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長帶網紅進駕駛艙:所有規則的背后,都是血淚代價

2020-02-11 13:04桌子先生
傳奇故事(上旬) 2020年1期
關鍵詞:駕駛艙機長盧比

桌子先生

01

先說一個故事。

2015年3月24日,一架飛機由西班牙巴塞羅那飛往德國杜塞爾多夫,機長桑德海姆已經飛過了數十次,早已經駕輕就熟。

他和往常一樣,登機、檢查準備工作、和副駕駛盧比茨打聲招呼,表示這趟飛行需要他們兩個的默契配合。一切準備就緒后,這架滿載著150的人的飛機就起飛了。

飛行過程很是順利,只不過讓桑德海姆納悶的是,今天盧比茨的話好像特別多,總是勸自己去一趟洗手間。不過他并沒往心里去,飛到中途,他便起身去了。

意外就是在這一刻發生。從洗手間回來的機長按照程序輸入密碼,按下開門鍵,請求卻一次次被拒絕。不知道里面發生什么的桑德海姆被急得團團轉,要知道這可是在2萬5千英尺的高空上,一旦出了問題就是粉身碎骨,誰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8分鐘后,飛機失控向下俯沖,迎面撞上阿爾卑斯山,全機150人無一幸免,全部遇難。這就是曾轟動世界的“德國之翼”空難事件。

據調查,這次空難其實是副機長盧比茨的一次有預謀的自殺行為。他生前曾患有嚴重抑郁癥,一度有過自殺傾向。

3月初,盧比茨便開始上網搜索自殺方法,事故發生前幾天,他告訴女友:“我馬上就要做一件讓人們永遠銘記的大事了?!钡募胰巳f萬沒想到,他竟然會選擇這么瘋狂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次事件之后,很多航空公司立馬再次強調和修改新規,今后在航班飛行期間,客機駕駛艙內必須同時有兩名機組人員,以防發生不測事件。如果其中一名飛行員需要上廁所,則由一名空乘人員臨時進入駕駛艙代替。

總之,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航空公司,任何一個航班,決不允許出現單獨一人駕駛的情形。這就是著名的“二律法”(ruleof two)。

我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

就是想要告訴大家,現在很多不起眼的規則,其實它的背后都是由血和淚組成的,它是犧牲了那么多的生命,才留下這么一條規則。我們必須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

02

最近這個事件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對,我說的就是桂林航空機長帶女網紅進駕駛艙事件。

11月3日,一個網紅的朋友圈截圖在網上傳瘋了。照片中的女孩沒有戴工作牌照,沒有穿專業制服,開心地比著V字,面前擺著的是剛泡好的茶,笑得很是甜美。只不過拍照的背景讓人看了卻笑不出來,那是一架正在航行的飛機里的駕駛艙。

照片一出,引發眾怒。

一開始,有人仍在詭辯這是模擬機,后被網友光速扒皮打臉,這架飛機,就是正由桂林飛往揚州的GT1011航班。這個網紅是誰?她憑什么可以自由出入飛機駕駛艙?真相很快大白,人家是機長的“特殊”朋友,被機長帶著來飛機里“體驗生活”來了。

在飛行高度數萬米的飛機上,機長可以擅離職守,網紅可以在駕駛艙內泡茶自拍,說出來誰敢信呢?一個飛機的駕駛艙,承載的是所有乘客和工作人員的安全,隨便一個阿貓阿狗就能進去,當大家的生命是兒戲嗎?

