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新沂市優質稻米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

2020-02-22 00:46楊秀梅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56期
關鍵詞:發展現狀鄉村振興對策

楊秀梅

【摘?要】新沂市把發展優質稻米產業發展作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措施,優質稻米產業地位突出,但由于長期注重優質水稻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的推廣,忽視稻米品牌培育,造成新沂大米一直處于市場中低端水平。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新沂高質量稻米產業發展也進入全面轉型的新階段,一些新矛盾新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影響該地區優質稻米發展的短板。本文基于近年鄉村振興背景下,在分析制約新沂稻米產業發展的瓶頸基礎上,提出了建設新沂優質米品牌的對策,希望能為相近地區及相關管理部門制定產業發展政策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優質稻米產業;發展現狀;對策;新沂

稻米產業是新沂最具優勢的農業主導產業,常年水稻種植面積穩定在42萬畝,年產優質稻谷25.5萬噸以上,位居全省前列。面對疫情對全球糧食安全的負面影響,新沂市勇開新局,化危為機,以規?;?、科技化、綠色化、品牌化和產業化為引領,將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引入,精心培育產業企業為主的“駱馬湖”優質稻米聯合體,發揮稻米產業優勢,不斷調優產業結構,優化品種布局、調精品質結構、強化品牌創建,初步形成政府起引導、市場牽企業、企業聯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發展格局。優質稻米產業市場競爭力和品牌效益逐步提升,助力農民增收和產業振興。

一、新沂市優質稻米產業發展現狀

(一)科技綜合引領,基地聚集展示。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新沂市以省稻麥產業技術體系為科技支撐,整合科技資源,加強與科研院所、推廣部門的協作,規范開展試驗示范,做給農民看,指導農民干,深入挖掘糧食生產新潛力。在江蘇省稻麥產業技術體系(新沂)科技綜合示范基地建設了15畝品種鑒定圃、5個示范區,輻射周邊4個水稻生產重點鎮,集中展示一批高質高效栽培技術,并通過舉辦培訓觀摩活動予以推廣。合溝鎮通過與南京農業大學簽署稻田綜合種養科技合作戰略協議,積極示范稻蝦、稻鴨、稻蟹等“稻+N”綜合種養模式,創新引領新沂優質食味稻米產業發展,做足做活水稻綠色生產文章,帶動發展稻田綜合種養2萬余畝。

(二)同心協力,創優發展“綠色、提質、增效”技術集成。依托農作物種子安全監管服務、農機產業化示范縣、農業高標準糧田建設、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等項目開展創新研究,在優質食味型水稻品種選擇、提高耕地質量、減少化學農藥用量,推廣應用現代機械化生產等方面提升稻米產業內生動力,重點打造沿駱馬湖十萬畝優質食味型水稻產業園,推廣搭配使用有機肥、生物肥,病蟲害使用無人機、自走式植保機進行綠色防控,從源頭上守護“舌尖上的安全”,生產出放心、健康食品。

-----推廣好品種。好品種是創優發展的內在因素,近年來,新沂市農業部門積極引進水稻新品種進行試驗示范,圍繞農業機械化和綠色高質量發展,以市場為導向,引導水稻品種更新換代和結構優化。開展水稻優質食味型創新工作,篩選了適宜本地區推廣的徐稻9號、連粳16號、南粳2728等品質優、口感好的水稻品種,在稻田綜合種養區推廣種植優質食味稻品種南粳5718,試種南粳9108等,稻米品種有了較大的提升。

-----提升農業機械化整體質量。農業機械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有力保障,新沂以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建設為抓手,突出糧食烘干加工機械推廣,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市場”運作模式,精心培育社會化服務主體。通過訂單作業、全程托管、聯耕聯種等方式,提高機具作業的組織化程度和精準化程度,提升農機使用效率,僅2020年全市發展糧食加工企業(大戶)23家,新增烘干設備110臺,日加工能力提升2423噸,全市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水平達到85% 以上。

