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閩進士薛令之的廉政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2020-02-07 01:35
海峽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關鍵詞:唐玄宗廉政

■ 陳 超

一、薛令之的生平事略

薛令之,字君珍,號明月先生,唐長溪縣(今福安縣)人,其先祖居于河南高陽郡(河南開封府杞縣有高陽城)。南朝梁天監間(502—519 年),一世祖薛賀在梁武帝政權中封有“光祿大夫”之銜,魏晉之后的“光祿大夫”雖然只是“顧問”之類的散官,但也算是江南士族了。梁武帝為拓展疆土,不時對北朝魏國發起征戰,社會很不安定。為避戰亂,薛賀離開梁都城建康(今南京),攜帶家室,自江南輾轉入閩,來到長溪縣西北的鄉村——石磯津(福安廉村舊名)。入閩的薛賀雖然失去官銜、俸祿,門第也不再顯赫,但在石磯津,一派寧靜和平,家族是能夠安居的。薛賀帶領家族子弟,“蓽路藍縷,以啟山林”,在這里開創了家業,立住了腳跟,成為薛氏入閩一世祖。他的高祖薛許,曾任隋戶曹司理,父薛法超以文章名世,唐肅宗李亨追贈其為侍講國公。薛令之少時家貧,但聰明好學,勤讀經史,才思敏捷。他曾在家鄉靈巖山上結廬苦讀十多年,寫就詩作《草堂吟》。在詩中,他以出身寒微的將相蘇秦和韓信作為榜樣,抒發了自己的遠大抱負,自信靈谷中的魚龍終將如劍之出鞘,得遇于圣明君王。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 年)春,薛令之從家鄉啟程,千里迢迢北上長安應試科舉。唐科舉主要以詩賦取人,進士試詩賦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通過省試、殿試,到放榜時,薛令之的名字赫然寫在了進士榜上,成為開閩進土第一人,時年24 歲。清末同光派詩人陳衍在《補訂(閩詩錄)》中說“文教之開興,吾閩最晚”。這是隋朝大業年間(605—618 年)隋煬帝“始建進士科”以來大約一百年間,閩人第一次進士及第的記錄,史稱其“破閩天荒”,它標志著唐代閩人科舉活動的開始,在福建文化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薛令之

薛令之故鄉——福安廉村

薛令之及第后,于唐開元年間(713—741 年),官至左補闕、太子侍講,為時為太子的唐肅宗李亨授學。彼時的唐玄宗夜夜笙歌,“口蜜腹劍”的奸相李林甫當政,他排除異己,蔽主固位。因其與太子李亨不和,對東宮賢良概予貶抑,東宮備受冷遇,不但官職多年得不到升遷,就連日常飲食也被克扣,東宮官員生計艱難。薛令之生性耿直,憤憤不平地作了一首《自悼》詩題于墻上。詩云:“朝日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飯澀匙難綰,羹稀箸多寬。只可謀朝夕,何由度歲寒?”[1]意思是圓圓的旭日空中掛,照在先生的盤子上。要問盤中有什么,只有生于闌的野苜蓿。匙子難舀澀味的飯,筷子難夾稀少的菜。朝夕可以將就過,奈何年末度歲寒?這實際上是一首明為憂貧暗則憂世的警世詩,因為當時安祿山正蓄謀叛亂在即,而唐玄宗仍舊怠政奢侈,沉迷淫樂,大唐危矣,薛令之只好作此詩引起唐玄宗的反思。過了不久,唐玄宗“幸東宮”,見到此詩,甚感不悅,不但沒有自檢反思,還索筆題詩其旁曰:“啄木嘴距長,鳳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保?]意思是說,啄木鳥嘴巴很大(比喻貪吃),鳳凰的羽毛很短(暗指薛令之才能不足),如果你嫌東宮寒酸,條件不夠好,那就找一個桑榆暮景的去處,度你的老日子去吧!薛令之見玄宗有嫌棄之意,只好引疾棄官,徒步東歸,隱居鄉里。后來,唐玄宗聽說他回鄉后生活十分貧困,遂生憐憫之心,“詔以長溪歲賦資之。令之計月而受,余無所取?!保?]唐天寶十四年(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李隆基連同大唐盛世從頂峰跌落,歌舞升平煙消云散。次年,唐玄宗逃亡,唐肅宗即位。即位后,肅宗思及與薛令之的師生情誼欲召入朝,可惜令之已于數月前溘然長逝,終年74 歲。肅宗潸然淚下,得知薛令之生前家境清貧,更加感嘆他一生清正,于是“敕令其鄉曰‘廉村’,溪曰‘廉溪’以旌之”[4]。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由皇帝敕封“廉”字命名的村莊。后世,福安百姓及官府為頌揚薛令之的廉潔高風推其山嶺為廉嶺。自此,福安“廉村”“廉溪”“廉嶺”三廉名揚天下,薛令之也以一代廉臣的聲名代代相傳。

