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北京冬奧會冰雪運動頜面創傷特征及預防策略的調查研究

2020-03-02 06:05王耀東王侯杰
中國體育科技 2020年12期
關鍵詞:護具頜面發生率

王耀東,王侯杰

系統地進行損傷監測是保障運動員訓練效率和延長運動壽命的關鍵因素。分析運動中各類傷病的發生率以及嚴重程度等基本信息,有助于更好地制訂運動員訓練計劃,采取預防傷病的各項措施。頜面創傷是冰雪運動中較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尤其在單板滑雪、冰球、高山滑雪等項目中,運動員發生頜面創傷的概率更高(Finch,2006;Soligard et al.,2019)。本研究通過對若干冰雪運動項目國家隊現役隊員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冰雪運動中頜面創傷的現狀和成因,旨在減少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中受到頜面創傷的概率,采取各類措施進行有效預防。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各冰雪運動項目國家隊現役運動員,包括單板滑雪、高山滑雪、花樣滑冰、冰壺、速度滑冰、冰球、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越野滑雪、無舵雪橇,共10 個項目。

1.2 問卷調查

主要針對頜面創傷現狀、成因以及相關預防措施展開,通過問卷星向參加冬奧會的各項目運動隊發放問卷,共回收107 份問卷,問卷有效率為100%。

1.3 數理統計

調查結果通過Excel 2013 進行整理,采用SPSS 21.0進行統計,計量資料用平均值±標準差(M±SD)表示。

2 研究結果

2.1 運動員基本情況統計

107 名運動員(表1)中,以雪上項目為主,單板滑雪和高山滑雪運動員為52.3%。其中,男性運動員62 人,占57.9%,略高于女性運動員比例(圖1)。共有38 名運動員通過跨界選材從其他項目轉入冰雪運動,占總人數的35.51%??偲骄柧毮晗藜s為7 年,其中,平均訓練年限最長的項目是冰壺,超過14 年。運動等級方面,無運動等級的運動員最多,達到50 人,占總人數的46.7%;國家二級運動員最少,僅有5 人(圖2)。

表1 被調查運動員信息統計Table 1 Information Statistics of the Athletes under Investigation

圖1 被調查運動員性別Figure 1.Gender of the Athletes Surveyed

2.2 冬奧會冰雪運動項目運動員頜面創傷的發生特點

2.2.1 頜面創傷的發生率

圖2 被調查者運動員等級Figure 2.Level of the Athletes Surveyed

在運動損傷發生率方面,有94 人發生過運動損傷,占比87.9%;在頜面創傷發生率方面,27 人經歷過頜面創傷,發生率為25.2%(表2)。在被試超過5 人的項目中,頜面創傷發生率依次為冰球、單板滑雪、花樣滑冰;發生率最低的是短道速滑,無頜面創傷的發生。頜面創傷性質多為急性損傷,占比88.9%。31 人認為頜面創傷為冰雪項目中高發的傷病類型。

表2 運動損傷及頜面創傷發生率Table 2 Incidence of Sports Injury and Maxillofacial Trauma

2.2.2 頜面創傷的發生部位

冰雪運動中,容易發生運動損傷的部位是膝關節(56.1%)、踝關節(41.1%)、手腕及手指(39.3%)、腰部(34.6%)、頜面部(25.2%)(圖3)。在頜面創傷部位(圖4)中,最容易受傷的是面部皮膚,占比48.1%;其次是下頜骨,占比40.7%;再次是嘴唇及舌頭,占比37.03%。除了軟組織外,下頜骨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這與目前的頜面護具無法為下頜骨提供有效的保護有關。

圖3 頜面部與其他部位運動損傷對比Figure 3.Comparison of Maxillofacial and Other Sport Injuries

圖4 頜面創傷部位統計Figure 4.Statistics of Maxillofacial Trauma Site

2.2.3 頜面創傷的損傷類型

頜面創傷(圖5)中,最常出現的損傷類型為擦傷/挫傷/血腫,占比77.9%;較少見的類型為關節脫位和撕裂,占比11.1%。值得注意的是,經歷過腦震蕩的運動員有8 人,占比29.6%,可見腦震蕩是冰雪項目運動員中排名第2 的損傷類型。

