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PP項目融資模式風險分擔探析

2020-02-18 07:20
四川水泥 2020年8期
關鍵詞:項目風險融資

楊 平

(成都大學,四川 成都 610106)

0 引言

目前,我國各類基礎設施趨于基本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建筑業的公招項目逐漸萎縮,致使各建筑企業必須要重新定位市場需求,研究更適合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計劃。隨著PPP 項目的快速增長,該項目本身以及實施過程中各方存在隔閡,在政策、決策、融資、監管機制等環節都存在很多風險問題。因此,為了滿足建筑企業的健康發展,提高其抗風險能力,必須要及時拓寬融資方式及融資渠道,促進PPP 項目融資模式風險分擔更具合理性,才能有效提高企業管控風險的能力。

1 概述PPP 模式定義及風險特點

PPP 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的基礎上,共同向大眾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新型融資模式,為企業健康成長及提高經濟收益打開了新世界大門,逐漸受到了建筑行業的廣泛推崇。在PPP 模式下,建筑設施行業通過利用該模式,以特許權協議作為堅固的合作關系基礎,簽訂合約明確各方權利和義務,從而使得合作雙方都能達到預期目標。由此可見,PPP 模式逐漸在建筑設施建設中嶄露頭角,鼓勵了各界私營企業、民營企業與政府展開合作,也加快了我國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可持續性健康發展。

然而,PPP 模式并不是萬無一失的,也存在諸多風險,其風險皆具有階段性和多樣性特點。一方面,PPP 模式風險的階段性特點,主要存在于項目建設、運營及維護、移交三個階段,不同階段的風險也不同。另一方面,PPP模式風險的多樣性,主要體現在多個利益主體、項目各方的期望收益不同、衡量方式各異、表現形式具有差異性等,導致PPP 項目風險種類多樣。

2 基于PPP 模式的建筑工程項目風險成因

2.1 金融風險

由于世界范圍內多數政府并不重視對利率及匯率波動的管制,致使利率和匯率的波動較大,加之多種金融衍生產品不斷涌入市場,促進了經濟投機行為的發生,引發了更為劇烈的匯率波動。與此同時,即使各國經濟發展情況不同,但卻同樣受到了由勞動力價格和商品價格等上升的影響所帶來的通貨膨脹風險,這也波及了市場的穩定發展,使得PPP 項目建設過程中始終要面對較高的金融風險。

2.2 政府信用風險

所謂政府信用風險,實質上是指由于政府的不履行責任和義務等違約做法,給項目帶來的直接或間接危害,而出現這一風險的主要原因是:一,政府缺少堅定的契約意識;二,政府的履行約定能力差,且缺少中長期預算機制的支撐。因此,一旦出現政府信用風險,不僅會降低政府的信用值,使得投資人撤資不再相信政府,也會導致項目擱置。

2.3 市場及運營風險

PPP 項目模式的市場及運營風險,是指當該項目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市場需求量、市場價格等發生變化時,項目實際收益所受到的不利影響。因此,項目市場及運營風險主要來源于市場價格波動,以及實際運營狀況是否良好,這些因素都決定著投資者是否能獲得合理收益,如果基礎項目收益差且經營不理想的話,則會導致合作雙反得不到應有的經濟回報。

2.4 技術風險

PPP 模式中存在的技術風險,主要是企業自身技術出現差錯、執行方案不到位、新技術應用不熟練、延遲完工、工程建設費用超出預算等,不僅給企業帶來了不必要的損失,增加了后期運營成本的同時,也會降低投資收益,引起資金鏈產生缺口,甚至會導致無法竣工或停期待建,極易發生財務危機。由此可見,針對PPP 模式的建筑工程項目存在諸多風險,應在全古城中加強風險管控,及時搭建風險管理信息平臺,同時也要加強施工企業的綜合管理能力,以高效的組織模式來促進企業風險管理。

