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臨時性景觀設計的方法研究

2020-01-07 14:01劉毅洲姜晨莉趙聆韻余苗杰萬博涵
理論與創新 2020年22期
關鍵詞:可持續設計再利用

劉毅洲 姜晨莉 趙聆韻 余苗杰 萬博涵

【摘? 要】論文闡釋了臨時性景觀產生的背景、問題、影響與作用,指出我國城市臨時性景觀的設計策略,為臨時性景觀的設計提供方法。

【關鍵詞】城市臨時性景觀;可持續設計;功能組合;再利用

1.城市臨時性景觀產生背景與問題

隨著大型城市紀念性活動市場化運作模式的不斷介入,臨時性景觀的運用也會更加廣泛。這種形式上靈活,經濟上節約,空間場地屬性可逆,建設材料又可以回收利用的景觀形式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和投資方的廣泛青睞。臨時性景觀不僅可以很好地向參觀者展示景觀藝術,更重要的是臨時性景觀沒有太多形式上的局限性,可以更好的展示設計師超前的設計思想,展現個人風格?;顒咏Y束以后,臨時性景觀也可以被拆除,場地重新變為原來的屬性或者成為城市公共綠地的一部分,這對于土地緊張的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種新的景觀形式將在越來越多的城市紀念性活動中得以應用。

中國很多的城市事件缺乏長遠的考慮,在對紀念性活動后期的規劃利用還沒形成一個穩定的體系。大多數的景觀在城市活動結束后,固定的景觀設施無法移動或回收,只好采取整體保留的方法加以利用,通常作為公園或紀念場所進行使用。但結果往往是對周邊環境和各方面條件估計不足,使得場所無法順利運營最終被市場淘汰。大多數景觀和設施應采取臨時性景觀形式,以便事件結束后投入到其他的事件或城市中繼續發揮價值。

2.城市臨時性景觀的影響與作用

2.1臨時性景觀推動了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應用

瑪莎·施瓦茨用面包圈做材料用于景觀設計,給人們帶來的驚奇是顛覆性的,因為這樣的做法“違反”了園林的傳統規則。臨時性景觀正是以這樣的方式帶給人們更多的啟示,推動新理念、新技術和新材料不斷創新。

在新技術從研發到推廣的漫長過程中,臨時性景觀以其敏銳的觸角成為先鋒者,通過其強烈的展示性使人們認識和體驗到新材料、新技術帶來的變革,從而極大地推動了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應用。通過靈活變換的建筑材料的使用解決不同季節和氣候變化的問題。新型建筑材料開發的需求,符合生態與環境保護的技術要求。一方面,結合高技術要素的新型建筑材料添加到自然能源的使用,降低了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對材料的回收利用,減少對自然環境的負擔。

2.2臨時性景觀能保證最終效果的一致性

當人們逐漸開始認識到資源需要循環利用,現代企業開始希望在全球化的宣傳推廣中留下統一的企業形象時,技術的革新和材料的升級使得臨時景觀具有了可拆卸、重組的特點。正因為這樣臨時性的展示景觀在展覽后仍可以在其他展覽活動中反復使用,既達到了對企業及其產品形象持續地強化作用,也有利于節約企業活動成本。

2.3臨時性景觀具有經濟價值和生態意義

在特定的環境和目標下,臨時景觀可以非常高效地集中所有可利用的資源,并在最短的時期內取得最高的收益,解決持久性景觀所不能解決的問題。臨時景觀的加入不僅大大降低了建造成本,也避免了土地的占用和復雜的后期管理問題。從這點上來看,相對持久性景觀和臨時性景觀都同樣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生態意義。

2.4臨時性景觀能豐富城市紀念性活動的內容

臨時景觀以它獨有的靈活性、展示性充實著城市節事大中型活動中景觀的各個部位,給整體景觀帶來生機和活力。臨時性景觀提供了巨大的舞臺,同樣臨時性景觀為設計提供的條件、場地和特殊的需求,也給設計師提供了更多更大的發揮空間,這種景觀形式以高度的開放性對公眾產生了吸引力,讓更多的人對所舉辦的城市節事活動有所了解并產生興趣,有利于讓人們認知和了解這種節事活動,增進大眾的主題意識。