圖5 頜面創傷類型統計Figure 5.Statistics of Maxillofacial Trauma Types

2.2.4 頜面創傷的嚴重程度及影響

Soligard 等(2015)把導致運動員缺席訓練或比賽7 天以上的損傷界定為嚴重損傷。研究發現,頜面創傷多數為輕度損傷,缺席時間少于7 天的病例占比達到66.7%,但依然存在33.3%的嚴重損傷(表3)。

表3 頜面創傷嚴重程度Table 3 Severity of Maxillofacial Trauma

27個病例(表4)中,半數以上的頜面創傷沒有對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造成影響,但也存在少數導致運動員無法進行訓練或比賽的病例。從恢復時間來看,恢復時間超過一周的病例達到了50%以上,意味著頜面創傷的恢復時間整體偏長。

2.2.5 頜面創傷的發生場景

訓練是最容易發生頜面創傷的場景,訓練傷病率整體上高于比賽傷病率(表5)。值得注意的是,冰球是唯一一個比賽傷病率高于訓練傷病率的項目,這與冰球運動同場對抗的特點有關。

表4 頜面創傷的影響及恢復時間Table 4 Influence and Recovery Time of Maxillofacial Trauma 例

表5 頜面創傷的發生場景Table 5 Occurrence Scenarios of Maxillofacial Trauma 例

2.3 冬奧會冰雪運動項目運動員頜面創傷的可能原因

關于外部原因(表6),選擇與靜態物體碰撞或接觸及與其他運動員碰撞或接觸的人數均超過50%。同時,約有1/3 的頜面創傷是由其他運動損傷發生后間接造成的,這意味著在進行頜面創傷預防時要有整體思維。

就內部原因來說(表7),技術動作錯誤被認為是最容易導致頜面創傷的原因(59.3%);其次是注意力不夠集中(44.4%)。這意味著預防頜面創傷時,完善正確的技術動作、引導運動員充分休息、給予心理疏導等是非常重要的途徑。

2.4 冰雪運動頜面創傷的主要預防手段

2.4.1 頜面創傷知識掌握情況

關于頜面知識掌握情況(表8),僅有不到半數的運動員了解一定的頜面創傷知識,且了解程度不夠深入;愿意主動學習頜面知識的遠動員人數較少(46.7%),多數運動員更偏向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

表6 頜面創傷發生的外部原因Table 6 External Causes of Maxillofacial Trauma 例

表7 頜面創傷發生的內部原因Table 7 Internal Causes of Maxillofacial Trauma 例

表8 頜面知識掌握情況Table 8 Statistics Related to Knowledge of Maxillofacial 名

在教練和隊醫安排的內容方面(表9),較多著眼于運動員運動技術的提升與優化、對護具的使用和調整,對于理論知識普及和傳授的關注度較低。

2.4.2 護具佩戴情況

關于護具佩戴情況(圖6),頭盔的使用人數最多,占總人數的72.9%;其次是四肢護具與軀干護具,分別為63.4%和56.1%;不佩戴護具的人占7.4%。在頜面護具方面,除頭盔外,佩戴人數最多的護具是眼鏡(50.5%)和面罩(40.2%)。

在頜面護具佩戴情況方面(表10),近半數的運動員認為佩戴頜面護具會感到不適,并且表示會因為頜面護具而受到影響,但也有近60%的運動員會堅持佩戴頜面護具來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

2.4.3 頜面創傷預防與訓練方法

關于訓練方法改進是否會對傷病預防產生影響,超過一半的運動員(54.2%)認為改進訓練方法有助于預防頜面創傷。在提出的改進方式中(表11),選擇提升訓練裝備及護具質量和舒適度的最多,達到59.8%;其次是優化體能/身體素質訓練,占比52.3%。

