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網變電運維技術與管理探析

2020-01-08 03:50范吉斌
中國電氣工程學報 2020年20期
關鍵詞:變電運維電網

范吉斌

摘要:為了保證變電穩定運行,必須要做好日常巡視和維護,消除存在的隱患和風險,使其處于高性能狀態,保障電網安全運行,推動企業持續化發展。從變電運維實踐分析,引入現代化運維理念,依托智慧化和智能化技術,全面提高變電運維檢修水平,提供優質的電力服務,創造更多的效益。文章基于推動電網企業持續化發展的目的,針對變電運維風險,做簡單的論述,總結技術檢修的策略。

關鍵詞:電網;變電運維;技術檢修

引言:變電站電氣一次設備對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對電氣設備施工與安裝中的質量進行有效控制,可保證施工人員安全,為電力設施的穩定運行提供技術保證。在電路系統中,維護電壓值的穩定;將高強度的電壓轉變為用戶實際需要電壓,進而滿足人們正常的生產與生活需要。實際工作中,變電站受到電壓與磁場的干擾較大,需要對一次設備進行重點的監護與管理,使其達到安全有序的運行標準。

1電網變電運維中的技術

1.1裝設接地線前的驗電

驗電工作在一般情況下都是在設備、線路檢修維護需裝設接地線前進行,在驗電過程中需要注意:工作人員在按照相關規定對電壓進行常規檢查時,必須戴好絕緣手套,確保自身安全;驗電時應使用相應電壓等級而且合格的驗電器;人體必須與驗電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雨雪天時不得進行室外直接驗電。驗電前應先在有電設備上進行試驗,確證驗電器良好。同時還需要注意,工作人員在驗電過程中要重視預控卡,將預控卡作為操作前提,明確預控卡的操作條款,把握好變電相關節點,嚴格遵循預控卡的操作準則,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同時,也能夠有效地進行電網的檢驗工作。

1.2運行中的測溫

在變電運行過程中,要想使各設備穩定運行,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加強對運行過程中各設備的溫度測控非常關鍵。以往,電力企業在對變電設備運行中的監測主要通過耳聽、眼看及手摸,因此只能大致判斷設備的運行狀態。在溫度監測方面,目前用的較多的是紅外監測技術。紅外溫度監測是利用紅外探測器探測設備的輻射熱,并將輻射功率信號轉化為電信號輸出,然后將溫度模擬信號在顯示器上進行展示,從而得知設備的溫度狀態。通過對設備溫度監測,可有效判斷設備運行狀態,并感知故障點,提前做好防范,提高設備及電網運行的穩定性。

1.3接地線的裝設

操作人員在電網變電運維過程中要及時消除線路上的靜電感應電壓,還要注意精細、規范地進行接地線的裝設工作,以確保電網快速安全的運行。停電的時候,電流和電壓都是靜止的,一旦經過檢修,電力會立即恢復到正常狀態,這也就意味著停電后突然來電的情況在電網運行過程中時有發生。因此,電力技術人員應當充分考慮電網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在各個感應節點處安裝接地線,給予變壓器一定的緩沖時間,停電時線路啟動,將信號傳遞給靜電感應電壓,使檢修工作能夠平穩順利地進行;接地線的裝設需要由2個及以上的工作人員協作完成,在進行實際操作時,電力技術員在分工明確、相互合作的同時,更要互相監督,確保絕緣體的正常使用及有效性。在裝設接地線時,嚴格遵循操作要求,先連接接地端,并檢查、確保其連接正常后,再連接導體端,將2個端口連接好之后,再安裝接地線的識別器,按照步驟操作,確保檢修工作有序進行。

