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2P 網絡借貸的風險與防范探析

2020-01-18 06:34羅莉貴州商學院
環球市場 2020年14期
關鍵詞:借款人網貸借貸

羅莉 貴州商學院

P2P 網絡借貸,又稱P2P 網絡借款,P2P 是英文peertopeer 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其典型的模式為:網絡信貸公司提供平臺,由借貸雙方自由競價,撮合成交。資金借出人獲取利息收益,并承擔風險;資金借入人到期償還本金,網絡信貸公司收取中介服務費。出于我國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以及社會迫切的投融資需求,P2P 網絡借貸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然而,前期監管的缺失使其獲得了“野蠻生長”的機會,問題平臺頻繁出現,平臺詐騙、跑路現象屢見不鮮。本文通過介紹我國P2P 網絡借貸行業的發展現狀,分析P2P 網絡借貸平臺的風險要素,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以期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一、P2P 網絡借貸的現狀

2007 年-2010 年是P2P 網貸平臺發展的初級階段,2010 年網絡借貸平臺的數量不超 過10 家;2011 年-2015 年 是P2P 網 貸 平臺迅猛發展的階段,由2011 年的50 家迅速發 展 到2015 年 的2595 家;2016 年12 月 底P2P 網貸平臺正常運營數量為2448 家,全年正常運營平臺數量出現減少的走勢。網貸平臺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P2P 網貸行業的整改及平臺經營壓力居高不下,再加上規范互聯網金融的政策法規出臺,很多不規范或者風險高的平臺被迫或者自動關閉。之后P2P 網絡借貸則進入了整頓發展階段。2016年8 月24 日,銀監會聯合多部門正式頒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這意味我國P2P 網貸行業終于擁有了一套相對完備的監督管理機制,通過行政手段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逐漸擺脫了早期的“野蠻生長”。在這之后,政府又出臺了一系列行業監管細則,不少經營不善的中小平臺開始被清退或轉型。截至2019 年12月底,P2P 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343 家。

二、P2P 網絡借貸存在的風險

(一)非法集資風險

如“e 租寶”,累計交易發生額達到了700 多億元,該平臺以高利息為誘餌,持續采用借新還舊、自我擔保等方式大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將吸收來的資金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入自設的資金池,平臺掌握資金使用權后,除將一部分用于還本付息外,其他資金用于了高管揮霍、廣告炒作等方面。

(二)違約風險

P2P 網絡借貸平臺審核借款人資質一般都是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線上會看身份證、法人資格、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等標準證件,線下就會去實地調查借款人的征信情況、家庭情況、車房、企業、銀行資產和負債等,并進行評估,出具風險報告,然后確定借款利息,借款金額,借款期限等。這些審核程序要比商業銀行貸款的審核門檻低。因此導致P2P 網絡借貸平臺跑路和借款人違約的風險增加。據統計,2018年全年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達到1829家,約占P2P 網絡借貸平臺累計數量的一半,停業類型的平臺數量占比遠超跑路等問題平臺的數量占比。

(三)網絡安全風險

P2P 網絡借貸就是傳統的借貸方式與互聯網的融合,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在資金的融通方面享受到了更大的便利。與此同時,網絡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網絡安全包括信息安全和控制安全兩個方面。由于網貸平臺涉及投資人和借款人的個人信息,借貸的資金等很多保密資料,所以必須保證網絡借貸平臺的安全性。如果網絡平臺的系統,軟件相關信息和硬盤上的數據遭到破壞,竊取,影響的不僅是投資者和借款人的利益,網貸平臺安全性會受到質疑,可能導致客戶不信任,出現集中提款的現象。P2P網絡借貸平臺必須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和保密性。很多P2P 網絡借貸平臺缺乏專業的網絡安全維護人員,網絡風險防范意識低,導致網絡病毒和黑客的入侵。

(四)超額利息和“高利貸”風險

相比傳統商業銀行,P2P 平臺的借貸規模要小很多,這就導致了平臺單位資金的管理成本居高不下。此外,P2P 平臺的借款人通常是被傳統金融機構拒絕的“信用欠佳”客戶,存在較高信用風險,所以投資者需要從借貸合同中獲得額外的風險溢價。P2P 企業的管理成本以及投資者預期的投資收益,都將轉換為高額的利率由借款人承擔。然而,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民間借貸年利率不得超過36%,超出部分利息不受法律保護。另外,P2P 平臺的高額利率,也容易滋生高利轉貸現象。投資者憑借自身良好的信用評級,先從金融機構套取低息貸款,再借由P2P 平臺將資金高息出借給借款人,通過二者的利差牟取非法利益,符合高利轉貸罪的構成條件。如若借款人違反債務合約,到期無法償還本息,將影響出借人的資金償付,擾亂信貸秩序,將對金融系統造成嚴重負面影響。