薛令之飽讀詩書,極具詩才,其詩歌技巧之嫻熟,與同時代詩人如李白、杜甫等相比,似無多少遜色。所以后人稱他的詩作在福建文學史上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并非夸大之言也。薛令之著有《明月先生集》和《補闕集》,均已佚失,現存詩作僅有《自悼》《靈巖寺》《太姥山》《草堂吟》《唐明皇命吟屈軼草》《送陳朝散詩》等 6 首,前 3 首收錄在《全唐詩》和《全唐詩外編》中,后3 首存錄于《高岺薛氏宗譜》。

二、薛令之的廉政思想

薛令之在朝為官30 多年,以清正守廉而著世。一千四百多年過去了,至今人們還在傳頌薛令之兩袖清風、剛正不阿的高尚情操。

1.剛正不阿,一身正氣

唐開元之初,李隆基于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他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公元 713 年,薛令之被授予“左補闕”諫官之職,時年31 歲。唐制設左右諫議大夫,左右補闕,“掌供奉諫諍,凡朝政闕失,大則廷議,小則上封”,就是規諫皇帝、糾正朝綱,另還有彈劾百官的權力。這種諫官議政制度重視求諫納諫,革除弊政,反對奢靡,由此取得“貞觀之風,一朝復振”的業績。薛令之此時被玄宗任命為諫官,精神十分振奮,他慶幸自己遇到了圣明君主,政治抱負、才華學識可以得到施展了。然而,到了開元中期,玄宗皇帝“因時極盛,好大喜功”,寵用奸臣李林甫為宰相,君臣荒樂,奢靡之風日增,朝野怨聲載道。薛令之便以“屈軼草”的特性為詩眼,作詩一首《唐明皇命吟屈軼草》(詩題系后人所加):“托蔭生楓庭,曾驚破膽人。頭昂朝圣主,心正效忠臣。節義歸城下,奸雄遁海濱。綸言為草芥,臣為國家珍?!痹谠娭?,薛令之直抒胸臆,借草生于庭痛斥群奸,抨擊巧言餡媚之人,表達了忠心耿耿、剛正不阿的正直品格。特別是詩末的“綸言為草芥,臣為國家珍”尤為后世所傳頌,表明他要學習忠臣的赤膽忠心與骨氣[5]。

薛令之墓碑石

明月井

唐開元二十八年(740 年)安祿山任平盧兵馬使。薛令之早就看出安祿山“面有反相”,不斷告誡太子一定要提醒皇上,可是唐玄宗沒有接納意見。盡管此時的唐玄宗,已不再勤于納諫,但薛令之作為諫官,以他耿直的作風,對玄宗皇帝昏庸行為痛心疾首,決定做最后一次諫諍。于是他置個人安危于不顧,犯顏直諫,題詩《自悼》,履行規諫職責,向唐玄宗敲響了警鐘[6]。這正是薛令之忠心耿耿、剛正不阿高尚情操的真實寫照。

2.清正廉潔,兩袖清風

“廉以立志,廉以律己?!绷疂嵵吮貙⒈氡穬?。唐玄宗統治中后期,朝政腐敗,積弊叢生,各派勢力明爭暗斗,矛盾重重,其中尤以內宮奪儲之爭最為激烈。當時,唐玄宗命三子李亨、十八子李瑁同時入住東宮讀書,并任薛令之與賀知章為主副侍讀,準備從二子中選一賢能立為太子。薛令之肩負主侍讀和向玄宗密奏二位皇子日常表現的重大使命,這就引起李瑁生母武惠妃和宰相李林甫的關注,他們以重金行賄,企圖收買薛令之以壓制李亨、褒揚李瑁,企圖達到奪儲的目的。盡管薛令之官俸微薄,生活清貧,一家人食稀麥粥、餐苜蓿羹,但決不為身外之財而動心失節,他頂住了重重壓力,為唐王朝薦舉和奠定了三子李亨的儲君之位。這種不畏權貴,剛正不阿,清正廉潔的高尚品格足以樹立為政典范。

唐朝后期,玄宗怠于政事,李林甫位居執政,奢靡成風?!杜f唐書》描述林甫的財富時說:“京城邸第田園水皚盡上腴”,《新唐書》也說他“車馬衣服侈靡”,“聚斂”所得胡亂花費,以致府中珠玉亂撒。但薛令之的生活卻十分清苦,這從他的《自悼》詩中可以看出,連苜蓿這種馬吃的飼料都當作蔬菜擺上桌來。同在朝廷,薛令之與林甫之流比較起來,貪、廉之別有如天壤。也正因為這首《自悼》詩,薛令之得罪了玄宗,毅然“謝病東歸”。唐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薛令之離開長安時,只收拾了簡單的隨身行李,便遠涉千里回歸故里。據史書記載,薛令之“徒步歸鄉里”[7]。薛令之在“冠蓋滿京華”的長安為官長達30 年之久,卻沒有任何積蓄,帶著兩袖清風,“徒步”回鄉。難以想象,從長安到福建福安,何止千里之遙?可年逾七旬的薛令之硬是靠著自己的一雙腳,步行數千里,這得有多大的毅力??!