1.4線路故障排查

在進行線路檢查的同時,充分考慮電力系統各設備的內在聯系,分析跳閘故障的主要成因,弄清楚跳閘是因為對設備的操作失誤、保護拒動引起越級跳閘,還是因為設備出現了故障而造成的跳閘。要想弄清跳閘原因,就必須在檢查線路時重視一次設備和二次檢測,將其作為弄清開關跳閘成因的憑據,如發生主變跳閘時,檢修技術人員可以根據主變保護動作信息以及通過分析保護工作原理的方法對造成跳閘的原因有基本的了解。進行保護動作檢查時,不僅要以主變的保護動作涉及的設備作為檢查的重點,還要檢查線路保護動作情況。在主變出現瓦斯保護動作的情況下,檢修技術人員就要從實際狀況出發,細致全面地對變壓器的火情和形狀進行檢查,準確掌握變壓器的故障屬于哪一種類別,以便解決問題。檢查主變非電量保護動作的時候,如果發現主變差動區處于正常狀態,就表明這種保護動作有可能是保護誤動作;還要注意觀察分辨瓦斯繼電器的氣體顏色和味道,若瓦斯繼電器中有氣體,可用取氣方法,使主變開關不發生保護動作,保證線路正常運行。

2電網變電運維管理

2.1積極應用大數據

該公司貫徹數據驅動業務的理念,搭建了現代化管理系統,引入了互聯網技術和移動終端等,實現了現場作業的實時化與可視化管控,利用數據分析,為運維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支持與保障。在運維管理方面,依托數據分析,進行質量篩查以及安全管控,不斷提升流程的規范性以及安全化水平。具體來說,利用變電系統配置的各類傳感器裝置和設備,采集設備與系統運行的數據信息,開展安全風險識別和運行狀態的分析等,為安全運維管理的實現提供支持。針對以往運維工作中出現的風險問題,利用風險數據,通過數據的挖掘和分析,提出運維流程優化的策略,促使運維管理質量的提升。

2.2采取“一碼貫通”模式

根據當前電網變電運維工作實際,適應發展變化,搭建現代化設備運維管理系統。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統,輔助設備在線化管理、透明化管理、移動化管理以及設備智能化。實踐中,對變電設備,安裝相應的RFID電子標簽,為變電運維工作人員提供便利和支持。利用PMS2.0系統,能夠自動生成變電設備巡視工作策略,工作人員攜帶移動終端設備,前往現場進行巡視檢查。操作中利用電子標簽技術,可高效率完成設備巡視工作,實時記錄設備缺陷,形成巡視軌跡,完成圖實不符糾錯管理和相關工作,動態反饋運維管理數據信息,為變電運維管理提供支持。依托各類技術,能夠實現對變電設備風險的評估,為運維工作者預警,切實保障運維工作的安全性。

2.3提高運檢管理的精益化水平

針對電網變電運維風險,為了實現全面的把控,構建完善的組織管理體系,有重要的意義。整合各層級的資源力量,從決策層、業務管理層到現場作業層,實施集約化管理,引入互聯網技術手段,輔助運檢工作的優化。充分利用現場數據信息,開展智能研判,實現主動預警,提高電網智能感知水平,主動響應故障,強化對設備運行狀態的全面管控,規范變電運維檢修,創造更多的效益。為保障變電運維安全有序開展,制定完善的安全運維管理制度,規范運維工作。結合現場作業的安全防護需求,提供充足的防護資源,保障變電運維工作落實到位,同時保護運維工作人員的安全。

結束語

隨著我國社會各界對電力供應質量的重視,智能電網在變電站運行維護管理中的普遍應用,大大提高了運行維護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和自動化。雖然智能電網建設已經普及,但輸電和維護工作較多,設備種類和數量較多,對工人技術能力和知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變電運行及維護工作中出現工作失誤,會影響供電系統的正常運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對變電運行和維護工作的研究,不斷改進變電運行和維護工作,確保人員安全和變電系統的正常供電。

參考文獻

[1] 范鵬鵬.變電站二次設備繼電保護狀態檢修相關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9(05):213.

[2] 石靜.變電站一次設備運行維護與檢修技術[J].集成電路應用,2019,36(02):84-85.

[3] 施林峰.變電站二次繼電保護設計方法及問題[J].科技與創新,2019(02):76-77.

[4] 張國青.新時期變電站電氣設備維護與管理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01):90.

猜你喜歡
變電運維電網
數字化電網技術在電網規劃設計中的應用
穿越電網
試論智能電網中電網調度技術的應用分析
變電技改大修項目儲備工作的管理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