------扎實開展耕地質量提升與化肥減量增效行動。好的品種配套好的技術,新沂市圓滿完成水稻40萬畝的生產功能區劃定,并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確保糧食安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2020年完成高標準良田建設4.9萬畝,高效節水灌溉0.4萬畝,受益人口2.51萬人,并以化肥減量增效為著力點,大力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提升耕地質量,減少化肥使用量,推廣水稻緩控釋肥側深施肥等技術,多舉措并進,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加大綠色防控推進力度。全面實施農藥監督監管機制,強化綠色防控示范區建設,通過綜合誘控以及推廣使用生物農藥和新型藥劑,提高了防治效果,減少了農藥使用次數,減少了化學農藥用量,化學農藥減施率達20%以上。

(三)產業融合,逐步實現標準化。蘇北大米將競爭對手設定為東北大米中的圓粒米,在新沂大米生產過程中,推廣使用《國家綠色生產基地生產技術規程》,實現品種、育苗、種植、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收割、儲存、加工、包裝、運輸、銷售等全過程標準化操作。2019年新沂市完成國家綠色食品水稻原料基地認證20.2萬畝,規?;C合種養面積增至1.8萬畝,創建綠色高質高效稻麥產業示范片16個,建設技術集成攻關核心方12個,探索物聯網+稻田綜合種養新模式,建設200畝以上稻蝦、稻蛙、稻蟹、稻鴨、稻魚等“稻田+”示范基地25個,輻射稻田綜合種養區20000畝以上,輻射12個鎮(街道),平均每畝增收1000元以上。2020年繼續開展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片9個(其中5000畝以上的示范片2個,1000畝以上的示范片7個),項目區重點開展節肥減藥、提質增效等技術模式攻關,帶動全市優質稻生產、農民增收增效效果非常明顯。2018-2020年新沂市新店鎮、窯灣鎮、邵店鎮先后獲得江蘇省“味稻小鎮”稱號,新沂實現了連續三年打造三個“味稻小鎮”的目標。

(四)以市場化引導為重心,創建優質稻米品牌。新沂以鄉村振興為工作著力點,圍繞“優質生產促進品牌銷售,品牌建設拉動優質生產”這一目標,積極引導大米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發展優質食味稻米產業,發揮稻谷生產者自愿聯盟優勢,發展優質訂單農業,鼓勵“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模式,引導規模種植主體由“賣稻”向“賣米”方向發展。在市場管理方面,從播種、收獲、加工、銷售,全程跟蹤監管,嚴把質量關,以保證“新沂大米”產品的信譽。也正是基于消費者對于大米的認知,大米企業在產品包裝設計上開始著重標注產區概念,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目前,新沂市培育出“駱馬湖”、“沂西”、“沂沭香”、“馬陵山稻鴨米”“沂九純香”、“鑫栗純”、“蛙呱香”、“狗尾稻”、“百糧春”、“金糧源”、“御香院”等一批稻米商標。其中江蘇好大米“十大品牌”1個、“江蘇好大米”金獎2個、銀獎2個,新沂稻米產品暢銷周邊大中城市。

(五)創意探索,新興產業釋放新活力。新沂市圍繞本地具有潛力的特色產業和資源稟賦,結合窯灣古鎮旅游名勝區優勢,緊扣新興業態創新發展,從村莊內現有可利用資源入手,在產業融合創新上突破,把田園變樂園,把村莊變旅游景區,建設“稻香小村”休閑農業綜合體建設,休閑農業綜合體建設內容主要包括:農耕體驗園、蘇式倉房、縮建展示全國其他倉記、糧食博物館、農耕文化館、稻米粗(細)深加工體驗館、產品展示館、簡餐、民宿、垂釣、兒童娛樂等文化創意場所。江蘇稻麥產業體系(新沂)科技綜合示范基地組建了以產業企業為主的“駱馬湖”優質稻米聯合體,抱團取暖,創意稻田的產業化途徑探索,共同創新發展優質品牌建設,同時,運用彩色水稻栽繪稻田畫,稻麥產業基地組織味稻田園攝影展,彰顯新型稻作文化,推動農旅結合,可以通過體驗式購買“駱馬湖”系列“沂西”品牌大米。2020年前來游覽觀光及訂單采購的近2000多人次,同時,新沂市在合溝、新店、馬陵山等鎮建立智慧農業基地,探索水稻水肥一體化建設,為指導精準農業服務奠定堅實數據來源,為農民增收插上智慧的翅膀。

