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QI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的聊城實踐與思考

2020-02-25 07:36劉文鋒
福建質量管理 2020年19期
關鍵詞:基礎設施計量標準化

劉文鋒

(聊城市技術監督信息情報所 山東 聊城 252000)

近年來,聊城市以樹立新發展理念指引,以建設魯西質檢中心為平臺,高起點設計、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加快提升質量基礎設施能力水平,徹底改變了質量基礎能力覆蓋率不到聊城產品30%、技術水平處于全省落后位置的被動局面,成為集標準服務、計量檢測、質量檢驗和認證認可服務于一體、技術能力覆蓋聊城及周邊地區主導產業和主要產品、冀魯豫三省交界地區領先的質量基礎設施高地,在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產業提質增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一、聊城NQI一站式服務建設總體情況及主要做法

1.創新集約平臺。強化系統集成,聊城整合原有分散的計量測試、質量檢測、標準研究、認證服務等技術機構,積極構建NQI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以建設魯西質檢中心為平臺探索創新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新模式。目前,已建設實驗室面積近32000平方米,服務項目包含計量、產品檢測、特種設備檢測、纖維質量檢測及標準制修訂。同時,注重發展“互聯網+NQI”模式,開發建設魯西標準信息綜合服務平臺,提供在線標準查詢、下載等技術服務,并將此基礎上進一步融合檢驗檢測、認證等服務項目,打造網上質量技術服務綜合平臺。

2.提升技術水平。布局了國家銅鋁冶煉及加工產品、國家軸承產品質檢中心等兩個國家級、人造板、鋼管等六個省級質檢中心,檢驗檢測能力位居全省前列,實現魯西質檢中心綜合服務能力跨越提升,為聊城市九大產業發展和冀魯豫三省周邊產業提升提供質量保證和技術支撐。目前,魯西質檢中心等技術機構已具備1533個產品、3395個產品中58362個參數和4896個方法檢測能力。收集標準資源126萬余項,涵蓋全套國家標準和70多個行業組織、197個國際國外標準化組織、35個協會社團標準及全國各省地方標準。

3.發揮服務效能。以服務企業產業發展為目標,指導本地電纜企業制修訂一系列國家和行業標準,指導山東(光電復合)電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設,標準化建設助推光纖光纜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帶動聊城光電光纜企業一躍成為電信三大運營商的一類供應商,銷售額成倍增長。

二、NQI一站式服務建設的主要短板

1.“一站式”建設水平亟待提升。目前的NQI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缺少建設標準,多數地方都在探索,但大部分是技術機構的堆積或簡單的物理整合。技術部門間各自為政,提供服務單一,企業有多種需求,仍需跑多個部門。服務要求不統一,服務標準不健全,信息化與智能化水平低,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最新技術沒有與質量技術服務相融合。一些搭建了網上“一站式”平臺僅是提供服務項目的展示,沒有線上交流平臺,沒有網上服務的功能,企業要得到技術服務仍必須到技術機構才能獲得。

2.“一站式”服務水平仍待加強。質量技術機構提供服務單一,僅就表面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或者僅能發現問題卻無法根本上解決企業技術難題。如檢驗檢測機構在抽檢中發現了產品存在質量問題或質量缺陷,但不能提供如何處理問題改進質量問題辦法,導致質量問題不斷發生。又如在標準化檢查中,對于企業質量標準明顯高于行業或國家標準,僅能做出符合性判斷,不能幫扶企業制定高于國家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或將有關技術標準轉化為專利等知識產權。技術服務鏈條短且窄,企業真正需求和所提供的技術服務之間存在明顯偏差,迫切需要延伸技術服務鏈條,圍繞提升企業質量水平提供全方位質量技術服務。

3.質量基礎專業人才匱乏。大部分企業,特別是成長性技術企業迫切需要大量質量管理人才;質量技術機構提升科研水平,增強技術服務能力同樣需要大量專業人才。目前國內開設質量管理、標準化、計量專業的高等院校的較少,招生總人數更少。以標準化工程專業為例,全國僅有中國計量大學、青島大學等極少數高等院校開設,同時掌握質量管理、標準化、計量、認證等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幾乎空白。專業人才需求與供給矛盾突出,極大限制了質量基礎建設發展,成為制約NQI一體化發展的一大短板。

三、NQI“一站式”服務建設發展思路

1.加快NQI服務線上與線下一體化融合發展。加強NQI“一站式”服務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以服務企業發展為目標,構建與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相適應的質量基礎設施體系,強化系統集成,整合原有分散的計量測試、質量檢測、標準研究、認證服務等科研院所技術資源,探索創新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新模式,建設綜合性質量檢測計量服務中心。設置標準化、檢驗檢測、計量、認證服務綜合窗口,制定完善統一的服務標準,制定“一站式”服務指南。實現企業在NQI平臺內,實現高效的質量培訓、標準查詢與制修訂、計量檢測、認證認可等專業的“一站式”質量服務。同時,依托NQI質量基礎設施平臺,借助物聯網與大數據技術,建設“互聯網+質量基礎”設施服務云平臺,以平臺為紐帶,融合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計量、標準等技術服務,搭建互動交流平臺,使企業隨時隨地享受技術服務,解決技術難題。

2.構建以服務企業為中心的新型服務模式。堅持以服務企業質量發展為著力點,以企業質量需求為導向,積極借鑒政務服務模式,推行質量技術服務的“店小二”模式。提供靠前服務,針對在企業檢查、企業調研中發現的質量問題,主動與企業對接,組建服務小組制定專門方案,實現不出廠門即可解決問題。推行預約服務,針對企業服務時間需求不同,在提供日常服務同時,借助互聯網、手機APP等工具,實現周末與節假日服務不打烊。探索“訂單式”服務,根據企業對服務個性化要求,推出不同的質量技術服務包,匯集所需人才、技術、設備等各類資源,解決企業一攬子技術問題。

3.圍繞企業質量發展延伸服務鏈條。緊盯質量基礎設施協同發展方向,緊緊圍繞政府監管、企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科學科學配置質量基礎設施的布局和人才資源,不斷提升質量基礎設施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益,為滿足不同行業和產業質量需求,提供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售后服務全過程的分析、測試、檢驗、計量、認證等綜合性專業技術服務,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后勁。圍繞產業和行業質量需求進行專業細分,提供個性化“菜單式”一攬子質量服務清單,在產業園區建設圍繞產業集群和產業特點建設質量基礎設施服務分站點,使質量技術服務不斷延伸,打通質量技術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4.建設復合型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提升現有人才隊伍標準化、計量、檢測等專業知識化水平,適應新時期質量專業人才要求,由專才向全才方向發展。加強與質量院校合作,開設更多標準化、計量等專業課程,培養具備綜合質量管理技能專業全面的復合型質量人才。實施產學研結合工程,實現專家型人才資源共享,引進專兼職質量領域專家入駐NQI工作站,直接服務企業。

猜你喜歡
基礎設施計量標準化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有望加速
公募基礎設施REITs與股票的比較
標準化簡述
《化學分析計量》2020年第6期目次
關注日常 計量幸福
計量自動化在線損異常中的應用
振動攪拌,基礎設施耐久性的保障
標準化是綜合交通運輸的保障——解讀《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
充分挖掘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潛力
論汽車維修診斷標準化(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