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宜居城市建設研究

2020-01-18 06:34張紅漓濮陽職業技術學院
環球市場 2020年14期
關鍵詞:宜居城市設施居民

張紅漓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

新時期國家倡導生態文明、生態宜居城市建設緊密結合,宜居城市與城市規劃、城市建設相融合。建設綠色、智慧、健康、宜居的生態文明城市是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歷史選擇、民生工程和時代要求。

一、宜居城市建設目標

宜居是城市發展的目標和追求的方向。宜居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或者說是一個動態的目標,即一個城市是否達到“宜居城市”的標準,要看參照的標桿城市,同時要考慮城市自身的發展歷程。宜居城市也是居民對城市的一種心理感受,這種感受與居民的個人屬性,即年齡、性別、職業、收入和教育程度等密切相關,因此,宜居城市的建設要充分考慮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感受和愿景。

宜居城市是指具有良好的居住空間環境、人文社會環境、生態與自然環境和清潔高效的生產環境的居住地。宜居城市的建設目標具有層次性。較低層次的建設目標應該是滿足居民對城市的最基本要求,如安全性、健康性、生活方便性等,較高層次的建設目標則是滿足居民對城市的更高要求,如人文和自然環境的舒適性、個人的發展機會。

城市規劃和建設要符合城市發展的自然規律,保留城市自然山水脈絡,給居民留下充足的自然空間,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城市建設要力求傳承自身的文化和歷史,將歷史與現實有機的連接在一起,凸顯自身獨特的地域文化內涵。只有生活和居住在城市的居民能夠感受到愉悅、舒適和幸福,城市才是宜居的、和諧的。

二、宜居城市的建設標準

由于城市的所處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性質和規模等方面的差異,很難確定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是,和諧宜居城市有一個基本的準則,就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的心理感受很重要,居民認為最適宜于自己居住和生活的城市就應該是和諧宜居城市。和諧宜居城市的適宜性既要反映城市自然生態環境的優美、整潔和協調等,也要體現城市人文社會環境的安全、便利、和諧和舒適等內容。和諧宜居城市包括五大標準:

(1)宜居城市應該是一個健康的城市,遠離各種有害物質及環境污染的可能傷害,具有新鮮的空氣、清潔的水、干凈的街區;

(2)宜居城市應該是一個安全的城市,具備健全的法制社會秩序、完備的防災與預警系統、安全的日常生活環境;

(3)宜居城市應該是一個宜人的城市,擁有舒適的氣候、適宜的開敞空間、良好的綠化環境;

(4)宜居城市應該是一個生活方便的城市,具備完善的、公平的和便利的公共服務設施,人人都能享受到就醫、就學、購物等生活設施帶來的便利,具有相對便捷的出行環境;

(5)宜居城市應該是一個和諧的城市,具有包容和公正的精神、尊重城市的歷史和文化脈絡。換言之,宜居城市應該是一個安全的、環境宜人的、公共服務設施方便的、社會和諧的城市。

三、宜居城市建設重點

城市建設要關注城市安全、健康、舒適、便捷等體現居民生活質量的問題,并注重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傳承,保持城市和街區的風格,同時要高效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創造更多更適宜人們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空間。和諧宜居城市建設重點內容包括四個方面。

(一)營建宜人的城市生態環境體系

宜人的環境能夠讓居民感受到身心的愉悅,享受到河流、湖泊、森林、山川、田野等自然環境之美。

一建設宜人的生態空間。要加大對都市區范圍內的森林、濕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脆弱區等生態系統的保護,修復和改善城市內山水、河流等自然生態環境;增加城市綠色空間和開敞空間,合理布局城市公園和綠地,營造良好的河流、湖泊景觀;改善居住環境,為居民提供休憩和交流的綠色空間。

二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刂聘呶廴?、高耗能產業發展,減少生產中產生的“三廢”排放;優化能源結構,減少城市煤煙污染;制定建筑施工場地防止揚塵的措施;加大機動車尾氣治理,減少對大氣環境的污染;采取有效降噪措施,治理城市噪聲污染;全面整治城市水體環境,加大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提高城市水質標準,全面實行污水處理收費政策,推動污水處理企業化和產業化進程。

三鼓勵低碳生產和綠色消費。推廣新型先進技術,鼓勵企業發展低碳產業,減少污染物排放和危險有毒材料的生產和使用;采用符合生態條件的城市布局,減少對環境有不利影響的經濟開發和建設活動;

(二)建立高標準的城市安全環境體系

安全是宜居城市建設的最基本條件,城市的安全環境需要重點解決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提高城市的應急減災能力。城市各項建設嚴格執行國家的強制性規范,防洪、排澇、消防等各類防災設施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二是保障城市生命供給線系統的安全。城市生命線系統涉及城市氣、熱、水、電、能源等支系統,是城市安全運行的核心。最大限度地建設并保護好城市生命線,要提高城市生命線系統的技術和信息化水平,實施智慧化和精細化管理,促進城市生命線安全防范的科學水平;

三是完善社會治安和交通安全防控體系。推進對城鄉居民安全常識的教育工作,開展社會公共安全知識宣傳工作,提高群眾防騙能力和應對各種刑事安全的能力;建立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監管體系,確保行車安全,加強超載、酒駕等違規駕駛檢查力度,細化交通事故防范制度,有效處理交通安全事故。

(三)建設方便的城市公共服務環境體系

城市的公共設施服務水平直接決定了居民日常生活的方便程度,公共服務環境的優劣直接決定了城市的宜居性。

完善服務設施類型。提供不同檔次、豐富多樣的生活服務設施、教育設施、醫療設施和文化娛樂設施等,形成區—街道—社區不同層級、功能和特色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滿足多樣化的生活需求。

提高出行的便捷性??茖W合理制定城市路網規劃,完善城市路網結構及道路交通設施。積極推進公共交通優先政策的實施,在城市主干道上,設置公交專用道和優先通行信號設施,形成覆蓋整個城市的公共交通快速網絡;建立先進、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指揮系統。

鼓勵綠色出行方式。加大步道和自行車道建設力度,改善綠色出行環境,建設公共自行車系統,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居民主動參與綠色出行的意識。

猜你喜歡
宜居城市設施居民
民生設施非“擺設”
石器時代的居民
宜春吟
垂直循環式立體停車設施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北上廣上榜全球宜居城市
公共充電樁設施建設正當時
全球宜居城市排名 蘇州逆襲排內地第一
高臺居民
瑞士公布的宜居城市排名
設施農業文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