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艦艇軍醫能力現狀、需求與培養

2020-01-09 08:42羅泰來
海軍醫學雜志 2020年5期
關鍵詞:衛勤軍醫艦艇

牛 振,林 潔,羅泰來,李 檬

艦艇是海上獨立的作戰單元,作為艦艇救護所的組織指揮和實施者——艦艇軍醫,其能力直接關系艦艇救護所的衛勤保障水平。一直以來,海軍艦艇軍醫培養工作由原海軍艦艇軍醫培訓中心承擔。該中心緊貼海軍一線部隊衛勤保障需求,結合艦艇衛勤保障組織指揮與艦艇軍醫崗位履職能力,舉辦多期《海軍衛生科(處)長培訓班》、《海軍衛生助理員 “六會”培訓班》、《海軍衛勤機關業務輪訓班》、《海軍艦艇軍醫輪訓班》和《海軍急救醫學培訓班》等,為海軍部隊培養了一大批衛勤組織指揮人才和優秀的艦艇軍醫,服務于海軍艦艇部隊戰斗力生成。當前,隨著我海軍戰略轉型發展,艦艇訓練作戰向遠海深藍推進,大型作戰平臺建設、新型作戰力量發展、艦艇長遠航訓練常態化以及多樣化非戰爭軍事行動大幅增加,艦艇衛勤保障要求更高,對艦艇軍醫的履職能力提出新的挑戰。筆者通過問卷調查、交流座談等方式,對艦艇部隊衛生科(處)長、衛生助理員和艦艇軍醫進行了深入調研,了解艦艇軍醫的能力現狀和崗位需求,為加強艦艇軍醫培養,提高艦艇軍醫衛勤保障水平提出對策建議。

1 艦艇軍醫能力現狀與不足

為了解艦艇軍醫的能力現狀,筆者深入海軍艦艇部隊,分批次分崗位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包括驅護艦、登陸艦、潛艇等作戰部隊編制的艦艇軍醫,調查內容涵蓋艦艇軍醫人員編制、畢業院校、專業知識結構、崗位職責、任職能力、艦艇救護所救治能力、衛生防疫裝備使用、海上衛勤保障需求、繼續教育和進修深造等艦艇軍醫崗位履職能力的各個方面;發放問卷調查280份,回收272份,回收率97.1%,由調查結果得出以下結論。

1.1 衛生勤務學知識缺乏,衛勤保障實踐經驗少

95%的艦艇軍醫是大學畢業后直接分配到艦艇部隊工作,沒有經過海軍衛勤理論系統的學習和培訓,對艦艇部隊衛勤保障缺乏了解。目前大部分艦艇上編制1名軍醫,缺乏幫帶,沒有相關的衛勤保障經驗參考,成長緩慢,導致艦艇軍醫衛生勤務學知識缺乏,衛勤保障實踐經驗少。

1.2 疾病診治與戰傷救治知識更新慢,應急處置能力弱

艦艇軍醫醫學基礎知識普遍扎實,95%以上未參加過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缺少臨床工作經驗,疾病診治水平不高,實際動手能力弱;同時進修深造的機會少,臨床技能水平提高的途徑有限,導致知識更新慢,應急處置能力弱。

1.3 一線救治能力及組訓能力弱

艦艇作戰環境特殊,戰位集中,人員密集。艦艇一旦在海戰中受損,極易出現大批量傷員,救治難度大、要求高,而艦艇軍醫、衛生員編制少,缺少臨床學習與鍛煉,85%的艦艇軍醫認為自身一線救治能力弱。

艦艇軍醫作為艦艇編制的部門長之一,負責組織全艦的衛勤訓練,89%的艦艇軍醫缺少實戰化訓練經驗積累,存在組訓能力弱、自身訓練水平不高等情況。

1.4 三防醫學處置能力欠缺

在新技術條件下,艦艇遭遇核化生襲擊的衛勤保障方案、預案和演練尤其重要。艦艇軍醫負責核化生方案、預案的制定、演練組織和訓練指導。82%的艦艇軍醫缺乏三防醫學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缺少全艦協同操演訓練經驗,導致三防醫學處置能力欠缺。

