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波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

2020-02-07 05:34莫招業劉倫
農家科技 2020年1期
關鍵詞:農村集體經濟問題及對策發展

莫招業 劉倫

摘 要:村級集體經濟是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有效發揮作用的物質基礎,是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和難點,直接影響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全面小康等目標的順利實現。

關鍵詞:荔波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問題及對策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荔波縣積極實施“空殼村”清零計劃,通過政策扶持、產業引導、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等措施,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得到了迅速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有了明顯提高。全縣共有村集體經濟組織93個,其中“村社合一”合作社會88個。2018年全縣村集體經濟總收入1440.4萬元,村均15.32萬元,經營收益在5-10萬元35個,10-20萬元46個,20-60萬元12個,100萬元以上1個。

從收入來源上看,有入股分紅的村集體經濟組織達到91個,占97.8%,有固定資產租賃收入21個,占22.5%,有管理服務及其他收入的村只有17個,占18.2%。從收入構成上看,單一入股分紅收入達到736.28萬元,占51.1%,入股分紅和固定資產租賃兩種收入456.29,占31.7%,沒有入股分紅的經營收入247.83萬元,占17.2%。從地域分布上看,城鎮周邊地區比山區地區發展快、實力強,交通方便、資源豐富村比地理位置偏僻、資源匱乏的村收入高,村級班子強的地方比班子弱的地方發展快。

總體上看,全縣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不理想,主要依靠政策扶持,自主經營發展能力較差。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發展面臨的困難主要存在“三弱三難四不”等問題:

1.“三弱”:一是體制支撐弱。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村級經濟合作組織是由村民委員代行其職責,出現了村委會、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政經”不分的情況,限制了集體經濟組織的發展。二是造血功能弱。全縣入股分紅的村達到了97.8%,而沒有入股分紅且有經營收入的村只占2.2%。說明村集體經濟組織缺乏自主發展能力,靠“輸血”過日子,自身“造血”功能嚴重不足。三是指導服務弱。目前,承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指導服務管理部門為是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具體工作由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農經站)來承擔,其人員少,管理不到位,并且在原機構改革中,鄉鎮一級農經站已合并到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出現了管理指導服務“真空”。

2.“三難”:一是資產資源盤活難。土地作為農村最多、最重要的資源,受地域位置制約,除個別優勢村外,要盤活這一資源或作為資產抵押貸款還存在一定障礙。同時,村級組織固定資產也僅限于村集體成員內部流動,尤其是大多數村位置偏僻、自然資源有限,可依托盤活的資產少,經濟發展空間小。二是能人培育難。有能力、會經營的人大多外出經商務工,農村創業環境相對不優,其熱情不高、有顧慮,而留守農村的人素質相對偏低、思想保守,經營管理能力差。發展集體經濟的能人既需有經濟實力和經營頭腦,又需有奉獻吃苦精神,因而培育顯得困難重重。三是融資貸款難。當前,村集體經濟組織主要以“村社合一”的農業專業合作社類型為主,村支部、村民委員會與村集體經濟組關系不清,難以界定,同時農業專業合作社缺少正規財務報表,不能體現主營業務收入、現金流量及可供還款的利潤來源,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

3.“四不”:一是不能發展,缺基礎。實行土地承包到戶后,絕大多數村集體資產資源已拆分殆盡,發展集體經濟“無錢起本”,同時大部分村發展沒有區位、資源優勢,發展集體經濟缺乏基礎。二是不想發展,差認識。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不斷加大,能夠保證村級組織正常運轉,部分村發展村級經濟組織合作意愿不高,覺得沒必要勞心費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三是不敢發展,欠精神。農村干部存在畏難思想,怕發展經營失敗村民埋怨、組織不滿,甚至受到處分,吃虧不討好,干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欠缺擔當精神。四是不會發展,無能力。有的村干部有發展熱情,但經營管理能力有限,找不到發展的門路渠道,發展村集體經濟有心無力。

三、對策與建議

1.厘清組織主體。從政策或立法上,明確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主體,厘清村支部、村委會與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關系,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運行。

2.加強人才培養。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緩慢,與農村缺少會經營、懂管理的人才有很大的關系。要通過培養本地新人、引進外地能人、聯絡成功名人等方式,把講奉獻、有能力、會經營、懂管理的人才引進到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中來,拓寬集體經濟發展渠道。

3.盤活農村資源。農村最大資源就是土地、山林和水域,要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對農村集體資產進行清產核資。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充分挖掘、整合閑置或低效使用的辦公用房、老校舍、倉庫等集體資產以出租或入股經營的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同時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開發利用農村土地、山林、水域等資源性集體資產,通過土地同權同價入市、資源招標開發等形式,經營好農村集體資產,獲取收益。

4.加強政策支持。建立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專項基金,對發展計劃可行、經營風險小、管理科學的村集體經營項目,采取貼息、獎勵、補助等方式予以扶持;實行稅費減免政策,對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如辦農產品加工企業和經營性服務公司免征土地管理費等費用,并按國家稅收政策規定,合理減免或返還相關稅收等。加大金融信貸力度,支持金融機構向村級增加授信額度、降低貸款利率、延長貸款期限等,給予優惠和扶持。

5.強化分類指導發展。對有明顯優勢和產業成熟的村重點是規范管理,提升質量,增強自主發展生存能力;對有發展潛力,但相對滯后的村重點是合理引導,政策激勵,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對無資源、無能力、無辦法的村重點是政策幫扶、項目傾斜、轉移支付幫助發展。

6.加強指導監管。健全和落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制度,強化涉農部門的監管職能,特別是要加強鄉鎮一級監管部門建設,著力構建“管理規范、監督有力、運行高效、富有活力”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運行機制,保證村級集體的資產和收入不流失,提高村集體資源資產的利用率。

參考文獻:

[1]張新鵬.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路徑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25):11.

[2]林光彬.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歷程與未來思路[J].國家治理,2019(31):41-48.

[3]孫慧麗.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23):11-12.

[4]胡偉芳.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策略[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07):22-23.

[5]王廣云.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現狀及對策探析[J].南方農業,2019,13(21):75-76.

猜你喜歡
農村集體經濟問題及對策發展
區域發展篇
關于強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監督若干問題探究
農村集體經濟中的三資管理探討
對我國國際貿易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圖說共享發展
淺議財務會計管理在工程企業中的問題和對策
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建議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