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工作的思考

2020-01-07 14:01張毅
理論與創新 2020年22期
關鍵詞:救火高層建筑思考

【摘? 要】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建筑逐漸向超高層、高層發展。但是高層建筑火災存在災害蔓延快、煙氣多、人員疏散難、滅火難等問題。如何快速有效地疏散人員,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減少火災對高層建筑造成的經濟損失,已成為消防救援工作的重點。為此從火災發展模式、消防策略和人員疏散等方面對高層建筑消防工作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并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的消防救援經驗和技術,以提高高層建筑消防救援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高層建筑;救火;思考;分析

引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筑為了適應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城市人口的居住需求,向高層、超高層發展。建筑單位人口增長迅速,建筑價值進一步體現。但一旦高層建筑發生火災,如不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處置措施,無疑會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2009年2月9日,央視新文化中心工地發生火災,損失巨大;2020年1月1日,重慶嘉州花園小區火災形成立體燃燒,社會面影響較大。因此,分析研究高層建筑火災的撲救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高樓大廈消防救援的現狀與對策分析

有關數據表明,高聳建筑物的煙火平均垂直傳播速度為3~4m/s,火勢蔓延速度過快,嚴重影響了滅火救援。同時,由于風向的影響,火勢還會向上跳躍蔓延,形成立體式火災,在短時間內會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無法控制高層建筑火災,高層建筑火災救火的最大困難在于建筑本身的高度。在傳統的滅火救援模式中,直接撲滅火災、防堵截擊、強攻近戰等戰術難以有效發揮作用。目前,舉高類消防車因受地形和場地限制,無法完全適應高層建筑100米左右的火災撲救裝備要求,在實際的現場救援中,消防梯只能發揮80%左右的極限值,無法發揮最大的效能。同時,現有的供水設施也存在諸多不足。如果在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消防救援人員只能向上豎直供水。另外,泵送水還面臨供水壓力不足的現象,嚴重制約固定消防設施滅火效果。

在高層建筑中開展滅火救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消防設施的配備。舉例來說,空氣呼吸器的使用受到極大限制,受到各種客觀環境的影響,其后續支持能力嚴重不足。但是,由于高層建筑高度較高,消防員要在短時間內到達消防層,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戰斗力,增加了安全隱患。另外,在消防員進入火場時,逃生人員下樓逃生,影響了救援和疏散的速度。當高層建筑起火時,建筑內會積存大量煙塵,在全封閉高層建筑中,不完全燃燒產生的煙氣,一旦遇到明火,極易發生爆燃,對建筑主體結構造成破壞,造成更大的災害。

高層建筑單位空間中,由于人口密度大,以及水平或垂直距離長,被困人員很難疏散。但是目前國內消防電梯在使用過程中,火災時,受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消防備用電源無法自動啟動以及電梯排水井故障等實際效果并不理想。目前高層建筑主要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主體結構。隨著外界環境溫度的升高,鋼結構的抗拉強度和承載能力受到嚴重影響,從而進一步增加了房屋倒塌的可能性。

2.人員撤離情況概覽

火災現場人員的安全疏散主要是指在火災現場煙氣達到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之前,建筑內所有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

一般而言,標準疏散火災過程可歸納為:起火、增溫、全面發展、滅火。疏散人員必須經過火警探測,行動準備,疏散操作,安全撤離等步驟。因此,從人員安全疏散的基本原則來看,有效的安全疏散時間和必要的安全疏散時間是兩個重要方面。人口安全疏散的基本參數主要有:人口密度、人口空間需求、人口移動速度、人口流動系數等,隨著人口單位面積的增加,人口安全疏散通道的大小可根據人口密度確定。同時,人流還需要占據一定的建筑空間,在救援過程中預留一定的緩沖空間,以避免發生人流危險。同時,人員移動速度與人員疏散速度、水平方向和樓梯間的人員移動速度密切相關。在救援過程中,要科學合理地控制人員移動速度。人流量系數主要指單位空間的寬度,單位時間內可通行的人數。確定上述參數后,制定系統、科學的疏散方案,有利于提高救援效率。

