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投資外匯管理便利化研究

2020-02-25 07:36楊勝男
福建質量管理 2020年19期
關鍵詞:跨境

楊勝男

(廣西大學 廣西 南寧 530000)

隨著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我國逐漸從資本輸入大國轉化為“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結合發展,跨境投資規??焖僭鲩L。對企業而言,跨境投資可以引進國外先進理念和技術增強國際競爭力,提高企業知名度增加利潤;對我國改革發展而言,跨境資金流動有助于提升金融雙向開放程度,而跨境投資便利化可推動資本項目開放。

一、跨境投資業務及外匯管理概述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跨境投資便利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資金流通,提高金融雙向開放程度;通過精簡流程幫助企業提高效率、減輕負擔,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但在跨境投資便利化程度提高的同時,外匯管理方式也發生了一些改變。通過優化外匯管理方式、簡化辦事流程、整合外匯監管資源,有利于拓寬資金使用渠道,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一)我國跨境投資發展及其現狀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通過實施各項優惠政策吸引外商企業積極參與中國經濟建設與產業發展,增加可用資本的同時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技能,助推中國產業技術水平提高,促進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近年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長速度顯著提升,更多國內企業積極響應“走出去”戰略向發達國家(地區)和國際領先企業投資,從而獲得逆向技術溢出,尋求外部創新提升,推進中國產業發展轉型升級。國家統計局、商務部數據顯示,2003年以前,是以外商直接投資資本單向流入為主。2003年之后,逐漸開拓國際市場,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擴大開放,步入雙向跨境投資階段。2014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約達1231億美元,首次超過外商來華投資(1195.6億美元),標志著中國對外經濟合作乃至總體經濟發展水平邁入新的發展階段。截至2018年末,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已分布全球188個國家或地區,境外資產總額高達6.6萬億美元。

在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堅持更加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主動對接國際慣例,不斷優化投資結構創新對外投資方式,海外資產規模不斷擴大?!?019世界投資報告》中指出,2018年全年流出流量1.01萬億美元,全世界對外直接投資存量30.98萬億美元。由此計算,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和存量為全球比例14.1%和6.4%,按世界各國流量排位我國在日本之后位居第二,存量在美國、荷蘭之后位居第三位。

(二)我國跨境投資管理體制發展及現狀

跨境投資的實現離不開外匯管理政策的實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跨境投資管理體制也不斷的再進行優化。

2002年,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確立,確定開放我國跨境證券投資業務。

2005年,進行匯率制度改革,實施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和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等措施。

2006年,為方便境內投資者開展跨國經營,發布《關于調整部分境外投資外匯管理政策的通知》企業購匯額度限制被放開。

2009年3月,《境外投資管理辦法》頒發。簡化核準程序、下放核準權限,進一步放寬對外匯來源的限制,使境外直接投資項下的資金匯入、結匯更加便利。

2014年推出“滬港通”、2016年的“深港通”和2017年“債券通”等新的跨境證券投資機制擴大金融市場雙向開放。

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由于跨境資金流動規模的擴大,一些非理性異常投資行為也隨之發生。如一些企業在自身高負債的情況下,仍大額舉債進行海外收購;通過虛假對外直接投資實現非法資金轉移等。為避免此類行為對金融市場的干擾,2017年8月,《關于進一步引導和規范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發布,明確規定了鼓勵類、限制類和禁止類境外投資,更加強調境外投資交易的真實性、合規性,境外投資分類監管架構基本確立。

2018年1月,《對外投資備案(核準)報告暫行辦法》確定了限制類投資領域,建立分級分類管理體制和企業備案后定期報告制度等提高跨境投資便利化程度和監管力度。

目前,境外資本可通過QFII和RQFII間接投資A股市場對股票債券進行交易。2019年9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已宣布取消QFII/RQFII投資額度限制。境外投資者可直接參與我國境內B股市場交易,無需審批。

二、全球跨境投資政策變化及其影響

(一)全球跨境投資政策環境變化

全球跨境投資環境近年來發生了明顯改變。美歐等部分發達經濟體加強對外商投資的國家安全審查,而許多發展中國家也愈發重視外資的吸引與利用。對我國跨境投資的規模,格局等產生深遠影響。

1.各國對外資安全審查力度趨嚴。近年來,各國在制定外資政策、外商投資審查機制方面明顯加強了對國家安全方面的考量。美國于2018年8月出臺《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增大外資審查范圍,對涉及關鍵基礎設施、關鍵技術和敏感個人信息的領域進行管制。2019年3月,歐盟通過《歐盟外商直接投資審查條例》,確立了關于外商對歐盟直接投資的審查框架。從總體趨勢來看,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不斷擴大外資安全審查范圍,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也越發成為一種產業政策抵御工具。

2.全球新一輪大范圍引資留資競爭。近年來,發展中國家越發重視通過利用外資推動經濟發展,從而進一步加大引資政策優惠力度,提升競爭力。如越南積極出臺國家產業規劃和吸引外國投資政策,柬埔寨對外商投資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印度尼西亞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限制等。2018年FDI流量較2017年下降13%,連續三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下滑。貿發會議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認為主要是因為2017年底美國實施的稅收政策改革,刺激居民消費企業投資,鼓勵跨國公司海外利潤回流。2018年,全球跨境投資較去年同期下降2700億美元,而美國企業海外利潤再投資減少4642億美元,是全球下降幅度的1.7倍。美國通過稅改促使國外收益大規?;亓鞑⑽龂鴥韧馔顿Y,全球主要經濟體不得不跟進實施減稅計劃等,外資政策在全球范圍內競爭局勢愈發激烈。