表9 教練及隊醫安排的內容Table 9 Prevention of Maxillofacial Trauma Arranged by Coaches and Team Doctors 名

圖6 運動護具佩戴情況Figure 6.Wearing Condition of Sports Protective Gear

3 分析與討論

運動員的年齡、性別、身體條件等都被認為是導致運動損傷出現的潛在因素(Sulheim et al.,2017)。被試的平均年齡約為21 歲,表明我國冰雪運動項目以青年運動員為主,年齡較為接近,21 歲及以下運動員發生頜面創傷的概率較高。在性別方面,男性發生運動損傷及頜面創傷的概率要高于女性,這與前人的研究一致。男性的性別特點會導致其在運動中采取更加冒險、激進的技術動作(Davey et al.,2019;Willick et al.,2017),也導致男性更容易遭受運動損傷。不過,由于樣本數量較少,之后的研究中還需要更多的數據給予進一步證明。在身高及體質量方面,平均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約為21,表明我國冰雪項目運動員的身體質量指數處于正常水平。在107 名被試中,無運動等級的運動員最多,為50 人;運動等級最高為國際級健將運動員,共13 人,其頜面創傷發生率最低。

表10 佩戴頜面護具情況Table 10 Wearing of Maxillofacial Protection 名

表11 改進訓練方法的方式Table 11 Ways to Improve Training Methods 名

3.1 頜面創傷的發生特點

由于我國冰雪運動項目起步較晚,因此運動員的跨界選材率相對較高。發生頜面創傷率高的項目多以空中技術、高速和發生較多沖撞為特征。在被試超過5 人的項目中,受傷率最高的3 個項目依次是冰球、單板滑雪、花樣滑冰。在107 名被試中,頜面創傷的發生率超過1/4。

冰雪運動中,最容易發生運動損傷的5 個部位依次為膝關節、踝關節、手腕及手指、腰部和頜面部,可見頜面部是較容易發生運動損傷的部位。發生的頜面創傷多數為急性損傷,受傷率最高的頜面部位為面部皮膚,最常見的創傷種類為擦傷/挫傷/血腫,這與前人研究一致(Gassner et al.,1999;John,2010;Tuominen et al.,2015)。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面部皮膚面積大,暴露概率高;另一方面是面部皮膚較為脆弱,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各類影響。因此,在之后的預防及保護策略中,面部皮膚應該被重點保護及預防。目前,常見的頜面護具無法為下頜骨提供有效的保護,導致下頜骨受傷的概率較高,應通過改進或更新頜面護具的形狀與種類,加強對下頜骨的保護。值得注意的是,腦震蕩的發病率很高,是排名第2 位的損傷類型,因為腦內部如果發生損傷,多數是重度損傷,因此,相關的運動損傷預防顯得尤為重要。

在大型體育賽事中,即使是輕微的傷病和極短的時間損失都有可能限制運動員的參與和表現。在27 例頜面創傷中,嚴重損傷的占比約為1/3。盡管多數頜面創傷為輕度損傷,但其仍然是值得被關注和防范的運動損傷類型。同時,嚴重的頜面創傷會導致運動員無法繼續訓練或比賽,并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研究顯示,恢復時間超過1 個月的頜面創傷病例為5 例,占總頜面創傷病例的18.5%。這意味著,如果在比賽期間發生了類似的嚴重頜面創傷,將會導致運動員無法繼續參賽。因此,要特別重視預防運動損傷尤其是嚴重的損傷,更加突出頜面創傷預防的重要性。

頜面創傷在不同運動項目比賽和訓練中的發生場景有較為顯著的差異??傮w來看,頜面創傷的訓練發生率高于比賽發生率,這與前人的研究一致(Soligard et al.,2015,2019)。通常情況下,相比面對比賽,運動員在訓練時會出現松懈、放松等心理,護具的佩戴可能不如比賽中全面,因此頜面創傷發生率相對較高。冰球是唯一一個頜面創傷比賽發生率高于訓練發生率的項目,這與早期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相同(McKay et al.,2014)。冰球是冬奧項目中為數不多的團隊項目和身體對抗性項目。在比賽中,運動員身體對抗的強度、奔跑速度、身體對抗次數和疲勞程度均比訓練中高。為了保證運動員在比賽時能擁有較好的運動表現,冰球訓練的強度較低,更傾向于對運動員的保護,受傷率也較低;而為了在比賽中獲勝,雙方運動員都會拼盡全力,因此發生各類運動損傷的概率也會提高。

