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專業單片機課程教學改革

2020-01-09 10:06張艷榮曹偉青林發明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19年23期
關鍵詞:單片機軟件模塊

張艷榮 曹偉青 林發明

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四川成都 610031

機電一體化是工業生產、加工和制造的未來發展方向,單片機在機電控制系統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小到智能玩具,大到自動化生產線,處處都有單片機的用武之地。因此,單片機課程一直都是機械專業學生的必修課。

與電類專業不同,機械類專業的單片機課程課時較少。一方面,機械專業的學生沒有微機基礎知識,課程要講解的知識點很多,很難壓縮理論學時;另一方面,單片機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沒有足夠的實踐,很難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為了突破這一瓶頸,越來越多的課程教學借助于仿真軟件[1-4]和項目化教學[5,6]等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但通過實際教學發現,仿真軟件有其缺陷,不能完全取代真實的實驗平臺。因此,本文將仿真軟件與傳統的理論教學和實驗平臺相結合,二者相輔相成,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并培養學生的工程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

1 現有授課模式的缺陷

1.1 傳統教學的缺陷

傳統的單片機教學過程以理論教學為主,實驗教學為輔,二者之間沒有更多的關聯。由于學生此前沒有計算機基礎知識,課程需要從最基本的計算機數制開始,依次講述單片機內部結構、匯編語言編程、單片機接口控制、定時器/計數器、串行通信到ADC和DAC控制以及內存和IO口擴充等內容,由于知識點眾多,內容比較枯燥,學生實驗的機會少,使得學生對本課程學習有畏難情緒,也很難把這些知識與實際實驗聯系起來,因而學習效果不佳。

傳統的單片機實驗需要在實驗室完成。在傳統實驗教學中,教師首先講解實驗原理和實驗內容,給出實驗步驟,然后學生按照實驗指導書的指導進行連線,輸入實驗程序,最后運行程序,檢查實驗結果是否正確。在這有限的時間中,學生很難做到自己分析任務和完成任務,更遑論獨立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因此,基于Proteus仿真軟件的單片機輔助教學得到廣泛重視和使用。

1.2 仿真軟件的缺陷

仿真平臺的使用,一方面使得理論教學變得生動,教師可以給學生邊講解邊演示,從而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能使學生擺脫傳統實驗室場地和時間的限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安排學習進度和課程設計進度,在遇到問題時也能有更充裕的時間查找資料,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可以盡可能獨立完成任務,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但是,Proteus軟件也有其局限性。

第一,仿真電路與實際電路存在較大差距,如果完全按照仿真電路搭建實際系統,則系統無法正常工作。例如,仿真軟件無須繪制單片機的外接晶體振蕩器電路,系統即可正常工作,但這在實際電路中卻不可或缺。

第二,仿真軟件的元件庫不能涵蓋全部的真實元件,因此它不能仿真任意電路系統。

第三,Proteus仿真電路只能對系統進行功能驗證,而不能完成精確地控制。要實現精確控制,仍然需要搭建實際系統。例如,設計一個恒溫控制器,需要根據當前溫度,采用PID方法進行閉環控制。仿真軟件可以驗證控制信號的輸出、AD芯片的采集,但系統的加溫過程與周圍環境溫度密切相關,外部環境溫度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很難用Proteus仿真實現。因此,對于恒溫控制器的加溫效果,實物設計和測試驗證仍然必不可少。

第四,很多復雜的通信接口難于仿真實現,如USB接口、CAN接口、網絡接口等。

2 虛實結合的教學方法

2.1 教學方法

基于以上原因,在單片機課程教學過程中,將虛擬仿真和理論教學以及實際實驗結合起來,三者相互關聯,相輔相成,貫穿于整個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具體實施方法:首先確定設計任務,然后將設計項目采用自上向下的設計方法,把整個項目分解為小模塊,每個小模塊就是一個獨立的小任務,它們分別對應相應的理論授課內容和基礎驗證型實驗。首先,在理論授課過程中,子模塊作為小練習,由學生使用Proteus仿真軟件搭建并驗證它們的功能;然后,學生在基礎實驗項目中搭建硬件平臺,實現子模塊功能;最后,在學期結束前兩周,讓學生搭建整個項目硬件系統,對子任務進行整合,設計綜合程序,然后對系統進行實際調試,完成整個項目的實際訓練,并提交設計報告。

