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建筑中樁基礎技術的應用

2020-02-18 01:17張曉輝
四川水泥 2020年2期
關鍵詞:樁基礎建筑物荷載

張曉輝

(大連財經學院, 遼寧 大連 116622)

隨著國家發展速度的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與消費能力的提升,進而促進了建筑物的建設速度。在飛速的建設中樁基礎技術的應用非常重要。建筑物的質量關系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對于建筑中樁基礎的應用必須嚴格按照規范執行,且在設計、施工、安全等各個階段都要嚴格把關。樁基礎技術的地下環境特殊,因受其地質水文因素、現場施工管理水平的影響,使樁基礎技術變得不是一件簡單的技術。通過對樁基礎進行合理的科學應用,才能夠使樁基礎的質量提高,從而提升建筑物的承載能力,為房屋建筑的質量,安全性能奠定了基礎。

1 樁基礎的概述

1.1 樁基礎的概念

樁基礎是一種通過承臺與樁基連接形成的一個整體,通過一個整體來一起承受建筑物的靜荷載的一種基礎。樁則是豎著或有角度的放置在土中的基礎構件,用來穿過承受荷載能力差的土質層或者水層,把樁承受的荷載傳給更深,更硬,更結實的土質層。來達到穩定建筑基礎的目的。

1.2 樁基礎的分類

1.按承載型分類

(1)摩擦型樁

摩擦樁:在承載能力極限的狀態下,樁基礎頂部的豎向荷載主要由樁側面與土層之間的摩擦力承擔。

(2)端承型樁:

端承樁:在承載能力達到頂峰時,樁基礎頂部的豎向荷載主要由樁端阻力承擔。

2.根據施工方式分類

(1)預制樁:提前制作好鋼筋混凝土樁再由打樁機進行擊打到指定位置,其優點是耗費材料少,強度高多用于高層建筑和強度要求高的建筑,缺點是施工工藝復雜。

(2)灌注樁:在現場先提前打好孔。當達到需要的深度澆灌鋼筋混凝土,優點是施工簡單??梢酝瑫r進行樁基礎施工。大大節省時間。缺點承受荷載能力低,費時間和材料。

3.樁基礎的特點;樁基礎承受荷載能力與穩定性好。在面對不可抗力時形變能力小,對于建筑的安全性有很大保障。當面對特殊地質不易施工時,樁基礎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2 樁基礎在房屋建筑中的作用

樁基礎技術是工程施工時,用來把建筑基礎中的基礎樁和承臺連接。主要作用是將上部的荷載傳入深層土中加強基礎的穩定性和強度,防止建筑物發生傾斜倒塌。樁基礎加強了地基土質的密度和土地的承重能力,使建筑物更長遠的使用保證建筑物的安全性。

樁基礎的樁在堅硬的土質層上,承受荷載能力高,完全可以承受住房屋給的豎向荷載。樁基礎在相鄰荷載的影響下,沉降速度慢,并且小而均勻,這樣就可以控制建筑物的傾斜程度。在發生突然地質危險時例如地震,由于樁基礎的樁支撐在深層堅硬的土中或支撐在巖石層上,偶然荷載發生時仍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小自然災害帶來的建筑物倒塌,下降等危險。所以樁基礎應用在建筑施工中是常見且安全的施工工藝。

3 房屋建筑中樁基礎的施工技術

3.1 樁基礎技術施工方法

1.靜力壓樁施工技術

傳統的樁基礎技術中噪音與污染是一大難題。而靜力壓樁技術卻能降低這些環境的污染,靜力壓樁技術是通過靜力壓樁機,將預制鋼筋混凝土樁分節壓入土地基層成樁,多適用于松軟的土壤環境。為了避免施工期間破壞土層結構,應該連續施工。此技術的特點是施工噪音小,施工方便快捷,操作簡便。所以在房屋建筑中大范圍的被使用。其主要目的是能降低成本。

2. 振動沉樁施工技術

振動沉樁技術是使樁通過振動沉樁機發出的振動力,使樁身和周圍土壤振動,破壞原有土壤結構,在與樁重新結合從而達到緊密,結實的地基基礎。此技術因為只用到振動設備,沒有其他大型器械,所以運輸方便快捷,施工簡單,是施工常用的一種方法。為了減低現場噪音和振動產生的粉塵,施工時采用“重錘低擊”的方法。

3.夯實地基處理法

這個方法利用重錘強夯鞏固地基,此方法利用強磁吸住重物到一定高度后松開,從而達到夯實地基。最終實現加固的目的。此技術可以使土地變得緊密,縮小土地縫隙。除去氣體,增加承重能力。

4.人工挖孔施工技術

人工挖孔施工工藝分為三種方法。施工時應根據當地地質水文資料。制定合理的襯圈護壁方法。人工挖孔技術多為人力,用到的器械少,施工原理簡單,環境污染小。

1)混凝土護圈挖孔樁

混凝土護圈挖孔樁多采用分段開挖、分段澆筑混凝土的方法。在挖到設計標高時,放入鋼筋骨架進入護圈井,最后進行澆筑樁基混凝土。護圈的結構為階梯型,階高約1m,鋼筋為10mm~12mm。

2)深井護圈挖孔樁

在樁位上放置制作好的鋼筋混凝土井筒,井筒由于土被挖走后,憑靠自身自重或者施加重物來降低摩擦力進行下沉,當下沉到設計標高時,再澆筑基礎混凝土,從而形成樁基礎結構。

3)鋼套管護圈挖孔樁

鋼套管護圈挖孔樁,先在設計的樁位上打入鋼套管。達到設計標高之后,將土挖出,并澆筑鋼筋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把鋼套拔出移動到另一個樁位使用。當地質結構是流砂層或承壓含水層時,采用這種方法施工可以避免流砂和管涌現象發生,保障了施工安全。