3.2 頜面創傷的發生原因

運動損傷并不是由單一原因導致的,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般情況下,導致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被分為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頜面創傷作為運動損傷中類型之一,其發生原因也要從這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導致運動損傷發生的外部原因方面,國外學者普遍認為是“與靜態物體發生碰撞或接觸”“與動態物體發生碰撞或接觸”以及“與其他運動員發生碰撞和接觸”,最常見的外部原因為“與靜態物體發生碰撞與接觸”(Gassner et al.,2000;Weinstein et al.,2019)。本研究與前人研究結果一致,選擇“與靜態物體發生接觸或碰撞”的運動員最多,說明大多數的頜面創傷是由于摔倒或與墻面、地面等碰撞,“與其他運動員接觸或碰撞”的病例超過一半。因此,在預防手段的選擇上,除了佩戴護具以外,還可以通過訓練提升專項技術與身體素質,增強身體的穩定性,減少摔倒的次數與概率。此外,約1/3 的病例是由其他運動損傷導致的,即發生其他運動損傷之后,運動員無法維持身體正常且穩定的姿態,無法繼續進行相應技術動作,從而導致跌倒、碰撞的發生。這意味著頜面損傷的預防不能僅從保護頜面部考慮,更應該從運動員整體運動損傷預防的角度出發。

內部原因中,由于“技術動作錯誤”導致頜面創傷發生的病例最多,這與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一致(徐建武等,2007),表明冰雪運動各項目對運動員的專項技術要求極高,技術動作難度大,動作細節較多,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白⒁饬Σ粔蚣小迸旁诘? 位,表明多數運動員發生頜面創傷時身體得不到充分休息或心理壓力過大。因此,預防頜面損傷時要從飲食、休息、心理和合理安排訓練負荷等方面對運動員進行幫助。

3.3 頜面創傷的預防手段

避免頜面創傷發生的較好方法為提前預防。目前,比較常見的運動損傷預防方法為學習相關知識(Davey et al.,2019)、佩戴專業護具(Black et al.,2017;Russell et al.,2010;Willick et al.,2017)和改進訓練方法(Sp?rri et al.,2017)。

本研究發現,不同項目之間對頜面創傷知識掌握的程度存在一定差異,對頜面創傷知識具有一定了解的運動員較多,但了解程度不夠深刻,非常了解頜面創傷知識的人數很少,不了解頜面創傷的人數超過1/2,少部分運動員表示會主動學習頜面創傷知識。這表明現階段我國冰雪項目運動員對頜面部相關理論知識掌握不足;也有運動員表示愿意接受頜面創傷相關知識培訓,有一定的學習欲望,但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傾向于被動接受知識。因此,教練和隊醫應加強對運動員的理論知識培訓和指導,調動運動員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教練和隊醫準備的預防內容方面,“優化技術動作防止相關運動損傷出現”占比最高,說明教練與隊醫更加注重對運動員技術和實踐方面的保護與照顧,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優化和完善技術動作的確是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手段,但運動員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樣非常重要。預防運動損傷培訓的有效性得到證實。Ettlinger 等(1995)的研究顯示,20 個滑雪場的員工接受了前交叉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ACL)損傷意識培訓,旨在教育滑雪者正確應對ACL 損傷情況。接受傷害預防培訓的滑雪者膝蓋嚴重扭傷率下降了62%,其他22 個沒有接受傷害預防培訓的滑雪場中,受傷率沒有任何下降。因此,預防頜面創傷的知識培訓及傳授對于預防頜面創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進行相關教育時,可以通過講座、社交媒體、培訓課程、宣傳手冊等方式,幫助運動員了解和掌握各類頜面創傷知識。

