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分析

2020-02-14 20:54錢誠
建材與裝飾 2020年6期
關鍵詞:設計方案分析法園林景觀

錢誠

(中聯西北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陜西西安 710000)

0 引言

建筑綠色化發展對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加強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做好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方案審查與評價工作,成為相關工作人員關注與研究的重點問題。而將層次分析法應用到設計方案審查與評價中,構建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評價模型,能夠立足設計要素對設計方案進行量化分析與綜合評價,為設計方案選擇提供依據,助力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優化發展。

1 對“層次分析法”的基本認識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英文縮寫“AHP”)又被稱之為“層級分析法”,是運籌學重要概念,最早于20世紀70年代由托馬斯·塞蒂提出。層次分析法能夠將多目標、復雜性的決策、判斷問題視為一個整體,并根據決策總要求、總目標進行分析,形成多個目標、準則、要求,同時結合相關要素,進一步分解成多個指標層次,并在此基礎上運用特定辦法確定層次元素重要性權重,完成層次排序,從而根據排序能夠從多目標中確定最佳目標,從多方案中確定最優方案[1]。

通常情況下,層次分析法具有系統性、層次性、綜合性等特征。因此,層次分析法能夠根據系統內各元素存在的關聯性,運用分解、比較、整合等手段進行元素分割,量化各層次各元素影響程度。與此同時,層次分析法在定性與定量的有機結合下,讓分析更明確、具體、清晰。此外,層次分析法能夠從問題本質出發,對人決策的思維過程進行模擬,化簡權重計算過程,使決策與分析更具簡潔性、實用性。目前,層次分析法已經在煤礦安全管理、城市交通安全評價、環境保護研究、專業選擇、購物選擇、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等眾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成為解決目標值定量難度大、評價指標分層交叉決策問題的重要辦法。

2 層次分析法在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2.1 構建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評價體系結構

在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中,要想保證設計方案選擇的科學與合理,應加強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方案評價體系建設,做好評價要素選擇工作,提升評價要素客觀性、準確性、可操作性。在此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對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方案審查要求、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技術規范、住建部相關要求、園林景觀設計相關研究資料等具有全面了解。并結合已有實踐經驗、建筑場地實地勘察結果、專家意見、專業設計師看法、建筑企業要求等,構建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評價體系層次結構。

通常情況下,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方案評價體系由三部分構成(決策目標層、評價層、設計方案層)。評價層第一層為“評價屬性層”,主要由“景觀性、經濟性、科學性”構成;評價層第二層為“評價因素層”,主要由“意境創造、植物配置、功能設計、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環境布局、規范標準”等因素構成;評價層第三層為“評價指標層”,主要由“感觀效果、構思立意、風格定位、景觀塑造、設計內容、服務設施、場地擾動、安全保障、技術應用、植物群落、材料應用、道路暢通、植物品種合理選擇、工程造價、季節變化”等30多個指標因子構成[2]。

建筑場地園林景觀所處位置不同、建設要求不同,評價體系指標因素也不同。例如,龍洞琪林景區在評價體系層次結構構建中,遵循層次分析法應用原則,將“景觀效果”確定為景觀設計目標,將“景觀藝術審美性”、“社會文化價值”、“生態效益”確定為評價屬性,并圍繞“感官效果”、“構思立意”、“物種豐富度”、“環境質量”等七個評價因素,分解了十四個評價指標,包括“色彩豐富度”、“植物群體”、“四季變化”、“空氣質量”、“環境布局合理性”、“構思立意”、“水體特色”等。

2.2 確定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評價指標權重

層次分析法作為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在進行評價指標權重確定時存在主觀性。因此,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需邀請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專家、高校專業學者、園林景觀規劃師、建筑工程從業人員等組成專家團隊,對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方案評價指標體系結構中的各評價因素重要性,進行對比分析,利用“1~9標度法”構建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方案評價指標判斷矩陣,并在此基礎上,利用和積法計算出元素相對重要性權值[3]。

研究發現,在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中,“意境創造”與“功能設計”權值最大,達到0.2369;“經濟效益”與“規范標準”權值最小,僅為0.0701。因此,在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中,應高度重視園林景觀意境設計與園林景觀功能設計,并能夠遵守生態環境保護原則,做好環境布局、植物配置工作,盡可能控制園林景觀建造成本。與此同時,在對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的“景觀性”進行分析時,發現“立意構思”、“景觀塑造”、“植物群落”的綜合權重相對較大,“感官效果”、“季節變化”的綜合權重相對較??;在對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中“科學性”進行分析時,發現“服務設施”、“技術應用”的綜合權重相對較大,“設計內容”、“場地擾動”的綜合權重相對較少;在對安金柱場地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經濟性”進行分析時,發現“工程造價”的綜合權重最大,“形象提升”的綜合權重最小。對此,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以及設計方案選擇時,應提升立意構思創新性、準確性,科學選擇設計與施工技術,并做好工程造價管控工作,協調好施工技術、造價管理、成本投入之間的關系。

而在龍洞琪林景區設計中,在評價屬性層“景觀效果”綜合權重最大,在評價因素層“感官效果”、“物種豐富度”綜合權重相對較大。因此,在設計方案選擇過程中,需從景觀效果出發,善于利用科學手段與適宜方法,提升感官效果與物種豐富度,做好植物配置工作。

2.3 建立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方案評價模型

在構建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方案評價模型時,可將評價指標分為四個等級,并用Vi(i=1、2、3、4)表示,其中V1表示“優秀”、V2表示“良好”、V3表示“一般”、V4表示“較差”,90分≤優秀≤100分,80分≤良好<90分,60分≤良好<80分,0分≤較差<60分。評價指標分數來自于專家組評分。并在此基礎上,利用加權平均法構建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方案評價模型。公式為層次中的評價指標權值;Kn1i、Kn2i……Knji表示專家評分;n表示參與專家數量。

2.4 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方案評價結果認定

在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方案選擇與審查過程中,剔除低于60分的設計方案,選擇分數最高方案,并根據設計方案得分情況進行有針對性改進。

3 結論

總而言之,在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中,層次分析法的科學運用,能夠立足園林景觀設計總目標、總決策,對相關設計元素進行分解分層,并根據設計元素關聯性,確定相對重要性權值,構建具有層次性的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評價模型,對建筑場地景觀園林設計方案進行審查與評價,從而選擇優質設計方案,提升設計科學性、準確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對此,有必要加強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研究,不斷完善評價體系,推動園林景觀設計優化發展。

猜你喜歡
設計方案分析法園林景觀
異步機傳統分析法之困難及其克服
基于可持續理念舊建筑改造設計方案探討
數據中心ECC設計方案研究
生態環境建設與園林景觀結合初探
淺析竹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
論生態美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
層次分析法在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
基于時間重疊分析法的同車倒卡逃費探析
高壓電力系統規劃設計方案探討
房地產開發中園林景觀工程建設成本管理與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