3 采取有效措施使PPP 項目風險分擔合理化

3.1 明確PPP 項目融資模式風險分擔的原則

在PPP 模式中,PPP 融資模式風險具體分為金融風險、政府信用風險、市場及運營風險以及技術風險,為了能夠采取更為有效的措施,使得PPP 項目風險分擔合理化,首先應明確PPP 項目融資風險分擔原則,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研究,才能夠針對該模式下所產生的不同融資風險制定相應解決對策。其中,PPP 項目風險分擔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PPP 項目風險分擔對稱性原則——該原則是指處于該模式下合作的雙方,當其中一方有義務承擔金融風險以及承受該風險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損失時,同樣也有權利要求獲得因風險變化而帶來的一定數額的經濟收益,以保證承擔風險一方所承擔的風險量,要與所得收益相匹配,讓項目風險分擔有意義,而且公共部門承擔風險的同時也能從中獲益;二,PPP 項目風險分擔最優性原則——是指風險分擔主體間要始終保持雙方風險承擔量的最優化分配,若其中一方占據最有利控制地位,且能夠以最低成本控制該風險的情況下,則必須要將這一風險分配給該主體。若某一方項目風險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則一定會導致風險管理成本升高,但會有效減少風險損失,因此必須要存在風險管理最優點,才能始終保持風險管理成本最小化;三,PPP 項目風險分擔上限性原則——是指該模式在運行時,若出現風險所引起的損失明顯大于預估值的情況下,決不能讓某一方獨自承擔該風險,否則會嚴重打消另一方對項目管理的積極性,同時也會大大降低公共設施及相關服務質量;四,PPP 項目風險分擔動態性原則——是指要從項目整體出發,即站在項目的全壽命周期角度,公私雙方都是為了獲得經濟效益而達成共合作共識,并非要對彼此施加壓力,應本著考慮項目整體利益的理念,隨著該項目的進展,針對內外部條件的具體變化,通過公平公正的協商以及重新談判的方式,對原有風險分擔進行調整,以確定新的風險分擔格局。由于PPP 項目特許權協議具有不完全合同性質,在進行PPP 合同談判時,公私雙方很大程度上難以識別所有項目風險,就需要重新談判,對項目風險分擔進行合理調整,公私雙方應攜手共進退,協同解決風險,從而達到雙贏目的。

3.2 專門出臺相應法律法規針對PPP 模式

針對PPP 項目融資模式存在的諸多風險,若缺少相應法律法規的嚴格規范,則會導致不可控的金融風險問題發生,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由此可見,正是因為我國既有法律未對PPP 模式建設項目形成有效規范,才更應該盡快通過法律手段來有效界定PPP 模式項目的法律性質,詳細制定運作規范,保證該模式下建設項目的實踐有法可依,有效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收益,也保護了公眾利益。因此,專門出臺相應法律法規針對PPP 模式,要求項目運用過程要遵循章法合規運作,使得國家及地方政策法規全程貫穿于項目運作整體過程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3.3 建立高水平分析機構

為了有效應對PPP 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項目風險,及時建立高水平分析機構,同時要保證PPP 模式技術咨詢組織具有唯一服務性,使其在項目開始初期就對風險進行全面分析與排查。其中,包括對金融風險的有效識別、風險程度的客觀評價等,對整個項目進行全面的風險分析與評估,在此基礎上再推動項目進行運作,才能確保各層工作順利進行。

3.4 建立公平有效的風險分擔機制

由于項目各參與方承擔著不同的風險,對此也應建立公平有效的風險分擔機制,明確政府應承擔的法律變更、政治、國有化風險,以及投資人應承擔的建設及經營等風險。除此以外,為了應對額外風險,政府必須要及時建立獨立且專門的機構,加之其他金融機構的支持,在特殊情況下應放寬對PPP建設項目融資的條件限制,以減少對該模式建設項目投資的不必要條件限制,并為咨詢方該提供更多關于PPP 項目融資模式的資訊服務。

3.5 強強聯合合作各方,分散投資風險

建筑企業集團應采取強強合作方式,優選投資公司的同時,也要優選社會資本其他合作方,加強合作方的有效溝通,既可以優勢互補,也能有效分散施工風險,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PPP 項目融資模式的廣泛推廣,我國各建筑企業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增加收益的同時也伴隨著各種風險挑戰。因此企業必須要增強抗風險意識,針對PPP 模式下建筑工程項目的基本風險及成因,應展開深入了解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專門出臺相應法律法規,建立高水平分析機構以及公平有效的風險分擔機制,以幫助企業獲得豐厚經濟效益的同時有效規避風險。

猜你喜歡
項目風險融資
基于ISM模型的EPC項目風險網絡分析
房企融資能力對對碰
融資
融資
9月重要融資事件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項目風險承擔支出測算
5月重要融資事件
4件重要融資事件
基于審計抽樣理論的項目風險管理
聯鎖項目風險應對措施制定與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