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電工程建設中的新技術融入方案

2020-01-08 03:50陳蘭蘭曹美玲
中國電氣工程學報 2020年20期
關鍵詞:全壽命周期新技術

陳蘭蘭 曹美玲

摘要:電力系統中,為了減少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消耗,電廠產生的電能主要經由輸變電系統進行升壓和降壓傳輸到終端用戶。輸變電工程主要包括輸電線路架設施工和變壓器安裝調試兩部分。輸變電工程具有周期長、技術難度大等特點,在施工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問題,因次有必要研究輸變電工程的施工管理問題。根據電力建設工程的評價指標,輸變電工程施工過程的管理主要分為成本、質量和安全管理三部分。受市場波動的影響,施工過程成本的狀態是不斷變化的。施工原材料的成本、施工過程成本和其他不可控的成本都要考慮在成本管理范圍內。施工質量是整個輸變電工程的重要評價指標之一,直接影響工程的實際收益。按照法律規定,輸變電工程的質量問題由施工方負全責,因此在施工期間應做好質量管理。

關鍵詞:變電工程,新技術,全壽命周期

引言

現有的變電工程建設需要科學的項目管理思想和新技術手段的促進,然而現有的建設新技術融入方案尚處于探索階段,并沒有完全落實。世界正在經歷以數據為核心、以互聯網為載體的第二次信息化浪潮,隨著數字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在變電工程建設中融入如三維技術等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將有望推進電力物聯網發展戰略的進程。

1變電站工程中出現的管理問題分析

1.1質量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現如今,變電站項目管理人員管理上使用的手段滯后,同時管理的主體較為單一。在對工程質量予以管控的時候,只是依靠質量監管部門獨自來完成,無法培養出一系列全員監管的管控觀念,而且質量管理的執行度尚有欠缺。與此同時,質量監管部門采取的工程質量管理手段出現了極為明顯的滯后性,無法高效地對全部構建工程予以檢查監督。同時,質管部門一般都會將質量監測的側重點置于后期管控,而常常疏于對工程建設前中期的質量管控,最終導致各個質管部門無法在第一時間意識到項目建設期間產生的質量隱患,最終不可避免地要進行后期返工,延誤了工期。

1.2進度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現如今,部分變電站管理工作人員對整個項目的進度都缺少相應的管理理念,在制定進度規劃的時候,僅僅依靠自身的主觀意見和過往的經驗來進行,卻無法應用專業的項目管手段以及技術對工程進度予以針對性地制定。雖然,工作人員制定了進度規劃,但是沒有綜合地考量項目成本費用、質量水平等因素,導致在工程正式構建的時候,產生了諸如為了搶進度而提升投入費用,亦或者出現了延遲完工的問題。與此同時,變電站工程的進度管理始終處在較為被動的位置之中,在施工現場產生進度上的問題時,先前制定的進度管理計劃無法迅速地應對問題,使得過去的計劃成為一種形式主義。

2變電工程建設新技術融入的理論基礎

2.1移動互聯網技術理論

MI作為移動互聯網技術,是通過智能移動終端采取業務和服務雙合并的新技術,這種新興業務包括了終端和軟件,同時又利用了應用層面的技術,結合移動終端如電子書、平板電腦、MID、智能手機等利用中間軟件,建構立體的變電工程施工項目模擬網絡。其優勢在于由于智能化的移動終端屬于人體平常穿戴的一個部分,因此,在進行各類互聯網信息預處理和接受時,重要信息不擔心被遺漏,而且移動終端基本上隨時在身邊,不會有信息錯漏的問題。移動互聯網技術對于現代變電工程建設的促進作用,在于能夠很好地還原三維地理環境。研究單位使用衛星片、航空片和激光雷達等先進的測繪技術,對于變電工程施工現場可以實現三維場景與真實環境之間的隨意切換,確保了三維設計的依據,有其準確性,而且也為變電施工項目打下了三維成像基礎。變電工程建設施工一般分為一次接線和二次接線,兩個部分設備和輔助設備的安裝,需要考慮到變配電的電壓器和配電的高壓成套設備之間是否彼此聯通。

