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SSUM對老年腹部大手術的風險評估

2020-01-17 12:58胡知齊梁山尹明明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普外一科安徽合肥230000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0年11期
關鍵詞:危組圍術腹部

胡知齊 梁山 尹明明 (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普外一科,安徽 合肥 230000)

隨著社會發展進步,人口老齡化日趨明顯,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越來越多,由于生理功能老化及合并其他基礎疾病,手術后出現并發癥甚至死亡的概率遠高于中青年,因而,術前進行老年患者的手術風險評估,對能否選擇外科手術、圍術期妥當處理及促進術后快速康復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擬分析生理學及手術嚴重性評分系統(POSSUM)與術后并發癥 Clavien-Dindo 分級之間的相關性,評估POSSUM在老年患者腹部大手術中的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回顧分析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普外一科2017年1~12月124例行腹部較大手術且年齡≥60歲患者的病例資料,男72例,女52例,年齡60~94歲,平均72歲。其中結直腸癌38例,胃癌22例,膽管結石+膽囊結石20例,腸梗阻15例(腸粘連7例,腸扭轉3例,腸系膜血栓、糞石梗阻各2例,橫結腸脂肪瘤1例),結直腸穿孔、肝內膽管結石各4例,胰頭癌、胃腸間質瘤、外傷性脾破裂、原發性肝癌各3例,壺腹部腫瘤、膽囊癌、膽管癌、肝囊腫各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

1.2方法 根據POSSUM評分方法〔1〕,統計術前生理情況12項指標〔生理學評分(PS),如年齡,心、肺X線檢查,血壓,脈率,血紅蛋白(Hb),Glasgow評分,白細胞計數(WBC),血尿素氮(BUN),血K+,血Na+,心電圖(EKG)〕及手術侵襲情況6項指標〔手術創傷評分(OS),如手術大小、30 d內手術次數、出血量、腹腔污染情況、手術種類、腫瘤轉移情況〕,按照嚴重程度賦予不同分值,把以上各項指標合計算出PS、OS得分,然后將PS與OS相加,按分值結果分組,低危組≤30分,中危組30~45分,高危組≥45分。

根據Clavien-Dindo等〔2〕標準對術后并發癥情況進行分級,其中Ⅰ級:不需要采取手術、內鏡處理或使用藥物治療,不包括鎮痛、降溫、止嘔、補液、理療、換藥等;Ⅱ級:全胃腸外營養(TPN)、感染、輸注紅細胞及需要其他藥物治療;Ⅲ級:需要外科手術、介入或內鏡等治療;Ⅳ級:需要ICU監護或中樞神經系統(CNS)等危及生命的并發癥;Ⅴ級:死亡。統計時間為術后30 d內。其中將Ⅰ級定義為輕度并發癥,Ⅱ、Ⅲ級為中度,Ⅳ、Ⅴ級為重度。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 結 果

2.1POSSUM評分情況 124例患者中,96例術前合并其他基礎疾病,合并疾病共131例次,其中高血壓、心律失常50例次,貧血、低蛋白18例次,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17例次,糖尿病13例次,肺部感染、陳舊性腦梗死各6例次,水電解質失衡5例次,肝功能障礙、感染性休克各4例次,心臟病3例次,全身多發骨折3例次,腎功能障礙1例次,膽管炎1例次。

全部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其中結直腸切除術47例(腔鏡手術11例,聯合其他臟器切除3例),胃切除術23例(腹腔鏡手術2例,聯合其他臟器切除5例),膽道探查+膽囊切除術20例(腹腔鏡手術13例),肝葉切除、小腸部分切除術各6例,胰十二指腸切除、膽管空腸吻合術各4例,脾切除、腸粘連松解術各3例,膽囊癌根治、腹腔鏡肝囊腫開窗引流、腸扭轉復位術各2例,胃腸吻合、回腸造瘺術各1例。按照POSSUM評分方法分為低危組61例,中危組53例,高危組10例。

2.2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84例(67.74%)出現并發癥,并發癥共143例次,其中低蛋白血癥、貧血43例;肺部、切口及腹腔內感染18例;胸腔積液13例,腹水10例;切口裂開、切口愈合延遲共8例;胃腸功能障礙8例;吻合口瘺7例;消化道及腹腔內出血6例;心功能不全5例;水電解質紊亂5例;心律失常5例;不全性腸梗阻4例;尿潴留3例;腎功能不全3例;呼吸衰竭2例;深靜脈血栓2例;肝功能不全1例。術后有14例入住ICU治療,最終有7例死亡。有并發癥組PS+OS平均得分(34.19分)明顯高于無并發癥組(27.65分;t=6.394,P<0.001)。低危組、中危組、高危組并發癥發生率〔54.09%(33/61)、77.35%(41/53)、100.00%(10/1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115,P<0.001)。

2.3POSSUM評分與并發癥Clavien-Dindo分級的相關性 Clavien-Dindo分級,Ⅰ級27例(32.14%),Ⅱ級18例(21.42%),Ⅲ級17例(20.23%),Ⅳ級15例(17.85%),Ⅴ級7例(8.33%),即輕度并發癥27例(低危組19例、中危組8例、高危組0例),中度并發癥35例(低危組14例、中危組21例、高危組0例),重度并發癥22例(低危組0例,中危組12例、高危組10例)。3組術后并發癥Clavien-Dindo分級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551,P<0.001)。