2.5臨時性景觀影響并促進了景觀藝術發展

景觀的發展是與社會時代文化背景分不開的。臨時性景觀的展示性和示范性極大地推動了現代景觀藝術的發展,其給予了設計師更多的發揮空間,使得設計師能在設計理念、結構和材料等方面的大膽嘗試和不斷創新,才產生了一種可供大眾參與的嶄新景觀形式,影響并促進了景觀藝術的發展歷程。

2.6臨時性景觀為設計師提供了創新舞臺

在當前大環境的時代背景下,臨時性景觀設計在不斷創新,也是和時代主題緊緊相隨的。最初是與展示性園林緊密相關的,它是倡導新潮設計和最前沿理念及風格的地方。集中了最優秀的設計師們的想法。具有個性化的臨時性景觀設計需要發掘更新的手法和表現介質。對于新形式新技術上的探索,最終將成為臨時性景觀表達的設計理念和最新設計手法的載體,引領當今臨時性景觀設計行業的未來發展。

3.城市臨時性景觀的設計策略

3.1臨時性裝置

在保持場地特色同時不影響場地功能的前提下,臨時性裝置考慮到使用周期有限應盡可能地采用一些簡易便利的材料(如廢棄的木料、金屬等)制作臨時性裝置,結構不可過于復雜,需要為未來場地的發展做拆卸和移動的準備,同時考慮到安全性和環保性原則,應當盡量選用綠色環保、無毒無味、價格低廉的材質。

通過“鏈接”和“堆疊”的組合方式,將臨時性裝置組成可靜可動的空間,使得整個活動空間充滿無限的可能性??赏ㄟ^鏈接方式,將多個臨時性裝置橫向組合在一起,形成較為安靜的空間??赏ㄟ^豎向堆疊方式將臨時性裝置變成雙層空間,考慮到裝置的安全性,其承重結構需要符合國際安全標準,從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適度。

3.2“再生”廢棄物的回收與利用

很多廢棄的材料,經過回收然后二次利用,能夠給予廢棄的材料二次生命,讓它們重生成為城市空間的裝置,體現集約性和環保性原則。

3.3“衍變”—多功能組合

衍變,是指演變,發展變化。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利用衍變的設計策略將工地中許多廢棄的工具設施、裝備利用起來,通過不同的組合萬式,可以形成不同的功能空間。比如將廢棄或者閑置的裝備設施經過堆疊,鏈接、重組等萬式形成多功能的游樂設施,考慮到使用者的舒適度和安全性,裝置在安放時應留有適當的安全距離。

3.4“置綠”—可移動性綠植

置綠,顧名思義就是在場地中放置綠色植物。由于城市空氣質量比較差的場地,有很多粉塵污染,所以放置一些可移動性的綠植有助于改善場地的空氣質量,能帶來更多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多樣化的植被營造出草木繁茂的景觀,使環境顯得很真實,繁茂的樹木和草坪交替而生,其界限是不確定的、多變的,能呈現出層次豐富的有趣景觀空間。

4.結語

城市可以利用的空間挖掘臨時性景觀不一定意味著短暫,它強調的是一種對于場地和需求的適應性以及使用者的互動性,這使得臨時性景觀在當代具有生命力。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尋找能夠解決問題的智慧,將其與現在的景觀設計結合,讓其在景觀設計中重生、綻放,臨時性景觀雖“短暫”,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以”生命永駐”。

參考文獻

[1]王京晶.“后世博”時代臨時性景觀的設計探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

[2]夏臻.世博園后續利用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09.

本文為吉林建筑大學創新創業項目《紅色文化視野下城市臨時性景觀設施的設計應用研究》論文,項目編號:201910191137。

作者簡介:劉毅洲(1999.12-),男,吉林建筑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風景園林專業學生,主要從事寒地景觀規劃設計研究。

猜你喜歡
可持續設計再利用
循證設計支持下的可持續醫療建筑設計
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廢舊物”再利用探究
可持續視角下的旅游紀念品設計
廢舊材料在建筑創作中的再利用研究
淺談恩陽古鎮歷史建筑的現狀與保護構想
廢舊木質家具的改造和再利用
可持續設計發展文獻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