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圖時代下高職院校學生攝影隊伍建設的思考

2020-01-30 02:24朱春佳
今日財富 2020年3期
關鍵詞:隊伍成員攝影

朱春佳

讀圖時代下,一張吸引眼球的圖片可以在一夜之間引爆網絡,吸粉無數,圖片質量對傳播效果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F今高校媒體的傳播對象是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張而成長起來的網絡青年,他們更青睞“短平快”的內容,缺乏高質量圖片的傳播內容對他們很難有吸引力。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攝影隊伍,創作出更多優質的圖片,對于高校宣傳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人員編制的限制,高校很少設立專職的攝影隊伍,所以學生攝影隊伍成為了高質量圖片創作的主力軍,如何培養他們、更好發揮好他們的作用影響重大。文章結合實際工作,通過分析高職院校學生攝影隊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加強隊伍建設的一些建議。

由于科技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讀圖已經成為習慣,每天如果不刷刷朋友圈的各種圖片,感覺一天總少了點。在這樣一個讀圖時代下,為了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各高校對新聞圖片提出了數量和質量上的雙重要求。而圖片的好壞取決于攝影者的水平和能力,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攝影隊伍,創作出更多優質的圖片,對于高校宣傳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過由于人員編制的限制,高職院校很少設立專職的攝影隊伍,平時校園活動基本是依靠學生。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員不足的問題,但受限于學生素質的高低,導致圖片質量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為了改善了校園新聞攝影力量不足、部分圖片質量不高而影響新聞傳播效果的狀況,2015年學校黨委宣傳部整合下設的各學生組織力量成立學生文化傳媒中心,下設攝影部。作為中心的創始人之一和攝影部的直接管理者,我通過對學生攝影隊伍的培養和管理工作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對如何建設好學生攝影隊伍有一些思考。

一、高職院校學生攝影隊伍存在的問題

(一)成員素質參差不齊

目前高職院校的生源組成比較復雜,以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目前學校生源中包含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高生、單招單考招的職高生、五年一貫制的中職生,不同的生源導致成員組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而且受生源層次的影響,學生整體素質不高,比較多地存在著學習目標不清晰、學習動力不足、缺乏自律和自控能力等問題。同時,不同生源學生的學制也不經相同,有在校就讀3年畢業的、有在校就讀2年就畢業的,這些都給培養和日常管理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二)學生組織吸引力有限

雖然學生攝影隊伍多數屬于黨委宣傳部的下屬學生組織,但遠沒有學生會、團學等一些學生組織有吸引力。不同于的其他組織的工作方式,學生攝影隊伍工作多為幕后,既沒權也沒利,工作卻辛苦得多,遠沒有其他組織那么風光,這也導致組織知名度不高、吸引力不足。雖然每年的招新都賣力宣傳,但收效甚微,而且很多學生之所以加入攝影部主要是出于興趣愛好,想提高自己的攝影能力,其次是想豐富課余生活,結交朋友。

(三)團隊成員更新周期過快

目前高職學生的培養模式基本為2+1,即2年在校學習,1年在外實習,還有部門五年一貫制的,是就讀1年半,半年在外實習。新聞攝影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能,除了由過硬的技術能力,還具備一定的新聞敏感性和職業素養,這就需要長時間的鍛煉和培養。除了個別有基礎的成員能盡快上手外,其他成員至少需要1個學期的鍛煉才算掌握基本技能,再加上后期實踐鍛煉、試錯、提升的時間,所以出現了好不容易把學生培養成才,就面臨外出實習的尷尬局面。

(四)學校投入不足

不同于其他學生組織,攝影的開展需要一定的設備保障,而且攝影器材普遍很昂貴。由于辦學資源的限制,學校對于學生攝影隊伍的重視有限,投入不足,多數高校簡單認為平時拍攝用學生自己的相機就行,這也影響了學生創作的積極性。同時,學生的培訓也需要經費的投入,剛加入學生攝影隊伍的基本是零基礎或者初級水平,都要進行培訓不同程度的培訓,不然學生因為缺少培訓,技能得不到提高,漸漸失去了興趣,造成了人員流失。

