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衢州森林公園植物配置調查分析

2020-01-07 18:11王忠翠徐曉明
花卉 2020年4期
關鍵詞:鳶尾灌木景觀

王忠翠 徐曉明

(漢嘉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15)

傳統的植物造景定義為:“利用喬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來創造景觀,并發揮植物的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畫面,供人們觀賞”。由于生態景觀建設的不斷發展,老舊的植物景觀概念和內涵已難以滿足生態時期的需要。下面以衢州森林公園為例,對園區內的植物種植分布情況及生長環境進行分析調查。

1 公園概況

本公園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區,處于衢化片區北側的衢化防護綠地。西鄰衢化路,南靠物流大道,面積約為1.38km2。該區域緊鄰主城區5km、巨化生活區2.5km,呈現一個集森林游覽、濕地觀光,鄉野休閑,生態防護為一體的森林公園,于2013 年建成并開放。在森林公園中,主入口、游人活動區域等景區眾多,人流眾多,因此用大喬木來布置花草供游客觀賞。保護帶、濕地保護區等景點較少,游客相對較少。大部分種植比較大的常綠喬木和灌木。天然野生的群落分布烘托出了了靜謐的氣氛。

2 根據不同區域具體調查植物種植分布情況

(1)在面向衢化路的公園主要進入口,綠化效果豐富了街景并與大門總體景觀相協調,同時還突出公園特色。植物配置采用自然式布置,隨著水系的流動而形成豐富的植物景觀。入口處的停車場,四周種植香樟和桂花,作為夏季遮陽及隔離四周環境之用途;在入口廣場處的樹池里,成排種植大樂昌含笑(展現出雄偉的氣勢),與雕塑、水系、島嶼和導游圖相配合,局部鋪設草坪,種植金絲桃、鳶尾、馬藺等等,兒童綠園用銀杏,沿水系邊則用日本晚櫻形成花溪。整個入口區雖層次豐富但不防礙視線,能夠形成便利交通和游人集散空間,著重體現入口區林下景觀空間。

(2)在花木展示中心區,園林植物的花朵有各式各樣的形狀和大小,式樣各異的花序,千變萬化的花色,形成不同的觀賞效果。在該區域中,主要是以大規模的片植開花亞喬為景觀特色,形成別具一格的花海景觀。

主要的植物有:櫻花林(早櫻、晚櫻)、玉蘭林(白玉蘭、紫玉蘭、紅玉蘭、黃玉蘭、二喬玉蘭)、紅楓林、桂花林(金桂、銀桂、丹桂,叢生的、獨桿的)、梅林(紅梅),形成四季花海的景觀效果。

(3)在濕地景林活動區中,濕地植物群落豐富。其中主要包括陸地的、水生的、耐水濕的各種類型,并適當配置一些具有美化環境功能的園林植物。作為有林濕地,本來就有許多的鳥類,形成多層次、多功能、多結構的生態群落,具有豐富的園林植物多樣性、可持續性。

主要的植物有:水杉、池杉、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柳杉,叢植、片植形成以杉林為主的植物景觀。結合挺水植物:再力花、海壽花、花葉蘆竹、香蒲、;濕生植物:斑茅、蒲葦、磚子苗、紅蓼;浮葉植物:睡蓮、萍蓬草、荇菜、芡實、水皮蓮、莼菜;沉水植物:苦草、竹葉眼子菜、黑藻、穗狀狐尾藻等,形成層次豐富的植物景觀。

(4)在鄉土樹種科普中心展示區,考慮到游人集散,地形較為平坦開闊,綠化以花境和草坪為主。在草坪上和園路邊適當點綴大喬木,并布置一些耐陰或盆栽的花木,不宜多種灌木,以免妨礙游人視線,影響交通。

主要的樹種有:浙江樟、大葉樟、大葉楠、紅豆杉、粗榧、木蓮、濕地松、楊梅、深山含笑厚皮香、金桂、銀桂、四季桂、丹桂、楓楊、黃連木、柿樹、枇杷、橘子樹等衢州適地適生的樹種。

(5)現有自然植被保護區域,以現有成片防護林地(香樟、白楊為主,杜英、馬褂木等點綴)為主體,空間上植物疏密有致,豎向上樹冠線、輪廓線豐富變化。植物的景觀層次,遠近觀賞效果,大面積的種植使氣勢更為壯觀,更加醒目,觀賞性提高。