3 討 論

近年我國人口出現老齡化趨勢,≥80歲高齡老人每年以5%的速度增加,老齡患者逐年增加,其中很多需要接受外科手術。老年患者生理功能老化,各臟器功能減退,機體抵抗力下降,常夾雜有不同種類的其他疾病。因此,老年患者在進行麻醉和手術時,適應和調節能力差,尤其在腹部大手術時,損傷更大,術后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或臟器功能障礙,導致住院過程延長甚至死亡,給手術安全及管理方面提出了較高要求。

目前老齡患者能否接受外科治療主要由手術人員主觀判斷,準確地評估患者病情,科學地分析判斷疾病進展及預后,可以為圍術期治療決策提供依據。因此,客觀評價手術風險對老年腹部大手術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對不同危險度的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讓其平穩度過圍術期,同時也有助于醫患進行有效交流,充分了解各種治療方案的風險利弊,做出選擇并積極配合治療。

現階段有多種危險因素評分系統,臨床上經常應用的為美國麻醉師協會(ASA)分級、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估(APACHE)評分、全面的老年評估(CGA)、POSSUM等。由于病情復雜多變,手術風險評估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

ASA評分麻醉科通過詢問病史、檢查重要體征及術前檢查等資料,對患者耐受麻醉和手術的能力進行粗略評價,據報道ASA分級和圍術期死亡率關系密切,其分級相對簡單,主觀性較大〔3〕。APACHEⅡ評分由急性生理改變和慢性健康狀況兩部分組成,主要用于ICU病房,是危重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評判的較好指標〔4〕。CGA包括有自理能力、跌倒風險、合并疾病、既往用藥、營養狀況、心理認知、社會支持及老年綜合征等多項內容,但測試耗時過多,并不適合所有患者〔5〕。

外科手術的成敗不僅取決于手術操作過程,還與患者的身體狀況、手術范圍大小有密切關系。前述各種方法均以患者身體基礎情況為依據,都沒有將手術創傷因素加以考慮。1991年,Copeland 等〔1〕設計了POSSUM,分別評估12項術前指標和6項手術指標,得到生理學及手術因素的評分,通過方程測算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可對不同醫療機構的治療水平做出評價。該評分考慮了患者手術時的一般狀況,同時結合了手術創傷程度,現已廣泛應用于胃癌〔4〕、結直腸癌〔6〕、肝臟〔7〕、胰腺〔8〕及急診腹部手術〔9〕,均提示能較好地評估手術風險。但計算POSSUM方程過于繁瑣,應用不便,理想的方法應當使用簡單,所需資料容易獲取且客觀,可對風險進行準確預計。因此,本文對POSSUM進行改進,不應用方程計算并發癥發生率,而是統計PS+OS值,結果顯示,能根據PS+OS值較好地篩選出中高?;颊?。

POSSUM納入統計的術后并發癥種類廣泛,但沒有對并發癥的嚴重程度予以考慮。Dindo等〔2〕在1992年建立了術后并發癥的 Clavien-Dindo 分級系統,2004年又加以改進,依據客觀且具有可比性,能較全面地評價手術并發癥并方便用于交流。

本研究結果提示,POSSUM加以改良后使用方便,能較好地預估老年患者行腹部大手術時出現并發癥的風險,為外科醫生手術決策提供指導。對于需要行腹部手術老年患者,可以利用POSSUM評分篩選出中高?;颊?,對其進行個體化治療,包括加強交流,詳細告知手術相關風險;圍術期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改善患者機體狀況;對高?;颊?,要有損傷控制和微創理念,盡可能降低手術創傷,讓患者順利度過圍術期。有文獻提示〔10〕,對術前一般情況較差的胃癌患者,行腹腔鏡微創手術,利于術后恢復。一項隨機對照研究也表明〔11〕,對擇期行腹部大手術的高?;颊?,術前進行針對性的預康復訓練,能顯著降低術后并發癥。因此,有效落實這些方法均可能幫助患者改善預后。

目前,POSSUM尚未普遍應用,有醫院報道〔12〕利用POSSUM進行風險評估,對高危病人進行多學科干預,待風險指標改善后再手術,取得了良好治療效果。本研究是以人群為基礎,并非針對患者個體,因此,在進行手術風險評估時,該方法僅供參考。

猜你喜歡
危組圍術腹部
腹部脹氣的飲食因素
實時三維斑點追蹤超聲心動圖聯合微小RNA 評估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危險程度的價值△
腎結石圍術期針對性護理應用
個性化護理在老年白內障圍術期病人中的應用觀察
速度向量成像技術評價不同心血管危險分層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頸動脈彈性的研究
腹部創傷的CT診斷及其臨床意義分析
圍術期舒適干預應用于口腔頜外科的效果
內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的圍術期處理
探討心肌梗死溶栓實驗危險評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評估價值
探討心肌梗死溶栓實驗危險評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評估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