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藥概念探討

2020-01-12 13:58王榮胡曉陽于斌萬廣宋
中醫藥信息 2020年4期
關鍵詞:乳香本草香料

王榮,胡曉陽,于斌,萬廣宋

(1.濟寧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山東 濟寧 272067;2.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香藥在中國傳統醫藥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疾病防治中發揮著獨特的優勢。目前對香藥的研究較多,但是關于“香藥”的概念仍然含糊不清,眾說紛紜。概念不明確,則范圍不清,直接影響了香藥的深入研究,故本文對香藥的概念進行了探討。

1 香藥概念梳理

“香藥”此概念在秦漢時期尚無此稱呼,例如宋代程大昌云“秦漢以前二廣未通中國,中國無今沉腦等香”。據史稱,漢代尚書郎奏事始含雞舌香,迨晉武各藩國入貢異香??梢娤闼幐拍畹漠a生大致在魏晉時期。隨后,香藥大量的輸入對祖國醫學產生了巨大影響,唐代《外臺秘要》《備急千金要方》中匯集了眾多的香藥方劑,陳藏器《本草拾遺》,李珣《海藥本草》匯集了眾多香藥。至宋代,香藥貿易在國民生活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圣惠方》《圣濟總錄》等方書中所涉及的香藥比比皆是。

宋代陳敬的《陳氏香譜》[1]、洪芻的《香譜》[2]將一切可以用作制香的藥材統稱為香藥。除麝香、沉香、檀香、乳香、沒藥、龍腦等常用香藥外,如甘草、當歸、厚樸、大黃、藿香、甘松等具有一定香氣,皆可以用作制香,也都歸入了香藥的范疇。

鐘贛生等[3]認為,香是指香料,藥是指藥物,宋人常將這兩者合在一起,其中一些藥本身是香,某些香亦含有藥的成分與作用。單于德[4]認為,香藥是香料藥物的簡稱,是含有多種芳香成份的天然物質,將具有揮發性成分并能用于醫療衛生及配制香料食品的都稱為香藥,其中可分為動物性香藥和植物性香藥兩類。李良松等[5]編寫的《香藥本草》認為,香藥是氣味芳香之品,其過經燃燒、煎煮、研粉,或者加熱可產生香氣,或者雖然沒有特殊芳香氣味,但在習慣上被當作香藥使用的一類藥物。

李少華[6]通過梳理《香藥本草》等書籍和文獻的記載,指出香是指香料,藥是指藥物,二者概念上有交叉,所以稱為香藥。在概念表述上沿用了李良松的提法。但是,李少華[7]明確提出了阿拉伯香藥的概念,李氏認為阿拉伯香藥是指由阿拉伯商人從阿拉伯地區或者東南亞等地區經陸上絲綢之路或海上絲綢之路販運到中國的香料和藥物,其種類包括乳香、沒藥、蘇合香、龍腦香、青木香、沉香、小茴香、血竭等數十種。

趙淑敏[8]認為,凡是具有芳香走竄氣味的一類中藥就稱為香藥,臨床常用例如乳香、沒藥、沉香、蘇合香、檀香等,中藥學一般將其分別歸于芳香化濕、行氣活血,或者開竅醒神等藥物類別之中。很顯然,趙氏認為芳香藥與香藥概念相同,但是其所列的香藥名稱卻與阿拉伯香藥基本一致。

2 香藥與外來藥概念不同

肖林榕等[9]指出,外來藥物逐漸傳入中國是隨著陸上絲綢之路及海上絲綢之路的通暢而產生的。據考證,秦代以前即開始有了陸上“絲綢之路”,漢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7年)命張騫出使西域,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張騫又使西域,西域諸國始通于漢。

莊誠等[10]明確了外來藥的概念,即祖國疆土以外輸入或由域外引種進入我國境內的藥物,莊氏擬定了三條外來藥的標準,即:一是只產域外,全靠輸入者,如安息香、蘇合香、乳香、沒藥,等;二是域外產、域內亦產,是由域外輸而來如高麗參、西洋參、東洋參等;三是起初為域外產,后來引種入域內者,如胡椒、白豆蔻、薏苡仁、金雞勒等。

金素安等[11]研究認為,中藥的并非限于單純的地域概念,只要可防病治病,有利于人體健康,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用于醫療實踐的,無論產自中原,還是來自蕃國外邦,皆可稱為中藥。歷代本草典籍中記載了許多外來藥物。例如唐代《新修本草》載藥850種,外來藥物達28種之多,如安息香、麒麟竭、郁金、訶梨勒、琥珀、龍腦香、阿魏、姜黃等均是前代本草未收載的外來藥物,直到現在這些藥物仍然廣泛應用。在《新修本草》基礎上,陳藏器的《本草拾遺》收載外來藥物達八十余種,新增紅蓮花、膃肭臍、骨路支、無漏子、質汗、白茅香、阿月渾子、天竺干姜等五十余種。李珣的《海藥本草》,記載外來藥物及南方藥物達96種,而且詳細記錄了藥物產地、生態性狀、性能、用途以及真偽優劣等內容。