主要的樹種有:銀杏林、無患子林、濕地松林、烏桕林、金錢松林、香樟林、馬褂木林、榔榆林等。

3 不同類別的植物配置

3.1 園路

主環路綠化選用高大、濃蔭的楓香、無患子、楓香、三角楓、五角楓、八角楓,沿主園路兩側群植、片植、羽毛楓、青楓點綴,下配月季、鳶尾、芍藥等形成楓樹大道。

小路深入到公園的各個角落,其綠化豐富多彩,達到步移景異的目的。園路交叉口是游人視線的焦點,可用大樹和花灌木、景石點綴。

3.2 灌木類植物

灌木選擇那些沒有明顯的主干、呈叢生狀態的樹木,一般可分為觀花、觀果、觀枝干等幾類,矮小而叢生的木本植物。

用于衢州森林公園灌木主要有:芍藥、小檗、鋪地柏、金絲桃、鳶尾、結香、繡線菊、胡頹子、迎春、月季、石楠、八角金盤、灑金珊瑚、大吳風草、十大功勞、毛鵑等

3.3 地被植物

地被植物選取了部分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具有吸收粉塵、凈化空氣、降低噪聲、清除雜質等功能,具有極強的的參觀價值和經濟價值。包含多年生低草本植物,以及少許觀賞性強的低矮爬地灌木和藤本植物。

吉祥草、蘭花三七、鳶尾(黃花鳶尾、德國鳶尾、常綠鳶尾、射干)、大花萱草、石蒜、馬藺、花藺、金娃娃萱草、腎蕨、麥冬、絡石、常春藤、小葉扶芳藤等。

3.4 小品建筑周圍

小品樓鄰近可擺設花臺、花壇、花邊。建造物內可設置耐蔭花木,門前可培育樹蔭濃密、樹冠大的落葉大樹或安置花壇。沿著墻,能夠借助大量花區將花卉和灌木成簇排列。全部樹木、花草的布置應與小品建筑一致,與四周情景相適應。季節的色調轉化要充實,給游客一種愉悅的感受。

4 效益利弊分析

4.1 正面

4.1.1 社會效益

該公園的建設,不僅為衢州市城市添置了“綠肺”和“制氧機”,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而且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觀光、休閑、健身和科教實習的好去處。更為重要的是,它將對推動和加快衢州山水園林城市和衢化地區人居環境的城市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4.1.2 環境效益

通過速生、慢生的植物種植搭配,成林效果明顯。采用當地書中為主,植物的成活率和長勢較好,管養成本較低。在調節氣候,防風滯塵,凈化空氣,涵養水源,降低噪音,美化環境等方面的生態功能,對改善環境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4.2 不足之處

(1)有些地段樹木距間太小,生長空間不夠,對后續植物生長不是很有力,長勢不旺;

(2)林下地被設置較多,人為踩踏比較嚴重,有些出現露土的情況,建議可在適當的區域“留白”,通過自然植物生長留有空間;

(3)特色不夠,在空間布局上重點不突出,沒有很好的沿用原有林地分布骨架,人為開發干預因素較多,綠量與景觀質量之間處理不是很到位。

5 植物配置中應注意幾個問題

(1)關于植物群落。每個植物群落都應有特定的界線和面積,并有一定的檔次來代表群落的物種構成,約束群落的橫向和縱向布局,確保群落的進展和穩固。群落中的集合不是喬木、灌木、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的單一組合,而是應該在外界或都市中本來較為穩定的植物群落中摸索成長和強健的穩固的組合。

(2)遵循“互惠互利”原則,分析植物之間的聯系。這意味著兩個物種長期生長在一個地區,相互依賴,相互受益。例如:蘭花、云杉、樺樹、雪松、核桃、桑樹等植物與菌根有共生關系。在分配植物科目時也一定要關注到這一要素。

(3)因為我們生活在不同大小的城市,經濟規模也不一樣,天然要求、自然資源、地域特色和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城市綠化必須符合當地條件,以現實主義態度對待問題。在選取培育作物時,應考慮到更適應當地的品種,大量的當地品種不但能更快地帶來環境效益,還能反映當地的具體情況。

猜你喜歡
鳶尾灌木景觀
鳶尾素(Irisin):運動誘導骨骼肌自噬的新靶點
20種鳶尾屬植物種子休眠與萌發響應機制研究
景觀別墅
鳶尾繁殖方法及園林應用分析
鳶尾,只綻放一天的彩虹女神
火山塑造景觀
沙子的景觀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灌木叢
做最好的自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