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制造模式下中職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20-01-09 20:01陳國順
科教導刊 2020年23期
關鍵詞:機械類實訓院校

陳國順

(福建省安溪陳利職業中專學校 福建·安溪 362400)

在智能制造模式下,只有融合智能制造知識,做好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改革工作,才能為人才培養起到保障作用。

1 智能制造模式下中職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相關概述

智能制造主要指的是制造業的智能化發展,智能制造與傳統制造電氣化發展、機械化發展具有較大差異,需要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保證智能技術貫穿于設計環節、生產環節、管理環節以及服務環節,可以完成智慧優化決策、信息深度感知、精準執行控制等多種工作?,F階段,在全球范圍內,美國與德國智能制造水平相對較高。而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指的是在人才培養目標基礎上,利用一定培養措施,并實施保障條件,開展人才培養活動的整體結構,在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培養目標、校企合作、課程體系、實訓條件以及師資隊伍是關鍵要素。[1]

2 智能制造模式下中職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存問題

2.1 培養理念方面

在智能制造模式下,培養理念問題在我國中職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中普遍存在。在傳統專業教學中,部分中職院校并沒有對市場情況開展調研活動,存在專業課程教學與時代發展脫節、培養理念落后的現象;在新設課程專業教學中,部分中職院校沒有結合時代特征對新設課程內容進行科學選擇,存在新設課程缺乏時代特征、定位不清晰的現象,可能會讓學生未來出現就業困難等情況。

2.2 培養內容方面

在智能制造模式下,中職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內容方面依然存在著一定問題,之所以產生此類問題,其主要原因是智能制造發展要求中職院校增設多種智能化課程,課程模塊與門類逐漸增多,需要對課時進行壓縮、整合,會為整體教學組織協調增加難度。與此同時,在我國部分中職院校機械類專業課程改革中,存在著教師配合度低的問題,其主要原因是教師教學任務較為繁重,時間彈性不足,難以抽出時間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增強自身專業素養。

2.3 培養方式方面

在培養方式方面,當前,我國中職機械制造企業現存主要問題可以歸納為:(1)部分中職院校與固定企業進行合作,合作規模難以形成,與此同時,不同企業之間的崗位標準、要求存在著一定差異,可能會讓學生培養難以滿足智能時代發展要求;(2)部分中職院校在學生培養中存在圍繞個別崗位培養的現象,此種培養方式固然可以讓培養方向變得更為明確,但與此同時,此種培養方式會讓學生的轉崗能力受到不利影響,難以保證學生未來健康發展。[2]

2.4 培養條件方面

在實訓條件方面,部分中職院校因經費影響,存在難以快速更新實訓設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開展不順的情況,機械制造類專業教學活動開展需要學校提供實訓條件支持,如果設備較為落后、實訓室建設質量不足,就會讓教師實踐教學開展存在困難,與此同時,還有部分中職院校存在實訓條件投入不合理、資源浪費的情況,這也會影響實訓開展效果和教學管理效果;在師資條件方面,部分中職院校存在培訓條件不足、教師能力不強的主要問題,無法讓教師通過培訓活動獲得學習成長,與此同時,還有部分中職院校沒有積極從外部聘請智能制造機械專業人才,難以保證教師隊伍整體教學水平。

3 智能制造模式下中職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策略

3.1 設定科學人才培養目標

在智能制造模式下,為讓中職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得到有效構建,首要工作是設定科學人才培養目標,保證機械類各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均具有一定特色,為培養模式有效實施奠定基礎。首先,中職院校教職人員應深入智能制造企業開展市場調研工作,保證數據詳實性,并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讓專業與智能崗位、專業與智能制造企業、專業與智能制造發展的關系得以明確化處理,讓學生清晰專業特色與專業優勢,保證人才培養目標具有明確性、針對性特點;其次,教職人員應明確同一院系不同專業的特征、內涵,融合智能制造理論,避免人才培養目標有同質化情況產生,各個專業教師需要做到積極溝通,明確各個專業的人才培養側重點;最后,機械類專業教師應明確智能制造時代內涵,明確智能制造背景下,學生成長、學習的具體要求,在此過程中,中職院??梢詫χ悄苤圃炱髽I專家進行積極邀請,以共同確立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