需要說明的是,外來藥不等同于香藥,例如象牙、犀角、羚羊角、金雞勒、番木鱉、巴旦杏仁等一般都不認為是香藥。外來藥是指祖國疆土以外輸入或由域外引種入我國境內的藥物,唐宋時期外來藥包括香藥的大量輸入,都促進了中醫中藥的發展。

3 香藥與芳香藥涵蓋范圍不同

古代醫家將芳香藥常稱之為“芳草”“香木”等,如《詩經》中就記載了為數較多的芳香植物,例如川芎、白芷、杜若、萱草、蘭草、香茅、郁金等。孫靈芝[12]將凡是具有芳香氣味的中藥統稱為芳香藥,郭金龍[13]認為,至少在3000年以前的商代,我國已有應用芳香藥的歷史了,并認為“酒可能是最早出現的芳香藥”,據郭氏統計,《神農本草經》365味藥物,芳香藥約占10%左右,即36種之多。郭氏指出,香藥名稱在秦漢未打通兩廣以前是沒有的,他認為外來香藥的批量輸入始于晉代。羅曉燕等[14]對《普濟方》研究后指出,許多香方甚至全部由芳香藥組合而成,其香方用藥以芳香藥為主??梢哉J為,羅氏將芳香藥與香藥并稱。

李良松的《香藥本草》中收錄藥物95種,將其分為12類,即:芳香解表、芳香發散、芳香祛風、芳香清熱、芳香理氣、芳香溫里、芳香除濕、芳香和胃、芳香活血、芳香開竅、芳香補益及其他類。通過其分類不難看出,李良松認為芳香藥與香藥概念一致。

付璐等[15]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應用香藥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將《局方》中出現過的麝香、沉香、檀香、安息香、蘇合香、零陵香、丁香、乳香、沒藥、龍腦、肉豆蔻、花椒、胡椒、香附和菖蒲等38種藥材納入香藥統計范疇。付氏并未對香藥進行明確定義,但是,從其所列的38種藥物來看,其所稱的香藥絕大部分均為芳香藥,另有一部分屬于阿位伯香藥。

由于芳香藥的大量使用,從而產生了芳香療法。林慧光[16]指出,芳香療法就是運用氣味芳香之品(如麝香、冰片、丁香、藿香、白芷、薄荷等)制成某種劑型,其作用于全身或局部以防治疾病的一種外用保健方法。芳香療法通過香料藥物中的揮發性芳香成分,經呼吸道進入體內,也可通過皮膚表面吸收而產生藥用效果,從而達到保健、養生、美容等目的。從芳香療法使用的藥物來看,其范圍較廣,絕大部分為芳香藥。

鄢新敬[17]提出了中國本土香料的概念,他指出,《詩經》中包括諸如澤蘭、蕙、蒿、小蒜、薌、艾、香蒲、椒、桂、蕭、郁金、白芷、香茅等中國原生芳香植物30余種??梢?,其所稱的本土香料就是芳香藥。鄢氏研究認為,自然界中已發現可以作為香料的植物約有3 600種,而得到有效利用的僅僅有400余種。

上述分析可見,芳香藥的概念范圍很廣,數量非常龐大,來源和產地比較復雜。若將芳香藥與香藥概念混而為一,則不利于香藥的進一步深入研究。例如甘草、陳皮、當歸、厚樸、大黃等雖具有香氣,但不應歸入香藥之列;又如常見的發汗解表藥和輕清解暑藥如紫蘇、金銀花、香薷、佩蘭、藿香等雖具有芳香之氣,列入香藥的范疇亦不合適。

4 結論

綜觀香藥的歷史及以上各家所述,筆者認為,香藥的概念應具有專屬性,香藥特指阿拉伯香藥,是由阿拉伯商人經由陸上絲綢之路或海上絲綢之路從阿拉伯地區、非洲及東南亞等地販運到中國的天然香料藥物。香藥的概念應兼具以下三個標準,其一,含有芳香揮發性成分;其二,醫藥保健常用之品,或可以配制香料并做為主要原料;其三,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商品,在溝通東西方貿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據以上標準,常用香藥約有三十余種,如:沉香、木香、麝香、檀香、安息香、蘇合香、血竭、丁香、乳香、硼砂、小茴香、大茴香、龍涎香、沒藥、肉豆蔻、白豆蔻、紅豆蔻、降真香、郁金香、甘松、補骨脂、蘆薈、藏紅花、縮砂仁、胡蘆巴、胡椒、冰片、蓽茇、蓽澄茄、迷迭香、阿魏、膃肭臍、香附、肉桂、琥珀和訶子等。

猜你喜歡
乳香本草香料
乳香“至粘難研”傳統炮制對策比較研究
牽牛子的本草考證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香料之王
——香草傳
本草,源于延續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場不動聲色的“雙面修行”
本草中華
乳香,阿拉伯人抗疫的“白色黃金”
乳香如何躍升“國民香料”
重慶火鍋香飄世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