根據高層建筑和火災的特點,充分利用建筑物自身的防火功能,結合消防救援力量,制定合理的滅火救援措施,以減少損失。用建筑本身的消防器材滅火,按時間順序,火災可分為啟動、發展、猛烈、下降和消火五個階段。所以,一旦發生火災,必須在第一時間采取自救措施,及時報告險情,并利用有效的滅火工具控制火勢蔓延。疏散人員從火災分析不難看出,除了燒傷,還有煙塵,還有踩踏。由于沒有及時疏散,火災發生后,要以“救人第一”為原則,采取有效措施,組織人員撤離,防止二次踩踏。

3.消防救援應急計劃概要

它的主要內容包括:高層建筑的地理位置、相鄰狀況;高層建筑的內部設施,如層數、建筑物的基本布局、建筑面積、建筑物的單位性質等;高層建筑的火險預測及評估;以及為提高調查資料的科學性和準確性而收集的大量資料。

3.1改善消防資料的收集

提高數據利用效率,收集高層建筑的各種數據,全面了解高層建筑情況。根據災害發生的具體情況,消防救援人員準確地計算了消防給水強度、消防給水長度、消防時間、消防次數等各種數據,并對相關數據進行了計算,確定了消防力量的規模,按照有關標準,依據高層建筑的規模和性質,對不同的消防力量進行了配置。

3.2制定科學的滅火救援策略與措施

強化消防救援預案實施效果;對高層建筑的火災隱患進行系統科學的調查,科學制定滅火救援策略。制定滅火救援方案,可以從力量組成、災害發生情況的確定、災害發生情況的分析以及火災調查等方面綜合考慮。配置各類消防力量,明確消防設施和醫療機構,參與滅火救援;分析強化火點對其他部位影響,科學確定第一滅火點。同時,由消防員組成的偵查小組,將偵查的火點和火勢嚴重程度進行匯總,確定火勢攻勢路線,加強與現場指揮部的聯系,及時向指揮部報告實施情況。在火災營救方案中,營救方法的選擇,應始終堅持“救人第一”的方針,積極采用內外兼修、內外結合、上下結合的基本策略。

3.3加強模擬演練,不斷改進

當消防救援方案基本確定后,要加強與主要主管部門的聯系,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實地演練,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同時,消防救援部門要加大經費投入,積極引進先進的消防裝備和技戰術。消防員在訓練中要加強實戰演練,注重訓練方法的多樣化,使訓練更加科學、規范。

3.4建立高層救援專業攻堅隊

按照專業處置、科學施救的原則,組建輻射城市消防救援隊伍,對高層建筑進行滅火救援。針對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配備高揚塵車、壓縮空氣發泡車、大功率水罐車、后備箱保障車等先進消防車輛設備和高空滅火救生設備。應加強對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與培訓,牢固樹立“內攻為主,外攻為輔”的作戰思想,積極開展火災偵察、作戰部署、高層滅火劑供應、高層人員救火等一系列技戰術專項訓練,努力建設一支具有較強抗擊高層建筑火災能力的專業消防救援隊伍。

4.結束語

高層建筑消防設計是建筑行業發展的主流,做好大高層建筑消防設計至關重要。防火設施的設計必須從當地實際出發,并結合高層建筑的使用要求進行調查和研究,符合有關規定。美麗、實用也是高層建筑設計中應考慮的問題,在符合消防技術標準要求的前提下,合理設計,避免后患,有效預防火災,提高安全性。

參考文獻

[1]錢曉旭.加強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工作的思考[J].消防界(電子版),2017,10(No.26):117-118.

[2]崔文濤.關于高層建筑滅火救援的啟示[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012):207-208.

[3]田建坤.關于高層建筑的消防滅火援救措施思考[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000(023):87-88.

作者簡介:張毅(1986.10-),男,漢族,四川開江人,本科,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研究方向為滅火救援方向。

猜你喜歡
救火高層建筑思考
救火
電視機起火了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淺談高層建筑沉降監測關鍵環節控制
救火
雪孩子救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