有研究表明,眼鏡、牙托、頭盔和面罩在減少面部受傷風險方面具有有效作用。然而,不是所有從事高風險運動的運動員都采用佩戴護具這種安全措施,很小一部分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時選擇不佩戴任何護具。主要原因:一方面,部分項目的特點導致該項目運動員受傷概率??;另一方面,部分運動員為了追求更好的運動表現放棄佩戴護具。運動員不采取預防措施的原因可能還包括對損傷風險的感知程度弱、佩戴護具的舒適度低、缺乏風險意識及堅持佩戴護具的執行力(Black et al.,2017)。在護具的選擇上,頭盔是最常見的,排名第2 位的是四肢護具類,這也與調查中膝關節、踝關節、手指與手腕為發病率較高的部位相吻合。頜面護具方面,除了頭盔和眼鏡外,運動員對于其他護具佩戴較少。佩戴頭盔被認為是目前保護頭部及頜面部有效的手段之一,并在冰雪運動中得到廣泛推廣和使用(Shealy et al.,2015),可以有效防止擦傷及挫傷等損傷。頭盔的種類和形式還可根據不同項目特點加以完善。另一個對頜面保護起到重要作用的護具是牙托。佩戴牙托可以分散上下牙齒受到的壓力,保護嘴唇、舌頭以及口腔內的軟組織避免受傷,以及牙齒和下巴免于脫位(Tuna et al.,2014)。通過對被試的調查,下頜骨、牙齒和軟組織均為較容易發生頜面創傷的部位,佩戴牙托對于頜面創傷的防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過,佩戴護具可能存在舒適度的問題,接近半數的運動員表示佩戴頜面護具會令其感到不適,還有少部分運動員表示佩戴頜面護具會影響其運動表現,甚至還有運動員為了追求更極致的運動表現或較好的舒適度選擇不佩戴頜面護具。因此,要根據不同項目的技術特點選擇最合適、舒適的防護牙托,預防頜面創傷的發生。

訓練方法的改進也是預防措施之一。盡管還沒有明確的資料可以證實其對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有直接作用,但是可以通過改進訓練方法優化技術動作,提升身體素質,從而減少失誤,間接起到預防運動損傷的作用。在改進訓練方法的措施中,其次為“提升訓練裝備及護具質量和舒適度”的人數最多,選擇“優化體能與身體素質訓練”,這與運動員對護具舒適度體感差、技術動作錯誤為頜面創傷發生的重要主觀原因的結果一致,表明要將現代的新型科學技術融入訓練,提升訓練質量,科學預防損傷。以雪上項目為例,目前比較成熟且流行的訓練方法是以減少滑行風阻為主要目標的風洞實驗,通過實驗來檢驗身體姿勢與阻力大小的關系,從而優化身體動作、提升技術水平,一定程度上減少運動損傷的出現(Asai et al.,2017)。此外,還可通過使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陀螺儀、壓力傳感器等運動測量設備監督運動員的實時動作數據,監控動作過程,改良技術動作(Hirose et al.,2015)。

4 小結

頜面創傷是冰雪運動中發病率較高的運動損傷類型,本研究通過對頜面創傷的發生特點、原因等要素進行分析,得出預防對策。在備戰2022 年北京冬奧會過程中,要積極對運動員進行相關理論知識培訓,提供符合項目特征的頜面護具并要求佩戴,運用科學技術手段改進訓練方法,優化運動員的技術動作,達到預防頜面創傷的目的。

猜你喜歡
護具頜面發生率
《口腔頜面外科雜志》官方微信
《口腔頜面外科雜志》官方微信
急診護理干預對婦科急腹癥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影響
急診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昏迷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
護理干預對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影響
電子護具對跆拳道競賽的影響分析
岸上容易水里難
跆拳道電子護具改革對實戰比賽觀賞性提升研究
護膝緊身褲并非運動必備
2013年各省貧困人口數量及貧困發生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