2.2BIM建筑信息模型理論

變電工程建設項目中的BIM建筑融合理論,集中了數字信息的應用,并且通過新穎的設計理念實現了對數字化方法的有效管理,從而使其為變電工程施工單位服務。變電工程施工企業的精細化管理,需要基于海量的工程數據快速獲取資源支持計劃,這對于變電工程建設項目來說是一個挑戰,同時利用建筑信息模型理論的實際操作可以為節約成本或模擬虛擬施工,提升各組織單位和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動能等提供幫助。研究者認為,BIM建筑信息模型最重要的應用點就在于其三維技術可以對于前期的碰撞檢查、優化工程設計等,如對于變電工程特殊的管線排布方案進行合理的構想,實行三維模擬。由于變電工程建設具有龐大的信息量,而利用BIM數據庫,則可以將這種工程信息量依據時間維度予以動態模擬,從而對于其構建類型進行匯總和拆分、對比及分析,避免在變電工程建設過程中不必要的問題。

3強化變電工程項目管理中的對策建議分析

3.1強化對變電站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工作

一般而言,對變電站工程項目展開質量管理工作,總共可以分為三個重要的階段:①決策階段。該階段進行的過程之中,相關的施工人員需要強化對變電工程的質量管理力度,擇選適宜妥當的施工位置,讓該位置能夠充分地滿足變電項目施工質量水平以及既定的標準,然后綜合所在地域的外部地理環境,予以進一步地優化。②在設計階段,相關的施工方需要積極地采取公開招標的形式,謹慎地擇選工程設計單位,確保設計單位所給出的工程能夠契合有關的技術標準和質量水平,如圖1所示。③在施工階段,因為變電站項目工程具備自身的特殊性,這就需要在施工期間,提升質量監管的強度,保證工程建設的質量、單位項目質量、分部和分項工程質量水平、施工材料以及裝置質量水平等等。同時在施工期間,相關的工作人員還需要謹慎地根據施工圖紙,依照有關的工程既定標準,保證工程的各個流程都能夠達到指定的要求。變電站工程的進度管理工作充分地呈現了工程的整個統籌狀況。所以,在變電站項目施工期間,致力于有力地確保項目可以根據指定的規劃竣工,施工人員就務必要提升對施工進度的管控強度。在強化進度管理的過程中國,施工人員能夠應用關鍵鏈法、關鍵線路法、流水作業法和甘特圖法等方法。

3.2控制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

首先,招標期間應該對施工團隊的專業水平進行更加細致全面的審查,保證施工人員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其次,施工單位應該設置專門的培訓部門,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電力工程施工專業技能和安全施工知識的培訓,既要保證設備布置和線路架設的合理性,又要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性。

3.3實現對于三維設計結果和項目總體思路的跟進

在面向三維設計成果時,變電工程建設的需求是不容忽視的,從宏觀層面上立足于三維設計的基礎需求利用施工,模型的構建完善有可能出現的缺陷,將有望發揮三維設計新技術的應用意義。通過變電工程建設技術引用的實踐研究可以發現,在未來變電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必然會大量的應用仿真技術。因為通過是模擬施工現場提供施工單元的階段性提醒,三維模型可以自動發出每個階段的開工提醒,并且其變電工程施工的預警功能可以主動的實現對于變電工程施工實際進度的監控。

結語

為了能夠更好地達成變電工程建設效果,技術人員將采用三維技術,可以通過試點應用輔助變電工程項目全過程模型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李鐵軍.輸變電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J].通信電源技術,2019,36(07):249-250.

[2]趙麗莉.唐山馬莊220kV輸變電工程項目前評價研究[D].河北:華北電力大學,2019.

[3]吳昊.變電站工程項目的管理問題及措施研究[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52.

猜你喜歡
全壽命周期新技術
面向全壽命周期的綠色建筑設計
BIM在工程造價中的應用
BIM在建筑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中的應用研究
綠色建筑煤矸石資源化利用新技術的應用分析
新技術讓我們不斷接近新聞真相
當傳播遇上新技術,媒體人需怎樣的新聞堅守?
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在電力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現代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的成本控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