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配電網規劃中智能配電網技術的應用探究

2020-01-08 03:50王哲韜王攀剛
中國電氣工程學報 2020年20期
關鍵詞:配電網規劃智能配電網技術

王哲韜 王攀剛

摘要:建立以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為基礎的城市配電網規劃,是貫徹和落實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我國電力科學技術穩定發展的重要任務。當前,智能配電網技術日漸發展并得到了廣泛應用。以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為基礎,對城市配電網進行科學規劃,促進城市配電網的良好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所以,為了更好的保障配電網規劃和運行質量,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積極運用智能配電網技術,以便于進一步提升配電網工程質量,保障其運行安全。

關鍵詞:配電網規劃、智能配電網、技術、應用

一.智能配電網概述與規劃意義

1.概念:智能配電網技術綜合運用了計算機、通信網絡等高科技,更好地拓展了其應用范圍。此外智能配電網移動設備也在不斷進步,出現了高水平的配電網終端設備。此外也形成了一個可視化的管理與操作環境。 此外,在電力系統發展中要積極引導電力用戶直接參與到監督工作中,積極發現和解決配電網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從而更好地保證電網運行安全性和效率。

2.規劃意義:基于配電網關鍵技術的城市配電網規劃,采用先進的科學監測和管理技術,對電網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有效的監控,擴展系統的運行容量,降低設備損耗,科學配置、合理優化電網資源,提高電網運行效率,進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提高經濟效益;智能配電網在滿足用戶基本需要的同時,能夠為其他企業提供更為優質、牢固、穩定的電力供應,避免因電壓不穩而造成的斷電情況,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智能配電網的電力能源一般以新能源為主,極大程度上減少了化石燃料的排放量,對提高空氣質量和環境質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促進能源環保的可持續發展。

二.城市配電網規劃和設計的原則

為了能夠確保城市電網規劃設計效果滿足預期目標,設計人員在進行城市電網規劃設計之前要了解相關規劃設計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首先,城市電網規劃設計必須要符合所在城市電網規劃設計標準,并且設計過程中要與城市目前電力系統情況相結合,考慮城市目前基礎設施及用電情況;其次,保證城市電網規劃設計的安全、可靠性,尤其是線路操作安全。除此之外,城市電網規劃設計要以電網現狀和負荷預測為主要參考依據,對城市電網進行合理規劃;最后,將城市電網規劃設計與城市總體規劃建設進行融合,確保思路一致。城市電網規劃設計一定要以經濟性、節約性為主要準則,根據城市用電需求進行合理規劃設計避免造成資源浪費。與此同時,城市電網規劃設計還要以科學、便捷、簡單為主要設計思路,改善傳統城市電網規劃設計的不足,最大程度地滿足人們的用電需求,優化和改善人們的用電環境和用電習慣。

三.智能配電網的結構與特征分析

智能配網是在智能化技術的支持下逐漸形成的配網系統,內部包括以下系統:主站與子站系統、通信系統、配網遠程終端等。憑借對配網不同環節、模塊以及設備等的智能化優化, 再配合GIS技術,達到配網同電力系統不同環節之間的協作配合,不斷地優化配網的運行。不同于普通配網,智能配網實際運行中具有以下特點:

1.安全供電。智能化研判與處理故障,控制災害侵擾,控制用戶遭受的干擾,減少停電次數,縮短停電時間,通過微網系統達到配網的自愈。

2.高質量的電能。依托于電子科技、補償技術以及在線監測技術等,達到對電壓、無功等的控制,提高電壓質量,確保為電氣設備提供安全、穩定的電能支持。

3.較強的互動性。利用智能電表和用電客戶取得通信聯系,根據用戶需求提供服務,創設有利條件確保分布式發電模式下的用戶能及時向電網輸送電能,使更多用戶享受額外的服務, 一切服務都圍繞客戶展開。

4.充分使用電網資產。各項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都能得到及時、有效地監測,并能自動進行狀態檢修,確保電氣設備長期使用,科學控制潮流,線損以及經濟投資等。

