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學教育涵養師生品德的幾點思考

2020-01-15 13:20張多姣郭檢來
教師·上 2020年11期
關鍵詞:體系

張多姣 郭檢來

摘 要:教師與學生是教育教學實踐的一體兩面,師生品德涵養的規劃與實踐,均應考慮兩者的一致一體,并在此基礎上探討“知—行”體系的構建。要實現傳統文化涵養師德、培養學生品德的目標,達到師生互促共生的效果,農村高中應結合自身實踐,將儒學特色教育實踐與師德涵養、學生培養結合起來,構建以經典學習明智勵心的讀學體系和以儒學活動養德礪行的踐行體系。

關鍵詞:儒學教育;師生品德;“知—行”體系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8-28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1-0005-02

近年來,湖南省瀏陽市著力創建“湖南省師德養成教育示范縣”,大膽創新積極推進師德養成教育,產生了明顯成效。在“立德樹人”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開展了諸多有益的嘗試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湖南省瀏陽市第六中學(以下簡稱“我?!保┳鳛椤皞鹘y文化涵養師德示范?!?,將師德涵養、學生培養與儒學特色教育實踐結合在一起,采取系列舉措,成效初顯。

教師與學生是任何教育實踐中都不可回避的“一體兩面”。離開學生培養與服務談師德涵養,或離開師德養成與彰顯談“立德樹人”,都顯片面。師生品德涵養的規劃與實踐,均應考慮兩者的一致一體,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儒學特色教育“知—行”體系的構建。農村學校怎樣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構建并完善師德涵養體系,并最終與“立德樹人”的教育教學實踐結合起來,達到師生品德互促共生的效果,仍值得大力探索。

一、讀學思悟,以經典學習明智勵心

傳統文化是一座知識、品德富礦,五千年的優秀文化傳承,只要挖掘使用得當,就定會受益無窮。學習與傳承傳統文化以涵養品德,要解決誰來學、學什么、怎么學的問題。

(一)誰來學——全科全員,廣泛參與

以往我們更多地關注了學生的學,教師只管塞知識、灌思想,自身缺乏內化理解,為教而教,以致學生也將經典學習課業化,缺乏深度認同,久而生厭。筆者于2019年參加北京師范大學“京師好老師 生命成長營”師德養成國培項目時,深刻地認識到:教師在行教之前,首先應是一個學習者。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實現“大河有水,小河不干”的良性互動。

農村高中的傳統文化教育,長期以來受應試思想影響,教師過于注重知識講解,而忽略人文精神的滲透濡養,將儒學課上成了文言文語法課。加之各學科差異與分工的客觀存在,教師普遍存在一個認知誤區:儒學教育是語文教師的事,跟數理化生體藝教師沒有關系。實際上,正因為師生品德涵養不是知識性的教學,而是優良道德品行的全方位滲透培養,“全員、全面、全程”育人的理念才至關重要?!罢l來學”的問題,答案無疑是明確的——全員育人,師生共學。

(二)學什么——博學精思,擷取核心

傳統文化典籍浩如煙海,農村學校應從中擷取最經典、最核心,切實際、可操作的部分,形成符合本地、本校特色的課程體系。我校在長期的儒學教育實踐中,開發編訂了獨具特色的校本教材,包括儒學經典研讀、儒學源流與代表思想兩門必修課程和中國傳統節日、儒學文化之家風家訓、蘇軾的創作與儒學思想、程朱理學新解、儒學與對聯五門選修課程。幾年來,這些課程都正式開課設節,是學校儒學教育的核心內容。除此之外,所有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追求和當代中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需求的,都應當有計劃、成體系地納入課程體系。筆者認為,愛國情懷、理想信念、感恩意識、勞動觀念、生命意識、自律觀念等,都是農村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

(三)怎么學——三位一體,循序漸進

于學校而言,要建章立制,完善硬件設施,打造環境與文化。我校緊緊圍繞“校園精美、師資精良、管理精細、質量精上、特色精顯的一流特色高中”目標辦學,打造了頗具特色的校園文化。一館(儒學館)一屋(儒學書屋)兩廊(國學長廊、思齊走廊)五園(孔孟園、兩漢園、兩宋園、明代園、清代園)的文化景觀,校園走道、圍墻及各功能處所的文化滲透,讓學校浸潤在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中。下一階段,結合黨風廉政教育基地建設,學校將進一步明確定位,彰顯特色,打造品牌,讓每一面墻都說話,讓每一個細節都育人。

于教師而言,一方面,教師要避免“為經師,不為人師”,各科課程也要突破儒學課堂限制,加強德育滲透。在儒學教學中,教師是指引者、倡導者、示范者、組織者;學生是學習者、參與者、創造者、反饋者。二者相輔相成,才能共同提升。另一方面,教師應有學、教、研一體化的角色定位意識。除了要不斷地閱讀、學習、反思外,還要加強對校本課程、活動體系的研究與開發。從規劃鋪排、內容編選、課程開發到實施教學、評價反思、優化提升,過程本身既是教師的高效學習,也伴隨著教學互動和以研促教、促改。

于農村高中的學生而言,在師生互學過程中,儀式感的確立非常必要,尤其在初始年級、初步階段,要有讀的儀式——“手捧經典,端身正意,大聲誦讀”;要有學的過程——自覺反思,書寫心得,誦讀展示,點背督查;更要有習慣養成與思想強化——文字中的思想引導、生活中的行為要求、實踐中的道德規范等。

