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帶貨頻“翻車” 越火越要守底線

2020-03-02 17:14袁汝婷
遼寧經貿信息 2020年1期
關鍵詞:污點底線主播

◇袁汝婷 席 敏

當下,直播帶貨已成為電商行業最受熱捧的潮流?!癘MG!買它!”成為網民耳熟能詳的口號,一些帶貨主播也紛紛登上熱搜。

疫情期間,直播帶貨讓人們可以宅家購物,也能緩解一些地區商品滯銷的壓力,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于是,一大批名人、網紅當起主播,不少產品成為“秒空”爆款而脫銷。

然而,近期直播帶貨卻頻頻“翻車”:一些污點藝人、爭議人物成為主播;被吊銷生產許可的企業大肆售賣產品;“三無”變質產品搖身變成“網紅爆款”;刷單、買粉成了業內潛規則;同類產品廣告“天下一大抄”;一鍵下單容易,退貨維權很難……當下流行的直播帶貨,似乎變成了“看上去很美”。

“帶貨”淪為“帶禍”,背后是網絡直播電商野蠻生長埋下的重重隱患。加快規范直播帶貨行業發展,厘清人員、內容、平臺等各方責任和義務,是當務之急。

規范直播帶貨,首要是規范主播。入行須有底線,不能唯流量論,尤其要警惕一些人將污點行為、不良聲譽轉化為吸引眼球、博得關注的“資源”。要對網絡主播建立行之有效的信用信譽評定、獎懲機制,樹立正確導向。

規范直播帶貨,重點是規范商品。對直播售賣的產品要有嚴格的準入制度,避免“線下賣不出的線上賣”,通過加強日常監管、飛行檢查、消費者投訴受理等,杜絕有安全隱患、假冒偽劣、質量不達標的商品進入直播清單。

規范直播帶貨,關鍵是規范行為。要戳破“看上去很美”的營銷泡沫,就要對數據造假和流量造假嚴查嚴打;對“最”字頻現的夸大營銷廣告嚴格取締;對“只管賣錢不管售后”的行為嚴懲不貸,支持消費者維權,倒逼行業凈化。

規范直播帶貨,平臺須扛起責任。各大直播平臺在享有“帶貨”紅利的同時,更有責任、有義務嚴格審核、監管交易合法性,嚴審線上商家資質。只有厘清責任義務,才能讓“誠信規范經營”不僅是一句口號。

有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預計今年我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將超過5.2億人,市場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

越是紅火的產業,越要警惕被流量反噬,對直播帶貨行業而言尤是如此。有門檻、有底線、有規矩,才能行得正道、走得長遠。

猜你喜歡
污點底線主播
基于代碼重寫的動態污點分析
真相與底線
第一次做小主播
污點
戈恩被捕:底線不可碰
我是小主播
使用Lightroom污點去除工具清理照片中的瑕疵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守住我國糧食安全的底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