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花區探索全民參與的安全模式

2020-01-13 18:14通訊員劉莉
湖南安全與防災 2020年2期
關鍵詞:雨花區減災全民

文 / 通訊員 劉莉

“今年的新聞宣傳報道過程中,我發現雨花區舉辦的智跑大賽,打破傳統模式,確實讓人耳目一新……”一位媒體工作人員贊嘆道。

在長沙市應急管理局召開的2019年度宣傳教育工作會議上,雨花區應急管理局因宣教工作成績突出,在全市宣教考核中排名第一,獲得市局和廣大媒體的高度認可。

回顧2019年,雨花區安全工作始終堅持“一體兩翼、宣教為先”工作思路,不斷創新活動形式,打造特色宣教品牌,不斷深入民間、貼近民生、匯聚民智、呼應民意,探索走出了一條全民參與的安全新模式。

深入民間

安全工作要做到實效,必須深入民間,人民群眾有了安全防范意識和避險自救能力,方能從源頭上保平安。雨花區通過下基層開展安全課堂、現場應急逃生體驗和各類全民參與的宣傳活動,扎實推動“七進”工作,提升全民安全文明素質。三年來共投入900萬元,開展“平安來敲門”消防安全入戶宣傳活動,累計受教育達25萬人次;開展安全流動課堂,區長、局長帶頭下基層講安全,提升基層應急人員發現隱患問題能力和監管執法水平,目前流動課堂已開展197場,受眾達38800余人次;打破傳統,創新形式,承辦了市級第18個安全生產咨詢日活動、第3個《安全生產法》宣傳周活動和第30個國際減災日宣傳演練活動,取得了廣泛的社會效應。園區、街鎮、社區開展的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活動,吸引了民眾的共同參與,廣大應急人在快樂中學習和宣傳安全知識,安全氛圍濃郁。據統計,在“安全生產月”活動期間,共開展演講比賽54場,知識競賽68場,書畫評比12次,文藝演出4場。

貼近民生

如何將安全知識最大范圍、最深入的滲透到人民群眾的生活中去呢?雨花區通過搭建貼近民生的全媒體矩陣,將安全知識不僅植入到人民群眾的主動資訊模式之中(比如投放電視、報紙、微信、抖音等資訊平臺),還全力圍捕群眾的被動生活空間(比如在公交電視、電梯海報、戶外顯示屏等必經生活軌跡刊播安全視頻和海報),安全知識的全面圍捕,有效提升民眾的安全意識。截止目前,全區共建立“部門-街道-社區-物業-業主”五級微信群517個,群內實時發布安全信息22萬多余條;制作系列安全公益微視頻投放到電梯媒體,觀看人次超過2000萬,抖音平臺獲得50萬瀏覽量;在各類媒體中刊登稿件575篇,并獲得湖南省2019年“安全生產月”活動好新聞作品獎項。

匯聚民智

安全工作要做好,僅憑少數的應急管理人員之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匯聚民智,調動全民參與,發起一場人民的戰役。雨花區主要實行三步走戰略。一是組織開展安全小主播第二季活動,面向全市中小學生招募,最終從600多名選手中選取30名安全小主播作為雨花區“安全代言人”,以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擴大安全防范受眾群體和影響力。二是借助應急安全相關企業力量,推動“智慧煙感”“智慧用電”系統的運用,推進科技興安戰略的落實。目前,全區共安裝了217個點,成功消除事故隱患26起,有效防控了事故。三是充分依托和培育民間救援組織,投入20萬元為區藍天應急救援隊提供支持,隊伍在冊人數達到119人;成立了300余人的民兵常備應急分隊,建立綜合性基層應急救援隊伍13個,全區應急救援力量不斷增強。

呼應民意

做好安全和應急工作的核心在于以人民為中心,想民之所想、應民之所急。雨花區始終順意民心、呼應民意,為民眾干實事、干好事,將安全隱患滅早滅小,讓轄區民眾有更強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在除隱患方面,雨花區通過公布隱患舉報電話、加強檢查巡查等方式,做到發現一起解決一起。截至目前,全區共組織集中執法行動4047次,排查安全隱患5902處,整改隱患2465處,有效促進了轄區安全基礎的不斷夯實。在應急救援處置方面,一是以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為抓手,創建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19個、國家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13個,轄區居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有效提升;二是救天災,解民急。今年6月,跳馬鎮突遇暴雨,部分群眾房屋受損嚴重,無家可歸。雨花區多部門聯合,統籌各級財政資金231.6萬元,為107戶受災群眾進行房屋修繕,為其中17戶進行了房屋重建,幫助跳馬災民重建家園?!?/p>

猜你喜歡
雨花區減災全民
岳麓山之春
山東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減災技術
中日海洋防災減災體系對比研究
全民·愛·閱讀
防災減災 共迎豐收之季
我心向黨
全民閱讀 讓師生遇見更好的自己
橋梁工程防災減災山西省重點實驗室
一場全民答題狂歡
全民健身 參與快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