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貧花開天華鎮

2020-02-17 10:39洪鴻
民生周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老彭天華牛場

洪鴻

“吃樹皮,嚼草根,一條褲子穿一生……”不知何年何月,在天華鎮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

天華鎮坐落在皖西南大別山革命老區太湖縣的花亭湖畔,號稱進山第一鎮。2019年仲夏的一個清晨,我在縣移民局副局長曹杰友的陪同下驅車前往。約40分鐘后,我們來到了慕名已久的天華鎮。只見鎮區內樓房林立,商店、賓館鱗次櫛比。鎮兩邊沿街的房屋依山傍水,掩映在翠綠之中。清澈的河水緩緩穿鎮而過,深深淺淺的綠色,潑灑著遠遠近近的山巒,渲染著“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濃濃詩意……

說話間,車已到天華鎮政府門前,鎮長查方軍已等候在鎮政府門前。查方軍個頭不高,顯得很壯實,看上去像是一個干實事的人,說話也純樸實在。他告訴我,鎮政府正在天華村組織貧困戶落實一戶一畝20株油茶產業全覆蓋項目栽植活動。

“從‘望山興嘆到‘靠山護山,天華鎮大力構建村有當家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的穩定脫貧新模式。天華村共有受益貧困戶88戶240人,共栽種油茶1760棵,覆蓋面積88畝。天華鎮依托山地資源,各村都已成立村級合作社,大力發展茶葉、油茶、高山蔬菜、小黃牛養殖等特色種養業,實現了貧困戶產業全覆蓋。2018年,全鎮脫貧753戶1848人,已有6個貧困村出列。全鎮已建成產業扶貧車間3個,產業扶貧基地17個,14個行政村已實現產業扶貧基地(車間)全覆蓋。到今年底,全鎮所有貧困村全部脫貧已不在話下?!辨傞L查方軍滿懷信心地對我說。

脫貧工作體現了黨的溫暖,也是一種社會責任。黨的富民政策能不能落到實處,基層黨委、政府的執行力是一個最大的考量。如今,天華鎮的貧困戶們就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這樣的實惠。

62歲的彭冬生家住天華鎮天華村彭山組,一家三口人。成家后,因家里底子差,日子過得緊巴巴,生活水平總比別人落后一截。2014年,他家被村里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評上貧困戶后,老彭悶悶不樂?!拔覟槭裁淳筒蝗缛思夷??”當著駐村扶貧專干的面,他開了家庭會,望著墻壁上的扶貧宣傳畫,老彭哽咽著對老伴和兒子說:“當貧困戶不是什么光彩事,兒子還要找堂客,懶慣了身坯、靠‘等靠要永遠不能脫貧,更別說找堂客了。我家三個勞力,每個人都把力氣用在賺錢上,湊在一起就是大數。從現在起我帶頭干?!?/p>

那時,村里有個叫彭志剛的小伙子,辭掉了城里的高薪工作回村養黃牛。老彭家就在牛場附近,有時彭志剛忙不過來,就請他到牛場幫忙。小伙子看到老彭做事賣力也懂黃牛的習性,就讓他長期在牛場做工,工資按天結算。從那以后,老彭便把養牛作為一份職業來做,每天種草、收割、放牛、喂料、趕?!m然又臟又累,但老彭干得充實,特別是看到經他飼養的母牛產下小牛時,就像是自己晚年得子一樣。

在牛場工作一年,老彭拿到了近兩萬元的工資。牛場工作雖忙,但大多占用早晚時間,白天老彭還能騰出手干別的活。2017年,老彭又發動家人把拋荒多年的田地都種上茶樹;勸說兒子放下身架參加勞動,村里人需要零工就上門服務,能賺多少是多少;老伴養了兩頭黑山豬,不買飼料,完全用家里米糠剩飯野草飼養,兩頭豬當年出欄就凈賺了3000塊。家里三個勞力都派上用場,日子很快就好起來了。當年年底,老彭家終于有了第一筆存款,最關鍵的是,全家人有了自己的目標,精神狀態也都好了起來,未來的日子有了奔頭。

人勤地不懶,政策也幫忙。老彭告訴我,他種兩畝多茶葉,國家每年有將近2000元的扶持資金。村里干部見他勤快負責,便利用就業扶貧政策,安排他擔任生態護林員。防火期田間地頭巡查、挨家挨戶宣傳,當年被評為優秀護林員,一年下來有6000元左右收入。村里又給他家安排了光伏發電扶貧項目,一年增收3500多元。

“前年,我家收入就已超過3萬元,兒子也談上了對象。在我的要求下,駐村扶貧工作隊同意我家脫貧。對于脫貧,我還是那個想法:貧困不僅不光彩,而且不幸。我們能享受國家這么好的政策,用心用力去做,日子總會紅火起來?!崩吓碚f。

汪仁愛是天華鎮橫路村中心組村民,66歲,由于晚年失子,日子過得很艱難。2010年,他辦起了一個林下養雞場,由于缺乏養雞技術和經驗,一場突如其來的禽流感讓飼養的1000只雞死得所剩無幾。2011年他又開始養豬,不料4年里虧了4萬多元。那段時間,他做什么事都不成功,負債累累,心情相當低落。

2015年,他被確立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駐村扶貧工作隊在了解到他家實際情況后,決定從他比較熟悉的種植業著手,幫他爭取到5萬元的扶貧小額貸款,用于種植楊梅、枇杷、紅心獼猴桃等水果,他利用這5萬元新建了50畝果園。為了節省成本,老汪自己動手,每天從早忙到晚,全身心投入到打理果園中,雖然很累,卻樂在其中。

雖然老汪對種植比較熟悉,但畢竟是老農民,沒有多少文化知識,駐村扶貧工作隊不放心,邀請農技人員常來他家指導,送來科技書刊,老汪也不斷加強學習,種植之路越來越順。辛勤的勞動終于有了回報,2018年,柑橘園產值5000元。

“這兩年,受惠于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我家受到了諸多的幫扶。政府為我們購買了醫療保險,我摔傷住院沒有為治療費發愁。今年,我家種下了18畝筍用竹,預計3年后每畝可收入6000元,家中的房子也即將進行危房改造?!崩贤粽f。

老汪告訴我,去年年初,聯戶路修到了他家門口,通組公路又在今年年初建成,以往的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平順多了,他騎農用三輪車進出也更安全了。如今,他家已順利實現脫貧。展望未來,他還想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再發展50畝游客采摘柑橘園,打造一個有特色的農家樂。

“我的體會是,黨和政府的幫扶很重要,最關鍵的是自己要發狠,只要心懷感恩,不等不靠,勤扒苦做,脫貧奔小康就一定能實現?!崩贤粽f。

在離開天華鎮時,查方軍動情地對我說:“脫貧攻堅,是一場不得不完成的歷史使命;決戰決勝,是一段值得被記錄的歷史傳奇。在‘兩不愁三保障政策的滋潤下,天華鎮那種‘吃樹皮,嚼草根,一條褲子穿一生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p>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33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中國作家協會“2019年定點深入生活創作項目”簽約作家。)

猜你喜歡
老彭天華牛場
充 電
洛絨牛場
肉牛舍自走式牛場清糞車的研究
規模牛場健康養殖技術
坑人的柑橘
呼和浩特某牛場牛乳房炎的調查及診治情況
女神的祈禱
網絡畫畫速成班
產品試用
挺直腰桿別趴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