1.5 航空醫學保障能力較弱

艦艇遠航作戰能力的拓展,多樣化非戰爭軍事行動增加,艦載機駐艦成為常態,艦艇軍醫要承擔起飛行人員的衛勤保障任務,就必須掌握航空醫學知識,形成系統的艦載機航空醫學保障理論。而艦載機航空醫學保障知識更新快,保障能力要求高,95%的艦艇軍醫缺乏航空醫學專業知識培訓,航空醫學保障能力較弱。

1.6 衛生裝備使用、管理能力不足

艦艇配備的醫療設備、衛生裝備型號種類多。受限于艙室空間狹小和艦艇常見病單一,衛生裝備展開困難,常用的衛生裝備占60%,40%存在使用率不高,造成艦艇軍醫衛生裝備操作使用不夠熟練、管理難度大。

1.7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有限

艦艇部隊缺乏專職心理服務人員,艦艇軍醫兼顧心理輔導相關工作。艦艇軍醫僅有10%參加過心理相關培訓,心理干預水平較低,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有限。

2 艦艇軍醫能力需求

利用舉辦多期《海軍衛生科(處)長培訓班》、《海軍衛生助理員“六會”培訓班》、《海軍衛勤機關業務輪訓班》等時機,對海軍部隊衛勤機關人員進行深入座談交流,座談對象包括艦艇部隊原衛生科(處)長和衛生助理員。通過座談充分了解海軍衛勤組織指揮機關對艦艇軍醫能力需求、艦艇救護所救治水平要求和艦艇軍醫培養目標。艦艇軍醫應崗位履職能力需求[1],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組織指揮能力

艦艇軍醫作為艦艇衛勤保障的組織實施者,不僅要具備艦艇衛勤保障的能力,尤其是戰時衛勤保障能力,包括戰時衛勤保障方案、預案的制定,海戰衛勤保障的組織與實施,戰救藥材的保障供應、消耗計算及配備標準,而且要組織指揮全艦密切協同,快速展開艦艇救護所,組織進行傷病員救治、指揮戰位衛生員開展戰位急救,減少戰斗減員。

2.2 組織訓練能力

艦艇軍醫平時如何組織好全體艦員的戰傷自救互救訓練、海上落水人員急救、核化生應急預案演練等相關訓練,對于提高和保存艦艇戰斗力,提高艦艇衛勤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2.1 戰傷自救互救訓練 艦艇一旦在海戰中受損,極易發生大批量傷員,而艦艇軍醫、衛生員編制少,很難全面展開有效的救治。因此,艦艇軍醫要從會救到會教、會訓,組織戰傷自救互救訓練,不僅使戰位衛生員熟練掌握各項戰救技能,而且要培養其成為戰傷自救互救教練員,促使其以點帶面,輻射全體艦員,切實提升全體艦員戰傷自救互救能力和水平。同時,積極開展戰傷自救互救綜合演練,強化艦員的自救互救技能,提高戰位的急救盒、單兵急救包等衛生裝備的操作使用能力,確保自救互救技能考核合格率達100%。

2.2.2 海上落水人員急救訓練 復雜的海況下海上落水傷員的救治是艦艇衛勤保障的重要任務。海上情況多變,組織海上落水傷員急救需要全艦協同完成。因此,艦艇軍醫必須定期組織落水傷員救治演練,協同全艦各部門提高海上傷員搜尋、撈救效率,提升落水傷員救治水平。

2.2.3 “三防”醫學救援演練 艦艇軍醫作為核化生方案、預案的制定者和組織者,必須定期組織三防醫學演練,注重日常訓練,提升應急條件下各部門協同配合的能力,明確責任分工,提高特殊環境下應急處置的能力,有效保存艦艇戰斗力。

2.3 傷病診治與戰傷救治能力

作為艦艇救護所救治的核心力量,艦艇軍醫必須具備傷病診治與戰傷救治能力,衛生防疫技能和海上特殊傷情(如海水浸泡傷、海水淹溺、海水生物傷等)的救治能力,包括航行海域的流行病、疫情等預防、控制能力,做好艦員各類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才能完成艦艇衛勤保障任務。目前艦艇上已逐步部署女軍人,女性艦員常見婦科疾病、女性健康等初級救治和醫學保健是艦艇軍醫保障范圍。做好艦艇女軍人醫學保障、提高艦艇常見婦科病的診治能力是艦艇軍醫必備的技能[3]。

