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

2020-01-16 17:11易宏偉
傳奇故事·百家 2020年5期
關鍵詞:滲透策略德育教育小學語文

易宏偉

摘要: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處于吸收知識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內,無論是對學生知識的傳輸還是對于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都極為有效,但是教師往往忽略了對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沒有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和學習目標。針對學生的差異性,教師需要在提高學生道德素質的過程當中,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學習行為為學生展示一個正確的價值取向,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素質。并且在日常教學當中,教師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幫助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道德品格以及個人品質。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有非常豐富的資源,教師可以通過課文的內容、作者以及一些優質的偶像為學生傳播優秀的道德品質,讓學生能夠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思維還處于一個懵懂階段,而教師要做的就是在教育學生學習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并且在小學語文的教材當中有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運用這些教學資源來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影響學生,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在學生的學習生涯當中提供更好的指向標,完善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教師在德育教育滲透的過程當中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年紀以及學生的性格,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在教學的每一個角度為學生滲透良好的道德觀念,培養學生的道德品格,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當中逐漸認清自己的目標,激發學生的提升動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被動地提高逐漸轉變為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小學語文課堂。

一、教師以身作則,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教師是學生在學校一天當中接觸最多的人,并且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學生對教師的種種行為會更加信服。同時教師的行為對學生也具有間接影響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以身作則,將自己的行為作為提高學生道德素質的關鍵,明確自己的優秀理念,成為學生的學習榜樣,讓學生在提高自身道德素質的同時,有自己的學習標準。教師可以通過自己在平時中的表現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才是正確的道德素質以及行為準則。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比較容易模仿身邊的人,教師作為學生接觸較多的人,對于學生的影響十分大,教師在這個階段需要重視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自己的行為準則,處事觀念,將自己與學生放在同一水平線。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在小學階段養成良好的道德素質,為之后學生的道德素質提升做更好的準備。

二、設立班干部,傳遞優秀品質

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接觸最多的還是學生,小學生的主觀意識較差,往往有從眾心理,容易受到身邊學生的影響。而教師在培養學生道德素質,影響學生的過程當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教師應該設立班干部來傳遞優秀的品質,讓班干部作為教師思想的縮影,為學生傳遞正能量。并且學生之間具有競爭意識,有了競爭意識才能讓學生有提高自身道德素質的動力,而設立班干部恰好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競爭意識,讓學生產生競爭目標,從而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并且通過班干部可以更高效地管理班級,更高效地傳遞教師的思想,讓學生能夠近距離感受教師的思想。通過班干部的帶動來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完善學生的個人品格,逐漸讓每一個學生成為跟班干部一樣優秀的人才。

三、通過課文內的事物和人物,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描述優良事物和優秀人物的課文,教師可以把課文當中的知識作為提高學生道德素質的基準。課文作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每天需要接觸的東西,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且通過課文能夠使學生深入地感受作者所傳達的理想信念。教師可以通過課文的教學開展來提高學生對于優良事物的認識,以及對于道德素質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使學生在課文學習當中不僅提高自身的語文知識,同時也學習課文當中優秀的人和事物的優良作風。教師在講授課文的過程當中,要讓學生能夠真正將自己帶人到課文當中與課文產生共鳴,從而使學生能夠逐漸在學習課文當中學習優秀人物和事物的優良品格,嚴格要求自己。教師可以適當鼓勵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學生成就感,讓學生在學習課文、提高學生道德素質的過程當中更加積極,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主動學習前人的優秀品格,逐漸讓學生形成遠大的理想,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在學習陶淵明的《飲酒》時,教師可以以陶淵明作為切入點,為學生講解陶淵明的故事,讓學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陶淵明,學習陶淵明的優秀品格。陶淵明別號五柳先生,是道德高雅之士,在亂世當中陶淵明本想獨善其身,但是他的心中仍舊放不下國家,仍舊放不下牽掛,教師可以拓展他的詩句“舉杯澆愁”。這就是陶淵明,一個想要沉醉于田園生活,但是又放不下還生活在艱苦當中的人們,想要去幫助他們。教師可以以陶淵明的生平事跡作為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關鍵,為學生拓展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就算已經吃不上飯了,已經沒有物質上的依托了,但是陶淵明依舊不會用自己的精神去換取物質上的糧食,因為精神上的糧食才是最難能可貴的。教師在故事教學后要鼓勵學生學習陶淵明的優良品質,學習陶淵明的為人處世,通過優秀的陶淵明為學生樹立優秀的榜樣。讓學生在課后針對陶淵明進行深入的了解,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陶淵明,學習陶淵明的優良品格。

四、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在提高學生道德素質的過程當中,應該全方位對學生的道德素質進行提升。教師要優化教學策略,通過多媒體教學與課本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從多元化的教學策略中明確自己的道德信念,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能夠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

猜你喜歡
滲透策略德育教育小學語文
中學音樂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探析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