二、加強學生攝影隊伍建設的一些思考

(一)以點帶面,提升組織知名度

現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針對攝影部知名度不高、吸引力不足的現狀,積極采用主動出擊、自我宣傳。設計統一標識,定制工作服,在每次重大活動拍攝時進行隊伍的形象展示,在學生文化傳媒中心的官方微信上設立《光影世界》和《影展》專欄,定期推送專題圖片和學生優秀作品。一來可以進行自我宣傳,提高吸引力,二來通過學生自我作品的展示,提高成就感。同時,將招新宣傳前延,每年暑假在新生還未正式報到的時候就在新生群、百度貼吧等一些新生活躍的平臺積極宣傳,新生報到后,通過輔導員、班助進行口頭推薦,發動老成員對新生進行點對點溝通。

(二)以老帶新,加快學生成長

攝影是一門技術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如果全憑著學生自己摸索,周期太長,因此在培養上實行部長制和師徒制的雙重培養模式,在招新結束后,每位老成員認領1-2名新成員,結為師徒,通過以老帶新,指導新成員掌握基礎的業務能力,部長和指導老師定期授課,向成員講授相機的基本原理、使用技巧,拍攝活動的注意事項、后期圖片處理等內容,每次活動拍攝進行現場教學指導,事后進行圖片的糾錯和解析,讓其快速掌握基本技能,盡快勝任工作崗位。針對新聞敏感性不強、職業素質不足等問題,不定期邀請媒體攝影記者為攝影隊進行專題講座,指導其如何在現場快速判斷新聞事件的價值及新聞要素,以便拍攝到高質量的新聞圖片。

(三)以賽促進,提高學生技能

作為黨委宣傳部下屬學生組織,內部規章制度必不可少,建立科學的考核體系和獎勵制度,實行每月考評和主題評比機制,成員每月除完成日常的新聞拍攝外,還需針對特定主題進行拍攝并陳述展示,對每月主題圖片進行評比,選出最佳作品,再結合日常工作表現和主題成績,確立每月之星,增強成員的競爭意識,對于積極性不高的同學進行通報批評甚至勸退。在校內,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攝影比賽,在校外,推薦優秀成員參加市級、省級等各類攝影大賽,以賽出進來激勵學生創作更多作平,提高自身能力,形成良性循環。目前已有多名成員獲得浙江省大學生攝影比賽一等獎、二等獎。

(四)以人為本,關心學生成才

攝影部的成員都是學生,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以學業為重,不能完成以職員的標準來要求學生完成任務,為此在任務安排的時候,嚴格以課程為主,絕不出現因為拍攝任務請假不上課甚至曠課的情況。努力為學生爭取各種學習培訓的經費和機會,將社會資源(如佳能大篷車)引進校園,讓學生體驗嘗試器材,提高攝影的熱情。不定期地組織學生參觀攝影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拓寬創作的思路,推薦優秀學生作品到校外媒體刊發,積累實習就業資本。注重開展團建活動,努力給學生營造大家庭的氛圍,時常與學生談心談話,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狀態,及時排除他們的思想困擾。

三、結語

學生攝影隊伍的建設除了做好上述的自我宣傳、技能培訓、經費保障外,更重要地還在于情感的經營。學生不同于職員,他們為組織的付出多為自愿、不計報酬,情感是維持學生和組織關系的關鍵,也是其對工作保持熱情的動力,他們可以為了拍攝一場活動放棄自己的課余時間、為了修一組圖片通宵達旦卻毫無怨言。同時,情感也是維持師生良好關系的紐帶,只有真心地對待每一個同學,才能真正收獲學生的尊重,也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隊伍的作用,讓他們不僅成為美好瞬間的記錄者,更成為同學之中正能量的傳播者。(作者單位: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猜你喜歡
隊伍成員攝影
兩只掛鐘
最強新成員
大雁的飛行隊伍
我家的新成員
課題組成員
WZW—bewell攝影月賽
最美的攝影
還剩多少人?
攝影42℃展版
青藏高原筑“天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