2.4 衛生裝備使用、管理能力

艦艇衛生裝備的使用能力影響艦艇救護所的救治范圍。艦艇軍醫必須熟練掌握各類衛生裝備的操作規程、注意事項、維護保養等相關技能,才能發揮裝備的效能,提高艦艇救護所的救治能力和范圍,提升傷病診治水平。

2.5 特殊勤務保障能力

艦載機衛勤保障對艦艇軍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艦艇軍醫必須系統學習航空醫學知識,做好艦載飛行員飛行前體檢,掌握放飛指征、臨時醫學停飛等標準,逐步形成艦載機航空醫學保障理論體系,才能完成好艦載機衛勤保障任務[2]。

2.6 健康維護與管理能力

艦艇部隊缺乏專職的心理工作者,艦艇軍醫需要掌握軍事醫學心理學、常見心理問題處置、海戰心理創傷防治、心理戰及艦員心理健康教育等相關知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預水平,促進與維護艦員的心理健康[4]。

2.7 對外交流技能

海軍對外交流頻率的增加,對艦員英語口語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艦艇軍醫必須解決好“啞巴英語”的問題,提升對外交流的水平,才能勝任護航、出訪、接待等外事保障任務。

3 艦艇軍醫培養對策與建議

根據《艦艇軍醫訓練手冊》中艦艇軍醫的職責,依據《戰傷救治規則》中艦艇救護所救治范圍和救治技術要求,結合海軍衛勤組織指揮機關對艦艇軍醫實際能力需求,深入分析艦艇軍醫的能力現狀和崗位履職能力,提出艦艇軍醫培養的幾點對策。

3.1 不斷完善艦艇軍醫任用制度,建立健全科學制度體系,促使艦艇軍醫提升自身的能力

目前艦艇軍醫存在 “管用分離”:衛勤部門負責業務指導,根據崗位需要用人;人力資源部門負責管理、任命等行政管理,導致管和用的分離,不利于艦艇軍醫的培養和使用。各級衛勤機關可以逐步建立完善的艦艇軍醫選人用人制度,新入編的艦艇軍醫必須經過崗前培訓機構進行培訓,取得培訓合格證書,每年必須參加專業技能培訓或繼續醫學教育,取得相應的繼續醫學教育學分,通過艦艇軍醫崗位考核,才具備艦艇軍醫資格。在年度各項作戰、演訓、考核、比武競賽中選拔優秀的艦艇軍醫,樹立標兵,并向人力資源部門申請,享受評功評獎、提前晉職晉級、作為后備衛勤機關領導干部等,形成管人與用人的統一[5]。

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體系。首先,優選制度,嚴格按照艦艇軍醫標準挑選畢業學員;其次,綜合考評制度,每年對艦艇軍醫進行綜合測評考核;再次,不訓不提制度,艦艇軍醫不能按照訓練大綱和技能要求進行訓練,或者訓練不達標,不能正常晉升;最后,優用制度,對于考評優秀的艦艇軍醫,要切實做到優先使用、優先晉級、優先提升,充分調動艦艇軍醫培訓學習的積極性,形成良性循環,促使艦艇軍醫提高自身的能力素養[5]。

3.2 科學設置課程體系,落實實務技能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根據艦艇軍醫履職能力弱、實務技能低的現狀,結合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培養對象不同,分類型、分專業、分層次制訂教學計劃,設置教學內容,課程內容既反映新理論、新技術、新裝備、新戰法,又體現現代高科技條件下的新型保障模式發展,保證教學內容與科技發展同步。同時立足于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和艦艇部隊建設現實需要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優化課程體系結構,增加研究性、探索性的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適應性、針對性和先進性[5]。