二、優質稻米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水稻品種紛雜不一,綠色轉型難度較大。新沂市水稻種植品種布局紛雜不一,市場上銷售的水稻品種逾30種,推廣部門不得強制種植,這就造成加工的大米品質不統一,外觀長短扁圓各異,口感軟硬黏糯均有,營養成分也參差不齊。種植面積較大的秈稻品種大多不在品種審定區域內,且對極端天氣的抗逆性差異較大、有風險;審定區域內的南粳2728,外觀性狀較差,賣相不太好等,主推優質食味品種尤為缺乏,同時,由于綠色創建見效慢、成本高,綠色防控技術推廣難度大,農業經營者尤其是普通農戶接受意愿不強,這都給新沂大米地域性特征品牌打造帶來不利影響。

(二)規模種植成本上漲較快,規模生產效益不顯。新沂市2020年30畝以上糧食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化規模服務等新型經營主體、合作組織607家,規模種糧面積不足總面積25%,總體規模不大,效益不高。由于農村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農村空心化嚴重,農忙季節用工難、用工成本高,且農資價格日益攀升,導致水稻種植成本日益攀升,而水稻價格走低,水稻種植規模收益不明顯,甚至出現虧本現象,極大影響了種植戶的生產積極性。實行規?;Z食生產,需要有效的資金投入,一般田塊年地租1000-1200元/畝(不包括農業綜合補貼),勞務費每畝200-250元不等,導致手中可用資金較少,加上化肥、農藥、種子、農膜、排灌等“剛性”生產性開支呈逐年上漲趨勢,而糧食價格2017-2019連續三年走低,進一步加劇資金緊缺。此外,目前農村信貸貸款金額小、手續復雜,一些種糧大戶面臨資金不足難題,進一步影響了投入與產出比,部分種植戶為縮小成本,實行粗放式直播種植,很難保證水稻的品質與產量。

(三)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薄弱

新沂優質稻米生產政府起引導、市場牽企業、企業聯基地、基地帶農戶的“四位一體”產業化經營格局雖已初步形成,但是新沂市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仍處于薄弱環節,企業與基地農戶利益聯接機制尚不健全,誠信機制尚不完善,訂單生產的經營行為約束、風險防范化解、合同履行、矛盾問題化解協商等機制執行難以到位,這逐漸成為制約新沂市優質稻米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缺少足夠政策、資金扶持。加工企業規??傮w偏小。新沂市缺少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強、品牌亮的大型龍頭企業,域內大小稻米加工廠逾20家,但成規模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不多,大部分企業規模小、設備落后、資金短缺,生產的大米質量和數量穩定性受其影響,競爭能力較弱,一定程度制約了新沂市優質稻米產業發展。眾多稻谷加工企業相互搶原料,形成惡性競爭,甚至有的小加工企業為外地代收代加工稻谷,生產的大米產品掛外地品牌后再銷售出去,成為了純粹的原料供應車間。加工企業規模小,沒能力培育基地,與農戶僅局限于簡單的收購關系,難以打造自身品牌。

三、振興優質稻米產業的對策

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必須打破傳統的工作方法和慣性思維,在政策創新、指導服務上想辦法、求突破,把思想、政策、工作等都聚焦到高質量發展上來,新沂優質稻米產業發展必須走依靠科技、適度規模、內涵發展的路子。

