好地開展“文化+電商”的農村電商教育培訓新形勢,響應國家號召,努力做好扶貧工作。另一方面要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吸引廣大青壯年回村就業創業,并邀請知名電商運營專家和專業人士,對農村電商青年進行培訓和輔導。同時要開展相關主題的活動或交流會,激發農民對“互聯網+農副產品”的興趣與熱情,推動電商扶貧工作的開展。

(二)提高組織效率、提高部門資金整合度

針對貧困地區的人們對電商扶貧熱情不高漲,政府相關部門組織難的問題,一方面可以通過開展有關電子商務的主題活動或交流會,幫助解決群眾在學習過程中的難題,促進電商扶貧工作組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部門的資金投入力度,履行領導職責,積極整合各方面資源,充分發揮整村推進、結對幫扶的引領作用,調動群眾積極參與主動性,健全組織機構,增強扶貧工作的統籌協調能力,提高部門、資金的整合度;充分發揮互助資金的作用,擴大互助資金的適用面。

(三)完善基礎設施

針對農村等貧困地區由于交通運輸條件差,交通運輸不便導致的物流成本高、速度慢的問題,政府應加強對貧困偏遠地區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改善交通運輸條件,增強交通運輸能力,降低物流運輸成本,提高物流運輸速度。努力完善“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體系。同時,對于貧困地區的通信條件差,信息化程度低的問題,可以改善當地的網絡寬帶的建設,改善當地的通信條件,提高當地信息化程度,推進電商扶貧工作的發展。

(四)提高產品的知名度

針對產品知名低的問題,一方面要提高宣傳廣度與深度,開展相關的活動或交流會,推動農村等貧困地區的人們建立自己的品牌。如贊皇縣通過微信平臺“大美贊皇”,對貧困地區的1000 棵柿子樹開展網絡認領,建基地辦聯盟,整合資源打響品牌特色,取得巨大進展。另一方面要幫助和引導農民提高品牌意識,可以通過宣傳講座、觀看視頻、加強培訓等方式增強他們的品牌意識,讓他們意識到品牌及產品知名度的重要性,配合電商扶貧工作的開展。同時政府可以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在資金、技術、農產品補貼等方面來幫助農民建設自己的品牌,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護農民自己建立的品牌。

結論

電子商務的推廣可以加快經濟增長速度,同時也為未來市場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農村地區資源豐富,發展前景廣泛,在與互聯網的結合之下,能真正做到擴大鄉村落后地區收入來源,提高生活水平,同時也培養了個人能力,從而達到了國家幫扶的真實要求。特色農產品作為農村網絡銷售的重點項目,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需要國家和個人共同努力克服困難,砥礪前行。

猜你喜歡
貧困地區河北省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2020年河北省對外經濟
國家開發銀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河北省
山西省政府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1.42億元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對貧困地區鄉村學前教育的幾點思考
交通運輸部累計投入約7100億支持貧困地區交通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