5.良好的兼容性。大規模的分布式發電單元、儲能設備等都被鏈接到配網系統,能夠達到同配網的無痕對接,達到隨時接入隨時使用,確保配網的安全、高效、靈活運行。

三.智能配電網技術在配電網規劃中的運用分析

1.電網負荷預測技術

以提高電網負荷預測準確性為根本,來對相關技術進行分析和應用。電網的規劃設計要重視負荷未來數值的科學預測,盡量排除各類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以合適的預測方式作為支持,得到足夠可靠的結果,為電網規劃提供支持??删C合利用多種預測方式,比較所得結果,從中確定準確度最高的方法。根據實踐數據分析可知,參數模型與非參數模型測方法所得數值精準度更高。其中,參數模型是從理論角度來對運行負荷和不同電網負荷之間的影響情況進行分析,準確比較各項關聯數據,進一步來構建更加完善的模型。非參數模型則是根據電網運行產生的實際數據為基礎來進行整合分析,針對多變量性、時效性的負荷因素進行整體參考預測,可保證較高準確性。

2.分布式發電

分布式發電是一種模塊化的發電模式,其發電功率一般在千瓦到百兆瓦之間,也有部分地區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建議在30~50MW之間。分布式發電具有模塊化、分散化和高效化的特點。分布式發電以用戶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為主要建設依據,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建設安裝,發電運行方式以自動調控為主,憑借用戶的用電終端進行相應的用電量調控,多余的電量進行綜合性應用。分布式發電的電源一般以系能源為主,如風能、太陽能、低熱能等,從這一層面可以看出分布式發電技術是一種清潔能源發電技術,以綠色環保為主要目的。

3.智能配電網技術自動化的應用

智能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能夠很好地保證配電網在電網規劃中作用的充分展現,此外還能更好地完善配電網規劃方案,進而使工作人員掌握更為準確和全面的配電網信息,保證一體化調度的質量及水平。在實際的工作中,要積極地創建與之相適應的信息調度平臺,從而為工作人員提供更大的便利。 此外,還應積極應用智能自動化技術當中的自 動化應用程序,進而實現其預警的功能。與此同時,還要創建一個科學有效的智能預警系統,使工作人員能夠對系統操作更為熟練。操作人員還可在工作中根據預警的模式和相關信息準確分析系統中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進而有效減少運行成本的投入。 智能自動化技術在自動調度方面也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此外還可采用遠程監控技術對電網運行的狀態進行監控,避免出現安全隱患。

4.電動汽車充換電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能源環境問題的日益凸顯,我國汽車產業的能源運作模式要進行產業化和革命化的創新變革,通過電動汽車以油換電這一途徑來完成。在電力技術日益進步和完善的今天,電動汽車的性能、經濟等方面已遠遠超過傳統燃油汽車,因此,在智能配電網的發展過程中要重視電動汽車充換電技術。電動汽車數量的逐年上升及規模性增長對傳統電網的運行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降低電網負荷量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質量問題,加強對其質量的穩定控制則可以保證智能配電網的科學化運行。

結語:

總的來說,時代在不斷地發展,相應的科學技術也在持續深入。在新時代環境下,智能配電網技術作為它的衍生品,極大的提升了用戶日常生活的便利,有很大的貢獻對電力企業的發展,當 進行配電網規劃時,智能技術需要科學使用,對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更好的服務于人民群眾。

參考文獻

[1]王素芬城市電網規劃設計的關鍵問題與技術[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8(12):59-60

[2]張榮榮 智能配電網技術在配電網規劃中的應用[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36):209

[3]杜梓堅 智能配電網技術在配電網規劃中的運用研究[J] 科技與創新2018(2):156-157

猜你喜歡
配電網規劃智能配電網技術
配電網規劃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研究
關于智能配電網運行狀態管控與綜合評價關鍵技術的探討
改進遺傳算法在含DG配電網規劃中的應用
探討電力系統中配網自動化技術
移動應用系統開發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