(一)強化高質量投入品使用,加快推進優質稻米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推行綠色發展,突出品種布局,做好水稻生產規劃,加大有機肥替代化肥、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力度,積極推進無公害、綠色、有機稻米等基地建設,加快轉變拼資源拼消耗的粗放式發展方式,把種植業化學投入品減下來。大力推廣水稻機插秧、精確定量栽培等技術,不斷減少和限制化學農藥、除草劑等化學投入品的使用。推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試點,發揮專業化服務組織統一服務作用,解決生產中“種、管、收”的問題;示范推廣“六統一”,即統一訂單生產、統一品種、統一耕整地、統一育供秧、統一播(栽)、統一病蟲草害防治,加強稻麥產業體系建設,不斷健全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的服務體系,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強化高端農產品供給,推進優質稻米全產業鏈提升。順應市場需求變化,推出一批有市場競爭力的優質高端農產品,讓廣大消費者吃出品質、吃出信任,以口碑打開銷路。一是扶持與重視種植環節,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落實稻谷生產種植補貼政策。二是推動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在農產品大品牌創建中發揮引領作用。積極培育和壯大一批具有社會責任心且市場開拓、產品深加工和籌資融資能力強的稻米加工企業,從項目申報及金融扶持上給予優先與支持,鼓勵企業不斷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提高稻米產品附加值,擴大生產經營規模。三是創新現代營銷理念,抱團發展,發揮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等市場主體的作用。鼓勵企業與優質稻米生產基地、種植農戶等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不斷健全和完善“企業+基地+農戶”等新型農業產業化運作模式。四是在特色個性化農產品供給上下功夫,群眾的消費觀念逐步改變,對農產品的需求個性化、獨特化,要順應時代變化,挖掘農產品更多文化價值、更深文化內涵,新沂需要進一步開發稻作文化旅游產品、深加工產品,繼續延伸稻米產業鏈,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三)強化農業科技推廣方式創新,構建產業全程服務體系。推進農業科技服務云平臺資源整合,讓農業大數據在云端為農業經營者提供精準解決方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人是第一位的要素,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隊伍建設,積極助力優質稻米產業聯盟建設,不斷健全“農技推廣機構+龍頭企業+專業化服務合作社+農戶”等的服務模式。發揮縣(市)、鄉鎮農技推廣機構的公益性作用,解決水稻生產政策、技術問題,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下田。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整省推進為抓手,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民、扎根農村的“三農”工作隊伍。要加大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力度,培育壯大現代農業建設主力軍。要加快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引導新型經營主體帶動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要加大新農民新主體創新創業力度,圍繞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農產品線上線下融合,著力構建一支適應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四)強化市場研判,實施品牌提升發展戰略。緊緊抓住全省實施鄉村振興這一戰略機遇期,積極爭取政策資金支持,主動破除阻礙發展的不利因素,讓鄉村資源優勢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一是要打響品牌效應。充分發揮“駱馬湖”大米省級龍頭企業、綠色食品等品牌影響力,延續稻米文化節項目,深入推進稻米特色小鎮、稻作農業示范區等建設,積極開發“稻香小村”農業觀光生態旅游項目,發展稻作文化旅游,促進一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做強稻米全產業,提升新沂市稻米品牌形象。二是要深入市場開拓。一方面繼續開拓傳統市場,積極參加各類農展會,夯實傳統銷售渠道,深化連鎖、配送、專賣等現代營銷方式,大力拓展各種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等,擴大銷售渠道;另一方面做好“互聯網+稻米”文章,開設新沂大米網上營銷專區,打造網銷拳頭產品,進一步拓寬市場空間,提高市場占有份額。三是做好產品分級。新沂市優質稻米產業發展優勢明顯,產業規劃目標明確,十四五期間將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對大米功能及品質進行分級篩選、分類包裝和按級論價,特別要注意產品的深加工與精品包裝,使優質大米能夠貼標上市,實現優質優價,提高深加工及品牌效益。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農業農村局)

猜你喜歡
發展現狀鄉村振興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天然氣儲運技術經濟分析
巨災債券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