4 樁基礎的施工準備工作

一般情況下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樁基礎會以預制和灌注樁為主。但是施工過程復雜且影響的原因很多,具體采用的樁基礎和實際方法需要綜合實際去決定。選擇正確的樁基礎和施工方法才能保證樁基礎的質量。

4.1 現場施工勘察工作

施工現場勘察是在開始動工之前一個重要的工作。由專業人員負責,對現場周圍環境進行勘察。施工現場要精準測量,為之后的施工方案提供重要依據??辈旃ぷ鞯臏蚀_和高效性,是順利開展施工的基礎。

4.2 施工現場清理工作

在建筑樁基礎施工之前,清理好現場。對施工有影響的建筑物必需拆除,施工現場要清理干凈,場地平整,道路通暢方便機械進場。

4.3 施工現場放線定位

技術人員應該先做好放線工作,準確落實施工現場中軸線控制點的位置,避免破壞。施工方應認真遵照方案去完工。技術人員把控好標高,保護水準點。

4.4 制定施工方案

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能有效的提高施工速度。施工方案需要明確所需設備,施工過程,機械的使用,人員的安排等。對施工技術詳細了解,進行分析,確定施工工藝。這些都要結合樁基礎施工的特點去進行

5 樁基礎施工技術常見的一些問題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樁基礎的施工問題多種多樣,有很多問題是突然出現的,伴隨著自然環境可能會發生地下水影響施工,凍土結構影響施工等特殊情況。

5.1 短樁

短樁發生時,會由于樁坑深度不夠,或者樁本身材料強度不夠,長期受到荷載壓力容易發生偏差,發生這樣的問題時,樁基礎的穩定性會受到影響,嚴重時會出現建筑物下沉,偏移,造成質量安全問題。

5.2 斷樁

斷樁是在施工過程中常見的一種樁基礎問題,引發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地質結構。樁基礎的設計標高需要打到地下風化巖層中,而工程施工地點有可能根本沒有風化巖層。有些基礎巖層上也會布滿淤泥層,在這種地質結構中進行打樁,管樁會得不到緩沖。在強大的沖力下撞上基礎巖層對管樁有很大損害甚至斷裂。另外,施工人員操作不當沒有將管樁垂直打入,在碰到堅硬的巖層時也容易發生斷裂。進而影響施工進度,增加不必要的經濟支出。

5.3 位置偏移

樁基礎偏移問題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引起的原因可能是土地沒有分層夯實,遇到質地軟的土層或降雨會出現偏移,如果偏移量在控制標準之內符合要求,如果偏移量大,超出控制標準影響基礎結構,可采取加大承臺、加實基礎等方式處理。由此增加成本支出,所以在施工中要嚴格把控和靈活應對,以免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6 樁基礎常見問題處理方法

當樁基礎出現安全質量問題時,施工方需要與建設建立單位進行協商,再結合相關技術部門給出方案。施工方收到方案后,要嚴格按照方案的要求進行施工。

6.1 糾偏法

當樁出現位置偏移時,但是還未發生斷裂時,可以在局部位置進行挖掘。當樁裸露在外邊的時候可以用千斤頂將樁進行糾正,在復位后回填土即可。

6.2 擴大承臺法

因為樁基礎本身的承臺不能承受荷載,為了達到設計標準就得制造更大的承臺來幫助承受荷載。一般來說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

1.本身的設計出現誤差。

2.樁基礎的樁出現質量問題或者是斷裂。

3.灌注樁不均勻施工,承臺發生偏差或者是為了防控自然因素采取更大的承臺用來防震。

6.3 復合地基法

當樁基礎本身達不到承受標準荷載要求,可以改變土地的土質來增強其承載能力。將承臺下方的土挖出,在承臺施工之前將土換成更具承載能力的土比如是砂石土,再進行分層夯實,再進行承臺施工達到鞏固地基的目的。也可以在樁基礎的基樁之間增設水泥土樁,形成復合的基礎。

6.4 補樁法

出現短樁時,可以采取這種方法。需要在承臺施工前進行。如果基樁之間離得很近可以采取鉆孔-植樁-沉樁的方法操作,然后在進行樁基承臺施工,利用承臺自身結構承進行靜力壓樁。這種方法施工難度小、機械設備要求不高、操作時間短。

7 結語

綜上所述,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中,人民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建筑物也像商品一樣琳瑯滿目,高樓拔地而起,巧奪天工。建筑行業更應該用科學,環保的施工技術建造出更高質量的時代性建筑。而樁基礎作為建筑物的根本,樁基礎的質量與安全必須得到保證,層層把關。樁基礎施工技術應不斷提高,來解決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各種施工難題。在建筑施工中要嚴格遵守施工技術規定,進行嚴格的管理,真正的做到正確勘察、分析地質、科學施工,選用適宜的,先進可行的樁基礎施工技術,才能保證基礎的穩固和建筑的質量與安全。

猜你喜歡
樁基礎建筑物荷載
活荷載
土木工程中樁基礎施工技術應用研究
日光溫室荷載組合方法及應用
鉆芯法在樁基礎檢測中的應用
鄰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轉鉆機拔樁技術
現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壩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討
樁基礎古今之用
描寫建筑物的詞語
某上承式拱橋荷載試驗探討
承臺在樁基礎抗彎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