二、躬身踐行,以儒學活動養德礪行

(一)結合學校實際,開展特色活動

從2017年開始,我校研學活動正式拉開序幕,每年利用寒暑假和小長假,先后組織師生赴岳麓書院、石鼓書院、曾國藩故居、左宗棠故居等地開展儒家文化探源懷遠、宗儒修業活動。每年5月,為即將迎戰高考、畢業成人的高三年級學生舉行漢式成人禮,加冠加笄,以博文約禮,立志篤行。在每年9月28日孔子誕辰,隆重舉行祭孔禮、拜師禮,以尊師重教,崇儒尚德。學校的儒學特色系列活動機制漸全,輻射日廣,成效初顯。此外,學校也深刻認識到在日?;顒又袧B透思想教育和涵養品德的重要性,并結合高中生的實際,進一步豐富內涵、完善體系。

(二)結合農村實際,開展地域性活動

中華兩千多年農耕文明的文化印跡早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所言:“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鞭r村高中的師生,與農民、土地、農業生產有著天然的血肉聯系。筆者認為,在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奮力譜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詩篇的壯麗征途中,一線教師和新時代農村學生品德的培養,與農業、農村、農民的這種聯系,不僅不應淡化割裂,反而應該深化加強。

農村高中儒學教育可充分利用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揚長避短。比如:在學校勞動實踐基地開展農桑耕植,強化勞動教育;與廣大農村的農戶結對共建,護農助農,以知感恩,懂奉獻;利用鄉村廣袤的天地登山涉水,以親近自然,凈化心靈;開展遠足拉練,登山徒步,以強身健體,磨煉意志;組織護林護河行動,共筑碧水藍天凈土,以敬畏自然,厚植環保意識。

另外,瀏陽歷史悠久,民俗豐富,老一輩婚喪嫁娶的禮儀活動仍有典型的儀式,是傳統文化綿延千年的精華留存,但中青年一代已較少涉獵,有的學生連當地方言都甚少使用,更不用說了解學習原汁原味的地方民俗了。對此,學??衫卯數孛袼谆顒?,組織開展介紹性課程和體驗性活動。

(三)緊扣時間節點,開展節令性活動

學校傳統文化教育既要形成規范體系,又要抓住教育契機,雙管齊下,以達事半功倍之效。學??山涍^1~2年的實踐探索,形成儒學活動年歷。以二十四節氣、傳統節日為主線,將對傳統文化要義有所推廣弘揚的活動納入體系之中。春節中秋家族團圓,清明踏春祭祖,重陽登高敬老;雙搶、秋收時節開展感恩助農活動;建軍節、國慶節、抗戰勝利紀念日、公祭日等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種種傳統文化的弘揚,都可以以一定的活動形式沉淀下來。此外,重大新聞時事往往也蘊含了傳統文化的價值判斷,為師生提供了眾多的教育契機。

(四)結合“儒雅十德”,開展主題月活動

我校已形成較為完備的“儒雅十德”倡樹體系——仁、義、禮、智、信、忠、孝、恭、儉、讓,可以結合時令、節日特點,安排每年除2月、8月外的10個月,各以十德之一為活動主題,開展探討踐行、倡樹評先等實踐活動。

比如,“義”——3月,植樹節、愛耳日、世界水日、世界氣象日多集中于此月,又是驚蟄農耕之時,鼓勵學生親近自然,耕植農桑,關愛地球,立“大義”于天地?!皟€”——4月,借寒食、清明之機,結合“世界地球日、衛生日”,大力倡導文明祭掃、移風易俗、勤儉節約?!叭省薄?月,世界紅十字日、護士節、助殘日、母親節等多與“仁愛、博愛”相關,借此立中國“青年”仁愛之大志,“勞動”奉獻之美行?!靶拧薄?月,考試季,利用高考、學考之機,開展誠信教育,引導青少年以“信”應對學業大考、人生大考?!肮А薄?月,學年之初,結合教師節和新生入學教育,樹立尊師重教之大道?!爸摇薄?0月,國慶假期,舉國上下,氛圍濃厚,愛國主義情懷厚植正當時?!靶ⅰ薄?1月,以感恩節為契機,感恩父母親人、師長同事、好友同窗。其余月份可以按照“禮”——4月、“智”——7月、“讓”——1月等規劃落實。

抓住農村地域特征、時令節日等時間節點,結合儒雅十德主題內容,使儒學教育有的放矢、宏觀規劃、合理協調,更能序列化操作,提升傳承度和操作性。

總之,對教師而言,傳統文化的傳承是職業要求、事業追求,更是人生需求;對學生而言,儒學的積淀是求學手段、生存能力,更是此生的幸福依托;對我校而言,儒學教育實踐是創建省級特色學校的依托,更應是提促品質、長遠發展的根本措施。當中華文明中最深刻、最本質的文化內核成為廣大師生終身踐行的精神內需之時,我們利用傳統文化開展“立德”大業,共建師生德范天地、幸福人生的征程,才能更加行穩致遠。

參考文獻:

[1]龔明斌,辛曉明.縣域推進師德養成教育的價值與路徑[J].教師,2020(1):4-6.

[2]潘新民.關于師德養成路徑的幾點思考[J].教育科學研究,2016(3):19-22.

猜你喜歡
體系
TODGA-TBP-OK體系對Sr、Ba、Eu的萃取/反萃行為研究
“三個體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堅戰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探索自由貿易賬戶體系創新應用
常熟:構建新型分級診療體系
E-MA-GMA改善PC/PBT共混體系相容性的研究
日本終身學習體系構建的保障及其啟示
“三位一體”德育教育體系評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