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2020-01-09 20:01
科教導刊 2020年23期
關鍵詞:高校學生輔導員心理健康

王 言

(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江西·南昌 330088)

自從國家要求各大高校完善輔導員配備以來,高校輔導員工作制度日趨完善,成為了從學生成長領路人到現在兼顧意識形態、心理健康、扶危助困、職業輔導等多個方面的復合型人才。時代向高校輔導員提出了越來越高的工作要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節奏的加快,學生們的心理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壓力,容易形成焦慮和抑郁的情緒,誘發心理健康危機。新時代下,高校輔導員如何更好的開展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減少高校學生發生心理問題的情況值得我們探索。

1 新時代下高校輔導員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是科技高速發展、經濟高度繁榮的社會,我國雖然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隨著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期限日益臨近,社會主義建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火熱進行,這對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保障自己安定小康的生活、要接班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要把祖國變得繁榮強大,時代給大學生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自媒體繁榮的現在,快餐經濟也越來越深入大眾心中。高校學生面對網絡上的網紅經濟的風潮,真正懂得人生和財富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慢慢積累的道理的人越來越少,一夜暴富成了部分高校學生的夢想。

高校是傳承知識的殿堂,老師是辛勤的園丁。中國的高校輔導員作為常伴學生們身邊的貼心人,能夠從方方面面了解學生們的思想動態,能夠第一時間覺察學生異常,他們有義務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免受社會上浮躁思想的污染。所以,高校輔導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2 新時代下高校學生的心理特點

目前,我國高校學生大多是2000 年以后出生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00 后”。他們是大學生的主力軍。輔導員要做好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就要重點分析“00 后”孩子們的心理特點。

1970 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2252.7 億元,到了2000 年,國內生產總值已經增長到99214.55 億元,從這一組數據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些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一直在飛速增長,作為00 后的父母,70 后的人們當時物質生活并不富裕,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這些父母就想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00 后的孩子在家中大多嬌養,身邊圍繞著父母和老人,是家中的絕對中心。父母一心打拼掙錢,孩子多是由老人養育,家長一向重視孩子的成績,疏忽了對孩子心理的引導和教育。當他們遠離家庭,步入大學校園,這些孩子就體現出自我的性格特點。

00 后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宅”,宅是00 后大學生的突出特點,而且正逐漸形成流行趨勢。他們不太愿意參與學?;顒雍腕w育鍛煉,把自己封閉在寢室床上的小帳篷里,每天的活動地點就是教室和宿舍,吃飯、購物就通過外賣和快遞,每日不離手機和電腦,部分同學沒有生活的目標和動力,處于一種消極狀態。但是“宅”的另一方面,長時間與手機和電腦進行單向的信息交流,大學生接受的信息量也大大增加,豐富的自媒體資源各出機杼,花樣百出的引人眼球,也給大學生帶來了多元化的思維模式。

總的來說,00 后的大學生是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一代,他們大多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思維跳躍愛自由。而且部分父母只重視他們的學習成績,進入大學以前,除了學校和家中,就只剩補習班。當他們離開了家庭的照顧和封閉的高中校園,開始有了更多閑暇時間接觸生活和社會,他們會表現出自傲、茫然、焦慮。這種心理狀態如果不加引導,極容易被負面思想和情緒乘虛而入,亟需高效的心理健康工作支持。

3 新時代高等院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社會飛速發展,人們的思想也處在不斷變化當中。高校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大多還停留在照本宣科、理論灌輸的階段。學校對心理健康重視不夠,對于最新的心理學研究成果缺少消化和應用,對于新時代學生們的心理特點缺少成體系的分析和關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校輔導員們有些沒有經過專業和系統的心理學教育與學習,只是經過草草培訓,就機械的按照舊有的規程工作,效果有限。一來,這樣不能有效地將教育投入轉化為學習成果,二是理論學習脫離實際生活,學生們接受度不高,疲于應付。

4 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

高校輔導員要想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但需要學校提高重視,加大資源投入,進行理論研究和教師培訓,也需要輔導員們深入學生之間,觀察學生心理,在統一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管理。

(1)完善硬件設施、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學校下大力度完善師資隊伍。心理學理論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舊的理論不一定適應新的時期,學校要積極研討新的心理學理論,及時更新教材,及時對高校輔導員進行培訓。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格式塔心理咨詢技術”適合應用到高校心理輔導當中來。格式塔技術并不是要一一解決學生自身的問題,而是要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力量解決自己的問題。這種理論很適合當前高校學生復雜獨特的心理和思想狀態。從一開始就培養學生發掘自身的力量,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可以更好防范今后很多負面情緒和心理問題的發展。除了心理學理論知識的更新和培訓,學校也要建設全方位的心理健康引導環境,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把心理健康教育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傳遞到學生們身邊,通過有趣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們的關注。

(2)研究學生個性化、差異化開展教育工作。高校輔導員戰斗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線,他們是最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的人。要多開展創新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參與熱情,例如組織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沙龍等,輔導員在活動中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能更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

(3)改進工作模式,引入新手段,全方位開展教育工作。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大學生接受事物的需要。輔導員要根據新時代特點,全方位、多角度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首先,集中學習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只單純的進行理論學習。要加入心理學和團隊建設游戲,加強主題班會上學生和老師的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發主動的參與活動,增加學生相互之間的了解,培養團隊意識,帶來共同進步。第二,除了主題活動,學校和輔導員也要在互聯網端,以學生們感興趣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心理學知識,充分利用學生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調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第三,要通過實踐活動加強主題班會和線上學習的成果。輔導員可以通過趣味體育競賽、公益勞動、愛國主義教育等方式“勞其體膚”,一方面使學生們加深對社會的了解、以及國家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做出的努力,另一方面,參與足夠強度的勞動和運動本身,身心也可以得到釋放,同時在活動過程中也可以多角度了解到學生心理健康狀態。

高等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書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輔導員作為戰斗在第一線的教職員工,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參與者和執行者。高校需要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改進陳舊的知識灌輸方式,汰舊換新,下大力度研討通過互聯網和線上客戶端增加學生們對知識的接觸。高校輔導員要在學校的指導下,充分發揮自身工作的優勢,密切關注學生們的心理動向,成為學生們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

猜你喜歡
高校學生輔導員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應用探索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高校學生體育組織社會化及路徑分析
以人為本做好輔導員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