飛機的駕駛艙內,有密密麻麻幾百個按鈕,要是被外行隨意碰觸或者按到,后果不敢想象。無關人等,是不能進入駕駛艙的,這是一條鐵的紀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電影《中國機長》?里面有這樣的一個細節,袁泉飾演的乘務長和杜江飾演的副機長,每次進駕駛艙之前都需要按鍵發出請求,機長看到同意,才能允許進入。

其實這一細節刻畫的就是真實的飛行環境,為什么要這樣?所有的艙門的安保功能,都是為了杜絕從外部暴力破壞艙門的風險,這樣即便是飛行過程中出現什么意外,也可以保證機長能夠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安全駕駛飛機。因為機長操控的不只是一架飛機,他駕駛的是飛機上數百名乘客的安全和他們的家庭。

在這樣嚴苛的規則下,桂林機長卻依然能做出把女朋友隨意帶入駕駛艙之舉,不僅僅是沒有職業道德和缺乏責任心,簡直就是壞透了。

11月4日,桂林航空公司對這起事件作出回應:當事機長終身禁飛,其他涉事機組成員無限期停飛并進一步接受調查。

隨著事件在網絡上不斷發酵,5日桂林航空再次表態,從董事長到維修經理,公司高層全部降職罰薪處理,可以說是斷臂求生了。

罰得重嗎?重。

應該嗎?太應該了。

因為這個事情能夠引起整個民航業的警醒,再也不會有人開這樣的玩笑了。

03

作為一個曾經的民航從業者,我對安全這兩個字太有感觸了。飛機是一個特殊的交通運輸工具,它有很多非常微小卻有非常重要的規則和制度。

比如說,在飛機上,空姐為什么反復提醒你:系好安全帶,打開遮光板,調直座椅靠背,收起小桌板。因為在飛行中,你的座位在遇險的時候,它是乘客最好也是唯一的生命維持設施。

1988年4月28日阿羅哈航空在飛行途中發生爆炸性失壓,幸運的是這架飛機最后成功迫降。事件當時,大部分的人都是安全的,只有一個人例外。他是一名無安全措施在通道進行服務的機組人員,因為沒有系安全帶,不幸被吸出機艙外死亡。

為什么飛機上不能帶打火機?因為在高速飛行的封閉物體,還著火的話,對機上的人來說,是致命的。1983年6月2日,由美國達拉斯至加拿大蒙特婁的定期航班,就是因為乘客帶打火機在洗手間吸煙,發生火警,雖然飛機最后成功迫降,但是有23名乘客被活活燒死。

為什么機場專門有一個趕鳥隊,不允許附近鳥的存在?因為飛機是一個很“脆弱”的物體,在高速中,一只0.45公斤的鳥如果以時速800公里的飛機相撞,可對飛機造成153公斤的沖擊力。即使是一只小麻雀就可以撞毀飛機的發動機。

每一條看似“不近人情”的規定,都是用血的教訓換來的。

記得我剛剛入職的時候,背那本厚厚的《民航運輸守則》,字里行間密密麻麻寫著的全是安全二字。是的,安全,這是一個無比重要的詞語。

04

有時候我看著夜晚燈火輝煌的機場,即使是凌晨幾點我們都還堅持在崗位,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程序,都不敢有半點馬虎,只為對得起那八個字。

我曾親眼見過,因為不守規則而發生的事故,我也親眼見過,因為不顧安全而發生的難以挽回的損失。

現代航空發展迅速,而絕大部分的事故,都是因為人為的原因造成的,總結下來,無非就是:沒有按照標準程序做。

什么是標準,什么是規則,什么是程序?它是用血與淚換來的,它是不需要解釋,不能夠被打破,它的背后都指向一條條活生生的生命。 當飛機起飛的那一刻,機長不僅僅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更要對全飛機的所有人負責,他們的生命在這一刻全部由你掌控,所以飛行員這一行業,無論多小心多謹慎都毫不過分。

《中國機長》里有一句臺詞說:“從飛行員和乘務人員,每一個人都經過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就是為了能保障大家的安全,這也是我們所有人在這架飛機上的意義?!?/p>

猜你喜歡
駕駛艙機長盧比
摩根機長與“幸運女神”
川航出了“中國版薩利機長”
跟蹤導練(三)
走進客機駕駛艙
跟蹤導練(四)3
提高汽國駕駛艙內的系統集成度
畢恭畢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