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樹黑斑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分析

2020-01-07 18:11郝愛忠
花卉 2020年4期
關鍵詞:黑斑病分生孢子病原體

郝愛忠

(太原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站 山西太原 030000)

0 引言

楊樹是人們比較常見的一種樹種,并且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楊樹在生長過程中能夠迅速成長,并且能夠幾年內生長為大樹,生長成才以后用途非常廣泛,但是楊樹在生長過程中非常容易患上黑斑病,并且發病危害非常大,發病范圍極廣,一旦患上黑斑病就會導致楊樹出現大面積葉片脫落現象,如果是幼苗患病會出現死亡情況,導致農戶出現大量經濟損失,因此要深入分析楊樹黑斑病的發病特點和發病規律,并依照其發病的情況來應用有效的治理措施,從而確保楊樹有效生長。

1 楊樹黑斑病的發病概況分析

1.1 楊樹黑斑病的發病癥狀

楊樹黑斑病的病原體是盤二孢,屬于真菌之一。在中國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楊盤二孢菌,第二種為楊生盤二孢菌,第三種是白楊盤二孢菌,通常發生在葉子的果穗和嫩枝上,從上到下蔓延,楊樹患上該類疾病后主要破壞楊樹的葉子,有的楊樹在樹梢上形成潰瘍斑點并形成茬。幼苗感染上黑斑病后會影響幼苗的生長,樹木因疾病而出現衰弱現象,如潰瘍病、木腐病等。在疾病的早期階段,在葉子表面上出現具有針狀凹陷的小斑點,其首先是紅色的,并且病變擴大至約1mm 并變成深褐色。葉片前部出現輕微隆起,伴隨棕色斑點出現,5-6d 后,葉片和背部出現小的乳白色突起。一旦發病到一定程度,導致楊樹葉子完全變黑,導致葉子提前脫落,導致楊樹死亡概率大大上升。

1.2 楊樹黑斑病發病規律

病原體在菌絲體的落葉或芽狀病變中越冬,第二年越冬分生孢子和新產生的分生孢子可作為初始感染源。它會破壞楊樹的嫩梢、果穗、葉柄以及葉片,并且會形成角質,導致出現近圓形或不規則的深褐色病斑,直徑約1mm,有的達5mm。當病變發生一段時間后,會連接成不規則的大塊,導致早期葉片。病原體的分生孢子具有一定的粘性,需要用雨水和冷凝物稀釋,然后通過水滴或風擴散。分生孢子侵入氣孔或直接穿過表皮。疾病發生季節根據病原體的類型和分布區域而變化,寄主種源不同抗病程度也不同。幼葉易受感染,隨著葉片成熟,抗病能力增強。這種病在5 月初開始發生,夏季和秋季是最繁盛的,直到生長葉片并脫落為止,病原體的新分生孢子在第二年的5 月和6 月被風吹散,落在幼苗的葉子上,從氣孔侵入葉子,疾病出現3-4d,分生孢子盤在5-6d 內形成并重新浸染,從7 月初到8 月初,如果氣溫高、多雨、地形低、種植密度過大,發病率最嚴重。

1.3 楊樹黑斑病發生規律影響因素分析

首先,與氣象條件存在關聯性,依照相關資料分析,楊樹黑斑病會降水量和降水的時間存在一定關聯性,通常楊樹黑斑病會隨著雨水充分而提升發病概率,并且迅速蔓延開來,其次是在干旱的環境下,溫度過高反而會降低發病概率,蔓延速度大大降低。其次,楊樹黑斑病與種植的品種存在關聯性,容易患病的楊樹樹種涉及幾十種,不同品種的楊樹患病的概率不同,所導致的危害存在一定差異。同時,黑斑病和種植的密度存在一定關聯性,不同方式的種植所體現的發病情況存在差異,根據實際調查顯示,大密度重視楊樹,并且距離間隔比較小,容易導致黑斑病發生率上升。