3.2 落實專業課程整合分層

專業課程整合分層是智能制造模式下中職機械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中職院校需要對此進行有效落實?,F階段,中職院校為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跟上時代步伐,部分院校增設了很多新興技術課程,其主要目標是拓展學生知識面、提升學生專業性,但就目前來看,因為課時安排較為有限,課程數量無法大幅增加,對此,中職院校通過課程整合方法,可以讓時間與課程之間的矛盾得到有效解決。在此過程中,中職院校應明確課程整合并非簡單疊加課程,需要依照智能崗位能力需求,根據任務邏輯組織方法,整合多種學科領域知識內容為新課程。與此同時,中職院校需要在課程中積極融入智能元素,在一門課程內容、內涵持續更新過程中,中職院校需要對強化知識、基礎知識之間的關系予以有效處理,通過分層教學,讓不同基礎水平學生學習需求均能得到滿足。

3.3 完善人才培養制度體系

完善人才培養制度體系對于中職院校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工作開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現代學徒培養制度在世界各國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因此,在中職院校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也應對現代學徒制度予以構建、落實。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部分院校在應用現代學徒培養制度時,存在訂單班培養色彩,這會讓企業人才需求難以得到滿足,與智能制造模式下企業人才需求不符,之所以產生此類問題,其主要原因是中職院校沒有對傳統學徒制、現代學徒制、企業內學徒制予以區分,導致中職院校人才培養缺乏現代性,培養內容存在狹隘性。對此,中職院校應在現代學徒培養制度落實過程中,對學生就業問題、企業人才需求問題予以有效解決,同時應對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培養予以高度重視,結合市場發展以及行業發展情況,對內容進行豐富處理,讓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得以發展。除此之外,在人才培養制度體系中,還應設定技能大賽制度體系,針對學生所學內容,定期開展技能比賽活動,以達到以賽促學的目標,讓學生在技能比賽中獲得學習成長,讓學生學習自主性、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

3.4 提供培養模式實施保障

(1)提供資金保障。在智能制造模式下,中職院校應為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提供資金保障,保證學生具有良好的實訓條件。首先,中職院校應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對資金鏈予以完善,讓經費不足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其次,中職院校應積極與當地智能機械制造企業進行合作,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彌補當前實訓設備落后、實訓條件不足的主要問題;最后,中職院校應對資金投入予以合理設置,如實訓室構建、智能設備引進以及教師隊伍建設應是重點投入內容。

(2)提供師資保障。教師是中職院校機械類專業課程教學的主體,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教師教學素質要求逐漸提高,對此,中職院校應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為教學活動開展、教學模式落實提供師資保障,著重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首先,應為中職院校機械類教師制定培訓計劃,可以讓教師分批參與國內外的智能制造理論培訓活動與技術培訓活動,提升專業教師的理論技能水平;其次,中職院校應積極聘請智能制造領域技術工作者前往學校擔任兼職教師,讓師資隊伍得以壯大;再次,中職院校應在校企合作機制中,積極鼓勵教師前往企業進行掛職鍛煉,讓教師幫助企業解決現存智能制造技術難題,讓教師隊伍整體科研能力與實踐能力水平得以提升;最后,中職院校機械類教師應積極樹立終身學習理念,自主學習智能制造知識,依照行業發展及學生當前學習狀況,對教學策略進行有效調整。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智能制造模式下,培養理念、培養內容、培養方式以及培養條件方面,中職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均存在著一定問題,中職院校通過設定科學人才培養目標、落實專業課程整合分層、完善人才培養制度體系以及提供培養模式實施保障的主要策略,可以讓智能制造模式下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得以構建、實施,進而為我國機械智能制造發展做出貢獻。

猜你喜歡
機械類實訓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BOPPPS教學模式在產科護理實訓課中的應用
機械類產品結構要素設計要點探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項目驅動的啟發式程序設計實訓探索與實踐
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開發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機械類“先進制造技術”課程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