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都市養老建筑設計與改造的幾點思考

2020-01-11 08:44劉希煒
中國房地產業·下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長者建筑設計養老

劉希煒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中國老齡化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這就要求我國進一步通過新建,改建和擴建養老建筑來解決養老問題。建筑設計者需要在考慮外部因素后,科學合理地設計各類老年建筑。應結合老年人的特點,選擇適合老年人的區域,合理劃分功能,為老年人享受晚年提供溫暖舒適的生活環境。老年建筑設計不僅需要保證老年人生活的便利,還需要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應將綠色建筑的理念和對老年人精神生活的考慮融入設計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

【關鍵詞】養老建筑;改造

在設計老年人建筑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從項目選址、建筑朝向利用、公共空間設計、建筑造型設計等多方面入手,對原有建筑進行整合與重塑,為老年人創造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

1、現代都市養老建筑設計要點

1.1建筑規劃選址

在養老建筑選址時,應充分考慮周邊環境風貌、交通可達性、醫療服務配套等因素。優美的環境不僅限于好山好水,也可以是城市公園綠地、公共活動場地等場所。長者可以根據自身愛好,自發的選擇活動方式與場地,豐富自己的老年生活。便捷的交通條件方便長者外出和子女前來探望,能極大的提升老人幸福感。便捷的就醫途徑便于長者緩解身體上的病痛,尤其當風險性疾病發生時,方便長者及時得到救治。

1.2場地設計

老年建筑的場地應盡量平坦,采用無障礙體系,減少長者活動的不便。在進行場地設計時,可結合慢步道體系,串聯各個室外活動場地,為長者提供“偶遇”的可能。比如長者在步道活動時,經過各個不同主題的活動場地,看著周邊老人舉行的各種活動,更容易被氛圍所感染,融入老年集體生活中,當“偶遇”自己所喜愛的活動時,也可以積極地參與進來,成為一種的一員。如何通過組織場地,為長者的老年生活創造多種可能,是我們在設計過程中應重點思考的問題。

1.3建筑朝向利用

老年人建筑設計要充分考慮光環境、熱環境、聲環境、建筑設備選用等諸多因素。長者因為身體機能下降,過大的溫度變化易引發身體不適,如果建筑擁有良好的通風和采光,通過自然過渡的方式調節室內微氣候,更符合長者的生理需求。同時,長者大多喜歡陽光,充沛的陽光也有利于長者心情舒暢。在后疫情時代,如何獲得更優質的通風條件也成為了一個新的議題。合理的利用風向,通過自然風增加室內空氣更換效率,有利于在流感等特殊時期做好安全防護工作,保障長者的身體健康。

1.4公共空間設計

公共空間是老年人交流和互動最頻繁的區域。設計時既要滿足長者生活上的需求,同時也應具有溫馨的氛圍和體貼的人文關懷,讓長者可以體驗到家的溫暖。室內裝飾建議多采用木紋飾面及暖色色調,重點打造溫情感,應極力避免養老機構在內部裝飾上出現冰冷的心理感受,這樣不利于長者打開心扉,完全融入新的老年生活。此外,色彩設計可以使建筑中的不同區域獨一無二,易于識別;或者在走廊、角落等區域設置醒目的標志,起到提示的作用。公共空間區域的外墻建議多采用玻璃等通透的材質,既能保證公區能獲得充足的采光和景觀視野,同時也能更好地與室外空間產生互動。在功能組織上,可以多采用復合型空間,比如餐廳兼做活動區域等,提高空間利用率。

1.5建筑造型設計

建筑造型設計也是老年人建筑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這個過程中,建議多采用暖色的色調,體現老年建筑溫情的一面。材質上多采用米色、紅磚色、木紋飾面和木格柵等偏暖的質感材料,結合通透的玻璃,創造出平易近人的空間感受。

1.6智能化系統

智能化設計主要是根據老年人的年齡和身體特征進行設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居住環境的安全穩定。例如,老年人易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當突然發病時,由于身體狀況和情緒緊張,很難及時呼救。通過智能化設計,在室內設置無線緊急求助按鈕,讓老人通過按鈕求助,為其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2、社區改造與融合

2.1設計需求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深入,對于老城區及人口密集的核心區而言,由于開發時間較早,現住居民的年齡結構普遍偏高,對養老機構的需求日益緊迫。而然,由于土地的極限開發,在開發成熟的片區,很難擁有完整大規模的土地供給可供建設老年社區,另外,高昂的土地成本和建設成本以及資金回流慢等一系列客觀原因也極大的制約了養老設施的建設和運營。由此出現了城市核心區、人口密集區床位一床難求,而遠郊型老年設施入住率不高等一系列供求不平衡的現象。

2.2解決策略

對于老年設施供求不平衡的現象,可以對現有社區進行改造,或植入照料中心,打造宜居的老年社區。很多老年人會因為無力支付養老院的費用,或是因為消費觀念等因素,不愿進入老年照料機構或CCRC社區安享晚年。對現有住宅進行改造,一方面通過適老化設計,方便老人的生活起居,另一方面,在熟悉的環境中養老,也更貼合長者的心理需求。在成熟的社區中,打造嵌入式日間照料中心,為長者提供日間餐飲服務及各類休閑娛樂活動,豐富長者的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老有所樂。同時,照料中心可以根據長者的身體狀況,對于居家養老且身體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居家服務,解決長者生活上的不便。

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日益嚴峻的老齡化趨勢,我們需要做的是為長者打造一個可以安享晚年的場所,為長者提供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提高長者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在設計過程中,要多方面考慮,在滿足老年人生活保障需求的基礎上,應提供長者盡可能豐富地生活體驗,使他們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擁有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參考文獻:

[1]韓俊龍.關于現代都市養老建筑設計與改造的思考[J].居舍,2019(20).

[2]李依洋,曾琳.城市養老建筑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安徽建筑,2019(07).

[3]陳磊.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養老建筑立體綠化設計[J].居業,2018(03).

[4]秦富珍.分散式布局養老建筑的設計探析[J].建材與裝飾,2019(04).

[5]王潼宇,王萌.養老建筑的基本特征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7(12).

[6]紀偉東,張菲菲,韓曉琳,秦浩.醫養結合模式下養老機構建筑設計分析[J].建筑與文化,2018(03).

猜你喜歡
長者建筑設計養老
養老生活
安東尼·高迪建筑設計研究
敘事思維下的建筑設計與表達
傳統建筑設計元素在現代商業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注冊養老機構已超2.8萬家
劇院建筑設計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劇院
養老更無憂了
《弟子規》節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