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改增”制度改革對建筑施工企業稅負影響及對策措施

2020-01-11 08:44楚晨暉
中國房地產業·下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施工企業營改增財務管理

楚晨暉

【摘要】增值稅是以商品增值額為計稅依據的流轉稅種。該稅種減少了重復征稅,促進了經濟社會良性循環。為加快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減輕企業賦稅,我國2016年5月1日,正式實施了建筑業“營改增”財稅制度改革。新稅制的執行,給施工企業的稅務支出和財務管理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本文系統的分析了“營改增”實施中,施工企業的財稅管理出現的問題及存在的風險。并對目前我國建筑市場上下游供應鏈、企業自身制度保障、現實工程價款預結算務實操作等方面提出了對策措施,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稅負能力,加強企業的競爭力,切實在企業發展和國家稅收之間找到科學合理的平衡點。

【關鍵詞】營改增;施工企業;財務管理

經國務院批準,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頒布的《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文件規定,2016年5月1日我國建筑業正式實施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財稅制度改革。新的稅制旨在降低施工企業稅負,提高建筑市場經濟活力,為此,在“稅率減并”的政策導向下,2018年、2019年,增值稅率連續兩次調整,貨物購銷由17%降到13%;建筑服務由11%降到9%。在政策上給予建筑行業參與單位提供了寬松的稅務環境,充分體現了國家“減稅增效”的改革意圖。我國建筑市場總體規模巨大,至2019年總產值達248446億元,目前仍是我國的支柱產業。行業參與上下游產業鏈長、參與單位數量大/各單位間溝通交流廣泛;企業間合作、產品交易供銷方式十分復雜。對于施工企業來講,由于歷史遺留問題、行業交易習俗慣例以及企業自身管理因素等方面的影響,使得新的稅制改革對各個施工企業促進效果不十分明顯,甚至客觀上增加了施工企業的稅負。

因此,在新的稅制環境下,應及時找出是施工企業在人機料采購、成本管理以及票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風險、漏洞,制定詳細周密的對應措施,并嚴格實施。通過合理的管理措施,更好的適應新稅制改革,優化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1、“營改增”制度改革對建筑施工企業稅負的影響

1.1“營改增”對于施工企業票據管理的影響

“營改增”稅改的核心問題就是進項稅抵扣問題。而進項稅抵扣的依據就是增值稅發票。因此,票據管理對企業稅負的影響最為直接。施工企業涉及的抵扣項主要在于勞務和材料費用。對于勞務抵扣,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建筑業吸納了大量的勞務從業人員。我國現階段正處于消除貧困,共赴小康的攻堅時期,同時適齡勞動人口不斷下降,造成了勞務成本不斷提高。勞務支出就是企業的成本支出,一邊是上漲的成本支出,一邊是由于無法取得的勞務抵扣發票而提高的應納稅金,其中的剪刀差往往由施工企業自主消化,在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的同時,無形中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成本。材料抵扣方面,材料費是成本支出大項,一般占到工程總造價的60%以上,是成本控制的重點部分。通常如鋼筋、混凝土等大宗材料,企業尚能很好的訂立供銷合同,充分收集進項發票。然而,對于零星材料采購、臨時性材料采購等方面很難保證足額收集發票。此外,由于沒有提前與供應商進行了解和篩選,使得一些成本在前期提前支付,但到了后期缺不能按時足額獲得發票。而施工企業對此要么進行繁瑣、長期的交涉、推諉扯皮,直至影響項目推進,要么使用現金或長期預付款,最終導致企業必須提前足額繳納稅額,給企業現金流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營改增”稅制執行以來。稅務發票收集和管理需要更多人力物力去維護。一般納稅人需要開具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而小規模納稅人僅需開具普通發票。根據我國財稅[2013]37號文要求,納稅人在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銷售款項過程中,應在取得當天向稅務部門納稅。而由于建筑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一般建設項目中施工企業的現金流較為緊張。在工程實踐中,由于銷項票據起訖時間管理不當,納稅節奏混亂,使得稅金提前或延期集中給付,而對現金流的巨大沖擊,影響工期、成本進度,甚至造成資金鏈斷裂,影響整體項目開發。而進項稅發票方面,“營改增”制度可以根據進項稅抵扣稅金。與銷項稅類似,合理的進項稅發票管理,可以調節企業納稅節奏,控制好項目現金流。反之,不當的票據管理會影響建設項目的實施。

1.2“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制度的影響

“營改增”的實施使得記賬方式發生改變。營業稅是以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為基礎進行稅金計提和繳納,而增值稅是企業確認成本、收入與繳納稅費同時進行,即以銷項稅和進項稅之差額作為當月繳納稅費的計算基數。

根據《工程項目財務管理辦法》的修訂,增加了增值稅發票管理的內容,同時對資金預扣、材料款項支付也進行了調整。我國對增值稅的管理較為嚴格,處罰嚴厲。因此,施工企業應制定明確的增值稅發票管理制度,對銷項票的開具流程予以明確,并制定細致周全的進項稅發票取得流程,同時還應實現合同、材料、資金以及發票的四方面同意,為增值稅的財務管理工作有效展開提供保障。

1.3“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利潤的影響

“營改增”稅制執行以來,建筑施工企業的稅負水平并不一致。為適應新稅制環境,企業通過改變經營行為以及經營方向來提升市場生存力和核心競爭力。與營業稅不同,增值稅是價外稅,理論上其稅負全部由消費者承擔。優秀的建筑施工企業,通過規范合理的財務管理,可以將成本增值稅最大化轉嫁給建設方,以保證企業自身的合理利潤率。反之,制度不嚴、管理不到位的企業將在增值稅的流轉環節產生較大的稅負消耗以致影響企業的利潤,甚至威脅到企業的生存發展。因此,作為建筑施工企業,合理進行財務管理,提高資金周轉效率,規范材料設備采購程序,才能適應“營改增”市場環境,以達到建筑施工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的。

2、建筑施工企業應對“營改增”稅改措施

2.1納稅籌劃

首先合理選用納稅人類型。目前,增值稅納稅人可分為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企業所承擔的稅負是有所不同的。對于大宗采購材料可以充分取得采購發票的,可以充分利用進項發票進行稅款抵扣,適用于一般納稅計稅辦法。反之,如采購材料特殊、采購渠道復雜,采集票據難度大的,或建設規模較小的更適用于簡易計稅方法。

猜你喜歡
施工企業營改增財務管理
醫院財務管理面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公路施工財務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及解決對策
財務專業視角下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培養
加強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提高施工企業經濟效益
施工企業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與應對措施
網絡信息技術在施工企業項目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