2 楊樹黑斑病的防治措施

2.1 農業防治

①因地制宜培育和選用抗病品種。不同品種的楊樹之間在抗病性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它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種植,以延緩疾病的傳播。②強化管理,優化楊樹的生長環境,加強管理,及時合理施肥,增強植物抗病力,及時修剪,改善植物之間的通風和光透射條件,減少濕度并避免葉子上的水儲存。③清除病殘,減少病原。隨時取出患病的葉子并集中精力燃燒。④加強盆栽管理。盆栽在10 月下旬進入室內,并選擇保留3~5 個強壯的樹枝,將它們從10~15cm 切開,在室內設置控制肥水,只要保障不凍結,便可以確保其越冬。

2.2 物理防治

利用太陽能對土壤進行熱處理,7-8 月,楊樹病害發生的土壤進行攤平處理,并進行做壟處理,方向為南北方向,澆水后覆蓋薄膜(25μm 厚),涂膜后土壤溫度和濕度得到改善。加速病殘體葉子的腐爛,減少感染源。在覆膜過程中,確保10-15d 的晴天,使得耕層的溫度高達60℃~70℃,這基本上可以殺死土壤中的病原體。此外,該膜作為許多葉病病原體的機械屏障,可以大大減少葉病的發生。

2.3 化學防治

①煙霧機防治。對于高大的樹木,可以組織專業團隊使用HY-25 煙機進行集中控煙。該藥物可與8%百菌清氣霧劑或2.5%氟硅唑油煙劑一起使用。預防和治療時間應控制在早晨5點到7 點之間,并且保障是無風狀態。②樹冠噴霧防治。在早期患病時期,可將70%甲基托布津1000 倍液、50%多菌靈700 倍液、70%代森錳鋅600 倍液或200 倍波爾多液向低矮幼苗進行噴灑,連噴2~3 次,可控制病害發生蔓延。在雨季時期,藥水中應加入0.2%~0.3%明膠,避免雨水將藥劑沖洗掉。

2.4 做好宣傳工作,加強對病情的預測

對于楊樹黑斑病的防治,首先,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楊樹黑斑病的發病危害、目前形勢、防治的必要性進行適時宣傳。它可以通過廣播、觀看視頻等方式來實施,并努力應用形式多樣化的手段來提升宣傳效果。充分發揮疾病預測點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預測疾病,掌握疾病動態,積極發布一些疾病預測,并在第一時間提出預防措施。同時,要有效監測病情,并在各地區的監測目標中加入楊樹黑斑病。及時發出通知,相關人員及時開始預防和控制工作,以控制楊樹黑斑病的傳播。同時,我們還必須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以提高預測的準確性。

3 楊樹黑斑病的防治結論探究

①加強對疾病的監測。其次,楊樹黑斑病是6 月上半月發病,在7 月初至8 月初兩個月期間屬于發病高峰期。該疾病的發病在9 月初停止,并且發病的程度受到環境因素的極大影響。②在疾病發作的早期階段應該預防和治療疾病,并且可以控制疾病的發展以達到預防的目的。③楊樹黑斑病在高發期難以控制,噴灑次數應超過4 次,從而保障黑斑防治效果。④綜合不同殺菌劑,代森錳鋅是保護型殺菌劑,預防用藥效果良好,在發病期應選用甲基硫菌靈進行治療,效果比較理想。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防治黑斑病,種植楊樹過程中應小心管理楊樹。首先,給楊樹施肥,確保楊樹有足夠的水。在一些高風險時期,楊樹應采用大面積噴霧劑治療,有效減少疾病的發生率。同時,有關部門要組織專業的防控人才隊伍,并結合人民群眾做好防治工作。其次是保持森林通風良好,確保充足的日照條件。定期清理葉子和腐爛的葉子,以減少病原體的生長,減少疾病的發生。同時,楊樹應種植在易于排水的地方,夏季多雨時,要妥善排水,防止積水。

猜你喜歡
黑斑病分生孢子病原體
人參黑斑病防治及抗病育種研究進展
雞 媽 媽
野生脊椎動物與病原體
病原體與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態關系
月季黑斑病春夏季消長規律及其防治藥劑篩選
碧根樹黑斑病的識別方法和控制措施
暗色絲孢菌中國一新記錄屬
多管齊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疫苗,原來是這么回事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養基與SDAY培養基培養耐熱性狀差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