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蘭性德為盧氏與沈宛作詞比較辨析

2020-02-28 16:59吳海燕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0年2期
關鍵詞:盧氏

摘 要:納蘭情詞以其哀感頑艷、纏綿悱惻而名世,但許多詞不易確定其本事,解讀起來撲朔迷離。納蘭性德為盧氏和沈宛寫的詞大部分是可以辨識的,也有少量的詞本事爭議較大。本文通過比較納蘭性德為盧氏和沈宛作詞的情感內容、意象、典故運用等因素,試圖尋找其中獨特的情感密碼,以期深度解析納蘭情詞,同時也兼及一些較有本事爭議的詞的辨析。

關鍵詞:納蘭性德 盧氏 沈宛 悼亡詞

納蘭情詞以其哀感頑艷、纏綿悱惻而名世,但有關納蘭性德個人情事的記載卻相當稀少。據相關文獻記載及學者們考證,納蘭性德妻妾較確切的是原配盧氏、妾顏氏、繼室官氏、妾沈宛。另外,相戀過的女子還有“表妹”、侍女、歌妓、“林下風”女子等多種說法。

納蘭性德約從十九歲到三十一歲去世一直在從事詞的創作,情詞約占其所有存世詞的三分之一,較為詳盡地記錄了他的情愛心理和歷程。納蘭情詞有些能夠確指是為某人某事而作,有些疑似為某人某事而作,還有一些不辨具體的人事。納蘭為盧氏和沈宛作的詞大部分是可以辨識的,但也有少量的詞本事爭議較大。

本文立足于納蘭性德為盧氏與沈宛所寫的詞,通過情感內容、意象、典故運用等因素的比較分析,試圖尋找其中獨特的情感密碼,以期深度解析納蘭情詞,同時也兼及一些較有本事爭議的詞的辨析。

一、情感內容:同中有異,同異混雜

盧氏與沈宛是納蘭短暫的一生中先后深愛過的兩位女子。納蘭二十歲時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緣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盧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孌,性本端莊”。成婚后,夫妻恩愛,感情深篤。但僅過了三年,盧氏因難產致病而亡,納蘭從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在人生的最后一兩年,納蘭欲覓紅顏知己。他在寫給嚴繩孫的信中說:“弟胸中塊壘,非酒可澆,庶幾得慧心人,以晤言消之而已。淪落之余,久欲葬身柔鄉,不知得如鄙人之愿否耳?!痹趯懡o顧貞觀的信中說:“又聞琴川沈姓有女頗佳,望吾哥略為留意?!比绱?,在納蘭三十歲時,好友顧貞觀幫他覓得江南才女沈宛,并在回京時一并帶回。納蘭將沈宛安置在別館,兩人情投意合,相愛至深。然而沈宛不為納蘭家族所容,相處三月,兩人被迫分離,沈宛回到江南。納蘭與盧氏、沈宛相識相戀的經過不同,一個是明媒正娶,一個是自主結合;感情結束的方式也不同,一為死亡,一為被迫分離。但相處時,他們一樣聚少離多,飽受相思之苦;生離死別之后,他又一樣對她們深切懷思。因此,納蘭詞寫與盧氏、沈宛的相處,都是聚少離多、相思、愁苦這類情感內容,寫離別后,則一為悼亡,一為傷別。下面將加以分說。

(一)同:聚少離多、相思、愁苦 琴瑟和諧之時,納蘭為盧氏作的詞并不多。有一首《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應是為盧氏作:

落花如夢凄迷,麝煙微,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 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閑教玉籠鸚鵡念郎詩。

“閑教玉籠鸚鵡念郎詩”的是一位寂寞的閨中少婦。納蘭從二十二歲到三十一歲去世前一直是康熙皇帝的御前侍衛,需要值宿或扈從外出,不能陪在妻子身邊,故而設想妻子的寂寞無聊、因愁消瘦。

納蘭與沈宛定情之后,寫過一首《菩薩蠻·烏絲畫作回紋紙》:

烏絲畫作回紋紙,香煤暗蝕藏頭字。箏雁十三雙,輸他作一行。 相看仍似客,但道休相憶。索性不還家,落殘紅杏花。

這首詞應是寫沈宛對自己的相思愛戀以及對于兩人會少離多的埋怨?!盀踅z畫作回紋紙,香煤暗蝕藏頭字”,指在有墨線格子的箋紙上題寫回紋詩,香墨將藏頭詩中的字暗暗侵蝕。此時兩人雖已同居,但納蘭因為公務繁忙,能陪在沈宛身邊的時間很少,故有“箏雁十三雙,輸他作一行”“相看仍似客”之語。

(二)異:悼亡、傷別 也許是“歡娛之詞難工,愁苦之言易好”,盧氏死后,納蘭寫了許多悼亡詞。如《青衫濕遍·悼亡》《沁園春·瞬息浮生》《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南鄉子·為亡婦題照》《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眼兒媚·中元夜有感》《望江南·宿雙林禪院有感》《荷葉杯·知己一人誰是》《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等,首首深情,盡了納蘭對亡妻的一片癡情和無盡思戀。

納蘭被迫與沈宛分別后,也為她作詞多首,如《南鄉子·煙暖雨初收》《夢江南·昏鴉盡》《浣溪沙·欲問江梅瘦幾分》《遐方怨·欹角枕》《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等,表達自己的痛苦、絕望和對對方的思念、憐惜。幾個月之后,納蘭一病不起,與世長辭,不能說與沈宛的離去毫無關系。

