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幫助中職生讀懂《論語》

2020-01-14 04:14蒲衛東
職業·中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孝悌中職生論語

蒲衛東

摘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職學生發展動力的源泉?!靶笔侨蕫壑?,為人之本,本立而道生。父母之愛、師長之愛是前進的動力,同學之間互敬互愛、和諧相處是進步的重要助推。本文就如何幫助中職學生讀懂《論語》,學習《論語》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其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進行論述。

關鍵詞:中職生? ? 孝悌? ? 為人之本? ? 本立而道生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職學生發展動力的不竭源泉?!墩撜Z》重在解決人生的一些大問題?!墩撜Z》的開篇,即學而篇第一則告訴我們治學的三種境界,接下來的第二則告訴我們為人之本。

先來看《論語》學而篇第二則原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要理解這一段文字,必須先弄清楚如下幾個詞。

“孝”,是一個會意字,上面是個“老”字,下面是“子”字,本意是用一個小孩即“子”在老人手下攙扶著老年人走路的形狀,來表示“孝”的原意。是盡心奉養、尊敬和孝順父母。

“弟”就是“悌”,在古漢語中屬于通假字,本意是弟弟敬愛兄長,后來泛指兄弟姐妹之間互敬互愛。

“鮮”讀第三聲,是“少”的意思。

“未之有也”是“未有”,就是沒有的意思。

“本”是指事字,“木”字下面加上一橫,是樹根之所在,本義是草木的根,也指事物的根本、基礎。

“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獨特的哲學概念,含義豐富、復雜,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解釋。它的最初意義是道路,后來引申為萬事萬物的本源、本體,運行的規律、原理等,也指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途徑等?!氨玖⒍郎钡囊馑季褪恰案镜脑斫⒘?,基礎的工作做好了,那么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就都有了”。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本意是親和的意思,指人和人之間互親互愛,孔子明確地說:仁者,愛人。儒家主張要用“仁”來處理社會關系,人和人之間應當互助友善。

“有子”是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墩撜Z》中涉及孔子的學生一般都稱其字,稱“子”的不多見。曾參是因編撰《論語》的緣故被稱為“曾子”,有若被稱為“子”,他一定很受孔門弟子的尊重。

這幾個詞弄明白之后,《論語》學而篇第二則的意思就很清楚了。

有子說:“一個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但是喜歡抵觸、冒犯上級、長輩,是很少見的;不喜歡抵觸、冒犯上級、長輩,而喜歡搗亂、造反,從來就沒有過。做君子的就是要弄清楚做人的根本是什么、基礎是什么。根本和基礎的事情做好了,那么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等也就都有了。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就是‘仁或做人的根本、基礎吧!”

為人孝順又尊敬兄長,很少會喜歡冒犯、忤逆上級,也不會喜歡作亂、造反,這一論斷是基于對社會的觀察和對歷史經驗的總結。中國傳統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五種,就是我們經常講的“五倫”,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君臣之間要有禮義之道,故應忠;父子之間屬于骨肉至親,理當孝;兄弟之間是手足之情,一定要悌;夫妻之間需要摯愛而有內外之別,必須忍;朋友之間要有誠信之德,務必善。這是中國傳統社會處理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的基本道理和準則。最基本、最根本的人倫關系是家庭內部關系,由于古代社會婦女的社會地位比較低,處于從屬地位,所以古代社會最根本、最基礎的人倫關系就是父子、兄弟關系。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存在“君臣關系”,所以孝悌是古代社會最受重視的人倫關系?,F代社會的人際關系比古代要復雜得多,但是最基礎的還是這五種關系。家庭關系依然是社會基礎,“孝悌”依然是根本。

人類社會的發展,首先必須解決的是繁衍和生存的意義。人類的繁衍和生存,不能只是動物性的,必須走向文明。試想,如果人類不能正確處理五種人倫關系,連“孝悌”都做不到的話,那么人類的繁衍和生存還有什么意義?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高度重視“孝”,有“百善孝為先”之說,“以孝治天下”是兩千多年來封建社會的治國綱領。目前,黨中央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在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的進程中,“孝悌”仍將起到重要作用,因為“孝悌”是維護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的基礎。

怎樣做才能算是“孝”呢?《論語》為政篇第二中,第7則和第8則,關于“孝”的論述有助于我們理解“孝”,原文如下。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翻譯為現代白話文,是這樣的:

子游(孔子的學生)問什么是孝,孔子說:“現如今所說的孝,就是能夠養活父母就行了。至于狗和馬等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不是從內心尊敬、孝順父母的話,那么養活父母和飼養狗、馬等有什么區別呢?”

子夏(孔子的學生)問什么是孝??鬃诱f:“子女在侍奉父母時有愉悅的容色,是一件難事。有事情,年輕人去效勞,有酒有菜等好吃好喝的,給年長的人吃喝,這樣做難道竟可以認為是孝嗎?”這段文字中,“弟子”和“先生”是指年幼者和年長者?!笆场敝甘澄??!梆偂笔吵院鹊囊馑??!霸笔歉痹~,竟的意思。

這兩則關于“孝”的論述,見解非常深刻,明確地告訴我們,能養活父母,給吃給喝,不讓父母操勞,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孝”,真正的“孝”是發自內心的尊敬,侍奉父母的和顏悅色。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我們講“孝”,不僅指對自己父母的孝,已經擴大到了對長輩、師長的孝,也指對祖國和民族的孝?,F在我們講的“弟”即“悌”,不僅指弟對兄的尊敬,也擴大到了兄弟姐妹之間的互敬互愛,進而擴大到同輩、同志之間的互相關愛,和睦相處。

“孝悌”,在人倫關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孔子認為是“仁愛”的根本,即做人的根本。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一個人不能夠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那么,怎么可能善待配偶,對朋友、同志以誠相待呢?又怎么可能忠于民族、忠于祖國呢?

所以,不論是古代社會還是現代社會,也不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孝悌”都是做人的“根本”。

人生之“本”弄清楚了,下面再來談一談“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在古代社會一般是指道德品行、學問修養兼好之人。作為“君子”必須致力于建立根本性的、基礎性的東西,那就是“孝悌”。根本的東西建立好了,那些外在的原則、方式、方法、技巧性的東西自然會有的,或者說很容易建立起來。有句成語說得好,“根深葉茂”,根部得不到深厚的培育,枝葉何以繁茂?還有一句話說得好,“腹有詩書氣自華”,沒有“詩書”文化底蘊,何以有大方得體的言談舉止呢?這些都說明了“本”和“道”的關系。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刻苦學習、鍛煉技能固然很重要,但是千萬不能忘記:父母之愛、師長之愛、祖國之愛是我們前進的不竭動力,同學之間互敬互愛、和睦相處是我們進步的重要助推。

“孝悌”是仁愛之本,為人之本,也是我們中職生職場發展之本!

(作者單位:安徽省懷遠師范學校)

猜你喜歡
孝悌中職生論語
孝悌思想探源及對當代啟示
天天背《論語》,你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
如何讀懂《論語》?
病榻侍母
唐代制舉孝悌類科目考論
如何在語文課上提高中職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論語·為政第二》
孔子孝悌思想中人的主體意識探析
半部《論語》治天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