3.勤儉自律,安貧守道

廉溪

儉是廉政的根本,守廉需持儉。薛令之自幼聰敏好學,飽讀詩書,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染,形成了樸素高潔的奢儉觀和高風亮節的義利觀。薛令之生活勤儉節約,雖然官至左補闕兼太子侍講,但他奉己儉約,淡泊利祿,苜蓿盤餐,甘于清苦。有學者把薛令之的一生譽為“苜蓿人生”,“苜?!币辉~也成為形容學官清貧和廉潔的熟典,為歷代詩文家頻頻使用。

明代思想家薛瑄(1389—1464 年)曾將廉者分為三等:“見理明而不妄取者為上;尚名節而不茍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8],這“不妄、不茍、不敢”的關鍵點在于這個“取”字。薛令之辭官返鄉后隱居靈谷草堂,過著窮研經書、抱甕灌園的窘困生活。數年后,唐玄宗聽說他生活十分窘困,“甚心憐之”,便下詔讓長溪縣(當時縣治在今霞浦)按月撥給田賦以資助他,薛令之對官府給予的賦谷從來都是酌量領取,從不肯多取多占,就是于理明也部分不取。顯然,薛令之的高風亮節居于薛暄“見理明而不妄取”的道德境界之上,以至于死后家徒四壁,一貧如洗,肅宗感慨不已,于是封其故居地為“廉村”,讓其清廉之風感召后人,邑人也在家鄉建了明月祠、三賢祠和清風亭紀念他。薛令之就是這樣用儉以養德的高尚情操堅守清廉,為后世的為官者樹立了廉潔從政的楷模。

三、薛令之廉政思想的當代啟示

“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鏡,可知興衰?!秉h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多次強調歷史的借鑒意義、反復提醒廣大黨員干部要“學習和總結歷史,借鑒和運用歷史經驗”。薛令之剛正不阿、忠于職守、清廉自律,是中國古代廉潔從政的典范。深入挖掘并汲取薛令之廉政思想中積極因素,對當前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對當今的領導干部如何做到嚴格律己、淡泊名利、秉公用權,都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和借鑒價值。

第一,要“教育養廉”,樹立廉潔從政的思維,加強道德、廉政知識等教育?!扒骞倭簟笔侵袊糯鷮賵稣蔚幕疽?,也是社會民眾對職場官員的殷殷期盼。因此,要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清官廉吏”作為道德教化的主要內容,使黨員干部充分吸取“廉則興邦,貪則亡國”的經驗教訓,深刻領會“吏不廉平則治道衰”的道理。在這種長期廉政教育的熏陶下,可以不斷提升黨員干部的道德修養,使“廉潔從政”的觀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要“制度保廉”,完善廉潔制度建設,從根本上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特別要從源頭,也就是官員選拔任用管理方面的制度抓起,把好選人用人關,把“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作為官員選拔任用的重要標準,促進廉政制度的科學性、創新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從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第三,要“依法促廉”,制定一系列官員考核、監督和懲治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要充分發揮法律制度的規范性與約束力,做到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形成反腐“高壓線”,以凈化社會貪腐生存的環境,實現肅貪倡廉、防腐促廉。

第四,要“以儉助廉”。以儉助廉思想是我國古代廉政思想的一大特色,所以我們要傳承這一優良傳統,將勤儉節約視為治家治國的重要法寶,作為廉潔建設的有效手段,從物質和精神上促進社會和官吏的廉潔,實現興國利民。

總之,“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薛令之之所以能夠青史留名,跟他一生所追求的修身養德、不求名利、廉潔自律等思想是密切相關的。一千多年過去了,至今人們還在賦詩褒贊其為官品質。在當前黨風廉政建設的時代背景下,薛令之居官清廉,勇于諫諍,嚴于律己的高尚情操,更具可資借鑒的啟示意義。

薛令之塑像

猜你喜歡
唐玄宗廉政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黨的廉政思想“聽得懂”
唐玄宗戒酒
傳統家訓里的廉政觀
唐玄宗 音樂終極愛好者
《唐玄宗端午宴群臣賜詩探得『神』字》
“廉政”一詞為晏嬰首提
廉政一座園,清風樹正氣
——溧陽清廉園展覽紀實
唐玄宗年間宮女游藝考
密謀之事莫亂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