二、意象

仔細品讀納蘭為盧氏作的悼亡詞,發現“回廊”“翠翹”的意象多次出現。如“愿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回廊”(《青衫濕遍·悼亡》)、“曾是向他春夢里,瞥遇回廊”(《浪淘沙·紅影濕幽窗》)、“雕闌曲處,同倚斜陽”(《沁園春·瞬息浮生》)、“曲闌深處重相見”(《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幾回偷拭青衫淚,忽傍犀奩見翠翹”(《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風雨,其明日是亡婦生辰》)。又如“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乩纫淮缦嗨嫉?,落月成孤倚”(《虞美人·銀床淅瀝青梧老》),同時出現“翠翹”與“回廊”?!盎乩取笔琴F族庭院里常見的設施,“翠翹”是女子的頭飾,納蘭在詞中多次言及,應是與盧氏生前相處時,留下了與愛情有關的深刻回憶的事物,堪稱是納蘭與盧氏愛情的“物語”。

納蘭寫沈宛的詞多用到“芙蓉”和“梅”的意象,如《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用“芙蓉”指代沈宛: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 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懷,轉過回闌叩玉釵。

據《飲水詞校箋》???,在《精選國朝詩余》中,“轉過回闌叩玉釵”初稿作“選夢憑它到鏡臺”?!斑x夢”是沈宛之號,《選夢集》是她的詞集名?!扮R臺”即玉鏡臺,典故出自《世說新語》中溫嶠以玉鏡臺為聘禮,娶表妹續弦的故事。由此可以斷定,此詞緣沈宛而作。若如此,此詞應是寫兩人初次見面的情景?!败饺亍敝复蛲?,而“鳳翹”“回闌”意象的出現,則是納蘭對于與沈宛初次相會的印象,尤其擷取了與盧氏重合的部分。另有《采桑子·桃花羞作無情死》:

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吹落嬌紅,飛入閑窗伴懊儂。 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

根據全篇詞義,可以理解為納蘭對得到紅顏知己沈宛之事的書寫?!案屑|風”乃是感激朋友顧貞觀作伐,“吹落嬌紅”指送來沈宛,“芙蓉”指代沈宛?!懊贰钡囊庀笕纭朵较场び麊柦肥輲追帧罚骸坝麊柦肥輲追?,只看愁損翠羅裙?!边@里用“江梅”指代沈宛,設想其因愁消瘦。又如《夢江南·昏鴉盡》:“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薄澳懫棵贰笔窃O想的意象,但有比襯沈宛之意。

三、典故

納蘭在寫給盧氏的悼亡詞中,常用典故來表情達意,所用典故多與夫妻愛情、死亡有關,如李隆基與楊玉環、荀奉倩與其婦、韓憑夫婦的悲歡離合。用李、楊愛情悲劇來比況自己與盧氏的愛情悲劇,如《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釵鈿約,竟拋棄?!薄扳O鈿”指金釵和鈿盒,是傳說中李隆基與楊玉環的定情信物。又如“猶記碧桃影里、誓三生……道休孤密約,鑒取深盟”(《紅窗月·燕歸花謝》)、“休說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無主”(《蝶戀花·蕭瑟蘭成看老去》)?!笆娜薄懊芗s”“深盟”“生生花里住”用了白居易《長恨歌》“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語意?!兜麘倩āば量嘧顟z天上月》中,“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用《世說新語》中荀奉倩的故事:“荀奉倩與婦至篤,冬月婦病熱,乃出中庭自取冷,還以身熨之。婦亡,奉倩后少時亦卒?!?/p>

納蘭寫給沈宛的詞,用典與求偶、納妾、被迫分離等有關,如裴航遇云英、王獻之迎桃葉、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的故事等?!赌相l子·煙暖雨初收》云:

煙暖雨初收,落盡繁花小院幽。摘得一雙紅豆子,低頭,說著分攜淚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將酹石尤。別自有人桃葉渡,扁舟,一種煙波各自愁。

有學者認為此詞是寫送友人南歸,但理解為納蘭被迫與沈宛分別,更切合詞意和情景?!疤胰~渡”是在南京秦淮河畔的渡口名,因晉王獻之于此迎其妾桃葉而得名。桃葉是王獻之寵妾,暗扣納蘭與沈宛的關系,只是有人迎妾,有人送妾,苦樂不同。著名的《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也可能是為沈宛所寫: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漿向藍橋易乞”用唐傳奇中裴航在藍橋遇見仙女云英,向其求婚的故事,而“藥成碧海難奔”用嫦娥偷食靈藥奔月的故事,這兩句是說相愛容易相守難?!芭=颉敝搞y河,兼用八月浮槎和牛郎、織女的故事。牛郎、織女被迫分離,正切合納蘭與沈宛的處境?!叭羧菹嘣L飲牛津,相對忘貧”表明只要有情人能成眷屬,自己愿意過清貧的生活。

總之,納蘭性德為盧氏與沈宛所寫的詞有重合,也有不同,需要仔細品讀。

參考文獻:

[1] 羅星明,陳子彬.《盧氏墓志銘》解說[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1994(4).

[2] 納蘭性德.飲水詞校箋[M].趙秀亭,馮統一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5.

[3] 納蘭性德.通志堂集[M].黃曙輝,印曉峰點校.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4] 劉義慶.世說新語校箋[M].徐震堮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4.

作 者: 吳海燕,文學碩士,綿陽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編 輯:趙斌 E-mail:mzxszb@126.com

猜你喜歡
盧氏
開封盧氏雞特種養殖助力脫貧致富
盧氏近30年來降水變化特征分析
盧氏連翹生產現狀與產業轉型升級
一生一代一雙人
王妃沒盧氏墀嘉姆贊對吐蕃禪宗的歷史貢獻探討
盧氏生態縣建設的探索及對策
“土坯房書記”王戰方落馬背后
淺談盧氏雞保種與生產開發經驗
從方國到郡縣:盧氏在先秦秦漢時期的發展歷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