根據艦艇部隊衛勤保障特點,結合艦艇軍醫的能力不足和崗位需求,從提高艦艇軍醫實務技能出發,及時開展針對性培訓,提升艦艇軍醫的能力,以海軍衛勤保障基本理論為基礎,以傷病診治和戰傷救治能力為核心,以提升突發應急處置能力和艦艇組訓能力為目標。培訓內容包括海軍衛勤保障基本理論、戰救技能和突發情況處置能力、艦艇組訓能力、日常勤務工作等,提升艦艇軍醫崗位履職能力。

3.3 注重規范化培訓,納入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

艦艇軍醫的職業限定和從業資格沒有明確的要求,導致部分只經過院校學歷教育,未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甚至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畢業生直接在艦艇軍醫崗位工作。不僅無法保證艦艇軍醫的醫學理論和技能水平,而且導致艦艇軍醫與臨床醫生必備的規范化培訓和考核體系脫節,使其從業經歷得不到醫療機構的認可,職業發展受限。因此要將艦艇軍醫培養納入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建立軍事醫學規范化培訓基地或依托軍隊醫療機構的規范化培訓基地,促使艦艇軍醫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進一步完善艦艇軍醫規范化培養制度[6]。

3.4 積極拓展進修深造渠道,培養復合型艦艇軍醫

艦艇部隊積極與駐地衛生部門聯動,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充分利用駐地優越的醫療資源,分批次組織艦艇軍醫到地方醫院??七M修,參加臨床技能培訓,聽取臨床知識講座等,拓寬艦艇軍醫的進修深造渠道。

完善艦艇軍醫雙向代職機制,結合編制體制改革,合理調配基層衛生人員比例。從艦艇軍醫中遴選人員,通過定向代職到相關軍隊醫院參加進修深造,同時從對應的軍隊醫院遴選技術過硬的臨床醫生到艦艇部隊幫帶,既保證基層衛生工作的順利開展,又促進醫學人才的流動。如美海軍艦艇部隊醫務人員實行輪轉制度,所屬醫院和診所作為艦艇軍醫的輪訓基地,負責接納基層軍醫每2~3年一次的輪轉輪訓。

突出實戰化特點,不斷加強戰時衛勤保障方案擬定、推演,增強傷病診治、戰傷救治等一線救治技術訓練,強化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加強實戰化訓練和演練,切實提升艦艇軍醫戰時衛勤保障能力。

優化培養模式,要重點做好院校教育和畢業后醫學教育的銜接設計,打通基層部隊軍醫、臨床畢業生繼續醫學教育的通道,同時,根據國家全科醫師培訓方法,完善“三段式”培養模式,為基層培養一批具有全科技能性復合型艦艇軍醫[7]。

3.5 加強學習交流,提高綜合能力和組訓水平

不斷加強與軍隊醫院交流,加強與衛生裝備技術人員交流,加強艦艇相關專業人員交流。加強與軍隊醫院的交流,增加學術交流與進修深造的機會,有利于了解前沿急救知識,提升急救新方法、新理念,提高復蘇理念、急救創新方法;加強與衛生裝備技術人員的交流,增加相關衛生裝備操作使用、維護保養等相關知識學習,提高艦艇軍醫用裝、愛裝等能力,提高艦艇衛生裝備的使用率;加強與三防醫學救援相關人員的交流,了解艦艇三防醫學救援的程序、艦艇洗消部位、展開程序、劑量檢測控制等相關知識,有利于艦艇三防醫學演練和組訓水平,提高艦員應急條件下防護能力;加強與帆纜、觀通、航海等部門的交流,深入了解各部門組織指揮體系,提升海上落水傷員的搜救、通訊、指揮、打撈、救治等協同效率和訓練水平,提高海上落水傷員救治能力。

猜你喜歡
衛勤軍醫艦艇
艦艇入列
抽組衛勤力量應對重大疫情的應急培訓模式探討
海戰中的蒙面殺手——隱形艦艇
多種醫學影像設備聯合應用在突發事件衛勤保障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軍事衛勤一體化問題的提出及其意義
軍醫
戰時中國社會觀察的一個新視角——評戈登的《一個英國軍醫的中國觀察實錄》
我的軍醫爸爸
海軍艦艇前往演戲海域
基于系統動力學的海外衛勤機構配備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