3.全球治理體系加速變革,增加了全球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21世紀以來,新興市場國家迅速崛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影響愈巨大,2016年已達80%。國際經濟格局發生顯著調整,但在經濟治理的投票權及話語權與其國際力量及其不符,希望能夠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更加民主。另外,國際收入差距的急劇擴大以及國際治理體系的低效率及碎片化等都迫切需要全球治理體系加速變革。全球經濟現已進入新舊動能交替的關鍵時期,各種新技術、新產業、新動能層出不窮,各方利益角逐越發激烈。目前,全球已就治理體系變革共識達成一致,但是變革的具體目標與方向,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有著截然不同的想法。少數發達國家利益捆綁,美歐日達成零關稅貿易同盟,撇開WTO,形成一個新的自由貿易核心。其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使得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前景十分不明朗。

(二)全球跨境投資政策變化對中國的影響

全球跨境投資政策環境出現以主要發達國家的政策理念和體系調整為主的深刻變化,政策環境不確定性上升,招商引資競爭不斷加劇,阻力增大。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跨境投資政策環境變化會對中國帶來深刻影響。

加大了部分勞動密集型行業引資留資難度。受中美經貿摩擦和中國傳統產業競爭優勢下降等要素影響,部分勞動密集型行業尤其是以美國市場為主要出口方的加工型企業生產經營難度加劇。另外,由于部分發展中國家不斷加大對于外商引資力度,一些海外企業暫緩在華投資計劃,甚至一些包括大型跨國公司在內的外資企業已經開始或者正在考慮向外轉移在華產業。全球投資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造成企業降低自身投資預期,如果不能及時采取措施增強企業信心,極有可能會出現跨國企業帶動產業鏈向外轉移等問題,風險不容小覷。

中國對外投資面臨的阻力和風險增大。美國等發達國家提高對外資安全審查力度,大幅度提高對中國企業的投資壁壘。中國國有資產企業、高科技以及新興產業企業等新增投資在行業、產業模式、審查程序等方面存在更大限制。目前,國內政策環境對于新興產業較為寬松,法律規范逐漸完善,在數字化、智能領域等方面具有一定產業競爭力,但美國對涉及數據安全、個人信息等領域外資審查政策呈收緊趨勢,加強了對新興領域投資規范、戰略性監管限制,給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以及開展國際技術經濟合作發展帶來嚴峻挑戰。

目前正是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時期,參與各方都是從自身國情、經濟發展及安全出發,以比較優勢和外部環境等為政策導向參與其中。中國要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與經濟治理體系的完善。

三、促進跨境投資外匯管理便利化方面的相關建議

隨著我國對外進一步開放,外匯管理部門在簡化手續、完善服務、加強監測等方面采取了多項措施促進投資便利化。在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下,我國不斷擴大的跨境資本流動規模以及波動增加的國際資本流動對人民幣匯率與宏觀經濟的穩定產生了一定壓力。因此,我國在堅持對外開放的同時要增強抵御跨境資本無序流動引發風險的能力,一手促發展,一手防風險,維持一個健康有序的外匯市場秩序。

(一)構建本外幣跨境資金監測監管一體化機制

我國對人民幣及外幣的監管目前還屬于相對分割的狀態。人民幣跨境業務由人民銀行負責,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負責全口徑外國債券債務的統計監測。本外幣的數據監測信息無法實現實時共享,并且統計口徑不一致。如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是通過銀行事后報送的方式統計跨境人民幣資金流動情況,而外匯管理局依托外匯監測系統監測全口徑的外匯收支情況。對于企業而言,因交易幣種不同投資行為受到不同的監管。如外商直接投資,外國貨幣不能隨意兌換人民幣,只有結匯時提供資金使用證明材料并經銀行審核通過后方可兌換;而以人民幣進行直接投資的,可以直接在境內投資交易。而且,隨著人民幣跨境業務的不斷擴大及創新,本外幣監管分離也容易造成監管空白。逐步建立跨境本外幣一體化資金監測機制,可打通本外幣賬戶信息管理系統,全方位掌握與本外幣資金流動動態相關的信息,提升綜合監測與分析能力;組建相對獨立的本外幣一體監督管理委員會,統籌調度與監管人民幣跨境部門與外匯管理局的所有事務,可以提升跨境資金監管的局限性,及時識別和防范風險。

(二)建立宏觀審慎框架下資本流向監測和風險預警體系

我國目前對于投機資本流動數據監測分析方面還存在缺失??衫么髷祿夹g完善實時監測系統及時掌握資金流動的期限、規模領域等各項信息;將能夠反映非法跨境資本流動的相關指標納入監測體系,真實全面的掌握雙向資本流動動態,對可能破環金融穩定的風險來源加以識別與分析,并通過相關指標為監測與決策部門提供幫助;量化資本流動風險系數指標完善預警體系,合理確定監測預警指標閾值并依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制定應急處理方案預防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

(三)加強涉外管理部門合作共享資源

目前我國涉外業務多頭管理且監管側重點不同,沒有統一的信息資源管理牽頭機構,各部門間在政策制定、執行等方面缺乏整合,容易造成對同一涉外主體的割裂式管理,導致審批程序過多或重復,不利于貿易投資便利化。面對新形勢,應建立部門間信息共享和綜合統籌平臺??绮块T跨區域部門間可以明確工作職責,解決單個部門無法處理的公共事務。進一步優化審批手續,推進信息共享以免造成資源浪費。另外,可以簽訂跨部門合作備忘錄,解決部門權限沖突,提高合作意愿等。

猜你喜歡
跨境
開辟粵澳跨境發債新路徑
跨境支付兩大主流渠道對比談
外幣清算跨境洗錢風險需提防
跨境調查、訴訟及應對之道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銀企直聯
跨境業務中各幣種的應用場景
跨境外幣清算:從“走出去”到“連起來”
跨境并購金融風險的應對策略
聚焦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
關于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