三、P2P 網絡借貸的風險防范

(一)建立完善的征信體系,推動信息共享

建立完善的征信體系,對P2P 網絡借貸行業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P2P 平臺作為信息中介機構,其主要職責就在于解決借貸雙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降低信用風險?,F階段,根據人民銀行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規定,國內的個人信息可以在銀行、信用社、金融機構、消費者個人之間使用,但P2P 網絡借貸平臺仍無法直接接入個人征信系統,信息孤島現象依然存在。作為對央行征信體系的補充,百行征信是官方唯一認可的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截至2019 年6 月,已與包括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P2P 在內的700 余家機構簽訂了信息共享協議。政府應當加快推進央行征信系統與P2P 網絡借貸平臺的對接,協調多部門配合,建立起全覆蓋、高標準、深層次的社會信用體系,對公民的信用信息予以全面記錄并評級,實現信息共享。同時,也要進一步引導市場化征信機構的發展,建立完善的社會征信體系。

(二)建立監管協調機制,實現多方聯動

銀監會等4 部委正式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為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和持續審慎監管奠定了制度基礎。但我國網絡金融立法相對落后,監管仍缺乏制度安排和政策依據,在后續具體操作中存在一定的監管障礙,網絡借貸亂象依然成為社會亂象,絕非一個部門或一個領域就可進行監管,建議建立聯合監管協調機制,在監管模式上監管機構要對網絡貸款實施“穿透式”監管,把互聯網金融的資金來源、中間環節與最終投向穿透聯接起來。同時要創新管理模式,運用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技術,以提升互聯網金融監管水平,努力實現在線監管、實時監測、全面監管。監管機構有必要建立起常態化網貸監管協調機制,一行兩會、工商、稅務、公安、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多部門聯合,通過多方聯動,及時應對和處理網貸市場的突發事件。

(三)加強網絡安全技術的投入,提供監測保障

P2P 網絡借貸平臺擔負著投資人和借款人資金,信息的雙重安全責任,除了網絡平臺必須披露的信息之外,其他的信息需要對外保密。一旦信息泄露,會造成投資人和借款人巨大的損失。P2P 網絡借貸平臺要利用網絡防火墻技術有效監控計算機,保證管理工作系統的正常運行。在資金借貸運營過程中,應該進行有效的身份驗證,在得到許可的條件下,防火墻才能夠允許數據包的進入。P2P 網貸公司應該大力培訓網絡維護人員,加大對網絡安全的維護工作,不斷完善借貸網絡系統的設計工作。P2P 網絡借貸公司應該利用網絡系統軟件構建更加完善的存取控制,存儲保護和管理功能,防范越權存儲以及存儲區域外讀寫的風險,為借貸雙方數據文件存取提供監測保障。

(四)規范業務審查,提高管理水平

P2P 平臺應當重視自身的業務能力,建立完善的公司組織結構,合理設置職能部門以覆蓋網絡借貸平臺所有業務范圍。平臺應該建立獨立的風險控制部門來對運營過程中的風險加以有效甄別、評估、控制、解決。P2P 平臺需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業務審查,不得在提供中介服務的同時,變相攬儲、提供擔保、墊付、私建資金池等。同時,管理層應當加強自身管理水平,樹立風險意識,定期對公司員工開展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避免唯收入導向的公司發展模式。P2P 平臺也應充分發揮自身信息中介的作用,提高公眾對網貸行業的認知,積極開展投資者風險教育,指明各項業務潛在的風險點,幫助投資者建立“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的理念。

猜你喜歡
借款人網貸借貸
民間借貸糾紛頻發 誠信為本依法融資
淺論借戶貸款情形下隱名代理的法律適用
P2P網貸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
小微企業借款人
網貸平臺未來亟需轉型
網貸十年:迎來“去偽存真” 時代
讓民間借貸駛入法治軌道
熱詞
一張圖看懂民間借貸“防火墻”
民間借貸年利率超過36%無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