2.2 項目示例

本項目是設計一個溫度控制器,它用于給半導體激光器(LD)提供恒定溫度,以保證激光輸出的穩定性。主要任務如下。

(1)系統能夠在6 min的時間內達到設定溫度。

(2)溫度達到穩態時,控制精度為±0.1 ℃。

(3)溫度控制范圍為40~200 ℃。

(4)控制器通過串口與電腦通信,接收來自電腦的啟動/停止指令,并把當前溫度發送給電腦。

2.2.1 系統硬件組成

系統硬件框圖如圖1所示。其中,陶瓷加熱片和Pt100(熱敏電阻)被封閉在隔熱夾具內,以盡量減小系統與環境的熱交換,從而提高LD溫度控制的準確性。

圖1 恒溫控制器硬件組成框圖

系統工作過程如下:陶瓷加熱片用于給LD加溫,加熱方法采用基于PID的PWM波控制法。系統溫度由Pt100檢測,經R-V變換和AD變換后,溫度數據送入單片機,由單片機進行采集和處理:一方面通過串口轉發給電腦,從電腦上實時監測當前溫度;另一方面送入PID算法模塊,計算出新的PWM波占空比,從而控制加熱速度。

通過分析,恒溫控制器可以被劃分為4個子模塊:PWM波輸出模塊、溫度采集模塊、串行通信模塊以及PID控制模塊。

PWM模塊和串行通信模塊可以分別使用單片機內部的定時器/計數器和串行口實現。PID控制屬于軟件設計部分。

溫度采集模塊需要外接R-V變換電路和ADC芯片,R-V變換有兩線制、三線制和四線制[7],為了提高測量精度,本系統采用四線制,如圖2所示。根據200 ℃的最大溫度要求和0.1 ℃的識別精度要求,ADC芯片的位寬至少為12 bit,本項目選擇的是TCL2543數據轉換器。

圖2 R-V變換模塊

2.2.2 軟件設計

圖3所示為主程序流程圖,其中系統初始化包括定時器/計數器初始化,串口初始化和ADC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系統進入無限循環狀態。此時,若接收到溫度設置命令,則設置系統目標溫度;若接收到啟動命令,則啟動PID控制,控制系統加熱到目標溫度并保持穩定。在系統工作期間,如果收到停止命令,則停止PID控制,返回待機狀態;否則,一直進行PID控制。在PID控制過程中,單片機同時將當前實際溫度上報給PC機。

圖3 主程序流程圖

圖4所示為恒溫控制器的控制結果,該圖由PC機軟件繪制,考慮到設計難度,PC機程序由教師編寫。圖中預設溫度為80℃,從圖中可以看出,系統工作良好,達到了實驗要求。

圖4 溫度控制結果

2.2.3 授課安排

根據上述劃分,在授課時把三大硬件模塊和PID控制算法模塊分別穿插到定時器/計數器、串口通信、ADC控制以及控制算法的授課環節中,分別設計相應的基礎驗證型實驗:PWM波產生實驗,串行通信實驗以及TCL2543控制實驗。對應這3個基礎實驗,布置相應的仿真作業。由于仿真實驗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有充裕的時間進行設計和調試,在遇到困難時能夠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交流和討論,從而在實際測試時能在短時間內順利完成實驗,并獲得較大的學習收益。在完成這些基本實驗后,學生著手設計整個項目的硬件和軟件,完成整個系統的設計和調試。

2.2.4 實施效果

圖5所示為課程教改實施后的學習效果調查圖,從調查結果看,新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幫助,同時,絕大多數學生對課程的體系架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能將知識用于實踐設計中。但從教學滿意度看,這種方法并不能讓每名學生都滿意,對于學習較吃力的學生,需要在后續改革過程中,給予更多的關注,注意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做到因材施教,并在綜合項目的難度上進行梯度設計,使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讓每名學生都獲得成就感。

圖5 課程教學效果調查

3 結語

本文針對目前機械專業學生單片機課程課時較少,但教學內容難于壓縮,并且工程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的矛盾,將Proteus仿真平臺和傳統的理論和實驗教學相結合,三者相輔相成,把較大型項目拆分為小模塊,融入平時的課程教學中。通過仿真平臺、理論教學和實際系統的配合訓練,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

通過兩年的教學實踐,學生普遍反映較好,認為對工程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實現了教和學的良性互動。對學生的后續實踐項目,如個性化實驗、大學生實訓項目、創新設計大賽、機器人大賽等,也有很大幫助。

猜你喜歡
單片機軟件模塊
28通道收發處理模塊設計
“選修3—3”模塊的復習備考
禪宗軟件
基于單片機的SPWM控制逆變器的設計與實現
基于單片機的層次漸變暖燈的研究
基于單片機的多功能智能插排
基于單片機的便捷式LCF測量儀
軟件對對碰
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進氣模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